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5节(1 / 1)

对方怀孕了,如今就喜欢吃些酸点的水果之类的。白晴的草莓……嗯,很有草莓味儿。酸酸甜甜的,味道很好,白晴觉得对方应该喜欢。如果不是如今运输不方便,去一趟确实费劲,鲜果又不好邮寄,白晴日常都准备给她寄些吃的。林先锋起来的时候,一切已经准备好了,他们直接装车就可以出发了。今天不需要去市里卖鲜果,林先松两口子也不需要跟着,去山上帮着看果园就可以了。不卖东西的时候,他们的日常还算是轻松。当然了,偶尔的装货卸车什么的,也确实累,不过就一阵。林先锋过去,先去给三家送了鱼。四百多斤,一家平均下来一百多斤的量。林先锋给送来的都是花鲢鱼,对方喜欢这种鱼的口感。当然,这种价格也高,再加上又是给邻市送货,还需要加价。但是,人家食堂也不在意,一个月就改善这么一回,不差这点钱。送完了鱼之后,林先锋这才去了农业局那边找卢盼盼。卢盼盼怀孕之后,就调到了后勤岗,日常不需要跑外勤,就整理一下资料。一听说林先锋来了,卢盼盼忙起身。来传信的女同事一看,忙虚虚的扶了一下:“哎哟,你可得站稳点,我看着都吓人,也不是外人,不着急的。”林先锋来送货,经常会给卢盼盼送各种吃的。鱼啊,虾啊,果子啊,有的时候还有牛肉!!!鱼虾这些不好分,果子什么的,卢盼盼会给大家分一点,尝尝味道。时间久了,大家就知道了,这是卢盼盼的大学同学家的东西,人家在隔壁市里养果树,养鱼塘的,来送货的是人家的男人。“哎,没事儿,没事儿。”怀孕初期,卢盼盼确实很紧张,但是如今已经五个来月了,她适应的特别好。所以,摆摆手表示自己没问题,然后出去见林先锋。两个人也算是熟悉,彼此之间没客气,林先锋让白信芳帮忙,把东西给送进去,他帮着带了几句话。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家里安了电话之后,两个有事儿就直接打电话了。卢盼盼也无意跟朋友的男人,拉拉扯扯弄不清似的。所以,没说几句话,就礼貌的提出来要回去了。送走了林先锋,卢盼盼一看,里面还有草莓,整个人都忍不住惊喜了。“哎哟,这个可是好东西啊,个头还大,小卢你别分了,留着吃。”顶头上司正好路过,看到了还提醒了她一句。卢盼盼自然是明白,然后她把李子分了一下,剩下的留着自己吃。整个夏季,白晴忙的脚不沾地的。入秋之后,白晴也不得闲。因为秋梨也成熟了。白晴园子里种着两种秋梨,一种是薄皮肉嫩水多的。一种是类似于冰糖丰水梨,除了皮稍稍有点厚,这种梨没有别的毛病。肉脆汁多还特别甜。属于吃一个,血糖蹭蹭蹭涨上去的那种。相比之下,那种薄皮的青梨子,个头小不说,而且味道相对寡淡。事实上,大部分的梨子,味道相对都寡淡一些,不是那么甜的。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被冰糖丰水梨一对比,其他的梨子,都变成了次品。反正白晴是这种感觉的。“这个梨子,估计就四毛钱一斤吧。”白晴指着小青梨说了一下。说完之后,又咬了一口丰水梨,点点头接着说道:“这个卖一块吧。”白晴考察过市场,知道这边丰水梨不多,所以她这边应该是能卖上一点价格。白晴想着,这些丰水梨的树苗,应该是当初从商城里拿出来的。树苗当初也是混在一起的,别人又不知道她买了多少,都是什么品种嘛。而且,有些果子长着长着就变异的,这不是很正常的吗?丰水梨的树不太多,白晴数了一下,六十多棵的样子,但是结出来的数量,还算是可观,毕竟第一年,要求不能太高了。第199章丰水梨树不算少, 但是因为是第一年果,所以结的不算是特别多。个头偏小一些,白晴这边定价不算便宜。饶是如此, 卖的也还是不错。林先松带着孟珠去卖梨的时候,孟珠就负责坐在那里吃, 她吃的实在是太有食欲了,再加上……丰水梨确实水嫩多汁,孟珠的吃播又相当的成功。所以, 每天过去,都是抢购一空。如果说一开始还需要白信芳他们卖鱼带一带, 之后根本不需要。很多人过来,冲着水果摊就来了。相比之下,另外一个品种的小青梨, 受欢迎的程度就低很多了。虽然也是便宜,四毛钱一斤, 后期又降价到了三毛五,不过卖的也不算是特别好。这个品种的梨子,罐头厂也不愿意要,嫌小不出肉。所以,最后只能零售,好在数量不多, 三毛一五斤还是好卖的。秋梨之后, 白晴这边还有一点点的冬桃,数量实在不怎么多,一共就几棵树, 第一年果没结多少, 她没卖, 而是摘下来,自家留了一点吃,剩下的平时吃饭的时候,给员工当福利餐。不是白晴不想给员工发福利,实在是……太少了,不够发的。一家三桃两桃的,何必呢?当餐中水果发了也比这个好看。虽然说小果子是便宜了些,但是味道其实也还行。反正水分是挺足的。对于没什么水果的村里来说,其实也挺好。冬桃数量不多,白晴也没卖。秋梨之后,有一部分的大枣。白晴种的鸡心枣,皮薄肉厚核小还甜,在市场的受欢迎程度还是不错的,几乎不压于丰水梨。只不过没卖两天,就被白玉兰那边买走了。他们准备把枣搞成干货,然后走一下高档包装,然后提升它们本身的价值。当然,这些跟白晴没什么关系。因为他们怎么样提升,收购价格就那样。他们这边也有种鸡心枣的,只是没有白晴种的数量多罢了。秋枣没卖多久,就没有了,接下来就是苹果了。白晴这边种的有红富士,还有国光果。还有几种比较偏门的小众品种,结的不多,白晴觉得好吃的就摘下来当员工餐,觉得不太好吃的,就等着之后跟国光一起,卖给罐头厂。国光如今卖不上价,罐头厂那边的收购价,只有五分钱。白晴觉得种都种了,也不能浪费了,能卖五分是五分呗。所以,对方问起来自己这边有多少,白晴报了一个数量,对方就安排了车过来拉。几乎是一车把这一个批次都拉走了。苹果的成熟期是统一的,不会说这个熟了,那个没熟的。所以,一车拉走,树上几乎没剩下。至于红富士,自然是不能这么走了,而是走的零售。鱼虾那边一直没停,白信芳他们又谈了几个厂子的食堂,大家或多或少都订了些。白晴如今的鱼虾,就算是不去零售,也不影响什么。她每个月都去凌市买鱼苗,每个月都撒新的。当然,她学过了育鱼苗的信息,所以明年开始,她大概要研究一下,自己去育种,如此还能省一笔钱。毕竟每个月买苗的钱并不少,还需要搭上去凌市的功夫,好在给那边送货,顺便也能捎上。天冷之后,虾越来越不愿意进笼子了。等到十二月,湖面慢慢的开始结上冰层之后,虾彻底不进笼子了,倒是鱼还是愿意进的。只要笼子里有饵料,它们还是会往里面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