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已是三司会审的第五日。大理寺公堂。大理寺卿彭渡端坐上首,主审此案。同坐于公堂上的,还有新任京兆尹,也就是二皇子封羡。刑部尚书等几位刑部官员,以御史大夫为首的御史台几位官员。值得一提的是,御史台来人,还有破格列席的监察御史,左相府嫡长女王静宜。前京兆尹高进如今被审查中,立在一旁。此案并不复杂,经过前两审,已摸清了脉络,不过对于案件的性质,众说纷纭,没能下个定论。大理寺卿看向刑部尚书杨震,“杨大人,昨日你们刑部提出,此案应定为互殴?”刑部尚书杨震开口道:“嫌犯在骚扰调戏女子时,女子用酒坛砸伤了嫌犯的头部,这才激怒了其余几名嫌犯围殴几名女子。”“之后两方都有动手,虽然力量悬殊,但动武在先的的确是女子,本官认为,应定为互殴。”杨尚书话落,公堂内沉默了一瞬。他们都清楚,这案子,太子命严查,左相一派又想要将事情摁下去。此案的走向,关乎朝局博弈。而刑部的提法,仅仅只是从刑律的角度解说?还是为那几名嫌犯脱罪?难说。------静谧的公堂上,一道女声突然响起。身着一身青袍官服的御史台监察御史,王静宜跨一步走了出来,向上方几位主审官员作了一揖,而后开口:“几名嫌犯不止用拳脚,还有酒坛,碗碟等凶器击打女子的头部、腹部等致命部位。”“互殴?下官认为,这是故意杀人都不为过。”刑部尚书杨震同左相王显私交不错,他没料到左相府这位大小姐竟会出此言语,她不是应该来为主犯李家公子坐镇的吗?杨震皱眉道:“可毕竟那几名女子受伤不算太严重,反而是嫌犯几人还靠着参汤吊命。”王静宜直视刑部尚书杨震,“那是因为太子妃及时阻止,若是再晚一步,那几位姑娘还不知道有没有命可活。”场中众人都有些惊讶,这王大小姐将情况说得那么严重,是还嫌事情不够大?季木看着立在他侧前方那名背脊挺直的女子侧颜,唇角微不可查地勾了勾。王静宜可不只是大义,而是真聪明。这个案子,有太子和太子妃插了手,本就不可能再压得下去。王静宜这是大义灭亲,为左相府表态。况且,还有这几日他和王静宜一同查出的另一桩案件。只是不知谢统领那里进展地如何?------公堂上又是一瞬间的静默,气氛有些僵持。王静宜再度朝主审官员作了一揖。“既然这个案子下不了定论,下官今日再提一提另一件案子。”公堂上的众人心头都是一紧,难道还真让王大小姐查出什么?虽然太子让严查,他们可都只是将重心放在眼前这个打人案上,没敢真往细里查,若事情拖上一拖,等太子和太子妃忘了这事,那便可几边都不得罪。王静宜向众人开口道:“下官这几日从京兆府查到一封往年的卷宗。”“去岁春,在上京城南郊,有一起调戏女子案,那案子里的三名受害女子,也是被调戏反抗后,又被调戏者施暴。”“奇怪的是,在那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证人中途改了口供,否认最初指认的几名嫌犯,改口说是几个流民对女子施暴。然后便不了了之了。”“好巧不巧,那名证人最初指认的嫌犯,正是今日案件中的几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这话让公堂上的众人又是一惊,不过往年的案子,既然已经结案,那翻案的机会不大。王静宜看着垂眸立在对面的京兆尹,继续开口:“下官实在是好奇,便同季大人前去查了当初这案子的事发地点,也找到了当初那位证人和受害者家属。”“卷宗里结案中说,三名受害者,一个轻伤,两个重伤,皆在治疗痊愈后回家。”“但我们去后发现了什么,是两座已经长草的坟头,和一位下身残疾,被毁容了的姑娘。”虽受害者家属和证人闭口不谈,但多亏了南衙禁军谢副统领带人套出了口供。王静宜没说的是,谢照是威逼利诱,才撬开那些人的嘴。“那次调戏殴打事件,一位姑娘被踢断脖子,当场死亡,另一位被奸污后用绳索吊上大树,而后被活活摔死。”“只剩一位被毁容,终身残疾。”“不知是不是施暴者过分自信,留了这位姑娘一命。是笃定他们不敢说出真相?背后之人有那么权势滔天?”“而又是谁有那么大本事让证人在京兆府改的口供?高大人,你可否给出个解释?”高进抬头,同王静宜对视,他咽了咽口水,终究是什么都没说。这没证据的事,还想翻案不成?京兆尹高进以为今日最难缠的是御史台,倒真是御史台,不过怎么是原本该压着案子的左相府大小姐。------众人都有些惊讶,王大小姐还真去查了案子,还是个几条命的命案。王大小姐,是个狠人。王静宜继续开口:“那三位受害者家属,同那位证人,在之后,各自收到了二百两白银,作为封口费。”“二百两,各位,二百两可能还抵不上有的官宦人家一月的开销,有的府上,逢年过节打赏下人都不止这个数。”“二百两白银,就买了人命,一条活生生的人命。”“而下官还查到,几名嫌犯,这些年在上京城中,不乏有打架斗殴事件,最终都是赔钱了事。”王静宜看向京兆尹高进,“高大人,是不是用银钱,就可在你京兆府,走过场?”高进此时是冷汗直冒,那事……那事怎么还会被查出来……而公堂之上的众人都震惊地窃窃私语,若王大小姐所言是事实,且能提交人证,这案子,最终真会翻案也说不定。此时一身寒气的南衙禁军副统领谢照大步走进公堂,众人都朝谢照望去。谢照先是看了一眼王静宜,而后对御史中丞季木道:“唯一活着的姑娘和受害者家属,还有那个证人,都被杀手灭了口,连护送的十几名禁军都没能幸免。”话落,满场震惊。灭口?在禁军手上?连禁军都敢杀?有人震惊之余,也有人松了一口气。那便是没了证人……-------皇城,禁内。二皇子封羡回重华宫时,已是亥时,遇上了等在那里多时的淑妃。“母妃。”听得出封羡的嗓音有些疲惫。宫人端上热茶,淑妃便挥退了下人。封羡坐在淑妃对面,端起茶盏,饮了一口,而后两臂摊开,靠向椅背,闭目休息。淑妃看着封羡,皱眉道:“每日早出晚归,我还以为你在忙什么大事,原来是接了京兆尹的活儿,羡儿,你怎么想的?”封羡依旧是那个姿势,没有应声。淑妃接着道:“你不会不知道京兆尹这个位置有多得罪人,你这是自暴自弃了?”“听说静妃想让陛下将左相府两位嫡小姐之一,赐婚给三皇子封逸做正妃……”封羡开口打断了淑妃的话:“封逸有舅父关内侯做后盾,而我的舅父秦相呢,他只会明哲保身,我能倚仗什么?”“谁说没有,你的岳家永定侯。”淑妃看着封羡,认真道:“有永定侯的女儿做你的侧妃,找遍整个上京都找不出几个敢来做你正妃的,虽说那谢箐只是永定侯的庶女,但那也是永定侯唯一的女儿,我想着,要不然让陛下将她赐婚为你的正妃算了。”封羡仍是那个姿势,只是缓缓抬起手,摆了摆,“随你,我没什么兴趣,现在只想做好京兆尹。”淑妃叹了一声,而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