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是建在皇宫外朝,也就是江宁北区,所以举人们要去到太学应试,是有一段距离的。又因为百姓们无不沿街观望,想要看看科考士子们是啥样,所以整个朱雀大街上堵满了人。
杨靖也不是没准备,早先便令三千羽林军维持秩序,更派车马接送举人们。这可一下子艳羡了不知多少人,更刺激了多少读书人奋发勤学,也希望有一天是自己有如此待遇和风光。
及至所有应试举人到达太学,在当朝两大尚书虞信、楚通的主持下,殿试正式开始。举人们应考第一项――时务策。
而此时杨靖并未在场,只是开始前出面勉励了士子们一下,随后便回了皇宫,到第二项时再亲临泰和殿。虞信二人自然为主考官,另有精心挑选的考场监督官员,防止考生舞弊,除此以外更有张廷玉的都察司派人监督,保证官员、举人都无徇私舞弊之举。
约莫到了午时,时务策结束,然后举人们是需要回去等候三日,二司批阅后会贴出录取榜单。然后榜单分三甲,皆为进士头衔,但只有第一甲的人可以面圣问对,也就是争夺状元之名。
泰和殿。
此时已是三日后第一甲的进士接受杨靖的考验了,经虞信他们考核后从一千举人中录取五十进士,五人为第一甲。其实这些只是拟录取名单,杨靖若对谁有异议,可复查其时务策及学识,不足用则罢之。
“宣新科第一甲五位进士入泰和殿觐见!”
随着刘贤的传令,五位年轻士子走进泰和殿,并作一排对杨靖行礼。
“免礼!”
杨靖打眼看去,五人不愧是重重选拔而出的人才,个个器宇轩昂,气质如华。杨靖能感觉他们大多数是出自世家,因为那种传承风气是很明显的,倒也不是说科考出现问题专取世家之人。只是在科举前期,世家底蕴摆在那里,平民一时还是不会轻易超越。
杨就已是读过几人的时务策,确实有所称赞之处。现在杨靖便要通过问对,从五人中选出那第一甲第一名,点名为状元。
随后经过两个时辰的君臣问答,杨靖确定了状元之选。在这个过程中,杨靖是如同早朝一般,把百官都叫来泰和殿的,所以众臣是将问答的整个过程亲眼所见,对于五人的能力也确实感到赞叹和认可。
由此百官们确如杨靖所希望的那样,见识到了科举制的厉害。
“张治卿!”
“在!”听到陛下叫到自己,张治卿激动又紧张地应道。
“朕考量过后,决定钦点你为新科第一甲第一名,授状元郎,赐顶戴华袍,高头大马,自泰和殿唱名而出!”
“谢陛下隆恩!”
张治卿连忙跪地谢恩,浑身有些不受控制,杨靖笑笑,命人帮助他受礼。
正在此时,杨靖脑中系统的声音响起。
“首届科举制完成,恭喜君主完成‘创科取士’任务,请领取奖励礼包。”
≈039;
( &039;:&03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