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着自己的能力在公社当了主任,后来还带领公社开厂呢。”唐年年说起沈家树就特别的骄傲。张雪霞也说起了自己的丈夫,没沈家树那么优秀,但是人很勤劳。是队里的劳模。家境在当地也算殷实。因为家里劳动力多,公婆又养了猪和鸡,每年年底卖给公社,还能得几十斤的肉票。每个月都能吃几顿肉。看着两人说起农村丈夫一脸骄傲,完全不觉得不好意思的样子,那个年轻学生立马不说话了。心里觉得有些尴尬。但是也觉得自己和他们是不同的。再好又怎么样。她们现在可是首都大学的学生了。而她的舅舅还是大学的教授。别人辛苦考进来,她可以靠着推荐名额进来呢。以后找的对象也是首都大学的高材生。一番介绍,唐年年基本上可以确认自己应该和谁交往了。瞧不起别人,那就会被人瞧不起。她和张雪霞成了朋友,另外两位年纪大点的学生也很包容人,于是几人算是成了一个圈子,另外两个年纪小点的就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晚上,唐年年就开始想念沈家树了。她怀念老家宁静的生活。但是也知道如今是自己要奋斗的时候,不能好逸恶劳。沈家树在和老丈人一起吃饭。年年不在家里,他可就蹭着老丈人吃饭了。白天他在外面跑了一圈,没找到合适的房子,晚上只好继续来投靠老丈人了。顺道找老丈人问问有没有认识的熟人卖房子的。唐文远道,“为什么要买房子?我这里可以住。”沈家树道,“爸,我和年年主要是觉得应该置办一点固定资产。以后传给后代也实在。”唐文远闻言,就这么被说服了。后代啊,也是他的后代。“其实也不用留什么,好好培养孩子,知识才是给他们最好的传承。”沈家树笑道,“有您和年年,那这个不愁的。但是能锦上添花岂不是更好?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好呢?”这话可真是说到唐文远心坎上去了。他以前再忙于工作,心里也是希望给自己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的。“那我帮你问问。”“谢谢爸,那可真是麻烦您了。年年都说了,尽量买个大点的,以后您退休了和我们一起住。”唐文远笑了起来,“这不用你们操心的。”“那可不行,我和年年都离不开您。以后还盼着您帮着教育孩子呢。”沈家树可不觉得自己有本事把孩子教成才。老丈人可是大学教授啊。唐文远听的脸都激动红了。除非是再启动大项目,要不然他的工作就不那么繁忙了。虽然老丈人答应帮忙打听了,沈家树自己也没闲着,在首都比较好的地段晃悠。去房管所打听,甚至在房管所和街道办这边都贴了买房信息。让有要卖房子的同志去街道办留个言。除此之外,他也在考虑自己在首都谋生的问题。首都这边肯定是要有事业的,要不然以后就没啥机会来看年年。但是一直在老家也不行。沈家树也不打算放弃瓜子厂,他准备在首都开一个瓜子厂分公司。就专门卖瓜子。首都的市场那可太大了,要是能把这市场慢慢的谈下来,沈家树觉得瓜子厂那点货都不够对不过沈家树暂时目标没那么大。自己初来乍到的,还是先看清楚形式。现在这边能站住脚再说。所以他顺便也这边开门面。首都做生意的人可不多,这会让还没开始改开,私人生意那是不存在的。都是公家单位。哪怕首都的公家单位挺多,五花八门的店子开得和私人店子一样丰富,但是空着的门面还是很多。他细心的花时间做了个市场调查,把这边门面租金打听清楚了。然后给老家洪社长打了个电话报信。一来是问问洪社长的意见,二来也是想让洪社长知道,自己在首都耽误这么久可不是为了陪媳妇儿,这可是一直在工作呢。洪社长哈哈笑道,“还真忙着工作呢,你这可真是太实诚了。”沈???家树道,“难得来一次,我还是希望能拿下这个市场。