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黄天之世> 第38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7节(1 / 1)

甚至当初势力低微之时,为了劝服徐晃。许安不惜是以身犯险,亲自前往军营之中,劝降徐晃。虽然当初也算是做了一些准备,不过现在想来,还是有些太过于危险了。而这一次庞德的突然出现,居然是以这种形式。许安看了一眼阎忠,他万万没有想到。阎忠还真算的上他的贵人,不仅是帮他补足内政人才短缺的情况,这一次还给他送了一员大将。虽然现在庞德年岁尚轻,但是能名流青史,而且被称之为名将的人,岂是没有不凡之处?郝昭年岁也轻,但是其虽然年少,不仅谈吐过人,而是也不乏勇略。黄巾复起时,九路齐攻,居庸关就是其中一路。幽州汉军击退上谷乌桓的骑军之后,还试着向居庸关发起了一波攻击。郝昭并没有辜负许安的期望,轻而易举的便粉碎了幽州汉军的攻击。那一次的防御战,刘石等人完全只是在一旁协助,所有的军令几乎都是郝昭发出。幽州汉军连攻七日,却连城头都没有攀附上去,就被郝昭所击退。要知道郝昭如今才到十五岁的年纪,便已经展露出了头角,经历了初阵。庞德在原本的时空之中,比郝昭的表现还要过上许多。许安毫不怀疑,庞德以后必定会成为麾下的一大助力。传令的军兵从土丘之上飞驰而下。旌旗摇动,战鼓如雷,号角声响彻林间,惊起了无数的飞鸟。一众黄巾军的军将缓步登上土丘上临时搭建的高台。许安也将奖赏交付于他们各自的手中。这一次的春蒐,许安也不知道算不算成功,今日发生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古怪、他本意只想要展露一下武力,让北方的鲜卑、还有西方的西凉军不敢轻易动武,让上谷乌桓部归心。但凉州的王氏却是直接开出了条件,选择投效,并且愿意出卖整个凉州。不过北地鲜卑的危险倒是也算是接触,王信答应动用在北地的关系,使得鲜卑放弃袭扰并州。而上谷乌桓部也确实真正的归心了。刘石的将军名号也从讨逆将军,变成了护乌桓将军。第四百八十三章 窃国洛阳城中的气氛丝毫没有缓和半分,反而比去年的年末还要紧张更多执金吾、并州牧丁原的宅邸四周围满了军卒和绣衣使者。就在昨天的晚上,丁原死在了自己的宅邸之中,一刀封喉,干劲利落,甚至没有发生太大的动静。直到去给丁原送饭食的仆役走入房内,闻到了血腥味时,众人这才发现丁原早已身死。丁原死的时间实在是太过于巧合。就在绣衣使者缉捕鹰狼卫之时,在这个时间点,丁原死在了自己的宅邸之中。要知道丁原麾下军将众多,就算是城中宅邸,也有上百名兵丁守卫。但是却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戒备森严的宅邸之中。丁原往日一直是住在城外,而这一次恰好是朝议之后,丁原因为还要讨论一件政事,因此住在城中的宅邸。这不由的让人遐想连篇,将目光投入宫廷之中,洛阳城中似乎只有绣衣使者有这般的能力。有人猜测,或许是丁原手握重兵引得蹇硕忌惮……丁原确实和蹇硕也不太对付,在前几次朝会之中,蹇硕推出的一些政令,都被其严词反对。而丁原赞同刘辩为帝,想要废除绣衣使者的消息,也并非是什么秘密,蹇硕有除掉丁原的理由……只是没有人知道,此时厚德殿偏殿之中,蹇硕满脸阴沉,眼眸之中杀机毕露,握着水杯的手都在不住的颤抖。厚德殿中,穿着绣衣的绣衣使者,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将头伏在地上,连大气也不敢出。“嘭!!!”一声巨响从厚德殿之中传来,却在蹇硕将身前的案桌掀翻在了地上。“所以,你们就这么回来?!”蹇硕双目赤红,底下的绣衣使者根本不敢回话。“你们就这样把兵权拱手让给了董卓?!”蹇硕一脚推翻了那跪在地上的绣衣使者,歇斯底里的怒骂着。“河内郡足足有他娘的一万多的并州军,孟津的驻军被董卓强行占了,你们不会去河内将剩余的并州军全部收回吗?!!”往日里蹇硕虽然让人畏惧,不过是因为其掌管绣衣使者兼上军校尉,位高而权重,而不是因为性格脾气的问题。蹇硕如此大发雷霆这还是头一遭,殿内的绣衣使者皆是垂首闭口,唯恐再度触怒了蹇硕。