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重要的可不是参加大朝会。从五品的侍读学士,原职责是为陛下或诸皇子讲学。但如今陛下都过了六十了,皇子们也各个人到中年,哪儿还用得着一个从五品的小官去讲学?于是这侍读学士,便成了陛下放置亲信的地方。一些入朝不久,暂不宜居高位,却极得圣心的青年才俊们,能得了这个位置,便方便了陛下随时传召。都能够常伴圣架左右了,前程又何须多说?这升迁速度,莫说是张华阳这等还蹲在原地熬资历的了,就是谢青云在听了消息之后,也不由叹了口气。可穆空青本人却没有众人想象中那般春风得意。永兴帝并非随心所欲之人,若要给穆空青记上一功,大可以在吏部考评时让穆空青正常升迁。可如今却是直接下旨,将穆空青提到了侍读学士的位置上,那就必然还有旁的用意。尤其是这户部兼任之职也跟着水涨船高了,便更显得穆空青此次的升迁并不寻常。不过到底是升了官,怎么算都是喜事一桩。穆老二和孙氏的欣喜自不必说,连平日里每次练字都要穆空青盯着的穆空柳,都主动钻进书房捏着笔,给秦以宁去了封歪歪扭扭的信。穆空青在休沐时拜访了上官和座师文大人,并在家中设宴,约了几位交好的同僚喝上几杯,这是必要的人情往来,哪怕穆空青本人不欲招摇,也是不能少的。谢青云和沈桥等人倒还好,张华阳却是一脸痛苦。“你是不知晓,你这一升迁,我爹这几日是看见我就来气。我都快不敢回家去住了。”穆空青摇头,顾及着旁人在场,没同张华阳说得太多,只道升迁太快也未必是好事。而且,这玻璃工坊可以建成,中间也有张华阳的一份功在。那琉璃匠人的来历,必然瞒不过永兴帝。以永兴帝的性子,张华阳在吏部的考评是差不了的。可也只这一句,便叫谢青云听出了端倪。谢青云笑着应了声:“于庸人而言是如此,于师弟而言却未必。”穆空青觉得谢青云话里有话,说不准是知道些什么。穆空青望过去,却只得了谢青云一举杯。不过很快,穆空青便明白谢青云当日所说的“未必”是何意了。就在穆空青头一回受诏入宫讲学时,便被永兴帝问起了玻璃工坊之事。没得永兴帝的准话,穆空青手上的玻璃工坊如今还是只有一个小炉窖,每日能产出几块面积不足一平米的玻璃,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永兴帝听后,话语间也带了几分笑意:“朕听闻你家也得了海引,此次出海,可要装配上这新式琉璃?”穆空青立刻顺杆接话:“自然是有这心思的。只不过此物到底还是琉璃,若是从京城南下,只怕路上东西易碎。内子曾言,若是能直接在东南一带也建起炉窖,届时无论是自用或是售出,都要方便许多。”秦以宁这会儿人都在东南港口呢,哪儿来的什么言不言。只是朝廷命官不得经商,穆空青说话也必须得扯上秦以宁的旗子。永兴帝闻言更满意了。脑子灵活,言行举止却不跳脱。这也是永兴帝敢重用穆空青的最大原因。想问的事问清楚了,后面的时间,穆空青还当真给永兴帝讲了几截《春秋》,熬够了讲学的时辰,这才被放回了翰林院中。只不过穆空青这前脚刚进翰林院衙门,后脚永兴帝的旨意就跟了过来。一个月后,秦以宁在码头上见到了一个自己意想不到的人——她的便宜夫君穆空青。秦以宁看看自己肉眼可见被晒黑了的手臂,再看看面前这个依旧面如冠玉,甚至风采更胜往昔的男人,只觉得自己出现了幻觉。穆空青与谢青云并肩而立,身后则跟着张华阳以及户部的一干人等。面对满脸堆笑的广粤知府,穆空青很是谦逊地后退了半步,留谢青云一人与对方寒暄。看着两人互推太极的模样,穆空青思及自己这一行人来此的原因,不禁再一次在心中暗叹。陛下,您老可真行。这少说也得是千年的糖公鸡成了精吧。先前穆空青同永兴帝报备,他的玻璃工坊要建到南方,并向永兴帝保证,这些玻璃日后必会外售。这话才刚放出去,永兴帝便直接贴心地将穆空青给指派来了南方。