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为:47%的人不同意加入条例;53%的人同意加入条例。这项结果,只涉及参与到调查中的三百万东洲人想法。不代表所有东洲人的观点。但用类比的方法来推理,估计两边的比例数不会有太多的偏差。三百万人!这个数字在东洲整个人口数量中,显得很渺小。但某种程度,它也代表了东洲人心里的想法。在施何为的预想中,同意和反对的人应该趋近于五五开。事实证明,确实差距不大。但让施何为有些小惊讶的是,同意的人要比反对的人多。按理说,反对的人要比同意的人多才对。一瞬间,施何为陷入了沉思中。这个结果其实是最麻烦的。因为,当两边差距不大的时候,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会得罪另外一方。同意的人确实要比反对的人多。但施何为不敢去申请加入试行条例。一旦申请通过了,就会得罪剩下的47%的东洲人。这是一个很难抉择的事情!如果两边的差距大一点就好了,施何为就不需要这么纠结了。就在此时,一旁等待的中年男子开口说道:“施老,我觉得我们应该去申请加入试行条例。”“为什么?”施何为揉着眉心。中年男子继续说道:“东洲很多人对这次的投票都是观望态度,我们在试探他们态度的同时,他们也在试探我们。”“别看结果上来说,两边的比例差不多,其实同意的比例应该是要比反对的高得多。”“我们作为官媒,决定应该要果断一点。”闻言,施何为再次沉默了下来。位置越高,忧虑越多。坐在施何为这个位置上,不可能因为下面人的几句话就让自己的想法跟着走。有时候,考虑的越多,越难做决定。这就是选择困难症的真实写照。许久之后,施何为轻声道:“叫大家伙一起开个会。”这件事很重大,他要听听大家的想法。中年男子退出办公室开始吩咐开会的事情。十分钟之后,办公室里坐满了人。“对于这次投票的结果,你们怎么看?”施何为轻声问道。办公室内静悄悄。这是开会的常态,基本上开会的一开始,都会陷入一段诡异的安静中。施何为习惯了,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没有再说话。片刻之后,一个人才开口:“我觉得可以申请加入试行条例看看。”“毕竟从比例上来说,同意的人还是要占多数的。”有人带头,后面就是此起彼伏的发言。有些人同意,有些人反对。但综合下来,同意的人要比反对的人多一些。和网上调查的比例很接近,这也说明了,用大数据去类比推理,是有效的。同意的人有理由。而反对的人理由更充分。一时间,施何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从办公室里反对的这些人的态度里,施何为隐约看到了东洲那些反对人的态度。总结下来,反对的人的理由基本上就是一个。我们东洲比中洲的经济、科技发达,没必要和中洲加强联系,又不是像西洲那么贫穷。没错,在东洲人的眼中,西洲属于贫穷,而南洲属于贫民窟。至于北洲,那就是古代皇帝的冷宫,八辈子都没有人去的地方。说到底,东洲人有一股子傲气。他们虽然不会把看不起别人的话放在嘴边,但从内心来说,他们觉得东洲才是华国的中心。更何况,东洲人现在对中洲有好奇,有向往,只是因为陈明这个艺人的缘故。一个大洲,怎么能因为一个人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呢?这是很不合情理的一件事。说不定,东洲人只是一时兴起,等到这股子热劲过去了,他们也就不会再想着和中洲加强联系这件事了。反对派的理由很充分,让人无法反驳。施何为也挑不出毛病。比起国家归属感,他们更觉得自己是东洲人,而不是华国人。很悲哀!但也很现实。而同意的人举出来的理由都比较具有前瞻性,基本上都是为了未来考虑的。五个大洲加强联系。这是大势所趋!华国高层就是看到了五个大洲之间有间隙,才想着加强联系的。如今,西洲和中洲相处的这么融洽,那中洲那边的高层肯定会继续推行这个条例。再过不久,东洲就算不主动申请,也会加入到条例中。与其让人家来催,不如自己主动一点,自觉一点。一瞬间,办公室里乱成了一团,谁都没办法说服谁。忽然间,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看向主位上的施何为:“施老,你说说你的看法。”最终决定权在施何为身上。当然,他们《刑侦有法》只是东洲的一个官媒而已,他们做出决定还不行,还要听听其他官媒的意见。眼下,施何为的想法很重要。沉默了片刻,施何为凝声道:“我觉得申请加入试行条例,要好一点。”此言一出,办公室内本来反对的人只能暗地里小声嘀咕几句。他们可以反驳任何人,但唯独没办法反驳施何为,因为施何为是官媒里面的老前辈。施何为接着说道:“这只是我的想法,其他官媒的意见是什么还不清楚,要打电话去问一下,问清楚之后,才能做决定。”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施何为开始给东洲的其他官媒负责人打电话,询问意见。一番询问之后,东洲官媒中百分之八十都同意申请。只有百分之二十觉得可以再观望一下。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做出这个决定,对每一个东洲官媒来说都是很困难的。他们要照顾东洲人的心情,但又要兼顾未来东洲的发展。可以说,他们是在冒险。一旦走错,那东洲的官媒可能就失去了民心,这对官媒来说,绝对是非常惨痛的打击。挂断最后一通电话。办公室内又是长久的安静。不知过了多久,施何为坚定的说道:“申请加入条例!”这一次,办公室里没有一个人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