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农家娘子美又娇> 第31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0节(1 / 1)

沈宝儿:“啊?”顾元元道:“大家开店做生意,都想店里的生意好些,所以找人算黄道吉日开张,求个心理安慰。”“可实际上,生意好不好,铺子赚不赚钱,请大师算个日子就有用了吗?”“如果请大师算个开张的黄道吉日,就能让铺子的生意红红火火赚大钱。”“那这世上哪里还有开不下去的铺子?”“难道,那些因为经营不善而关张的铺子,开张的时候,都没找大师算过黄道吉日?”沈宝儿被顾元元这种说法惊呆了。虽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一直以来,选日子开张,都已经约定成俗了。要是省了这一步,就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再说了,沈宝儿对顾元元道:“大嫂你也说了,那些关张的店铺是因为经营不善才关张的,跟开张的日子选得好不好没关系哦。”顾元元笑道:“这话说得不错,店铺关张是因为经营不善,跟开张的日子无关。”“那么我们反过来想,店铺的生意好,是因为经营有方,也跟开张的日子没关系。”“所以,这个开张的黄道吉日,说到底,还是一种心理安慰。”沈宝儿:“……”大嫂说得好有道理,她竟无言以对。顾元元又道:“老话说,择日子不如撞日。”“只要事情顺遂,心情愉快,那么日日好日,月月好月,年年好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生意好不好,铺子能不能开下去,主要还是靠自己的经营。”“何况,这位大师如果有真本事,也不至于把你火锅店开张的日子跟沈娇娇成亲的日子排在一起。”“可见,大师也不过是靠这个赚饭吃。”“当然了,我没人看不起大师的意思,三百六十行,存在即合理。”“我只是想告诉你,大师所算出来的黄道吉日,未必就是真的黄道吉日,能让店铺长长久久开下去的,只有自己的努力。”沈宝儿本来就为大师之前算出来的日子糟心,这会儿听了顾元元一番话,索性把手里的纸条给撕了。大师有没有本事她不知道,但是,她大嫂肯定是个有本事的。只看大嫂嫁进他们家之后,他们一家人从被老沈家蹉磨压迫的小可怜,翻身当家做主过好日子就知道了。所以,沈宝儿现在就认定一个道理,遇到事情不知道怎么决断,听大嫂的, 准没错!沈宝儿对顾元元说道:“大嫂说得对,择日不如撞日。”“与其花钱让不知直假的大师,随便说个日子糊弄我,还不如我自己选个开张的日子。”“不如就定在后天。”顾元元在心里默了默日子,道:“后天,八月初一?”沈宝儿点头:“对,我们的火锅店放到八月的第一天开张,预示着从头开始,一路红红火火。”顾元元笑着点头:“那八月初一,就是我们火锅店开张的黄道吉日了。”“八月初一,黄道吉日,适合旺铺开张。”沈宝儿眉眼弯弯,特别高兴道:“有大嫂这句话,火锅店肯定会兴旺的。”顾元元好笑道:“我可不是大仙,可没有言出法随的本事。”沈宝儿认真道:“不,大嫂有这个本事的。”“只要我们听大嫂的话,按大嫂说的去做,不管任何事情,做起来都特别顺利。”顾元元:“……”这下可有点糟,被小姑娘神化了。她自己倒是脸皮厚,心态也特别稳重,再怎么被吹捧,也出不了什么问题。但是,沈宝儿小姑娘这样盲目崇拜她,很容易失去自我,可不是什么好事。顾元元严肃道:“宝儿,你这个想法就不对了。”“事情做得顺利,那是你们自己做事小心仔细,跟我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沈宝儿可不听她的,坚持道:“就是大嫂的功劳。”