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节(1 / 1)

周太医这边前脚刚离开太医院, 后脚太医院的其他太医们便聚集在了一起,开始窃窃私语着:“这厉王殿下怎么又将周大人叫出去了?”“看来厉王殿下对周大人很是赏识啊,周大人这是要飞黄腾达了?”“算了吧, 厉王殿下的赏识, 可不是我等凡人可以承受得起的!”“言之有理, 你们说, 这次厉王殿下叫周大人出去,又是为了什么?”“可能和上次一样?刚刚周大人临走之前,不是还拿了个锦盒吗?看样子是早就知道今日厉王殿下会召见他!”“难道说是厉王殿下又对厉王妃动手了?”“十之八九!”“但这传闻不是说, 厉王殿下对厉王妃宠爱有加吗?上次赌坊那事儿,厉王殿下不就陪着厉王妃一起胡闹了?”“这传闻之事, 又怎可尽信?厉王殿下那是为了陪厉王妃胡闹吗?那可是为了钱啊!一百二十万两,连圣上都心动的数字……”“言之有理, 倒是显得在下狭隘了,就是可怜了这厉王妃……”“也可怜这周大人,夹在这厉王殿下同厉王妃之间, 还要遭受这无妄之灾……”“谁说不是呢?”……周太医对于现在太医院正殿中的议论可以说是全然不知。他若是知道的话,一定会替厉王辩白一句,他非但没有遭受无妄之灾,甚至还一点也不可怜。还有这传言也不似作假,厉王殿下的确是对厉王妃宠爱有加。这不?这才过去半个月,厉王殿下便又来问他要这药玉了,想来是平日里就没少用!周太医想的没错,秦戮的确是来问周太医要这药玉来了。这药玉虽说是叫药玉,但其实更像是药膏的一种,每次用过之后,便会被直接吸收。所以说这药玉数量有限,用一支,便会少上一支。上次秦戮来的时候也没提前同周太医说,拿走的还是周太医原本为友人准备的药玉,数量原本就不多。这段时间他与顾砚书都是正新鲜的时候,平时就没少胡闹,这药玉自然也就没有少用。前两日秦戮便注意到剩下的不多了,恰逢今日都已经进了宫,便想着顺便让周太医再备上一些。只是秦戮没有想到,周太医居然这么有眼色,甚至还不等他开口吩咐,便已经先一步将东西带上给他了。对于周太医奉上的锦盒,秦戮自然没有客气,伸手便接了下来。但今日秦戮来找周太医,也不仅仅是为了这个药玉:“周大人。”“下官在。”周大人连忙俯了俯身。“王妃他身子没什么问题,但似乎要比常人孱弱一些,近日天气渐凉,王妃似乎也较之常人更加畏寒,不知周大人可有什么调理之法?”虽然早就对厉王和厉王妃之间的感情有了一些隐约的猜想,周太医此时依旧有些意外。毕竟如若不是自己亲耳所闻,周太医怎么也想不到,厉王居然能对厉王妃细心到如此地步。但对于秦戮所说的问题,周太医也不敢妄下定论:“这……下官恐怕要先替王妃诊过脉或者看过了王妃的脉案后,才能对症下药。”“两日前府中府医才给王妃请过平安脉,说王妃有些许气虚,不过介于王妃前不久才大病了一场,倒也是正常现象,固本培元便可。”周太医所说的问题,倒是难不倒秦戮。“既然王爷府上的府医都如此说了,想来王妃的身体并无大碍,平日里用些温补的膳食便可。”厉王府上的府医周太医也是知道的,虽说是府医,但医术也不见得比他们这些在太医院供职的太医逊色。只是那府医或许比起滋补调理,更加擅长外伤与接骨,所以才让厉王有些不放心吧。抬眼又见到厉王沉思的模样,周太医略微思索了片刻后,又加上了一句:“若是厉王依旧忧心,倒是可以让王妃跟着王爷一起习武。”“习武?”秦戮倒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建议。“是的。”周太医见厉王的表情,便知道这是将自己的建议听进去了,连忙补充说明:“这习武本就有强身健体之效,王爷刚刚也说,王妃只是有些气虚之状并不严重,若是每日加以锻炼,就可改善,毕竟这是药三分毒,药汤喝多了对身体也并无益处。”秦戮听完之后,认真思索了一番,也觉得这话颇有道理。在他年幼的时候,虽然有母妃的悉心调理照料,也只是堪堪达到了常人的水平。认真说起来,似乎也与常人有所差别。毕竟他小的时候,与同龄人相比,还是略显瘦弱单薄一些。