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十三章 有棉花我也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有棉花我也种(1 / 1)

“易弟你确实能养起。”李成器听到价格,顿时悟了。那边第十二坛酱油,六千钱被买下。一斤六百文啊,自己兄弟几个之前是白拿。要说便宜吧,那是骗自己。但要说贵吧,也不贵。斗米三百钱,一升三十钱,一升通常能称一斤八两。十六两一斤,一斤就是二十钱。去店里吃酱油,又不能一顿吃一斤。和主食钱差不多,不贵。“若前日不卖万斤……”李成器觉得之前卖便宜了。“不卖万斤,长安城又如何人人知酱油?”李易想得开,之前的属于打广告。“倒也是。”李成器想通了。反正易弟还能继续做酱油,别人要么自己琢磨,要么就得买。抢是不可能的。官方抢,三弟正好找到机会下刀。强人抢,等找来老兵,给配弓弩。保护的不是酱油,而是更多对民生有益的东西。易弟总是能拿出好办法,司农寺、少府监,应该跟易弟学学。“最后一坛,今日最后一坛酱油,七千六百钱,还有没有更高的?明日再来买,可就不是现在这些人了。”管事宋德喊着,他此刻身体是颤抖的,卖了好多钱。平均一坛四千六百三十文了,做酱油很简单的,本钱都可以不算了。“八千,我观江楼八千钱。”有人跟着喊。两个宫女和两个太监,穿着宫里的服装,站在旁边。他们用自己的身份告诉其他人,别动歪心思。两个宫女共同端一个托盘,把一坛坛酱油给买到的人送去。买酱油的人看这架势,明白、懂、知道、晓得……“大哥你爱吃鸡吗?”李易突然问了个跟眼下事没关系的问题。“吃,炖的好吃,烤了的也好吃。”李成器边说边期待地看李易。“我买些鸡,回头熏了给大哥三哥和没见过的几位哥哥吃。”李易说道。“买什么呀?我给你送来,你,去,抓三十只鸡回来。快。”李成器就等李易的话呢,果然,有好吃的。不用怀疑、更别犹豫,三弟都准备叫御膳房的人过来跟易弟学做菜了。菜,居然还有一种制作方法叫炒。炒出来的菜咋那么好吃呢?李易看天,看太阳高度。盘算制作熏鸡需要多长时间,想今天晚上之前带走,得找人帮忙,自己一个人不行。不到半个时辰,五十只鸡被好几匹快马带回来。李成器说三十只,去办事的人不能真的就拿三十只回来,万一不够呢?那边的酱油扑卖完了,大家整理钱和布。十个佃户的女主人过来,帮忙杀鸡。陶盆准备好,放上水和盐,割鸡脖子放血,按照一个方向搅拌。等鸡不挣扎了、没有血了,换下一只。读书的学子们出来观看,丝毫没有所谓的君子远庖厨的觉悟。他们知道,中午估计是不行了,但晚上有鸡血吃。说不定还有鸡肉炖山药呢。李易也招呼大哥李成器杀鸡,他手法熟练。把鸡脖子地方的毛揪掉,一刀血就喷出来了。“易弟钓鱼吗?”李成器被杀鸡的场面吓到了,找个话题。“不钓,但我用网,我为了吃而捕鱼,并非勾鱼而乐。”李易坦然道。他不把钓鱼当娱乐,想吃就下网。要是虾的话,就钓和窝,一切还是为了吃。李易放下手里第二只被杀掉鸡,又说:“凡生者,其无恶罪,可杀不可虐。”“若有大罪呢?”李成器问。“虐其千百遍,以儆后来者。”李易说。转头见大家在用开水褪鸡毛,欣喜道:“褪下的毛,晾晒,冬日充衣,资与无绵人。”“给别人穿?你庄子上的人不用鸡毛填充衣服?”李成器觉得易弟不顾庄子。“我庄上秋时买鸭绒,鸡毛御寒不如鸭绒。”李易理直气壮道。李成器点头,表示服气,有钱,你行。说到这个冬天保暖衣服的事情,李易想起一件事。“大哥,朝贡白叠子有种子吗?若有,我减水田而种。”李易问棉花的种子事情。他知道现在有棉花织的布卖过来,价格还很贵呢。然后长安人把那玩意当成花来种,南方有的地方已经在织布了,但品种不怎么好。不如从西域卖到长安的棉花织品。“有。”