顾元元:“真不是……”“不是什么?”沈正凌的声音传来。两人转头看去,就见沈正凌从大门口走进来,对上两人的目光,再次问道:“不是什么?”顾元元还没来得及说话,沈宝儿就已经抢先对沈正凌道:“大哥,你说我们是不是只要听大嫂的话,事情做起来就特别顺利?”沈正凌点头:“说得不错。”沈宝儿就对顾元元道:“大嫂你看,我就说是这样的吧,大嫂你还不肯承认自己的功劳。”“现在大哥也这样说,大嫂你总应该相信了吧?”她相信什么啊?!顾元元瞪了沈正凌一眼,对沈宝儿道:“你大哥刚才是乱说的。”“不信,你再问他一次。”沈宝儿:“……”沈正凌已经“屈服”在顾元元的威胁目光当中,丝毫不顾忌自己的威严,飞快改口道:“你大嫂说得对,我刚才是乱说的,你别相信。”沈宝儿:“!!!”你说乱说就乱说啊?真是信了你们两个的邪!你一个当大哥的,当着她这个亲妹妹的面,这样撒狗粮真的好吗?顾元元:“……”总觉得沈正凌这么一说,更解释不清楚了。沈宝儿可不敢再继续这个话题了,生怕被沈正凌和顾元元两个的狗粮给撑死。她转移话题道:“大嫂,火锅店后天开张,你说要不要请亲朋好友热闹一下啊?”这个问题可问住顾元元了。她“啊”的一声:“我不知道啊。”想了想,对沈宝儿道:“村子里和镇上的风俗是怎样的?”“你就比照着村子里和镇上的风俗来。”沈宝儿也被问住了。别说村子里没人在镇上开铺子,就算有人在镇上开铺子,那也不会跟她一个小姑娘说啊。她哪知道村子里和镇上的风俗?第470章 门户当对这种事,在哪里都存在沈宝儿下意识看向沈正凌。大嫂不知道的事,那就只能问大哥了。就算大哥也不知道,肯定也会去镇上帮她打听清楚。沈正凌道:“店铺开张,都是要请亲朋好友前去捧场的。”一来是为了给新店铺增加人气,讨得好彩头,寓意以后生意兴隆,客似云来。再一个原因,也是对亲朋好雪宣传一波,告诉他们自己开铺子了,以后若有机会,亲朋好友们还能顺便帮铺子介绍生意。当然借机收红包敛财的人,也是有的,那毕竟是少数。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沈正凌觉得沈宝儿的火锅店开张,应该宣传热闹一番的原因,还在于沈宝儿如今正好是说亲的年纪,就算暂时不出嫁,也可以边寻摸人选。要是确实遇到合适的,当然可以边考虑起来。但是门户当对这种事,在哪里都存在。别看戏文里,话本子里,讲究门当户对的都是高门大户,实际上并非如此,即便是村里人说亲,也讲究门户当对,只不过没有说得这么明白而已。本来村里人就穷,遇到那种破屋三间,媳妇没有的,要是把门户之说挂在嘴边,不是让人笑话吗?但这点虽然没有挑明,实际上,平时说亲的时候,还真就是这么行事的。就拿沈正凌自己和顾元元这门婚事来说,之所以能成,也是因为双方,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男方不给聘礼,女方不给嫁妆。这是他们两个对结亲的先决条件,换一种说法,因为双方条件对等,所以婚事才能成。专门给人保媒的媒婆,除了那种见钱眼前,专门坑人的,但凡是正正经经以说媒为职业的,在给人说亲之前,必定是, 先把男女双方的条件打听好,然后,给人寻摸条件差不多的人选。当事人的特殊要求的除外。否则,有钱人家的少爷想成亲,媒婆绝不会给人说个穷乡僻壤的村姑;同样的,乡下穷小子想要娶亲,媒婆也绝对不会因此跑去给说个有钱人家的姑娘。沈宝儿的亲事也是一样的道理。沈正凌就这么一个亲妹妹,自然想让她嫁好些,后半辈子不用操劳太过。可如果嫁进村子里,就不可能活得太轻松。灵湖村的底子摆在这里,村里人多地少,是个穷村,需要多花力气,日夜操劳,才能吃饱穿暖。嫁进村子里的妇人,顾元元这种情况例外,其他人,就没有不跟着一起吃苦干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