不放也不成。穆空青说的那海水淡化装置,到底是他折腾出来的东西。旁人别说见过了,就是对着图纸去看,也未必就能折腾明白。这若是要装到船上,即便玻璃造价再低,也经不住需求的量大。万一出了什么错,误了出海的时候,岂不是又耽误功夫,又作践银钱?不过穆空青要南下,也不可能明火执仗地说我是奉命前来来卖玻璃的。所以永兴帝还给他找了个名头。这名头极其光明正大。彻查海贸,重定商税。说是重定商税,但只要脑子里没进海水,谁都清楚这税是只能往高了重定了。想来也是此次的船引定价给了永兴帝灵感。同样都是海贸,穆空青给出的船引定价的一万两一张,后头甚至还能再提。怎么先前南洋海贸的船引定价,便是几十两一张?即便二者获利有差距,也不可能差距这么大吧?于是,便有了穆空青等人的这一趟南下。一石二鸟,物尽其用。谁见了不得赞陛下一声节俭。第103章 一个工厂此行说起来, 应是户部公干才是。但来的人,却并非都是户部的官员。如张华阳这个纯纯的翰林也被遣来,说是为日后修史记事, 实际上是特意被调来蹭一份功。再比如……工部的匠人主事们, 也跟着来了几个。用的名头是评判贸易物品的工艺, 好叫户部官员准确估价。事实上, 是穆空青这儿建造大型玻璃厂的匠人不够,也是为了让永兴帝放心, 所以特意向永兴帝提的。穆空青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他和谢青云心里都清楚。所以,即便是穆空青在抵达广粤府后,直接去了城郊看地, 谢青云也没有多说什么。想要建造大型的玻璃厂,首先就得是买地造窖。几块玻璃厂的选址都是提前便遣人打探了的。主要有两点须得注意,一是离原材料的产地近, 二是最好离港口码头也近些。后者更为重要。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再高, 也高不过成品出来之后在路上碎掉。两者相互结合来看,玻璃厂的地址, 最终被定在了广粤府城到港口中间。东边是广粤府城, 西边是大炎最大的港口,南边还有采石场供应原料。最重要的是,这儿原就是片无主荒地。穆空青要在此建厂,只消向官府报备, 而后自个儿修整一番就能动工了。穆空青到了广粤,自然是要和秦以宁见上一面的。说起来,打从玻璃被制造出来之后,秦以宁还没见过这东西呢。如今已经快到十月了, 秦以宁那边的事情也处置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便是要等着各地商队将货物运至港口。这事儿急不得,秦以宁也只能等着,这便刚好闲了下来。穆空青这头得了秦以宁的口信,便直接同谢青云交代了一声,带着个小厮,架上马车,往秦以宁的住所去了。见到秦以宁之后,穆空青硬是呆愣了十好几秒。从前秦以宁常做男装打扮,本身长相也不是娇柔那挂的,穆空青也没拿她当做寻常的闺阁小姐来看。但眼前她这模样,实在是惊人了点儿。秦以宁钻上马车,摘下了面纱。穆空青沉默半晌之后,方才略带些迟疑地开口道:“你这若是叫你娘见着了……”恐怕秦夫人能将秦以宁的皮都搓下来三层吧。秦夫人虽是个不羁的性子,但却从不觉得女儿家必须得要男相,才能算是出息。从秦夫人自个儿的打扮也能看出来,在她心里,姑娘家的模样是否娇俏,和心底里是否只能依附旁人而生,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所以对于秦以宁刻意将自己往糙了打扮的行为,秦夫人是一万个不赞同。主要是,秦以宁也并非是当真不在意自己样貌的人。这一点,只看秦以宁同穆空青成婚之后,能够自由出门的时候,她还是更喜欢那漂亮的裙子首饰,而非男子长袍就可以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