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口红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口红利(1 / 1)

“殿下,粥棚,医棚都妥当了。”燕城北门。此时城门两侧聚集了乌泱泱的晋州百姓。由于吸引流民前往封地是燕王指定的长期策略。所以刘福干脆在城门两侧修了一百六十个粥棚。每个粥棚负责三千多人,一次性能给三十余万的流民提供吃食。除了粥棚,和粥棚在一起的还有医棚。这是临时的医官,里面有郎中坐镇。如果百姓有急症,这些郎中会处置。再有的就是府衙搭建的草棚了。这些草棚就是木头钉成一个长方体,四面围上稻草。尽管简陋,但对这些饥寒交迫的晋州百姓来说可谓是终于有了落脚处了。所以抵达燕城城外后,晋州百姓们脸上的愁容渐渐消散。替代的则是兴奋。有吃的,有住的,生病了还有郎中。对不少生活本就苦难的百姓来说,这样的日子简直奢侈。“令官员将名字,籍贯,家中人口都登记在案。”赵煦一边说,一边来到最近的粥棚前。拿起粥棚前的筷子,他将筷子插入熬煮米粥的锅内,筷子笔直站立。刘福见状,微微一笑。赵煦点点头,“粥就要熬的这么厚,若是筷子浮起,本王就要治罪!”“是,殿下。”赵煦的神色严肃,刘福应了声。接着他特意让负责施粥官员将此话记下。“那是燕王殿下吗?”赵煦在巡视粥棚的时候,百姓中一个女童歪着脑袋问自己的母亲。由于晋州百姓太多,有三千王府士兵被派来维持秩序。这些士兵站成一道人墙,将百姓挡在粥棚外,防止百姓一哄而上抢粥喝。女童面前就站着一个王府士兵,他见女童的母亲摇头表示不知道。于是他道,“那就是燕王殿下。”“真是燕王殿下!”不少百姓虽然心中也有猜测,但都不敢肯定。现在一个个激动起来。他们不少人能活着抵达燕城,而不是被西凉人抓回去做奴隶,这都仰赖燕王派出骑兵救了他们。燕王的骑兵和西凉骑兵浴血奋战的场面他们是见过。至今回忆起,任旧满是感激。当即,一些晋州百姓突然跪下来,口中高喊:“谢殿下搭救之恩。”,“谢殿下救命之恩。”声音此起彼伏,一开始微弱而嘈杂,到最后变成了山呼海啸。赵煦这时转向百姓,他其实是有些汗颜的。若不是自己能力不足,他当下便可兵发晋州。晋州的百姓也不会继续遭受三个月的西凉荼毒。但这又没有办法的事。这一时的隐忍,他只是想一劳永逸解决西凉屡范燕州的问题。此番入晋,他必要拿下西凉手中的所有关口,将西凉彻底驱逐出晋州。“诸位请起!请起!”赵煦走向晋州百姓。距离百姓们仅有两米的时候,徐烈将赵煦拦下。人群混杂,他必须保卫燕王的安全。对他而言,燕王就是四郡的基石。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四郡的一切都会崩塌,四郡将再次堕入黑暗中。赵煦习以为常,他不去怪罪徐烈。他对晋州百姓道:“当下晋州西凉兵横行,本王还在想办法把他们救回燕州,你们既然先到,就在这里安心生活。”“稍晚配合府衙登记造册,如有技艺可向官员透露,比如此前是木匠,陶匠之类,府衙会优先安置,而且每个月还会有至少一两银子的月钱,吃和住的则都不要银子。”赵煦高声道。他等于是亲自宣传了。“当然,这都是自愿的,府衙不会逼迫你们,至于没有手艺的百姓也不要担心,若是你们愿意留在燕州,燕州北四郡会给你们分配田产。”“不想留下的,官府也会给你们一笔盘缠。”赵煦道。刘福和府衙的官员边听边点头。对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整个大颂,就没这样的好事。若换当初的袁家在,不将这些百姓身上仅有的一点东西抢走就是万幸了。“还有这样的好事?”一个青年道。他会木匠手艺,即便在晋州,他一个月也赚不到一两银子,何况吃的主的还不要钱。“这可是燕王亲口说的,还能有假,这次真是因祸得福!”“早闻燕王仁慈,现在见到了,还真是这样。”“据说北四郡的农赋只收一成,而且还不要缴纳布匹绢布这些,这四郡的女子岂不是要舒服死了。”一个妇人神色向往。“这次啊,燕州真是来对了,撵我都不走了。”“……”赵煦的话引起了众多百姓窃窃私语。不过赵煦在他们脸上大都看到了对新生活的向往。见百姓们陷入了议论的热潮中,赵煦向百姓们挥挥手,同刘福去里侧继续商议了。“本王说的这些要变成告示张贴在城门口,还有派出士兵在百姓们巡视通告。”赵煦道。刘福暗暗记下。“还有手艺人的登记造册要立刻进行,现在舰船司,兵仗司还有各家工坊需要拓展,都缺人。”赵煦又道。趁着这次扩大产能的机会,他要将四郡的手工业规范起来。不仅是王府,还包括民间。凡是工坊,都要在府衙报备,拿到准许,方可开张。一方面这是为了监管,另一方面则是商税的问题。包括王府麾下的工坊今后也会向王府缴纳赋税。这些赋税府衙会拿去给官员发俸禄,以及营建四郡的基础设施。虽说这样不过是左手倒右手。但意义是不同的,这代表着一项制度的诞生,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是,殿下。”刘福应了声是。交代了这事。赵煦回了城内,他将王应以及王府个个工坊的管事叫了过来。先是让王应筹备承德坊南坊区搬迁的事,同时让他预算一下缺多少匠人。至于北坊区,完善也就比南工坊晚个月余而已。他也让工坊主事们估算一下缺乏的人手,好统一调度。同时,他又派人前往平城去找陈寿。这次造舰司的船虽然全部被破坏,但匠人没损失多少。不过如此一来导致造舰的进度大大受到影响。所以,他准备多给造舰司一些人手,让陈寿战舰下饺子。毕竟不能浪费了这次的人口红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