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聊斋:书生当拔剑> 第三章 对王之王(求首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对王之王(求首订)(1 / 1)

之后,周羽又从不同方面考核了严睿一番,发现其果然才思敏捷,学识不凡。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如今一来,周羽也就更加坚定了办女学的决心。同时也说话算话,连写了两封书信。一封给京城在朝为官的同窗,让其帮忙打听严睿父亲的现状,看有没有可能令其脱罪。就算脱不了罪也适当打点一番,以免其在狱中遭罪。另一封写给金华知府,假说他看中了严睿,故而委托知府帮个忙,让严睿脱乐籍从良。脱乐籍虽难,但对一个知府来说却是小事一桩。因此,金华知府接到周羽的书信之后,当即命人下达公文,解除严睿乐籍,从良籍落户郭北县。区区一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重归良籍,严睿不由喜极而泣,对周羽也更加感恩与敬重,并开始用功温习女学相关的书籍。女学与普通书生所学的内容还是有所区别的,自成一套体系。比如女红,乃是必修的功课。对此,婴宁也分外的高兴,非拉着严睿与她同住一间房,方便一起学习与聊天。不久后,捷报频传:学馆一众去参加县试也或府试的学生,无一落榜,全部考中。也就是说,分别成为童生与秀才。这下,周羽更是名声高涨。之前受人推崇主要是因为他的诗词,而现在,却是震惊于他的教学成果。如果说只有几个学生去应试,全部上榜的话倒也没什么。问题是二十余个学生竟考了个满堂彩,这就让人不得不惊讶了。消息一传开,更多外地学子纷纷涌向郭北县,就算不能拜入周羽门下,也要亲眼一睹其风采。说不定,还能沾点才气?郭北县原本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如今却因为周羽而变得前所未有的热闹。茶馆、酒楼、客栈的生意一天好过一天,喜得那些个掌柜合不拢嘴,暗自感激侯爷给他们带来了好运。不过,正所谓“树大招风”、“树欲静而风不止”。周羽只是一个举人,没有进士功名,更没有入朝为官,也没有贵族背景。却因为一诗一词而获朝廷重赏,破格封赏为靖安侯,早已引来不少人的嫉妒。如今,又因为门下学生考了个满堂彩又一次引世人瞩目。江南自古便是才子之乡,特别是姑苏一带,更是人才济济,拥有名闻天下的几大书院。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外地学子前往姑苏游学。如今,情况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些姑苏本地的书生听闻周羽将开办学院,竟纷纷奔赴郭北。其中,甚至还有本就入读了姑苏本地书院的。如此一来便彻底激怒了姑苏府一些老学究,认为周羽抢了他们的风头。……这日上午。周羽正在给几个准备参加乡试的学生讲解应试要点,段瑞、陆正文双双陪同着几个人走进学馆。能让县令、县丞同时出面陪同的自然不会是普通人。领头的老者名叫叶昆,翰林出身,官至太师,其门下弟子众多。如今虽已告老还乡,但余威犹存。今日随同者中便有一个是他的学生,名叫谷不凡,进士功名,但并未入朝为官,而是在姑苏开办了一间规模较大的书院。除此之外,姑苏府各大书院的主讲中,也有好几个是叶昆的学生。这次,叶昆率队来到郭北县,便是想着给周羽一个下马威,也借此立威。他的年岁大了,最在乎的不是钱,也不是地位,而是面子。他认为自己门下的弟子有不少都比周羽优秀,凭什么周羽就能封侯爵?凭什么风头如此之劲?所以,他今天前来的目的就是要当众打脸。“段大人、陆大人,二位公务繁忙,怎么有空前来视察学馆……”周羽微笑着迎了上去。“下官不敢……”“侯爷言重,言重……”今非昔比,段瑞二人怎敢在周羽面前端官架子?赶紧双双拱手行礼。“不知那几位是……”周羽下意识瞟向叶昆等人。“回侯爷,头前那位乃是辞朝归野的叶太师,另外几位皆是来自姑苏府的儒家名宿……”一听是叶太师,周羽惊喜不已,赶紧迎上前去见了一礼:“不知叶太师大驾光临,晚生有失远迎,还请太师见谅。”周羽自称晚生乃是自谦,毕竟叶昆名头不小,乃当朝名儒之一。呵呵,不知者不为罪……”叶昆一脸矜持地摆了摆手,随之,下意识环顾四周。“诸位远道而来,还请入室喝杯茶。”周羽又冲着其他人打招呼。叶昆摆了摆手:“无妨,侯爷不必多礼。今日老夫前来,主要是因为老夫这个不成才的弟子……”说话间,眼光瞟向谷不凡。谷不凡心神领会,当即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谷不凡,见过侯爷。”听到这名字,周羽不由一脸惊讶,拱手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谷探花,久仰久仰……”之所称谷探花,是因为谷不凡当年殿试之际取得了第三名,也就是探花郎。而且,周羽还知道此人擅长对对子,人送外号:对王之王。谷不凡一副谦虚的样子拱了拱手:“岂敢岂敢,在下才疏学浅,又怎及侯爷一诗一词?”这话听起来,可就有点不对味了。周羽流传在外的又何止一诗一词?这家伙故意这么说,分明就是借机暗讥周羽凭着一首《满江红·怒发冲冠》以及《过零丁洋》才获得了如今的荣耀。