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累了,让大佬来攻略我吧[快穿]>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红楼3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红楼37(2 / 2)

她的主意带着强烈的后世的偏见,有的让人眼前一亮,是另辟蹊径,有的完全不可取,以偏概全了或者不符合当下的情况。

在她提出建议后,瑞王还得花时间琢磨这些建议的可行性,以及可行的话,怎么执行,怎么调配人手,会产生什么后果,又要怎么解决。

看起来是为瑞王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但不得不说,也是这些建议,激起了朝廷的活力。

有时候墨守成规是最省力的方法,就比如桑语让管家按照原来的规矩管,无论表面多复杂,只要他们习惯了,就不会出错。

虽然有钻空子的,但那都是小问题,依然能高效地解决当下的任务。

比如院子里每天都会送来的邀请函,这个家里办喜事,那个生了孩子办满月酒,各色人情往来,每家情况不同,亲疏远近也不同,如果没有以前的成例,光是琢磨送什么礼合适,就是一件非常非常耗心神的事。

可有了之前的规矩就不一样了,只要删删减减,更换某些不妥的就行,前后不需要一刻钟。

这属于好的方面,能省事。

不好的方面,墨守成规总体来说,就是不愿意动脑子,害怕做错事。

在年宴上,太子杀了很多人,朝廷几乎空了一半,虽然在新皇登基后,又迅速提拔了一批官员,填补了空缺。

但或许是他们被吓怕了,一个个做事战战兢兢的,无论做什么,只敢按照之前的成例走,这当然不会犯错,也能迅速稳定朝堂,但这不代表就是好事。

瑞王要干的这几件大事,几乎都没有成例,包括他自己在内,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动脑子去思考。

而那些被留下被提拔的官员们,倒是认真配合,不敢搞幺蛾子,有想法也不敢提出来。

瑞王是统领大局的,难道还要一个个想法子去帮助他们解决?

因此,桑语的点子就成了最好的催化剂,天马行空,另辟蹊径,别具一格。

而瑞王把这个想法转换成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吩咐下去,这是在寻找更好的解决之路,也是告诉那些官员,他这个领头人都带头变通了,你们也该动动脑子了。

所以表面上,瑞王更忙了,效率还慢了,但把这算成是培养人才的必要时间成本的话,反倒是一件好事。

当那些官员开始愿意独立思考,愿意主动承担,瑞王身上的担子将大大减轻。

大周不缺乏人才,新提拔上来的人普通显得年轻,年纪在二十到四十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在科举时代有一个说法,三十少进士。

也就是说,三十考中进士,都是年少有为,而这些官员二十就当官了,四十的有十几年经验了,说明他们本身是个相当聪慧的人。

再加上现在的年纪,正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聪明又有精力,当然可以期待他们大展宏图。

瑞王只要把他们培养出来,打破他们以往的僵化,相信很快就能收获一批非常能干的人才。

到那时,他也只是吩咐下去需要做什么,要达成什么目的,其他的交给他们就可以了。

所以现在的忙,是为了以后不忙。

在这一点上,瑞王深谙社畜的精髓。

时间就在瑞王忙碌,桑语时不时瞎出点子让他更忙碌中一晃而过,转眼已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窗外的枝丫抽了嫩芽,鲜嫩的花骨朵也颤巍巍冒了出来,厚重的冬装换成了轻薄的春衫。

桑语再一次提着茶壶,给忙碌的瑞王添上。

经过灵泉水持续不断地调理,瑞王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太医诊断,那些几乎和身体共生的毒素,都减轻了一些。持续下去,他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好起来。

瑞王比之前更能吸收食物和药材里的营养,在这种情况下,桑语已经不再准备那些汤汤水水了。

平日的一日三餐,就让他吃正常的食物汲取营养,而灵泉水,改为泡茶了。

两人经常关在书房里一整天,不让人过来伺候,桑语为了方便,直接让人准备了小炉子,茶壶,山泉水放在隔壁的茶水间。

等下人一离开,山泉水就被她换成了空间里的灵泉水,她亲自烧水,亲自泡茶,每隔半个时辰,就给瑞王添一杯。

而瑞王也养成了条件反射,无论多忙,顺手就给喝了。

两人相处默契,日子看似一成不变,但两人之间的情意,是肉眼可见地在增加。

就连兰芳都觉得,“郡主您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桑语挑眉,她还是她啊,一点都没变。

“嗯,大概是真实了很多。”兰芳歪着头,为难地解释道,“以前的您就仿佛那天上的仙子,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好似随时会飞回天上去。可现在的您更踏实了,认认真真过着每一天。”

“就我这无所事事?”桑语失笑。

想想她这几个月都干了什么?唔,好像就是看看书,写写字,心血来潮回郡主府去看看两个小家伙,那日子是清闲无比,怎么也算不得踏实吧?

