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节(1 / 1)

穆空青的笑僵在了脸上。“夫子?学生没听错吧?”虽然不知晓山长在此时寻他所为何事,但是穆空青觉得,应当不是为了见见老朋友的弟子,怀念一下他的青春岁月吧。齐家堂的夫子拍拍少年人挺拔的肩脊,和善道:“虽说是山长主动要见你,但是该交的五彩带还是不能少的。你那儿的五彩带可都用了吗?”穆空青几次季考都在前十,现下拢共得了三条五彩带。其中一条被他用在了向教经史的曹夫子求教上,一条则用去借阅教数术的方夫子的私藏孤本了。现下穆空青手上,刚刚好还剩下一条可用。这话也就是夫子随口一问。没等穆空青说什么,夫子便道:“用了的话记得去修身堂记一笔,下回季考再扣回来。”穆空青有点愁,但也只能应下。他发愁,倒不是因着不想去见杨山长。只是先前那事,虽说也算意外,但对方是他师长,到底太过冒犯了。穆空青原本是想着,待到旬休时,他能下山找些赔礼,再向杨山长递上名帖,好生同老先生道个歉。却未想到杨山长突然便想要见他了。虽说杨山长看着似是并不在意此事,但穆空青也不好真就这么甩着手就去了。至少,也得叫老先生看到自己致歉的诚意吧。穆空青想了一路也没能想到,究竟要如何在不下山的情况下,向老先生表达自己的歉意,不空口说话的那种。回到学舍后,杨思典三人见他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也跟着一块儿出了几个主意。什么作文章表达悔意,写诗称颂老先生哄他开心,今晚去后山抓只狸花猫送去等等等等。这些主意只是听着便知晓有多不靠谱,不过倒也给穆空青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都言赔礼道歉,但这“礼”,也未必就得要盯着向对方表示自己的悔意去的。若是能哄得对方开怀,也同样算是自己的一番心意。穆空青心念一转,在自己的书箱里一阵翻找,将自己想要的几本册子翻了出来。幸好他平日里颇好以笔墨记事,现下这些平日里自己随手记下的东西,居然也到了得用的时候。第65章 一次贫嘴杨老山长所住的院落在书院最里端。从外头看着, 同书院内旁的院落并无两样。穆空青敲门,过了几息后,方才有人应声。门被打开, 站在门后的却并非小厮书童, 而是杨山长本人。穆空青被吓了一跳, 慌忙地向这位老先生行了一个晚辈礼。杨山长还是一副笑模样, 摆摆手示意穆空青不必多礼,后又带着穆空青向堂屋走去。“我身边的书童今日不在, 你若是想用什么茶水,就须得自个儿动手了。”两人到了堂屋,杨山长笑眯眯地递过一盏清水道。穆空青恭恭敬敬地接过茶盏,看杨山长不似是有怒气的模样, 心里也松了口气。“山长见谅,前些日子实属学生莽撞,冒犯山长。”穆空青用了清水, 放下茶盏, 也不多犹豫,当即行至堂中, 向杨山长再行一礼, 并恭恭敬敬地将手上的几本册子递上。“学生心中惭愧,又身无长物,只得以此物聊表心意。”杨山长倒不意外穆空青此行先向他赔罪。早听老友提过,他这小弟子鬼主意多。杨山长只好奇, 穆空青此时用来赔罪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接过穆空青手中的书册,杨山长只翻开看了一页,便更舒缓了眉眼, 笑意都浓了几分。“这些文章都是你自个儿做的?”杨山长向后翻着,好奇问道。穆空青点头后,复又摇了摇头:“是学生在拜读过山长的游记之后,心中有感而发。山长若是不弃,便当做是玩笑话本来读吧。”不错,穆空青选择送来搏杨老山长一笑的,正是他读完了当初意外所得的那本游记之后,自己换了角度,重新作出的文章。原文中以松木视角看丛林,穆空青便写了篇以灌木的视角看松木的。原文以路边大石的视角看往来路人,穆空青便写了一篇以路边卖茶郎的视角看大石的。一篇篇看下来,也能说得上一句映照成趣。若仅仅只是视角上的转换,赞上穆空青一声颇有巧思也就罢了。偏偏这二人在文风上,也能称得上一句大相径庭。杨老山长作为历经风雨,又真切走过这些山河的人,他笔下的一草一木,自然带着一股大开大合的气势。