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节(1 / 1)

这样日子久了之后,他的手自然要比旁人稳上不少。帖经与他而言并无难度,这一场也没有必须有草稿的规矩,穆空青干脆便直接在答卷上动手。下笔时速度放缓一些,一来能叫字迹更加工整,二来也比誊抄更节省时间。他这般动作倒是惹来了堂上不少考官的注意。科考乃是大事,在场学子无一不是小心谨慎,恨不能一个字在脑中过上三遍再落笔,这样直接在答卷上答题的,就是他们也未见过几个。穆空青凝神静气,专注在笔下。正在他的《周礼》题将要收尾时,桌案上却传来了“哆”地一声响动,连桌面都有些微微的晃动。穆空青的手下意识地向上一提。好在最后一字收尾虽略显潦草,却未曾污了卷面。穆空青抬头,正是一满脸堆笑的小吏,手上还端着一碗清水,同两个白面馒头。这是午膳的时候到了?穆空青余光一扫,发现周围的学子案上也都有食水。方才还略显毛躁的小吏,此刻正轻手轻脚地将食水放在桌面上,面上甚至还带了几分讨好之意。不知怎的,穆空青忽然想到县试的那几天里,总能热着送到他手上的水。第43章 一场夜雨他早膳用得太早, 现下确实开始感到饥饿。其实一天时间而已,若是当真不吃,也不至于忍受不住。只是穆空青后头还有不少文章要默写, 若是一直这么饿下去, 后头的字迹难免要受影响。长时间提笔写字, 也当真是个体力活。穆空青估量了片刻, 决定将馒头皮剥开,少少吃上些里头的部分, 能缓解腹中饥饿就好。至于那水,穆空青却是不准备去动的。馒头边上黏着碎屑,显然是同旁的一锅蒸出来的,想要在里头动手脚也不容易。可要在水里动手脚却简单得多。先前县试时, 送到旁人手上的水少有带着热气儿的,而送到他手上的,却都是在寒风里氤氲出暖融白雾的。想要他喝下去的心太过明显。这事儿让穆空青对考场中供应的水, 产生了极大的抗拒。李家这事儿没解决, 他宁愿用研墨的生水润润唇,也不会碰旁人端来的。见穆空青只草草吃了半个馒头, 甚至还连馒头外面的那一层都剥去了, 那前来端碗的小吏心头也是突突直跳。砰——桌子又动了动。穆空青这回并未立刻投入进去,还是分出了几分心神在周遭。见靠过来的又是先前那小吏时,已经升起了几分警觉。不出所料。当那小吏靠近时,又是状似不经意般地撞上了他的桌案。好在穆空青早有防备, 笔尖悬而未落,甚至都未饮墨,因此也并未受什么影响。穆空青心头有几分恼火。这种手段虽粗劣,却是极为有用, 且防不胜防。一旦考生污了试卷,别管是什么因由,被黜落都是板上钉钉的。穆空青面上保持着自若的神情,将笔放下,轻轻揉了揉手腕。好在,倒也不全是坏消息。在考场上耍这种小手段,至少证明清江知府并没有掺和进此事里。也是,以清江府的矿产,能坐上此地知府之位的,也必得是上头那位的心腹。至于提督学院?科举乃是国策,提督学院亦是自成一派,甚至一度掌有稽查地方的权利,其地位之超然可见一斑。身为天子心腹,在当今还值壮年时,就同底下的皇子搅合在一起,那才是嫌命长了。顶头上的两尊大佛都不动弹,下面的人想对他动手,就必得有诸多顾虑。穆空青忽然庆幸自己坐了提堂号,就在这几位的眼皮子底下。若是被分去了哪个犄角旮旯里,那小吏直接一碗水泼过来,自个儿就得打道回府。许是那小吏接连两次闹出的动静太过惹眼,后半场的考试,穆空青倒是清净了不少。这份清净,让穆空青成功赶在日头西落之前,将所有帖经题全部写完。穆空青出考场时心情颇好。这一次他的食水中究竟有没有被动手脚,穆空青也说不清楚。但想也知道,第一次考试叫他安稳过了,后头的小动作怕是会越来越多。第二场考试前,穆空青索性在早膳时吃了一肚子糯米。糯米不是好克化的东西,但却异常顶饱。这次穆空青食水都没碰,写完杂文初稿后,就专心在草稿上删删改改,直到午膳那阵子的动静过了,再将文章誊抄到答卷上。自然的,也又一次拖到了最后一波才交上答卷。第三场要连考两天。若有人要坏他此次府试,这就是最后一次机会,也是最易动作的时候。第三场考试当天正值谷雨,天色瞧着阴沉。穆空青在周勤三人的护送下来到龙门前。即便他从始至终都未曾离开过三人的视线,也还是在入场前托周勤替他检查了一遍周身。初搜入门,穆空青一件件地将衣服抖开,直接平铺在一旁,半点都不在意旁人的眼光,也没有别的学子脱衣搜身时的窘迫。过后,他又慢条斯理地将衣物抖了抖,连腰带都捋了两遍,这才重新上身。到了二搜时,穆空青甚至没等搜子动手,在前头还未搜完时,就自觉地将外衣脱了下来,连靴子都直接拎在了手里,叫一旁的考生看了个目瞪口呆。一个只穿了件单薄里衣的学子站在搜子跟前,再要从人家身上“意外”搜出些什么,也着实太难了些。穆空青就这么一路顺遂地进了考场,丝毫不在意同场学子看怪物一般的目光。第三场策论共考两天。但以炎朝的科考文章要求,策论通篇字数不得超七百字。七百字的策论写上两天,足以见得这一门有多熬人。策论考的是时政。先前河堤贪腐案事发,连钦差都来了清江府。可眼下看着清江知府的位置依旧稳固,府城内也未见动荡,便可知此事于清江知府而言,最多得一个治下不严的申斥。穆空青甚至怀疑,那位钦差来到清江府的真正目的,也未必真是冲着一桩三年前的贪腐案。此事既然并不敏感,连升斗小民都可对其夸夸而谈,那策论出题时,自然没理由避之不提。拿到考题后,穆空青便知自己压对了。举直错诸枉。出自《论语》为政篇。是以鲁哀公问政:“何为则民服?”孔子答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若要全篇理解题意,应为令正直者位于之上卑劣者,便能叫百姓顺服。若是将题出全了,那这道考题的立场,便有些危险了。可这题偏偏只出前半段,就不得不叫人感叹一句,这出题人好圆滑的心思。正直者应位于卑劣者上位。这种题,只要指着“枉”者痛骂一番,再将“直”者吹捧一番,便是绝不会出错的。同时,也将出题者的心思写在了题面上:老实点,别瞎提建议。若是一个月之前的穆空青拿到这题,怕是要提笔就写出一篇《廉政论》来。而后他就是做得锦绣文章传世名篇,估计也只能得个黜落的下场。可现下经历过他老师的耳提面命,以及这些日子来,对自己地位的深刻认知,穆空青已经彻底认清了现实。既然已经明了题意,穆空青当然不会选择跟考官对着干。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不出格的情况下出彩。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这其实是非常典型的孔圣人的思想。孔圣人倡导“克己复礼”,修心为上。期望用教育感化世人,依靠高道德感构建美好社会。这一点在经历过法制社会的穆空青眼中,其实是比较理想化的。但这并不阻碍穆空青由此借题发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