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七百一十六章 饼干送出姚彝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六章 饼干送出姚彝病(1 / 1)

那些个车上装了什么东西,从我旁边路过的时候,我闻到了香味。”“压缩饼干,天上人间有卖,自助餐可以吃到,坑人。”“怎么个坑人?”“自助餐,花那些钱,当然是吃得越多越好,吃到压缩饼干,一块下去,饱了。”“给当兵的吃好啊,在外面吃口饭不容易。”“可不是嘛!”百姓的议论声在伯讹和伊辛巴的耳边萦绕,两个互相看看,点点头,再次确认,要打仗了。压缩饼干他们吃过,跟牛肉干似的,很硬,不过比牛肉干似乎更顶饿。制作的工艺也能猜出来,就是普通人制作起来费劲,用很多的油和糖。还有干的蔬菜和核桃仁等果仁,拿什么东西给硬压成一块块的。东西是好,可惜吐藩做不了。没有那么多的糖,糖放少了,据说容易坏掉。刚才的车队,走的是和大豆同一条路线。二人便判断,大豆确实是给大唐的边关送。“从李家庄子崭露头角开始,京兆府越来越繁华了。”伊辛巴说了一句与战争好像无关的话。“仅仅是在京兆府尝试,就给大唐户部提供了无数的钱财,等到了全大唐推行,将是征战不休。”伯讹听懂了,同时更清楚,打仗是在打钱。曾经他认为只要将士足够厉害,就没有打不赢的战争。自从李易支援前线后,他终于悟了,打仗钱多,守就行。只要守住了,双方开始耗。凭借大唐的钱,会有粮草源源不断地送到前方。吐藩必须跟着动,不然大唐前边的将领会突然进攻,打吐藩一个措手不及。吐藩的人口没有大唐多,土地也少,冬天根本种不了大棚。如此耗下去,三五年后,吐藩还有粮可用了吗?“我已写了京兆府的事情和李易所用的办法,希望那边的人能学学。”伊辛巴把希望放在了吐藩变法上。他认为李易就是在变法,不过是一点点改变而已。朝堂上的事情不用学,学技术、学管理。伯讹看向吐藩的方向,沉默着。在一片热热闹闹、忙忙碌碌中,时间流逝,还差一旬就是九月,今年农历的九月是阳历的十月。天冷了,不再是早晚凉,降温后,除了码头上扛活的人依旧穿着坎肩,其他的人换上了长衣服。河南府的地方温度也不高,一场雨下过,河南府邓州,州府里。刺史姚彝在发烧,同时拉肚子,河南府的太医在房间中看过后,给开了药。“本以为是风寒,现在看来是疟疾。”太医给出答案。周围的人傻眼了,疟疾?得了这个病,只能看命。“快,派快马去京兆府,找李家庄子的李易,让他来,他是神医。”姚彝的妻子着急了,她知道灞水李家庄子的李易。河南府一直在流传这李易的各种事情,包括往来的商人。商人们说得最多的便是李家庄子的李东主如何如何、哪般哪般。还有公爹与丈夫往来的信件,更是少不了说李易的事情。主要是想让姚彝学,学李易。可惜姚彝并不愿意去学别人,他爹是当朝宰辅,权力大着呢,依靠这个就足矣。“对,去找李易。”姚彝难过得要死,他也想到了李易。人派出去,同时消息也就传出去了。邓州刺史姚彝生病了,疟疾,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百姓们纷纷议论。“看,不管多大的官,该生病还是生病,生死无常啊。”“听说他爹是宰相,很多人给他送礼,他都收了。”“上次那个宋春儿为他跳舞,他一次就给了价值五百缗的东西。”“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谁说的?现在变成了光禄大夫的李东主,他就是好官。那个山算是他家的了,派人管着,还总找人帮忙干活给工钱。”“李东主那个官没用,文散官。”“有用,必然毕府尹怎么和他那么好?毕府尹去了长安当尚书,就是因为治理蝗虫厉害。”“是李东主教怎么对付蝗虫,今年的蝗虫太少了,刚一出来就被鸡鸭给吃了。我还想多抓,用来喂猪。”“秋头上,我晚上用火堆引,抓了不少,猪吃了长得真快。”大家聊着聊着,话题就偏了,明明说的是邓州刺史姚彝生病的事情,变成夸李易。在百姓心中,姚彝死不死的与他们没什么关系。若是换成听说李易生病了,他们会着急,因为涉及到切身利益了。李易买的山,常年有活干,给的工钱多,还在洛阳城码头处提供免费的汤喝。这似乎成了李家庄子的传统,只要买卖在,就有免费汤。而且山那里还总会有报纸送来,同时有学子在那里讲课,教拼音、教识字。李易要是病死了,一切就都没了。姚彝病死,换一个刺史呗,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什么?他是宰相儿子?他就算是皇帝的儿子又能如何?他也没给过我免费的汤喝。姚彝病了,疟疾,被派到这边的羽林飞骑和太监知道了。他们过来随便包个院落住着,羽林飞骑平时就在院子中训练,太监负责采买东西。他们带着药,一种是针对风寒的,一种是针对疟疾的。被派来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是因为什么,当听到姚彝真的病了时,他们除了松口气,就是恐惧。果然就病了,疟疾,若自己等人不来,估计姚彝就……“走,给姚彝送药去,等他好了,咱们回长安。”太监招呼一声,带队去州府。姚彝确实见到羽林飞骑和长安宫中太监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做的事情出问题了。“你们是……”姚彝看羽林飞骑,怕羽林飞骑动手。“姚刺史,咱家此来是为你送药,治疗疟疾的药,大蜜丸,你吃吃看,需几日才可。”太监没有谄媚,一脸正气地说道。“啊?你们有医治疟疾的药?”姚彝又不傻,一下子想到了许多。“你们让我得了疟疾,然后再给我药?”姚彝想到的是这个问题。“疟疾是蚊子传染,我们难道抓蚊子派蚊子叮你?八丸药放在这了,早晚各一丸。”太监不与一个病人生气,放下药,跟着队伍又离开。文学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