在她的理解里,踏实应该是一份稳定的事业,一个温暖的家庭,每日兢兢业业工作,下班了就和家人朋友团聚在一起,过着充实而幸福的每一天,那才叫踏实。

她现在嘛,并没有在干的工作,倒是给自己找了一个未来丈夫,但结婚得在三年后了。

另外,以瑞王的身体,孩子是没可能了,而瑞王位高权重,却也忙于给大周发光发热,几乎没可能有空闲和她过二人世界。

总而言之,她的日子是既无聊又乏味的,还没什么追求,怎么就给兰芳踏实的感觉?

兰芳认真点头,认可自己的感觉,“大概是郡主的心踏实了。”

“心……踏实了?或许吧。”桑语恍然自己已经很少回想父亲那句活下去了。

刚穿越的时候,她似乎每天都要默念一遍,不然她怕自己做什么疯狂的事。

现在倒是念得少了,兴许是真的心踏实了吧。

这样也好,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她爸爸最希望的。

桑语笑笑,不再纠结这个,而是拆开兰芳拿过来的信,“扬州来的?会有什么事?”

毫无疑问,这是扬州林家寄过来的,挺意外的,这不年不节居然送了紧急信。

拿出里面的信纸看完,她这才恍惚想起,原来这件事还是发生了啊!

这是一封讣告,贾敏去世了,林家通知亲朋好友前去吊唁。

因为离开扬州前,接收到了林家的善意,桑语在京城后,也回送了京城特产。

然后在年节的时候,他们也相互送了年礼,保持在相交的范围内。

因为那份善意,桑语想到林黛玉年幼丧母,也猜到大概就在几年,于是在年节的贺礼上,送了两坛她酿造的果酒。

那是用灵泉水酿造的,只桑家族人得了十坛,至于怎么分配,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桑语也没有说作用,只说是自己酿的,孝敬给长辈。

外人也只送了林家,看运气吧,如果贾敏喝了,能保下她一条命也是她自己的造化,如果不行,桑语也没什么遗憾。

毕竟她的灵泉水也不是万能的,或许有些人天命如此。

现在收到贾敏去世的消息,她还是忍不住感叹了一下,“听说林夫人长得清丽美貌,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可惜了。”

“是啊,林夫人心善,以前在扬州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她给穷苦百姓施粥施药,可惜好人不长命。兰芳也摇头叹息。

“对了,这封信怎么送到这里来了?”桑语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

按理来说,以她和林家的关系,信会送到郡主府,而赵管家会安排人去送吊唁礼,等过几天才会过来一趟,和别的事一并汇报给他。

怎么这封信单单送到她手上了?

兰芳也一呆,“这是刘公公特意送过来的,奴婢以为很重要,这才打扰您练字的。”

桑语想了一下,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什么文章,“你去问问刘公公。”

“奴婢这就去。”然而还没出院子,就看到了刘公公一直等在外面。

“兰芳姑娘,王爷请郡主去书房。”刘公公笑呵呵道。

桑语明白了,这封信应该是牵扯到了朝堂,所以瑞王特意让刘公公来请。

她没说什么,放下笔就过去了。

瑞王正忙着,见她拿着信进来,立刻说明了原因,“林如海是巡盐御史,对于江南的盐政情况了如指掌,他是个能干的,上任不过一年,就已经把盐税牢牢掌握在手中。朝廷要进行盐政改革,必绕不开他。所幸他是个忠君之人,皇上接触后,认为他可用。林家主母刚刚去世,他唯一的顾虑就只剩下独女,林如海有送女进京的想法,但贾家绝不是好的去处。皇上明面上不好表示什么,正好你和林家有点渊源,就想假借你之手,照顾林家小姐一二。”

“这没问题,需要我做什么?”桑语点头,接下这个差事。

“到不需要你做太多,林夫人去世,林小姐无人教养,宫里皇后会赐下两个教养嬷嬷,到时候就以你的名义送回去,另外等林小姐进京后,你派人去贾府探望一二,或者接她来郡主府小住都可。”

这是皇家对林如海展示态度,只要他忠心办差,皇家会照顾他的独女,万一他出事了,皇家会像对待桑语一样对待林黛玉。

要的就是林如海能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办好盐政改革这件事。

桑语点头表示没问题,绛珠仙子啊,她也是很好奇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