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不知道能收到年礼的,这不是话本上才有的故事吗?什么过年过节的时候,东家会给伙计们派礼,这事在邑伊县都很少见的。毕竟大多数东家想的都是能省则省。哪管他们死活。可纪彬却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怪不得春安城来的车夫都说纪彬是财神爷啊。还说人家春安城的老板们都这么喊。他们也觉得纪彬是财神爷的!刺绣坊跟酿酒坊的年礼好送,但邑伊县杂货店跟未来私塾夫子万秀才家,还是纪彬亲自去的。当然了,已经回家休息的徐杰自然也少不了。这次去邑伊县,也是年前最后一次。杂货店开到十二月十五号就关门,那时候街上也没什么人,大家该回家就要回家。万秀才家有纪彬提前给的月钱,平日给炭,这次给年礼都没少的,他家今年过年日子也好过。要是说之前万秀才还有点别扭,但现在完全不会了。毕竟纪彬不仅把礼数做得足,也让他日子过得好,里子面子都有,万秀才心里都是感怀的。这一圈走下来。为纪彬做活的人,没有不满意的。周掌柜那边的年礼自然不是二钱,而是二两。他是掌柜,跟别人自然不同,包达也是二两,他们全都是纪彬的得力手下。至于柴力,那当然又是另一个层次,柴力都觉得东家对他太大方了。杂货店的李栋,林博林豪却没想到,他们才来杂货店一两个月,发年礼的时候也有他们。看着精神的鸡鸭,这个冲击就更大了。若是拿回家,那该多有面子啊。不过纪彬听说,林博林豪这两个可怜孩子,把鸡鸭送到照顾过他们的杂流小官家中。那个杂流小官还为他们做了担保,确保他们在杂货店做工不会惹事。这也是他们两个的感谢。知恩图报就是好孩子。纪彬知道这事,明面上没说什么,私下让周掌柜多照顾些。周掌柜看着东家给他的年礼,哪有不应的。纪彬做这些事并非充大方。而是真的感谢所有伙计绣娘们。能得到年礼,要感谢的不是他,而是伙计绣娘们自己的辛苦。而且他送了两次东西,意思却不同。之前送炭火,那是送给朋友家人。这次送年礼,则是给得力伙计绣娘们。做完这些,年前的事终于忙完了。纪彬正跟柴力商议要怎么过年,但突然出现的柴尺却吓他一跳。不等纪彬说话,柴尺就道:“两件事,一个我要把堂哥带走,要过年了,他不能在你家过年吧。”怎么就不能了?“第二是,荆高庄的荆姐让我提醒你一下,年前百戏流人肯定会去你们纪滦村的,让你多准备点散碎铜板,不然给赏钱都没法给。”百戏流人,这又是什么?纪彬思索片刻,恍然大悟。这个说法跟他那个时空不一样,但意思差不多,就是年前会有讲经的僧人,玩傀儡戏的艺人,耍舞狮的,说史书的,甚至还有女艺人滑稽表演,这些人会去大城市街头桥边表演讨赏钱。又或者搭个彩棚收钱进去。技艺高的,自然会去宿勤郡春安城这种,次一点的,可能会去邑伊县。而百戏流人,则在下面富裕村落里表演,过年嘛,大家也热闹,村里人看得也开心。大多数村民都是欢迎他们过去的。以前这些技艺人们是绝对不会来纪滦村的,毕竟太穷了,可今年不同啊!荆高庄的荆姐提醒,明显是她早就经历过很多次。等等,为什么专门提醒他?柴尺拍拍他:“因为你可是富户。”???好的,他明白了,自家是捋羊毛的重点对象。估计有不少说吉祥话的会到他家门前表演?罢了罢了,反正过年,谁不爱看戏法,听吉祥话呢?第56章听柴尺说完,纪彬就知道要去换散碎钱了,毕竟看戏打赏,确实要散碎银子。但这不是重点,而是要把柴力带走?可这也正常,毕竟他们是一家人,柴力是柴尺的堂哥,应该也是想回家过年的,而且人家已经习惯了。但柴力有些犹豫,因为他有件事还没做,那就是去夏阳坝去看夏大娘。也就是当初同僚同袍的娘亲。之前纪彬帮夏大娘读过两封信,那夏大娘的儿子是军中的保义校尉,还跟着太子副将去过汴京。纪彬跟柴力早就打算好,等这些处理完,就去夏大娘家送点东西,看一眼。柴尺听完,开口道:“放心,我让衙门的兄弟去就行。那位夏大娘我也知道些,每月衙门都会送去钱粮,你们放心吧。这次我寻个识字的过去,帮她念信。”这是南军国的条例,若是家中有人当兵,衙门每月都会送去钱粮。以前柴尺是差役的时候,对这些并不了解,当了捕快也是不太明白。可现在虽没副捕头的头衔,却有副捕头的权利,还能派遣手下去做这些事,所以对邑伊县的各家军户十分了解。柴尺也是个可靠的,他既然这样说,那定然是无碍的。既然夏大娘的事也安排好,纪彬也只能回纪滦村了。走的时候柴尺还说,等衙门放假,他定然会带着娘子,妹妹还有蔡运去他家玩的。而且蔡运那边也已经停工了,但还跟着柴伯父学看石料,估计等等才能闲下来。说着,柴尺直接把柴力拉走,仿佛怕堂哥不回家一般。纪彬只好托人把柴力的年礼送到柴尺家里,自己就不去了,不然又是一番推脱。柴力其他年礼跟别人差不多,就是多了两只鸡鸭。可红包却是一张二十两的银票。别说纪彬给得多。柴力值得好吧。单单帮忙送东西到春安城,都不止一次了。而且每次自己出差,柴力都在左右,之前梅园差点被人推搡,也是他看护及时。这种保镖,不是花钱能买来的。纪彬一个人回纪滦村,引娘还有点奇怪,更奇怪的是,他竟然带了包铜板回来。纪彬把有人来村里表演节目的事说了下,然后又道:“柴力被带他大伯家过年了,估计年后才会回来。”一时间,家里竟然只剩他们两个,还有点不习惯。不对,还有狼大狼二。它们两个上午出去遛弯,中午回来吃饭,时间规律得很。刚开始村里人还怕它们两个,但见狼大狼二直接去没人烟的地方,直接躲着所有人,也不会在村里乱逛,只在纪彬家里,这让大家安心很多。不过纪彬能养狼的消息,还是慢慢传开。养狼啊,是真的厉害。纪滦村的人现在都比较闲,手里的活都已经忙完了,虽然刺绣坊还在开着,但现在进去也就是喝茶聊天蹭蹭炭火。纪彬倒是也没拦着,让王大娘把刺绣的东西都收好,女子们小孩们进去也没什么。酿酒坊的门则是锁上,把新一批的黄米酒,跟酸果酒酿上,安排好值班的人随时查看,这里也就彻底放假了。黄桂稠酒则等到一月份了再开始酿,等到酿好送到春安城,会是最新鲜的。现在十二月初六,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的东西。天气冷,什么活也干不了。可大家明显发现,几乎家家都有新衣穿,就算最节省的人家,也会给孩子老人置办新衣裳。手头有钱就是不一样的,再说了,东家可是给了一匹布,趁着过年前赶紧做出来,穿着也暖和啊。有些人家连纸被都不盖了,换成厚厚的羊毛毯,还买了炭火,就算没买的,自己也烧了些。反正这个年,是个极温暖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