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当初同意她们的金家父母不乐意了。有这么位黑心肠的媳妇,谁乐意啊。然而人家小伙子就喜欢,出院就去了县政府大楼,非要说自己不追究,消案子。别人能怎么办呢,只能象征性地罚了卢琳一点款。饶是如此,卢琳赚的钱也全赔了进去。柳暄红再次看到她,是在供销社里。卢琳负责卖儿童衣裳。金家父亲是供销社的主任,卢琳本是想去卖点心,和她在点心铺子时一样,守着柜台清闲地很。但是她毕竟有前科,供销社的人全不放心,卢琳只好跑来卖衣裳。衣裳是厂子做好的成品,也不怕她偷奸耍滑。有了份正经工作,卢琳面色红润,春风得意,像所有供销社的售货员一样高高的昂着头,拿鼻孔看人。全然走出了卢记的事件。柳暄红想,有些人,也许就那么没心没肺,事儿不关乎自己,就全当没发生了。只是不知她午夜梦回,有没有一丝愧疚。……十一月里,这本该是农闲窝在家里等待凛冬到来的时节,因柳暄红在小宋村建厂子,小宋村陷入了忙碌的喜悦中。每天清晨,女人们吃过早饭,便穿着齐整的衣裳,和其他媳妇相约说说笑笑踏进柳记食品厂。在叶子枯黄的桂花树道上,外村的女人们也挎着篮子,拎着晌午的饭食,脚步踢得飞快赶往食品厂,生怕一个耽搁,迟到丢了工作。柳暄红给食品厂的员工待遇不错,因为是正式职工,每人二十五块钱一月,等到明年,熟练工和小组长都涨三十块钱一月。附近的女人们都很珍惜这份工作,工钱高,还在家门口,当初报名时可是打败了许多人才抢来的!要是丢了,回家得被家人骂个狗血淋头。一进厂子,在车间前,所有人得先换上白色的工作服,戴上帽子口罩。食品厂虽说是厂子,但其实还处于手工阶段,所有人都得格外注意卫生习惯。厂子开工走上正轨后,柳暄红每周三周五来视察一圈,就回去了。倒不是她不肯在食品厂里费功夫,而是请了位副厂长管理着,又有宋万水和宋莞平在,她作为大老板能松快些。这位姓张的汉子是她们买设备的那家食品厂的副厂长,厂子效益不好,管理层出现分歧,这位副厂长则是个被排挤的实干派,被柳暄红毫不客气撬了墙角。而宋万水,本就是她的人,安排进厂子也是干采购的事儿。至于宋莞平,因为替柳暄红管了招聘这事儿,被柳暄红挖过来的。反正她就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只听说村支书和书记不能去干别的,没听说村里妇女主任也不能打工兼职的。横竖都是在小宋村。村里的干部也是晓得宋莞平的情况,她一个寡妇,没儿没女,只是一个小小的妇女主任,这村子的妇女主任也不是脱产干部,还要日日下地劳动,纵使有村子帮扶日子也是过的可怜。不如进了食品厂,往后攒些钱养老还能在食品厂里领退休金。宋莞平在行政部,就在老屋隔壁的一个小砖房里办公,算是他们食品厂的办公室。还没进屋,她就被几个女人围了起来。“宋主任,您得管管我们啊!”“周翠芬是柳老板的娘,她当初可是答应过我们的。”这些人,都是听了柳暄红招工,而去给她娘家送礼的人。周老太太找不到柳暄红,宋莞平又不认她,她之前夸了海口应承下的招工名额就是一纸空文,她急的上火燎泡,然而没辙呀,只能一拖再拖。等到食品厂开工,别人家媳妇闺女上班了,事儿瞒不住了。柳家村的人闹哄哄找周老太太要说法,把之前送的礼都搬回去了。有的脾气爆的,还趁机把柳家砸了,直把周老太太气的够呛。但是砸了柳家她们也不甘心,这几天就常围着厂子找宋莞平,撒泼打滚卖惨就要进厂子。宋莞平是一个都不想收。她当初招人,也是一条村一条村走过公告的,可是柳家村仗着有老太太,不搭理她,她说破了嘴儿也不信,现在后悔了找她有甚用。几个女人遭了宋莞平冷脸,垂头丧气地正要回去,却看到一个熟人。“嘿,那不是柳暄红的三姐,柳眉,她咋就在?”宋莞平平静地说:“人家登记过了。”说到柳眉,宋莞平就不得不佩服她。那天咬牙切齿瞪着自己要报复,结果回头没人搭理,人家又低头回来登记了。甭管是不是丢了面子,工作最大。宋莞平瞧着她干活利索,和其他人也相处友好,就留了下来了。殊不知,柳眉这次进厂是野心勃勃。作者有话说:关于我周末日万手疼去按摩结果伤上加伤这件事儿qaq第53章 大鸡腿寒风肃肃, 刮得人脸生疼。