绣衣使者所用的刑法有多么的恐怖,他们身为绣衣使者的一员,自然也是清楚。他们可不想去那牢狱之中体验一番。其实也怪不得蹇硕大发雷霆,几乎是在丁原宅院之中刚刚发生了骚动后不久,绣衣使者的耳目便将情报送到了宫廷之中。丁原、董卓两人的部曲都在洛阳周边,乃是手握重兵之臣,不得不防。因此蹇硕早就安排了人监视两人。那个时候蹇硕刚刚收到洛阳城中鹰狼卫伏诛的消息,便马上又收到了丁原的消息。两个消息一前一后,一好一坏。丁原身死,蹇硕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追究杀死丁原的元凶是谁,而是立即派人去接收丁原的部曲。凉州威胁仍在,皇甫嵩并没有返京,还留在右扶风,司隶的西面安危,非皇甫嵩不可。不过他手下的五校禁军倒是被蹇硕召了回来,但是现在还在路上,大概还有十天左右的路程才能到达洛阳。而现在整个洛阳周边,势力最大,手握重兵的两大权臣,便是董卓和丁原。董卓麾下的西凉军如今在洛阳周边的,足有一万四千余人,皆为健勇,战力不俗。这一些军队多是董卓麾下的嫡系,一路跟随董卓南征北战。可以说天子的诏令他们都未必会遵循,但是他们绝不会违抗董卓的将令。蹇硕想要解除董卓的军权时,被董卓轻飘飘的一句搪塞了回去。“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并且将消息散发了出去,煽动麾下的军卒生乱,给蹇硕施压。并上言。“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说自己麾下的军将,因为得知了风言风语,发生了骚动,并表明了自己的无奈。面对这种情况,蹇硕根本是无可奈何,只得不再谈解除董卓兵权之事。现在董卓位列三公,作为司空,又不是太尉,如何能让他去效力边垂。如果真把太尉之职给了董卓,恐怕皇甫嵩麾下的军队都要被董卓给全部收了回去。皇甫嵩的为人,蹇硕实在是太清楚了。黄巾起义被其平定,明明是天大的功劳,却甘愿将功劳拱手让与卢植,卢植这才得以官复原职,被重任为尚书。皇甫嵩和卢植是好友,在某些方面也是一样执拗。在征讨张角时,途经邺地,皇甫嵩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后赵忠讨要钱财五千万,被皇甫嵩所拒,赵忠因此对其生出忌恨。后皇甫嵩与羌人作战,赵忠上奏汉灵帝,皇甫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汉灵帝听信赵忠言语,收皇甫嵩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二千户。朝廷的诏令,只要不违反皇甫嵩为人底线,皇甫嵩都一定会去遵守。若论朝中忠臣,首提皇甫嵩和卢植两人,就算是刘宏在死前想起的也有皇甫嵩和卢植两人。几起几落,但当朝廷的诏令到来之时,国家需要之时,仍旧选择遵奉诏令。若是董卓成为了太尉,拥有节制皇甫嵩的权利。按照皇甫嵩的性格,必然不会争权,违抗上命,到时候皇甫嵩必定会被其架空。届时皇甫嵩麾下三万余名精锐的军兵将会被董卓把控。董卓目前已成威势,就算是蹇硕再遣其他人接替皇甫嵩,但是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若是用改任太尉为条件将董卓调出了京城,但是也将三万余名军兵,还有整个西北的门户交给了董卓。关中之地,将再无人能挡住董卓。关中之内无险可守,若是董卓心生反意,那么旬月之间,便可兵临洛阳城下。届时就算天下勤王大军将董卓诛杀,但是汉室必然威信扫地,甚至动摇天命,这个局面蹇硕绝对不能接收。一众绣衣使者快速的退出厚德殿。偏殿的殿门缓缓的关上,蹇硕无力的坐在了席上,千防万防,他终究是漏防了董卓这一手。他怎么也想不到,董卓居然敢直接对丁原下手。不用去查,不用去想,绝对是董卓杀了丁原。鹰狼卫虽然这些天来,一直在暗杀朝中的大臣,还有董卓、丁原麾下的军将,行栽赃嫁祸之事,但是收效甚微,死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人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