李成器对此了解。也知道棉花这东西,但是那个布啊,不如丝绸。价格贵是因为少,比麻制作的衣服好一点。大家种它,还是为了看花,挺好玩的。“那为什么不多种?”李易纳闷。“没用,顺滑不如丝绸,产量不及桑麻。”李成器给出道理。李易深吸一口气,悟了。原来棉花的纺织工艺不过关,同时亩产低。大家都知道它能织布,却不用。尤其是长江以北,种这玩意儿干什么?种粮食不好么?然后长江以南,还有木棉花,那边冬天就不是很冷了,稍微弄点木棉花塞衣服里,过冬就不错。“大哥,给我弄种子,我种,做填充物好,冬天暖和。”李易提要求。他准备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成棉花。棉花在别人看来是织布,然后和丝绸、绢帛、麻等布料比较。但它真正的用途是保暖,皮毛也保暖,但皮毛衣服重量大,而且价钱高,能穿得起的有人少?都不用拿棉花织布。丝绸和麻的布,棉花塞里就行。而且棉花的布有个特点,不如丝绸顺滑,却也不似麻那样伤皮肤。用棉花织的布,填充棉花当被子,盖起来可舒服了。冬天睡觉盖着保暖,夏天睡觉搂着凉快。是的,棉被夏天也能用,抱在怀里。比起纯棉棉被,什么太空棉、空调被的,都靠边站。从来没盖过棉被的李成器第一个想法就是跟上。“易弟,你打算种多少?”李成器问,他才不觉得会出问题。“二百亩吧。”李易决定把水田缩减到六百亩。不是钱的问题,棉花要是操作好了,种的多了,尤其是边关那边,会跟着一起种,然后增加寿命啊。“既如此,我也种。”李成器表态。他现在对自己的易弟有种迷之自信。凡是易弟要做的事情,跟上绝对不会错。于是他又派人去收集种子。中午又是在大餐厅里,大家吃炒鸡杂、葱爆鸡血。有的母鸡肚子里还有没下出来的蛋,给孩子们蒸了鸡蛋羹淋酱油吃。有佃户的人张嘴要说点什么。李易看出来了,直接说:“别跟我说什么没见日头的孩子吃了不好?还有猪尾巴孩子吃了怕后,鱼籽孩子吃了不识数。”他说一个,庄户就点一下头,表示认同。“那是大人不要脸,好东西自己吃,不让孩子吃,在我庄子上,不允许。”李易断然道。庄户们恍然,原来是大人想吃啊,所以骗孩子,实际不是真的那样?他们绝对相信东主的话,东主说的必须是对的,以前听别人说的,那就是错的。李成器带来的人跟着一起吃,饭就是小米饭。但他们发现这个菜太好吃了,明明就是鸡血和鸡杂,怎么做出来的那么香?然后他们去看庄上孩子们吃的饭,更眼馋。孩子们吃的是羊肉烧卖,前天剩的羊肉。就给孩子们包包子、煎盒子,今天最后一些,蒸了烧卖。孩子还蘸酱油吃,跟李成器来的人看着之心疼。酱油最后一份九千二百钱,一斤九百二十钱。孩子们吃一顿,估计三两没了。十六两一斤,一百七十钱。而且吃的还是蒜酱,你们确定是佃户的孩子?不是东主亲生的?佃户们大口地吃着饭,吃菜、吃咸菜、喝鸡汤。他们知道,想要报答东主就得多干活,而有力气干活必须吃好了。“下次用蒜苗炒。”李易吃鸡血,少了辣味。他还不好把辣椒酱拿出来,人太多,不够分。“易弟,你家的鸡血好吃。”李成器纳闷,他吃过鸡血,羊血也吃过。“用豆油了,拿豆豉酱爆的锅,豆豉酱大家总有吧?”李易说道。“哦,易弟我那也找人准备榨油,豆油腥,必须爆锅?”李成器已经拿到了怎么榨豆油的方法,现在学习如何吃豆油。李易摇头:“生油爆锅,熟油不必,把豆油放到大锅里,快冒烟时熄火,再做菜就不用爆锅了。”“已经冒烟了呢?”李成器问。“没事,不影响什么。”李易懂了,大哥从自己家那去的豆油放锅里没控制好火候,冒烟了。“放了菜进去,煳了。”李成器纠结。“冒烟后,等着凉一凉不行吗?直接下菜?荤油做菜也不能这么干啊。”李易苦恼,这人咋那么笨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