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穿成庶子的庶子> 第24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1节(1 / 1)

秦贞道:“那我回去再仔细看看孙子兵法。”他现在倒是能将三十六计背得滚瓜烂熟。可若真让他运用起来,确实不行。江元白道:“你又不上战场打仗,就像现在这样看看就成了,仔细研究这个做什么。”秦贞摇头,“话虽如此,可学不明白,我心里难受。”他打小就这性子。不做便不碰,若真下手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江元白听得微微一愣。秦贞笑道:“多谢江同学今日替我解惑,改日若我有什么不明白的,还望江同学不吝赐教。”他说着把东西收拾了起来,再顺手翻了一下今日同学的答卷。这一看还有点意外,十有八九的同学都答完了,至于答得如何他没仔细瞧。恰在这时,一个同学推开教室门道:“老白怎么回事,你还当课代表当上瘾了?”居然和秦贞聊起来了。江元白道:“去哪?还是跑马吗?”“那是自然,大家就等你了……”秦贞把东西收拾好,最后一个出了教室。上了两节课,除了第一节 课,江元白那句不着调的调侃,今日倒是安安稳稳地过了。结果,上了车之后,小勇道:“大人,小的瞧见你们班那位几位同学,刚才与端王世子一道去跑马了。”秦贞道:“他们一伙的?”果然,他们班同学都对他没安好心。小勇道:“小的瞧着不像是,且大将军一向瞧不上端王。”怎么说呢?如今圣上处处都听遵阳夫人的,端王其实早就与瑞王有反判之心,上次去牧场跑马,就是特意拉拢郑王去了。他们还打赌说圣上要肯定听遵阳夫人的要让郑王离京。到时候,郑王因此闹上一闹,他们争取把此事闹大,可偏偏郑王没闹,反而安安份份地带着家眷出了京。也就是说虽没嘴上拒绝,但却用实际行动与两人划开了限界。两人本来想借此起兵逼宫,谁知道郑王不配合,他们手上又没兵,江大将军又是保皇一派,端王和瑞王只能从长计议了。秦贞就坐在小勇的旁边。听得心头砰砰直跳。小勇道:“这事是王爷临走时就交待过小的,让小的找个机会与您说清楚。”秦贞想哭,其实大可不必告诉他。郑王的意思让他别到时候敌我不分,被人给利用了。秦贞耸然一惊,“那咱们呢?”是保皇的还是单干的?小勇:“……”小勇没回答他这个问题,反而与他讲起了江大将军。江大将军瞧不上端王和瑞王,自然江二公子江元白也与景昭、景超两人不对付。满京都能与这两位对着干的,偶尔踢一脚打一架的也没几家。江元白算一个,还有镇国公家的也算一个,自然国舅家的,总之乱七八糟算起来,十个手指头数得过来。小勇也打听了,公孙大人特招了秦贞来教书,的确是景超从中使了坏。不过公孙大人这个人又与刘大人关系好。刘大人与叶大人,叶大人又与郑王关系好,所以说景超年纪小不经事儿,真以为自家是王府,底下的人就该听他的。公孙大人特意将秦贞安排到江元白这个班。用意不用小勇点得再明白,秦贞也该懂了吧。秦贞点头,“明白了,看着是公孙大人让我羊入狼窝,事实上是利用江元白与景超不对付这事,另一种保护我,传说中的灯下黑。”小勇这比喻也行吧。与小勇聊了一路,秦贞那颗不怎么乐意给丙一班上课的心思就淡了不少。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争取拉到一个阵营过来。回到家,祁大他们三个还等他教画画呢。秦贞发现这一天倒还是挺忙的。就这么勤勤恳恳,努力努力地过了几日。这一天中午吃饭时,小勇把饭送到,小声道:“大人,秦三老爷搬出了秦家。”秦贞微微一愣,“他真搬出来了?”“宅子在南边,距离咱们这儿有半个时辰的路程。”秦贞倒是知道京都的格局,东贫西贵南富北贱。老秦在那边买宅子倒是挺合适他目前的身份。看来老秦这事算是翻片了。小勇道:“咱们要不要送个礼物过去。”毕竟秦贞中了进士之后,人家也送了礼过来。秦贞道:“送吧!”送个四季平安竹?秦贞默了一会道:“待会吃完饭,我画幅竹子你给他们家送过去,算是贺礼。”小马刚洗了手过来听了这么一嘴,笑道:“你这也太抠了,谁送礼送自己的书画呀。”秦贞道:“那你说送什么?我的画起码一幅能卖五六十两呢!”小马被噎得不行,“五六十两确实不便宜。”秦贞点头,“待我死后,指不定还能增值,这是可传家之作……”小马被他恶心的直接提着食盒去别的地方吃了,宋贤道:“你过去吗?”秦贞摇头,“小勇找个人帮我送过去便是了。”宋贤笑道:“你这下子可算是解决了一块心病。”秦贞道:“师兄也会的,咱们总不会一直这么背。”宋贤嘴上说是呀,心里却挺惆怅的,何公公前几天又来找了他一次,说是东都那边已经派使臣过来了。五月底六月初大概能到。宋贤还在考虑要不要把这事他娘透露一下。可后来一想,万一双方判断不成功呢?别到时候刺激到了他娘,一切又回到了原点。秦贞吃完饭找了张纸,还真给老秦画了幅竹子图。画完晾了一会,便让小勇找人给送了过去。小马道:“说真的,你这倒底给谁送呀?”这送的也太随意了,纸是随手从衙里借来的,本来想画四尺横批的,结果说是没有,就成了三尺。秦贞道:“给我一个老乡,他在南边买了个二进的小宅子,这两日乔迁呢,我也没什么好送的,便想送他一幅富贵竹。”即富又贵节节高升!小马道:“你与你这老乡怕也是点头之交吧。”秦贞:“……”到了月中,跟着商队一起回乡的沈二终于回京了。这次把沈家两个毛头给带了过来。秦贞发现,八九岁十岁的孩子正是长个子的时候。也就大半年不见,两小子都窜高了一大截。尤其是今年已经九岁的沈好文,目测着也有一米五了。越发的瘦了,往宋母旁边一站,居然只比她低了那么一丢丢,甚至比二丫还要高一些。沈好文道:“姑父,您可太厉害了!”沈喜文跟着附和,“没错,奶说让咱们跟着您好好学习,将来也您你一样,做个年纪轻轻的探花郎。”秦贞揉了揉两个的脑袋,笑道:“累不累?路上好不好玩?”两人齐齐点头。秦贞道:“既然如此好玩,那就每人这两日写一篇八百字的游记给我。”两兄弟瞬间嚎了一声。沈喜文道:“姑父,有没有吃的东西我好饿呀。”秦贞让二丫带两人先去厨房吃点东西,又让小勇帮忙备了洗澡水,待吃完饭好好洗涮一遍,赶了这些天的路,再在又是夏天,他感觉两孩子都馊了。打发走了两个孩子,沈二终于忍不住道:“小月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