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臣不知所措的时候,徐承影再一次站了出来。“若臣所料不错,这份奏报上面写的是不是阵前换帅一事?”此言一出,众人也反应过来,对啊,北伐的主帅不是万通吗,为何是英国公上的捷报?成化皇帝扬起手中的奏报, 紧紧地盯着徐承影,说道:“与你所言简直一点不差,万通果然通贼,已被英国公当场诛杀!”当初,徐承影掌握了大量情报之后,并未急着向成化皇帝上奏。因为当时还没有万全的把握, 若是提前走漏风声,很难将这些人一网打尽。毕竟自己在朝堂中的根基还不够深,下意识地认为能缓和的尽量缓和一下,树敌太多,终究不是什么好事。可是,朱骥的死让他改变主意。从那时起,徐承影便下定决心,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不可能还有缓和的余地。于是,他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并秘密进宫见驾,把所有的一切如实上奏。不出所料,成化皇帝除了震惊,还是震惊。他不相信万通竟然会通敌,也不相信反贼已经渗透到了朝堂,甚至连内阁大学士都被人家收买。当徐承影把掌握的证据一一列举,成化皇帝的震惊开始转变成愤怒。证据确凿,不容置疑。官员贪污也还罢了,现在竟然准备染指江山社稷,这是他决不能允许的。自古以来, 龙之逆鳞绝对不允许触碰。于是,成化皇帝暗中支持了徐承影的一切行动,包括给英国公张懋下密旨,若万通有反意,可先斩后奏,取而代之。现如今,果然来了。张懋上奏,明军和鞑靼在居庸关对峙的时候,万通召集所有将领,宣称自己实际上是为建文一脉服务,而鞑靼人也是来帮忙的。现在要做的就是开关迎接鞑靼,一同杀向京师,辅佐建文后人重新坐上皇位。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张懋早已做好万全准备,直接拿出圣旨,把万通和其子万世民就地正法,以儆效尤。做完这一切之后, 更是亲自领兵出关, 和鞑靼部决战。鞑靼小王子还等着万通开关迎接呢, 压根没有做好准备,被气势正盛的明军一通冲杀,大败而逃。除了君臣二人,所有人都呆住了。什么情况?甚至有人已经暗暗在掐自己大腿,只因这一天发生了太过离奇之事,让人不得不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有点疼,好像不是做梦。内阁大学士通贼,被当场打死。净土圣教造反,号称五十万大军,被人家三百人端了老窝,教主都给抓来了。北伐军主帅竟然通贼,被英国公诛杀。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今日确实发生了太多的事,成化皇帝感觉自己脑子也有些不够用了。不过,基本上也不需要用什么脑子,因为所有的事都被徐承影做完了。“徐承影接旨!”徐承影赶忙行礼:“臣徐承影恭迎圣旨!”成化皇帝理了理思绪,说道:“净土圣教造反一事,交予锦衣卫审理,无论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身份,全部一查到底,东厂、三法司从中协助,六部九卿,若是与此案有关,必须无条件配合锦衣卫协查。”“臣遵旨!”“臣遵旨!”“臣遵旨!”朝堂上跪倒一片,所有人心中清楚,这件案子牵连甚广,朝廷即将迎来一次大清洗,而这一切的关键,就是徐承影。成化皇帝继续说道:“周洪谟!”第周洪谟赶忙站出来:“臣在!”“此番平叛,徐卿居功甚伟,你来说说,如此功劳该如何封赏?”“这个……”周洪谟是礼部尚书,平日里自诩清流,最看不上的就是徐承影这样的人。倒不是和他有什么私仇,而是因为锦衣卫和百官只见本就是对立的,若是让锦衣卫好过,百官可就难过了。可是,现在他也清楚,时代变了。风水轮流转,今年到人家。从今以后,此人将成为成化朝第一权臣,别说一个礼部尚书,就是内阁大学士,怕是也要看人家脸色行事。识时务者为俊杰,何必要得罪这样一个人呢?“臣以为,功可封爵!”“那好,封什么爵位,礼部拿个章程出来!”“臣遵旨!”朝议结束,所有人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若不是刚刚掐过大腿,还以为今天的一切都是在做梦。锦衣卫开始了一次彻底的清查,所有和圣教有染的官员全部被请去喝茶。不过,徐承影也没想过要赶尽杀绝,有一些情节不严重的,警告一下就放了。毕竟人数太多了,如果全都宰了,朝廷就没人了。现在的情况就是厂卫每天去各个衙门拿人,进行第一次甄别,挑选出情节严重的,送去三法司会审。大理寺卿戴翔忙的焦头烂额,因为三法司也是刚刚经历过一次大清洗,另外两个大佬都进去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苦苦支撑,所有的决策都是他来拿主意。实在累得不行,就骂几句徐承影出出气,然后继续埋头工作。这场风波经历了一个月,在这期间,湖广巡抚颜广立上奏,荆襄之乱已经平定,不过有一点令他百思不得其解,就是这些反贼刚刚起事,就乱做一团,似乎是内部出了什么乱子。而且,平定叛乱的时候,也没抓到反贼的首领,问了很多人,都说不知去向。荆襄大本营被击破之后,一个叫柳文钰的女护法,带着残兵逃至福建,最终在寿宁县被擒获,净土圣教苦心经营数十年的造反活动,终于落下帷幕。居庸关外,英国公张懋率军大破鞑靼,追击数百里,将其赶回大漠,现已经班师回朝。京城之中,与谋反有关的涉事官员都已拿下,按其罪行进行判罚,如刘吉这种,虽然人早就死了,但是还没完,九族都要跟着沾光。万安虽然并未帮反贼做事,但是成化皇帝还是免了他首辅之职,并在徐承影的推荐下,起复前任内阁首辅商辂重新入阁,担任首辅。令人大为不解的是,商辂明明是徐承影推荐的,可是他入阁之后,并未像众人想象的那般,唯徐承影马首是瞻,反而是表现出对立的态度。朝廷中突然空缺处大量重要职位,如刘健、谢迁这些能臣骨干开始崛起。据说成化皇帝在选人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参考过徐承影的意见,可是,这些新提拔起来的官员从来不去徐承影面前溜须拍马,反而是那些喜欢往前凑的,往往没有得到重用。后宫之中,由于受到万通的牵连,万贵妃的地位一落千丈,成化皇帝念及旧情,终究没有舍得将她打入冷宫,但是,曾经不可一世的万贵妃早已不复往日之威,所有的内宦宫女都离她而去,选择去投靠淑妃娘娘。似乎在一夜之间,成化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一切的的“始作俑者”,就是一年前突然出现在京城中的那个人。奉天殿上,成化皇帝和徐承影面对面坐着,似乎不是君臣,而是两个老朋友一样。“朕本想给你封个公爵,可是礼部最后定的是侯爵,内阁那边也是这个意思。”“多谢陛下,其实侯爵也挺好,臣是个容易知足的人。”“那就这么定了,嗯……”成化皇帝沉吟片刻,说道:“那些反贼最终在福建寿宁县被擒,就封你个寿宁侯如何?”徐承影陡然一惊,寿宁侯?这三个字……好像在哪听说过?(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