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入宫之前额娘不是在操心二哥的婚事,有人选了吗?”桑语想起原主记忆里,家里拮据的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筹办二哥的婚事,所以原主才会在选秀的时候一文不花。
可自她入宫,情况就不一样了,但她也一直没听到二哥有定亲的消息。
兆佳氏沉吟了一会儿,“关于你二哥的婚事,我原本是看中了富察家旁支一姑娘,那姑娘的家世和我们家相当。可谁知道,当我遣媒婆上门的时候,人家会说,已经看好了人家。这原本没说什么,一家有女百家求嘛,我在别家就是。富察家主家却透出消息,说是他们家嫡小姐看中了你二哥,你说这家什么事,齐大非偶啊。”
桑语吓了一跳,富察家嫡支,还是嫡支嫡女,这确实差距太大了。
富察家可是显赫的世家,他们不仅是满族八大姓之一,祖上显赫,更是人才辈出。
这一辈的富察马齐,富察马武,李荣保都是朝廷重臣。
而下一辈更是人才济济,富察家的儿子众多,女儿倒是极少,尤其是嫡女。
历史上,富察家的女儿有两个非常出名,一个就是康熙十二子的福晋,她是马齐的亲女儿。
而另外一位则是孝贤纯皇后了,乾隆的元后。
这样家族出来的女儿,怎么会看上她二哥?
桑语不是说她二哥不好的意思,事实上,多格和原主有七分相似,五官都是非常好看的。
但好看的男人多了,两家的地位确实不匹配。
桑语想了想,目前富察家只有富察马武的女儿没有出嫁吧?
她不确定的看向高嬷嬷,高嬷嬷肯定了主子的想法,“确实只有马武大人的女儿。”
“那她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不怪桑语这么想,会低嫁很正常,为了女儿能在婆家有话语权,疼爱女儿的娘家确实会让女儿低嫁,但那拉家在她入宫前,也就是普通旗人,甚至都不是贵族,这未免也太低了。
“哦,对了,这位富察姑娘多大了,今年这次选秀,她似乎没有参加?”
高嬷嬷想了想,打发了其他伺候的人,低声说了她知道的事,“富察家求了恩典,让他们家姑娘自行婚配,这都是康熙朝的事了。可是富察家姑娘的婚事似乎极为不顺,刚和钮钴禄家议亲,母亲就去世了。她守孝了三年,婚事也黄了。出孝后,再要议亲,祖母也……就又是一年。就这么给耽搁了,现在和姑娘都21了。”
桑语和兆佳氏对视一眼,多格是18,比那姑娘小三岁。
这倒不是问题,古人喜欢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
主要是这姑娘到底是怎么看中多格的?两家完全没交集啊。
小兆佳氏道,“我想起了一件事,几个月前,大爷回来让我拿一些跌打损伤的药膏,说是要给二弟。我顺嘴多问了一句,说是二弟救了一个人,手臂有点受伤了。我当时没放在心上,现在想想时间正好对得上,会不会二弟救的,就是富察姑娘,或者和她有关的人,让她给见到了?”
啊这,或许就是这么回事。
“二哥没说过什么吗?”桑语询问。
兆佳氏摇摇头,“我问过你二哥,他说自己不认识富察姑娘,所以我才犹豫呢。”
“那要不额娘回去问清楚,要真是有这段缘分,那也是不错的姻缘。至于齐大非偶的话,额娘到时候劝阿玛分家,让他们小夫妻过自己的日子去,就不会有什么矛盾了。”
其实在一起最大的矛盾,不过是生活习惯不同而已,分开了也就好了。
兆佳氏缓缓点头,“这也行。”
之后她们又说了许久的话,兆佳氏和她说一些怀孕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孩子生下来后,要如何带的问题。
刘太医到了之后,给桑语把了平安脉,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
她让太医也给兆佳氏和小兆佳氏请了一个平安脉,刘太医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兆佳氏身体没什么问题,小兆佳氏这边,开了一个方子带回去。
桑语留她们下来吃了午饭,直接聊到了下午三点,才不得不让人送出园子。附赠了许多赏赐,药材,布匹,宫缎和首饰等等。
还有笔墨纸砚,是给家里男丁的。
四点雍正过来的时候,就见到她一脸的惆怅,“怎么了,见到额娘还不高兴?”
