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超级学霸:从低调控分开始!> 第700章 给我几天时间我把光刻机改良一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0章 给我几天时间我把光刻机改良一下……(1 / 1)

2023年2月25号。江南带着白莺莺,告别自己老爸老妈,还有岳父岳母,便又一次坐上了飞往燕京的飞机,因为华清大学即将开学。不过……白莺莺是去开学的。但江南可不是。毕竟……他名义上虽然还是华清大学的大一学生,但实际上早就不是学生了。现在公认的的头衔有……华清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五级数学家,物理学家,云科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科学顾问,新材料之父,第四次工业的推动者,国家院士等。嗯!头衔有点儿长。但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实际上,还有些未公开的头衔,众人还不知道了,比如云科院碳基芯片专项小组副组长,还有江南研究所负责人等等。前者尚处于一个保密,而后者则还没有成立,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且在计算机eda领域,许多大佬,如徐立章,沈新,李文俊和刘洋的等人,包括云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人,都公认江南为东云eda领域第一人,说他是isc之父。毕竟小艾同学,称得上是东云eda软件集大成者,是其最理想状态,是东云第一个能完全自动化设计芯片的软件,不仅追平了国外技术50年,更反超了30年不止。不过……虽然这在云科院不是秘密。且江南还授权给了云为和大米两大公司,可也就业内人知道,业外还不知。不然的话……江南的头衔就更长了。说出来,能吓晕吓傻吓坏一推人。且他所获得的奖励更多,国家级的科学大奖几乎被他给拿全了。世界性的大奖,虽然他目前只拿了菲尔茨奖,高斯奖和陈省身三个数学奖。但如果其它奖项到了颁奖时间的话,只要外国人不使坏,他必拿无疑。别的先不说。就凭借他制作出了完美石墨烯,并进行扭结制作出各种电子元器件,推动新材料发展,便足以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了。而凭借他创造出了小艾同学,拿个计算机领域【图灵奖】,那问题也不大。除此之外。他在其它领域,也实力惊人。不仅仅是理学工学,还有文学,哲学,艺术,经济等方面,也不是不能拿奖。只不过……江南暂时没那么多时间。且目前主要心思,还是在科研上,集中于理学和工学,也就是科技兴国。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江南的目标是全知全能,但要全部实现,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等他先把国家的科学技术提上来,把大羊给干趴下,顺便灭了slma公司,再来玩一下文学,哲学,艺术和经济也不迟。这……就是江南近两年的小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他也是豁出去了,再也不会跟高中一样当咸鱼了。新年新气象,他准备行动起来。这不……刚到燕京。在把白莺莺送到华清大学之后。他马不停蹄就去了江南研究所,看看研究所的装修进度如何。嗯!整体来说,是非常不错的。已经到了收尾部分,应该要不了十天半月,就完全可以进驻了。对此。江南非常满意。他终于要拥有自己的研究所了。那将是他进行各种创新的天地,也是未来科研圣地,学术圣地的雏形。然后……他又乐呵呵的跑到云科院,来看看碳基芯片的研发结果。嗯!碳基芯片的研发速度也不错。目前也到了最后关头。毕竟有小艾同学的辅助,在最为耗时的芯片设计这一块,完全不需要担心。当然,这也是云科院院长周青山和研发小组上百位科研人员艰辛付出的结果。为了实现之前定下的目标,说在一个月内,就把碳基芯片给制造出来。他们甚至连过年都没回家,全都在云科院,在实验室里度过了。一天24个小时。在实验室里起码呆了18个小时以上。毕竟即便搞定了芯片设计,但在逻辑门等各种元器件上,还有些难点不是?但皇天不负苦心人。最终结果,还是非常不错的。一个月虽然超了几天。但碳基芯片也的确到了最后一步。那就是生产出成品。也不知是运气,还是碰巧。江南刚到云科院的时候,周青山和高卫东,王境泽这几位主要负责人,恰好在讨论这个碳基芯片该去哪里生产的问题。第一是云科院自己生产。不过云科院的光刻机质量一般,肯定会导致碳基芯片质量下降,虽然仍可以吊打硅基芯片,但终归达不到理想状态。第二则是找云芯国际了。这也是国内芯片生产工艺最好的公司,可以量产14n的芯片,但7n工艺却只是进军,技术并未达到。所以……要想生产处最为完美的碳基芯片,估计还得找积台电。毕竟人家7n工艺早就实现量产,甚至5n都可以量产,且已开始进军3n和4n,算是走在了世界最前列。不过最后一个,直接被排除了。虽然找积台电,可以生产出最为完美的碳基芯片,但存在一个技术泄露的问题,在两an问题没解决之前,不可能找对方。所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云芯国际。虽然云芯国际的工艺只达到了14n,但工艺不够,质量来凑。凭借完美石墨烯的超高性能,足以弥补制造工艺,就是不那么完美而已。原本碳基芯片性能可以达到硅基芯片的100多倍,但现在就要缩小许多。不过也还好,完全可以接受。毕竟缩小一点,但70,80倍的性能还是有的,最低也有50,60倍。然而……就在他们拍板的时候。刚刚走进来的江南,却不由得摇摇头,直接反对道:“老周,老高,还有老王,这个芯片生产,暂时就别找外边人了。”“咱既然要生产碳基芯片,自然要生产出最好的,高于3n都不行。”“研究院里不是有一台光刻机么?虽然只有22n工艺,但也没关系。”“这样……”“你们把那光刻机借我使使,再给我几天时间,我帮你们改良一下。”“1n工艺或许有些难度,但3n还是很轻松的,具体看我实际操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