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请叫我顶流巨星> 第九百五十一章 有些仗不得不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五十一章 有些仗不得不打(1 / 1)

在陈明的预想中,试戏其实更多是考验一下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匹配度。尤其是拍过这么多戏之后,陈明觉得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更何况,这部《大夏风华》还是陈明第一部历史剧。陈明对它的重视程度自然非常高!只不过,陈明没想到是星宇娱乐对这部历史剧的重视程度比他还要高。看着舞蹈间前排的众人,陈明居然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压力。这次历史剧如果没拍好,可能之前攒下来的口碑都会碎掉……《大夏风华》的角色非常多。每个角色都拥有不小的独立戏份。但所有人都知道!今天试戏的主角其实只有两个,那就是崔莱和陈明。只因为这两个人的角色太重要了!而其他角色,比如温子淳,温子恺等角色演技过关即可。但对崔莱和陈明来说,光有演技还不够。比演技更重要的是……气势!帝王蔑视一切的气势!崔莱饰演的温太保需要一种光华收敛于一身的敏锐感。温太保和温子棣对待皇兄胞弟的态度不同。温太保倾向于软禁;而温子棣是杀。这也就导致了温太保在不发脾气的时候,比温子棣好说话的多。很多人甚至觉得温太保是仁爱皇帝。所以,崔莱的任务就是演出这种帝王霸气收敛起来的蛰伏危险感。平日里是笑面虎,屠刀下是不留人。对比下来,陈明饰演的温子棣要更加的张狂。说实话,温子棣的性格和陈明本人的性格截然相反,让陈明一个平日里随和的人去演出杀伐气,其实很难。但有难度才有挑战性!陈明就是要挑战自己。今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崔莱和陈明的身上。舞蹈间有换衣房。今天试戏的古装都是第一排那些历史研究者亲自选出来的。就是为了高度还原大夏朝的服饰。一番换衣之后,到场的演员开始相继上场试戏。每个人试戏的剧情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最能表现角色性格特征的剧情和台词。陈明和崔莱是重头戏,所以两人的试戏部分放在最后才开始。前面的试戏很顺利!还是那句话!其他角色只要有演技功底,想演出角色特色并不难。在场演员中,演技功底最差的人应该是童然和周亦可。即便是演技最差的两人,在表演温子淳和温子恺的时候,也没有丝毫拖后腿。期间,第一排的历史学者还会提出一些意见,帮助演员更好的理解历史人物。值得一提的是,于谦这个角色是陈明自己加进去的,没有历史参考人物。学者无法对这个角色的演员评价太多,只能让他自由发挥。待其余人都试戏结束,终于轮到了崔莱和陈明。崔莱和陈明各有一段单人试戏,完后还有一段两人互飙演技的试戏。加起来,一共是三段试戏。“崔叔叔,您先来吧。”此刻,陈明身上穿的是将军的盔甲装,并不是皇子的蟒袍,也不是皇帝的龙袍。一身戎装!腰间挎着一把古剑,头上挽着发髻,星眉松鼻挺立于前。没有帝王的气势,但是有了几分霸道的神韵。这是温子棣没有当上皇帝之前的气质!陈明率先开口,崔莱微沉一口气,站起身来,一身大夏龙袍随身而起,与此同时,他的气势也开始变化:“那就我先来。”说实话,温太保能放上皇帝,温子棣功不可没!温太保还是皇子的时候,先皇膝下的子女何其之多,比温太保更有资格登上皇位的人比比皆是。温太保一开始不想争。但他儿子温子棣不同意!如果温太保不登上皇位,那他未来如何觊觎皇位?这是顺位问题。于是,温子棣在年幼的时候就表现出强烈的野心,他经常附在温太保的耳边,劝说道:“父亲,想想以前,哪位先皇登上皇位不是开始肃清手足兄弟?如果让别人登上皇位,我们家还有活路吗?”温太保仔细一想,有道理。他登上皇位,还能软禁,留那些兄弟们一命。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温太保的夺位之心这才开始萌芽。从本质上来说,温太保其实是个好人。他和大明朝的朱高炽差不多,继位之后对内提倡仁爱治国,只是手底下的孩子太不让他省心。如此一来,崔莱其实有点温太保早期的样子。不愿为却必须为的心态,让崔莱有些摸到了温太保一路走来的心境。崔莱走到正前方。这一段是他的单人试戏。“试戏内容:于谦进殿,请求陛下施恩于天下,让百姓远离战火。”“于谦表演完,你就可以开始你的试戏表演。”“有问题吗?崔叔叔。”陈明看了一眼试戏剧本,这一段大殿的戏份其实是在刻画温太保的不易。崔莱闭眼静默了几秒,然后睁开双目,眼中满是坚定:“没有问题。”他的表演,至关重要。陈明点了点头,看向一旁饰演于谦的演员:“你不需要上场,有感情的念一遍这句台词就行。”有点像小时候语文老师要求的有感情朗读。控场人是陈明。其余人都保持沉默。几秒之后,陈明大声喊道:“成宗温太保,第一次试戏,开始!”一声令下,崔莱的眼神瞬间变了。他可是国家一级演员!虽然从来没有演过皇帝,但认真研究了一个星期,肯定研究出一些门道。下一秒,于谦痛心疾首的呼喊声响彻整个舞蹈间,让人心神一震:“请陛下,施恩于天下!!!”连年的战火,让大夏朝的百姓有苦说不出,但这种苦似乎又是值得的。用一世之骂名,换万世之太平。m..com后世人提起成宗温太保,他们可能会骂,可能会贬,但他们还是要称呼一声成宗大帝!一瞬间,崔莱的气质又变了。他从上台到现在的短短几十秒,浑身的气质变化了三次。第一次是忐忑;第二次是威严;第三次是悲哀。连他最看重的大臣,于谦,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打仗。有些仗,可以不打。但有些仗,头破血流也要打到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