“没有,”桑语打起精神笑笑,“就是有点舍不得。”
其实她是想自己的爸爸了,如果爸爸知道,她怀孕了,自己要做外公了,不知道该多高兴。
可惜,她爸爸永远享受不到这种天伦之乐了。
雍正上前抱住她,安慰的抚摸她的后背,“没事,有我。”
“嗯,阿泽,”桑语闷闷的出声,这时候,她莫名想喊这个名字。
雍正眼里闪过一抹欣喜,“我在!”
两人相拥着,看着外面的树叶渐渐变黄,在微风的作用下,开始脱离枝头,洒向大地。
秋风伴随的,不是无尽的凉意,而是整个朝廷上下的火热。
在经过长达几个月的部署后,整个朝廷都运作起来,开始为一项项新举措而忙碌筹备着。
每个人都有数不尽的任务,他们忙的脚不沾地,却忙不完十分之一。
到了这种时候,各个部门才恍然发觉,他们能做事的人实在太少了!
于是朝廷四处调人,无论是那些考上科举,却迟迟得不到位置,一直在坐冷板凳的进士们,还是那些认字却闲赋在家的旗人,把所有能调动的资源全部调动起来,这才堵上用人的缺口。
可这还不够,朝廷选人势在必行,于是雍正下令开恩科。
这是新皇登基后第一次科举,可以算是新皇第一批门生,受重视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更何况这次明显要的人多了,条件会稍微放宽一点。
桑语的二哥也参加了这次科举,不过不是正式的那种,而是旗人内部选拔。
这种的好处是,只要和旗人比较,考出来后也会比较受重视,毕竟爱新觉罗就是满人,对于旗人优惠是正常的。
多格的学问还可以,如果真的能考出来,有桑语这个宠妃在,那他对上富察家,就不是完全的高攀了,不用永远低人一等。
这完全可以看作是富察家看中了他的潜力,愿意把女儿下嫁,说出去也是青年才俊。
为了主持第一次恩科,雍正打算提前回宫,当然也是考虑到桑语的月份大了,再拖下去不利于出行,早点回去也好。
桑语的预产期是在明年正月,在宫里生出的阿哥自然更名正言顺一点。
要回去了,宫妃们还有点不乐意,虽然在园子里,大家依然没有宠,但更自由啊。
而且这里风景是真的好,她们每天能逛逛园子,聊聊天,总比宫里四四方方的好。
皇后显然知道她们在想什么,笑着透露了一个消息,“皇上的意思是,等荣嫔的阿哥平安生下来,就给各位宫妃提升分位,也算是庆祝的意思。”
众人闻言大喜,进宫是为了什么?
最大的目标无非是生下儿子,夺得那个位置。
但那太难了,很多人只是想过得更好,提升分位自然是大喜事。
现在皇上愿意为了给荣嫔肚子里的孩子庆祝,给她们提升分位,她们倒不好私下里诅咒荣嫔出事了,反倒要求着菩萨保佑,让荣嫔生个阿哥。
虽然有点膈应吧,但有好处,这点膈应算啥。
于是众人全真心实意的祝福,“荣嫔娘娘洪福齐天,一定能生下一个健健康康的阿哥。”
“是啊,荣嫔娘娘身体健康,一定会得上天庇佑。”
“有皇上的龙恩庇护,阿哥一定平安出生。”
皇后笑而不语,皇上和她说了,有意封弘辉为端亲王,希望能借此保佑他长长久久。
亲王的待遇和普通皇子自然是不同的,即便弘辉是嫡皇子,雍正又宠爱,但有没有爵位,地位是不一样的。
皇后知道皇上会奉赏儿子,没想到皇上这么大方,直接就封亲王。
这就可以了,等以后弘辉有了孩子,也是亲王世子了,不会没了着落。
一行人怀着欣喜的心情,又浩浩荡荡回了宫。
翊坤宫还是和以前一样,不过东配殿有点差别,被重新装饰了,预备着等阿哥出生后,让阿哥居住。
至于西配殿,则让人改造成了产房和坐月子的地方。
桑语转了一圈,觉得处处妥帖,把留在宫里的人都招来说了一会儿话,并给了他们奖励。
安顿好后,她又重新恢复了之前养胎的生活。
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她的行动也开始慢慢变得不方便起来,走路都需要人小心扶着,免得摔跤。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上免了她出席各种宴会,包括年底的家宴,宫宴,和宴请宗室,朝臣等等。
桑语一个人在翊坤宫吃小宴,摆着个小火锅,想吃什么涮什么,美滋滋。
从腊月到正月,她都是这么过来的,终于,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她觉察到了不对劲。
肚子一抽抽的疼,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