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两千四百四十七章 海峡运河或国内(第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千四百四十七章 海峡运河或国内(第二更)(1 / 1)

“小易一走,终于清静了,老夫高兴。”一整天,毕构无精打采的,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嘟囔这么一句。他面前就一个牛腩炖土豆,一个虾仁油菜,两个咸菜。应该吃大米饭的他,觉得热,选过水的高粱米饭。目前看着饭不吃,偶尔往向窗外。其他人的状态也不怎么好,每天都能看到的人,突然出远门说去两个月。寻常人也就是思念而已,想一想,还有政事,继续工作。李易跟其他人不同,他不在,大家心里没底儿。众人已经习惯随时有问题找李易解决,每次皆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不止政务,天文、地理、生物等方面,哪怕闲聊,也涨知识。一下子跑了,如今苍蝇、蚊子多,想问一下它们冬天怎么过冬的都找不到人。“你知道蚊子冬天怎么过来的不?”姚崇摸着手上的一个下红点问自己的小机器人。“下次不要往草窠里去,你以为白天蚊子就不叮你?多亏发现的及时,给你用上了碱性水。蚊子冬天就躲进干草丛中,下大雪的时候冻死就属于运气不好,活下来的来年再产卵。柴火垛了、房檐下了,躲起来活着的蚊子更多。河流结冰之前,旁边有的草棍就在河水里,蚊子把卵产在上面。等天气暖和,蚊子卵又出来,不过京兆府的水网中的蚊子卵少,每年都要清理,尤其是生石灰杀伤力大。苍蝇也是,但吃它们的蜻蜓不是,蜻蜓除非是南方天气热的地方,不然一律以卵的方式延续。”小机器人状态如常,有没有李易在都可以,只要电充足。姚崇心情好了许多,没有李易还有小机器人回答一些问题。旁边的宋璟感兴趣:“能趁它们过冬的时候把它们杀光吗?”“自杀?自己不想活了,能把它们一起干掉,需要大量的药物,然后蜜蜂、蝴蝶什么的,全跟着死。”小机器人这点跟李易像,怼, 傻乐吧唧的, 还杀光?“吃饭!”宋璟感受到了小机器人的恶意, 看看自己的小机器人,还行,没出声。一顿饭, 众人吃得不怎么舒服,睡觉的时候却未失眠, 一个个的自我调整能力很厉害。除非是被流放或者不停地贬官, 来回折腾。比如冬天把长安生活的官员往南方贬, 北方干冷,有个炭火盆就行。过了黄河继续往南, 开始湿冷,浑身上下哪都难受。刚到个地方,不等休息好, 又贬到其他地方, 继续赶路。吃不好、睡不好、心情更不好, 感冒了, 体温升高、肌肉酸疼、呼吸困难,挂掉。天一亮, 大家很默契地不再提起李易,努力工作。……“吃饭,海鲜多, 随便吃。”游艇早上稍微放慢了一点速度,就下一网, 弄来很多鱼,以及海虾。鱼里面东星斑比较多, 李易给烹饪好。“这种活的,想在长安吃, 要多少钱?”李归藏看着清蒸东星斑问。至于为什么要清蒸,这是李易那时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么鲜活的东星斑,用其他的做法,纯粹浪费食材,干烧、煮啊什么的都行,甚至可以拔丝、腌成咸菜。“不要钱,因为只能咱们的游艇带回去。”李易笑了。“知道了, 无价。”李归藏觉得这鱼好吃,想着找船队捞出来,给大带回去。如今明白,愿望成空。“明天中午的时候, 咱们会到一个地方休息,当地的情况不明,需要咱们自己去看。”李易说起航程,游艇速度快,今天早上到菲律宾,明天中午抵达新加坡。他脑海中有地图,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很多国家都不想让自己那时的国家保持领土范围。那南海的曾母暗沙,贴着人家马来西亚的地方,果然很近。这个可以有,以后大唐的岛子更多,咱们先去占上。“师父,能看到咱们的船队吗?”灼灼小丫头第一次出真正的远门,上次去海参崴不算。“估计能吧,遇到了咱们给他们枪和子弹。”李易认为大唐的船队应该会在当地停留,交换东西、收集信息。马六甲海峡特别重要,除非在上面的位置开个运河,也就是克拉运河。泰国不干,把那个地方给分开,另一边就全是那什么教的人,他们早想独立。没分开都闹呢,分开就没了。缅甸、孟加拉,都特别讨厌那个教,他们不听当地的政府管,就认为要恢复以前的荣耀。克拉运河修不了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新加坡和北美那个国家。修了运河,新加坡经济要受到剧烈冲击。同时失去了战略主导地位,北美的国家就想着用这个马六甲海峡扼制李易的国家。无论是战争扼制,还是航运扼制,都一样。运河一修,李易国家的航运费用立即下降。“我是不是能修一下,五十多公里而已,修完了,大唐的船队节省的时间绝非一丝半点。”李易想着修一下,不用大唐的人修,大唐派来几百个工匠,加上炸药、工具,给当地人好处,当地人就修了。五十公里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距离,它还能远过京杭大运河?当地百姓不够用,从其他的地方雇人过来一起修,给足够多的好处,并且后勤保障。修好后,航运距离,差一千多公里呢。如是思忖着,李易慢悠悠把早饭吃完。回书房看地图,用尺子进行测量,同时查资料。看那五十多公里的路是什么情况?修建的难度大不大?要都是山,甭修了。“算是平原啊,两边先不管,中间的位置找人挖,一米一个人,二十万人的话,挖上两年,怎么也能挖出来供大唐船只正常通行的运河了。”李易查完,按照大唐的船来计算,不是十万吨级的那种。雇佣二十万人,外面的人工便宜,一天一个人给五钱就够。一天一千缗,一年三百六十多万缗。两年加上其他的费用,八百万缗。关键这地方要属于大唐,往后谁想从这里通过,就要交钱。“慢慢想,看把八百万缗扔在这里划算,还是放在大唐国内更好。”李易没敢直接下决定,国内也需要建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