从县城回村的马路上,遇上好几个披着黑色老棉袄的庄稼人, 拉着板车, 竹编筐子里蔫了些的蔬菜,和嗷嗷叫唤的鸡鸭。这些都是住在附近的村民,纵使天冷, 也舍不得家里待着,自农贸市场开放后,是日日喧闹,车水马龙。柳暄红今日要回小宋村,在路上买了两只鸡,一只鸭子和一筐子大白菜萝卜, 喜得老农让儿子拉车去市场,他挑着担子把货送到小宋村。厂子没有食堂, 不是本地人的副厂长张文康就住在隔壁, 当初除了老屋, 还买了两间房子, 一间拆了和老屋连在一块, 一间暂时没动,留张文康住着。房子有厨舍, 柳暄红把鸡鸭蔬菜带到张文康处, 留着晌午给员工们加菜。乡下日子过的苦,有的连吃个窝窝头都是奢侈的, 柳暄红看到过几次她们带的干粮, 就是一小块干瘪的饼子, 或是黑豆高粱稀饭。这并不是家里苛刻她们。这些姑娘媳妇是现在农闲时顶门户的劳动力, 她们的工资关乎能否过个好年, 自然不会特意苛刻。然而家境贫寒,这些事实,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虽然现在说搞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然而并不是每个大队都是一样的,在这年头,发家致富是资本主义思想,搞集体生产才是正确道路。小宋村是幸运的,书记和大队长相比自己的权力,更看重社员的家庭状况。然而并不是所有支队都支持,也不是支持了,立马就做出效果。秋收后,家家户户上交了粮后,家里的粮食的确比以前多了点,可是贫困和饥寒交迫早就刻在骨子里,这些人即使手握粮食也不敢一下子放开了吃。有的人因为过惯了这种早期的苦日子,一辈子也没扭过来,引发和新生代的家庭矛盾。柳暄红打算过了年就盖座房子,建一个食堂和休息室。食堂免费吃,休息室则放些床和桌椅板凳,晌午能让人歇会儿。柳眉吃到新鲜的肉菜和素菜,就晓得她这位许久未见的妹妹回乡了。唯有她才这么傻,白白浪费这么好的肉给工人吃。柳眉大口咬着鸡腿儿,吃了个满嘴油,晌午大家歇息说笑时,她没如往常般加进去,扭着腰朝宋家去了。宋家,柳暄红在听张文康汇报工作。如今厂子里已经生产出了两种产品,一种是水果奶糖,这是柳暄红上辈子无意间得到的方子,味道极好,水果和奶香结合在一起,甜蜜滑溜溜,嚼着也有韧性。另一种则是牛轧糖,牛轧糖多了密封包装和干燥剂,保质期比柳暄红手工制作的更长了,也更适应对外售卖。张文康:“我们现在做是做出来了,我对我们的产品也很有信心,然而老板,我们没有销售渠道。”这话说的的销售渠道,不是指的柳记,而是各大商场,供销社和小卖部。尽管柳暄红以前做的吃食几乎都是在柳记售卖,然而这种经营方式太狭窄了,柳记太小,她们必须把货铺到商场等其他地方。现在的问题是,产品做好了,却不能推销出去,而柳记食品厂也没有组建销售部。一切发展得太快,把柳暄红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过没关系。柳暄红原本的打算就是宋万水负责销售的。她微微颔首,表示知道,正准备让人把宋万水喊来时,大门被推开,她隐约瞧见有个人影走了进来,她想着可能是厂子员工,先抱歉让她等等,自己有事要谈,顺便请她喊宋万水过来。等宋万水来后,她们商谈了会儿,约定她先带一批货回县里,明儿去百货大楼推销试试。宋万水一口答应了。俩人出去后,柳暄红听到一声哀怨,嗓音还有点熟悉:“小妹,你现在真是好大的威风,亲姐姐找你都四处找不着。”柳暄红这才发现,原来她方才顺手指挥的人是三姐柳眉。她眉毛高挑,嘴角扬起一丝弧度:“三姐说笑了,你要是找不到我,那现在又算什么。”“你……”柳眉瞪眼,她这位四妹,真是发了财,架子就大了,一句亏也吃不得,偏生她还不能发作。毕竟她现下是在妹妹的工厂干活儿。若是惹恼了把自己开除了,就是找娘哭,大约也不能再进来了。这位妹妹,去了县里就变了个模样,连娘的脸面都不管了,心里哪里还有她的位置。柳眉一想到这阵子她娘家被砸的处境,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了。她巴巴地挤出一个笑:“三姐这是和你开玩笑,妹妹别放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