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莺的小脑袋,挣扎地从何宴的大衣里挤出来。刚才隐约听见什么“饭”、“味道”。她急忙:“我也要吃!”何宴:“牢饭也吃?”原莺:“……”打扰了。作者有话说: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彦茜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国家特级不保护废物 5瓶;35228461、小看怡情 1瓶;第42章 活了 ◇◎啊?◎展馆在年前一周搭成。面向市民正式开放参观的时间在年后, 过几天,会先举办一场开幕仪式。原莺兴奋地左顾右盼。趁展品被工作人员搬进来的间隙,她也偷闲, 捧着手机, 在展馆里直打转。她与何宴接着视频。“你的展区!”她的镜头停下,反转。何宴亲自交付的设计图。单独一个房间, 中央孤零零的白色展台,除此以外, 没有其他装饰。“嗯。”对面的视频画面,起先是对着天花板——他应该在做别的事,低沉的声音先顺着耳机流淌,而后,一阵天旋地转,他的脸才出现在屏幕上。原莺把他的脸调成了大屏。她好奇:“你还在实验室吗?”“嗯,”他说, “做一些收尾工作。”原莺眼睛一亮:“我可以去看看吗?”何宴没有立刻拒绝。他的眼尾微微下耷,是正在思考的表现。原莺再接再厉:“再过两天就要开展了,到时候, 你也要运过来的。反正就这么几十个小时了——让我先看看嘛!”他终于松口。“好。”“太好了!”原莺高兴地欢呼一声。这一声, 恰好招来路过的李恪周。他问:“怎么了?”原莺收敛:“没怎么。”她拢起手机, 走到角落。放轻声音:“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呀?”“现在。”他说:“我来接你。”原莺差点儿又要蹦起来。她快乐地在展厅转圈走:“好,你到了告诉我。”他说:“半小时。”原莺点点头。她期盼极了。挂了电话,别有干劲地跟在工人身后,指导他们把形态各异的雕塑,分门别类、角度精确地摆放进展柜。第四个展厅结束, 手心传来轻微的振动。何宴到了。原莺立即跟李恪周道别。他笑:“约会?”“庸俗。”她说:“去感受艺术!”李恪周向她挥挥手:“去吧, 我在这再看看。”原莺:“拜拜!”她一溜烟儿跑走了。飞奔到展厅门外, 路边一辆黑色奔驰,向她鸣笛一声。原莺钻进副驾。她气喘吁吁,拍着胸口缓了又缓,车也没开动。原莺疑问地转头:“怎么不走?”何宴懒懒地撩一下眉。搭在方向盘上的手指,点了点:“白给你看?”“嗯?”原莺不明不白地盯着他——好吧。她懂了。原莺凑过去亲了亲他的嘴唇。她仰起小脸:“够了吗?”“不够。”他垂下眼:“回去再补。”原莺噘着嘴坐回了位置上。引擎发动,他们汇入公路的车水马龙里,向西城郊驶去。街景飞掠。原莺戴上耳机听歌,对着窗外发呆。一首歌单,四五首歌来来回回地放。第三遍的时候,他们终于停下。原莺:“到了?”“嗯。”何宴解开安全带。原莺跳下车,伸了个懒腰。她的目光四处打量。这是一片算得上荒凉的裸草坪,左边几排白色的房子矗立,鲜少人烟。她跟着何宴走进了其中一间。没有一楼,他们踩着楼梯走向二楼。拐一个弯,视线豁然明亮起来。很符合原莺对实验室的幻想。机械、冰冷。几件大型科技仪器摆放在中间——看不懂,但是感觉很厉害。头顶的光是蓝白色,照在机器的铁皮外壳,渡上一种不近人情的味道。原莺试图找到他新作的踪迹。何宴走到桌边,“过来。”原莺乖乖跟过去。他从桌上捡起一段电极片,贴在她的太阳穴——原莺警惕地向后跳一步。“干什么?”“不是要看我的作品吗,”他说,“就在这里。”她睁大眼睛:“雕塑呢?”何宴放下手里的电极片。他没有回答原莺的问题,反而问:“为什么会有雕塑这种形式?”原莺愣了一下:“因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不断进化,动手的能力也开始提升,通过打磨、切割,产生人类希望的形象……”“总而言之,”他淡声:“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对吧?”原莺想了想:“嗯。”何宴:“但是艺术的诞生,再有目的,也不能让所有人的理解形成统一的观点。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很难切身体会一件作品要表达的情绪。”“所以,我尝试人为地加强这种情绪。”原莺听着有点耳熟。她努力地回想,自己在哪一本书上读到过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