不过就是时机凑巧罢了,不代表有真才实学。本来,周羽还本着一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心态。如今一听对方言语不对,怕是来者不善。于是,脸色一沉,反唇相讥道:“探花郎未免太自谦了,本候不过区区一介举人,如何比得上你殿试第三?”一见气氛不对,段瑞赶紧上前打哈哈:“哈哈,二位才子惺惺相惜,实在是让人羡慕……”这时,随同而来的另一个老者道:“听闻靖安侯诗词双绝,文采无双,想必对对子也是一绝。”“对对对,正好谷探花也喜欢对对子,不如二位切磋一番,让我等开开眼界如何?”对方又有人出言附和……一听对方所说,周羽总算弄明白了,叶昆等人来访是假,找茬是真。正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既如此,那就没有必要讲什么礼仪了,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呵呵,原来如此……既然各位有此雅兴,本侯一定奉陪到底!”周羽表面上一副温俭的笑意,但语气可就相当强硬了。奉陪到底!这个字眼一出口,叶昆等人不由得齐齐皱眉。他们自然听出了周羽语气中的不快。这下子,段瑞与陆正文二人可就尴尬了,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哈哈哈,看来侯爷还是很有自信的……”愣了片刻,谷不凡不由干笑了几声。随之脸色一整,拱手道:“既如此,那在下便斗胆献丑,还请侯爷多多指教才好。”“谷探花不必自谦,放马过来便是。”“好!在下曾经吟过一上联,至今却无人对上一个工整的下联。本想请侯爷续上下联,又恐侯爷误会……”闻言,周羽心知对方一定是想借机耍幺蛾子,却又不敢明目张胆,故而先拿话来套他。“呵呵,无妨,谷探花不妨吟来便是,本侯没你想象的那般小心眼。”“那就好……侯爷听好了,此联为,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此联一出,周羽不由暗自冷笑。还说什么以前出的对子,分明就是借此联来暗讽,讽他不过就是个小地方的小小举人。“侯爷不要误会,这的确是谷探花以前吟的对子……”随之而来的一个中年男子笑着解释了一句。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周羽微笑着摆了摆手:“吟诗作对全凭一个兴字,此联的确不错,巧妙地将一到十嵌入联中。既如此,本侯来而不往非礼,听好了……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又三心二意,一等下流。”“好工整!”陆正文忍不住惊叹一声。结果,段瑞赶紧扯了一下他的衣袖。陆正文方才醒过神来,下意识瞟向谷不凡、叶昆等人,只见对方一个个肌肉抽搐,面沉如水。挨了骂,偏又不敢发作。沉寂了半晌,谷不凡强自堆出一副笑脸:“侯爷果然不同凡响,对仗工整,令人佩服。”“过奖!”“咱们接着来,听好了,上联为: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这联可不好对,这里的水乃是偏旁,浊、渔、江、河、湖,全是水,再加上淼,简直是个绝对。故而,此联一出,连叶昆都忍不住大声呼妙。段瑞、陆正文则皱眉苦苦思索……要说段瑞也是个进士,对对子也有些心得,但此对一出,连他都感觉有些束手无策,一时间想不出下联应对。而这个时候,学舍中一众学生也无心看书,一个个围过来看热闹。听到此联,一众学生忍不住交头接耳,面有忧色……毕竟周羽要是对不上的话,他们作为学生也会脸上无光。这时,周羽笑了笑道:“谷探花不愧为对王之王,此联堪称绝对,令人叹服。”谷不凡一脸得色,拱手道:“侯爷过奖过奖……”这时,叶昆也面有得色冲着周羽说:“不凡一向才思敏捷,又是探花郎,他出的对子有时连老夫都对不上。所以,侯爷就算对不上来也没什么……”“呵呵,叶太师,在下可没说对不上。”这次,周羽换了自称。之前称晚生,是代表一种尊重,以后辈自居。换成在下含义就不同了,在下虽也是谦称,但却相当大众化。路上随便遇上一个路人都可以自称在下。周羽的话一出口,一众学生顿时欢呼起来。叶昆则一脸恼羞成怒的样子喝道:“能对便对,说这么多做啥?”周羽懒的与这老家伙争执,开口吟对:“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好!”“真是妙对!”“太工整了,实在是令人叹服!”此对一出口,不仅学生大声呼妙,连段瑞与陆正文也没忍住抚掌呼妙。这下,不仅是叶昆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谷不凡也是如此。一怒之下,叶昆竟口不择言怒喝:“不凡,平日里你不是挺会出对的么?快出对子对死他……”话一出口,顿觉有失身份,又赶紧改口:“为师的意思是说,要想点妙对出来,不要丢为师的脸。”“是,弟子受教。”谷不凡冲着叶昆揖了一礼。随之又紧皱眉头想了想,又想出一对:“侯爷听好了,上联为,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这次,周羽想都没想,脱口便道:“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