直到后来被皇贵妃收入膝下,父皇请来了武将来教导他武艺之后,他的身体才逐渐强壮起来。想到这里,秦戮便直接将教导顾砚书武艺这件事,给提上了议程。就算是不能让顾砚书练成什么以一当十的绝世高手,但能够强身健体也是不错的。而对于提出这个建议的周大人,秦戮的语气也难得软化了不少:“本王知道了,劳周大人费心。”伸手递给了周大人一个荷包,秦戮便直接转身离开了偏殿。只有周大人,捏着秦戮刚刚递过来的荷包,打开之后看着放在里面的那几个精致的小银锞子,略微有些恍神。要知道在以前,厉王殿下可从来没有打赏他们底下的人的习惯,今天他居然还能从厉王殿下的手中拿到赏赐?神情恍惚的周太医哪里知道,秦戮的这个习惯,完全是从顾砚书那里学过来的。将书房分给顾砚书一半之后,顾砚书平日的所有公务都是在书房中处理的。将下人叫过来训话的时候,也从来没有避开过秦戮。所以对于顾砚书的做事习惯,秦戮可以说是十分了解。顾砚书做事风格中,最为强烈的几点便是重规矩,且赏罚分明。进府不过几日的时间,顾砚书便在王妃原来的基础之上,定下了一套更为详尽的规章制度。并且要求府内所有伺候的下人都按照那套规章制度行事。对于这一点,王府中的下人原本是有些怨言的。兴仁甚至还在秦戮面前隐晦地提起过那些下人私底下的想法,说是任由这样下去或许会出问题。只不过秦戮既然已经说了将府中的一切事宜交给顾砚书打理,自然就不会去做下顾砚书面子的事。所以在兴仁提及的时候,秦戮只回了一句“全由王妃做主”。只是后来与顾砚书独处的时候,还是将这件事拿出来与顾砚书讨论过。当时顾砚书便说自己心中有数,让秦戮不必忧心,秦戮也就没有再关注这件事了。谁知道后来不过几日的功夫,府中下人们的怨言便逐渐消失,甚至还多了不少人说顾砚书这套规章制度的好来。一切的原因不过是因为顾砚书将所有人的工作都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且赏罚分明。做错了事便罚,并且绝不手软。但若是事情办得漂亮好看,也会直接赏赐,绝不吝啬。厉王府中的下人原本就是经过了兴仁的精挑细选出来的,根本就没有偷奸耍滑之辈。同样是好好做事,有了顾砚书的这套规章制度,休息的时间变多了不说,就连拿到手的钱也多了不少。除此之外,甚至还能时不时能得到一些意料之外的赏赐。对比一下以前的日子,再看看现在手上的钱财?谁还会说顾砚书的一个不是?都对其赞不绝口不说,甚至就连做事也比往常多了不少干劲。将王府中下人们的转变看在眼里的秦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自然也是向顾砚书讨教了一番,将这套规章制度和奖惩分明的习惯学了过来。这随手打赏的习惯,便也自然而然养成了。秦戮哪里知道,只不过是一个随手的小习惯,便让周太医心中多了诸多猜测?回到府中之后,秦戮便准备将止戈叫过来,同他商议一下教导顾砚书习武之事。毕竟秦戮虽说从小学习武艺,到现在也是一方高手,但因为性格原因,并不知道该如何教导旁人。反而是止戈,时不时会去一趟军营,给新入伍的新兵们一些指导,更加有经验一些。谁知道秦戮刚刚远远地看到了止戈的身影,还没来得及将人叫过来。便发现止戈一个转身,便直接朝他相反的方向离去。整个过程可以说是行云流水,极为流畅。若不是止戈离开的步伐稍显慌乱,甚至破天荒地没有朝秦戮行礼,秦戮或许还察觉不到其中的不对来。“止戈这是怎么了?”秦戮直接转头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兴仁。“属下不知,”兴仁微微摇头,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早上王爷出门后,王妃让止戈过去了一趟,从书房里出来之后,止戈便这样了。”“本王知道了。”一听这话,秦戮便知道这事儿应该同自己的王妃脱不了干系了。既然如此,与其将止戈叫回来询问,倒还不如去问顾砚书来的快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