可穆空青并未曾亲眼见过杨老先生笔下的场景,他所写的,只是在杨老山长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联想。再加上二者的笔力确实有着不小的差距,穆空青自然做不到那样质朴又精简。此时若是穆空青强行模仿杨老先生的写法,文章落于下乘不说,叫杨老山长看了这般拙劣的模仿,人家也未必会觉得欣喜。穆空青既然是为了赔礼道歉,当然不可能用这样的东西去碍老先生的眼。穆空青打从一开始写这些文章,就只是为了自己的乐趣而已,所以自然会依着自己擅长的方面写。杨老山长从大处着眼,穆空青就从细微处落笔。同那杨老山长笔下扑面而来勃勃生机不同,穆空青的文章,更像是从一片寂静的沙砾中,偶然钻出几株嫩绿的芽儿来。粗看并不起眼,可细细瞧来,亦是能叫人会心一笑。以杨山长的眼力,自然是能从那几本手记中看出穆空青的成长。从起初的生涩再到后头的纯熟,可见这并非是穆空青临时写来讨好他的。杨山长翻看着穆空青的手记,甚至再一次回想起了自己多年前的游历过程。一幅幅熟悉又陌生的画面从他脑海中闪过,当初的记忆又被重新上了色,仿佛又多出了许多当年未曾注意过的东西。那街边卖茶的货郎是否当真总在大石上歇脚?高耸入云的青松下,又是否真的有几丛灌木正向着光照处聚拢?穆空青见杨山长眉目舒缓的模样,便知道自己这个礼送对了。以杨山长当前的身份地位,他想要什么样的珍宝,都会有人排着长队双手奉上。穆空青与其琢磨杨山长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还不如想想有什么是能让杨山长心情舒畅的。有道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只要是文人,就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文章被人欣赏的。就算是淡泊如杨山长也不例外。不然那游记杨山长只管写出来自个儿欣赏便是,又何故要放在博闻书肆中呢?只不过杨山长应当是不希望将游记中的风趣染上名利。是以才用那种方式,将他的游记散了出去。穆空青未必是第一个看过这本游记的人,却应当是第一个看过游记后,还能走到杨山长面前的。虽说中间巧合颇多,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这种奇妙的“缘分”,想必比什么奇珍异宝都要更得杨山长欢心。杨山长翻看着手中的册子,似是瞧见了什么有趣的地方,不禁轻笑出声。复又叹道:“当真是后生可畏。老夫作这本游记时的年纪,约莫同你老师差不多。你如今这般年岁,作出的文章便已然不输老夫当年了。”这话听得穆空青汗都快出来了,连声直道不敢。“学生的文章乃是仿照山长所作,哪里能同山长相较!”杨老山长在他老师现在的这个年纪?那也是已经拿下了大三/元功名,盛名响彻整个炎朝了。穆空青如今才哪儿到哪儿?杨山长却并不在意穆空青的诚惶诚恐,只悠悠补充道:“看来老夫的眼睛确实还利着。你与杂文一道上,着实是有些天分的。”穆空青略略松了一口气。虽然只是杂文一道他也不敢同这位老先生比,但好歹比之先前,这话听起来没那么吓人。没等穆空青心口的那口气完全松下来,杨山长又道:“既有此物,倒省了我一番唇舌考校。此次遣你去江南文会,应当也是得用的。”穆空青这回是真的震惊了。江南文会。在读书人听来,这四个大字,堪称如雷贯耳。天下文风属江南鼎盛。而江南才子,又以江南文会共举文魁。这可不是永嘉书院那般颇具玩闹意味的文会。江南文会只于大比之年召开于寒山寺下。届时不仅是江南书院,整个大炎境内有名有姓的书院,都会派出得意学子前来参与。文会只比三项,分别为诗画、文辞、论道。诗画一道须得学子作画题诗,要求夺魁者须得诗、书、画三绝。文辞一道不作策论制艺,只看杂骈散文。写景写物写人写志无所不写。文会所作诗画文章皆尽糊名,置于寒山寺外供往来文人品读评选。人可于寺中领一张洒金签,将自己的姓名连同最为欣赏的文章写在签上,再交予寒山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