您想想,我们瓜子厂要是以后能在首都开分公司,名气打出去了,这以后卖向全国,那自然也不是梦啊。”“也是你敢想啊。”洪社长道。“主要是我们公社瓜子厂的瓜子确实做得好嘛,产品好,咱有这个底气。海城我们都能卖,首都怎么就不行了?”“就怕不合规矩,你也知道的,公社开厂其实也不是那么自由。咱们去了首都,动静太大,担心出问题。”洪社长说着自己内心的考虑。沈家树道,“所以我准备试点,在这边先把销售点建立起来,我这边负责谈单子,总厂那边负责出货。”这可让洪社长着急了,“你这意思是以后不回来了,就留那边?”沈家树笑道,“我这也是初步计划着把这市场打开,这样,等我回去了咱细说。”这可让洪社长心里有了事儿了。他还指望着一直培养沈家树接班呢。沈家树把这边销售点的地址确定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在街道办那边问到了卖方信息了。除了街道办这边之外,老丈人也给他信息了。沈家树一问卖价,只觉得这和以后的房价比起来,就和大白菜一样了。他按着信息找过去看房子,保存着还不错的四合院,竟然才五千块。当然了,他这么大的口气也是因为老丈人给的底气。换做一般人家里,还真的挺难存下这一笔钱的。而且五千算是比较高的房价了,一些保存得不算好的四合院,三千就能拿下。沈家树听完之后,只觉得之前计划买两套房子的想法是不是格局太小了。不过仔细一想,还是不能太高调买房了,这会儿还没改开呢。自己又是外地来的。不能太张扬。回头买的时候还是要用老丈人和年年的名字去买,一人买一套。这样才安全。老丈人介绍的这个五千的四合院自然是体面的。也是通过朋友介绍的,这房子沈家树一看就看上了。不止是因为地段和面积,还因为里面保存得比较好。这房子一看就是之前给人办公的地方,不像有些四合院租出去给被人住了,几百人住一个院子里面,那院子都不像样儿了。沈家树一看就看中了,立马就去找唐年年了。唐年年已经拿到了课本,都开始预习功课了。也把学校摸清楚了。就是一直见不着家树,还以为家树回去了。看到他之后可高兴了,“你忙完了?”沈家树道,“就我这点本事也没做啥,主要是爸帮忙介绍的房源,那房子不错,你肯定喜欢。什么时候有空,我带你去看。”我下午就能去。”唐年年高兴道。沈家树笑眯眯道,“那行,我们先去看房子,然后有时间还能去吃饭看电影。”唐年年高兴的点头。午饭都没吃,就跟着沈家树跑出去了。作者有话说:么么哒。明天见。第107章“家树, 这房子真好看。”唐年年站在四合院门口,看着这个漂亮的房子。比海城那个院子可好多了。大大的院子,房子也保存得好。里面还有一棵大树。唐年年都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她觉得自己自从和家树在一起之后, 运气越来越高了,总是各种惊喜。“家树, 我太喜欢了!”唐年年兴奋的挽着沈家树的手。沈家树抿着嘴笑, “喜欢咱就买, 反正我媳妇儿有钱。想买啥买啥。”唐年年红着脸, “钱够吗?”“够, 老丈人给咱留的钱, 买两套都要够了。”这会儿房价又不高。可以说得上是白菜价了。唐年年兴奋的小脸发红, 很现实的感慨, “我爸对我真好。”沈家树特别赞同的点头。两人都看中了,自然不再犹豫。赶紧下手。谁知道回头被什么人看中了。这会儿房子虽然便宜,但是好的房源也很难碰上的。特别是这种祖产, 很多人收回来之后也是不愿意卖掉的。便宜的倒是也有, 只是容易扯皮。保存得也不好。沈家树不愿意费那个力气。看好房子,沈家树就去联系房主了。然后按照谈好的价钱,双方很爽快的去完成过户手续了。名字写的是唐年年的。毕竟唐年年因为读书的缘故,户口在这边,买房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