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小货郎> 第31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9节(1 / 1)

哪个都不是什么好选择。但也有些地方不能种棉花,比如早就失败了的江南一带,他们那阴雨天实在是多,不适合种棉花。可是聪明的江南百姓翻完整本种棉书,目光放在了最后几页里面。那就是去棉籽机器的图纸,还有纺棉花的图纸!他们是不能种棉花,但他们可以生产机器啊!他们这里工匠不缺,材料不缺,可以又快又精准地做出机器出来。甚至还可以试着改进!而且江南松江府这边,原本就小范围流传他们本地的去棉籽机器,松江府本地机器跟种棉书上的机器虽然不太一样,但作用都是相同的。不管生产哪一种,肯定能卖得很好!别说了,现在就开始生产!不过让人惊讶的是,松江府这边的去棉籽机器,也是个女子所做,听说她织布手艺极好,也许就是这个因为,对这些机器特别了解,所以动手做了出来。原本还因为棉花不够不能继续改进,扬州徐家听说此事,特意过来资助她,这才完成最后的步骤。而扬州徐家并不需要她还钱,只是想把这件事告诉自己朋友。没错,就是扬州的徐三公子。他在年后偶然知道松江府真的有人做出来纪彬想要的东西,刚打算把这件事写信告诉纪彬。谁知道种棉书就来了。里面的机器画得栩栩如生,再看研究出机器的地方,跟纪彬是同一个县城啊!在自己终于发现去棉籽的机器时,纪彬说不定都用上了?徐三公子没想到,自己又晚纪彬一步。除了感慨他真的厉害之外,别的也不能说什么了啊。不过徐三终于明白,纪彬为什么对这种机器那么看重,这东西真的能提高效率,能让棉花变得更实用。而且弹过的棉花,确实更加松软。冷天盖个松软的棉被,简直是一种享受。他家现在被褥全都是棉花的了,每天恨不得早点上床睡觉。棉花出现,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种棉书的出现,只会让很多人变得不同。整个南军国都陷入两种情况,能种棉地方,想办法买棉花种子,准备种棉花。不能种棉花的地方,则是在做最后几页的机器,准备把机器卖给其他地方。也不能说整个南军国。还有一个地方,连种棉书都没怎么看,直接扔到一边。那知府跟指挥使嗤笑:“种棉?我们有那么人种棉吗。”兴华府指挥使皱眉:“盐场人又不够了?”“嗯,过年时冻死一百多个,烦死了。”知府站起身,嘴上的胡子翘起来,“一群废物,冬天都过不去。”“你要快点,十天后夜晚有船靠岸,要买二百万斤的盐,要是弄不到要赔钱。”这个指挥使脸色难看,显然跟兴华府知府一个想法。这知府摆手:“放心,我已经派人去雇盐工了。你再给你拨点人。”拨指挥营的兵士去雇盐工。这是雇吗。两人心知肚明。但管他怎么样,他们卖盐才是最重要的。指挥使又道:“种棉书真的不推下去?朝廷的旨意可是十分重视。”“那也重视其他地方,我们这里是例外。再说我翻了下,咱们兴华府又不适合种棉,推下去干什么。”知府并不在意,但他也不是个蠢人,一看不挣钱,立刻把书合上。他才没空管这些。朝廷?朝廷又能拿他如何。他可是姓谈,在整个兴华府里,姓谈意味着什么,很多人都知道。这天下可能是南军国皇帝的天下,但兴华府,却是他姓谈的兴华府。这件事,可是整个兴华府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在兴华府,那是他跟指挥营说了算。但指挥营还靠着他赚钱,怕什么吗?官知府懒得发种棉书下去,整个兴华府自然不知这件事。还是过了十天半个月才从外来的人口中偶然得知。可兴华府本地的人却是不信的。官府哪有那么好,免费教他们种棉花,这事根本不可能。一定是外面的人瞎吹的。他们在兴华府生活这么多年,当了南军国子民那么久,从来都没听说过官府做过好事。只会强行征他们做盐工。这就是古代信息闭塞的结果,也是许多人不愿意相信超过自己认知以外的结果。跟兴华府只隔了百里的另一个地方邑伊县,此时却热闹非凡。三月七日,春安城的刺史都过来了,陪着圣架一起到邑伊县封赏。这个圣架是空的,上面放了件圣人喜爱的玉佩,旁边跟着车架的是个老侯爷,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他代替圣架来这里恩赏众人。他在旁边也被人抬着,只是轿子并不起眼,反而是空着的圣架格外引人瞩目。这就是皇亲国戚代圣人仪仗前来赏赐。邑伊县衙门前,周围一圈围观的百姓,被邑伊县兵士们喝退十步之外,可以观看赏赐场面,但不可大声喧哗云云。这会老侯爷他们还在路上,估计还有半个时辰能到。但焦十一焦十五,荆高庄荆姐,荆思华,王知县,乃至纪彬,已经在此等候。现在的程知县自然也在。余下小吏捕快,皆是穿着新衣,看着已经清场了的道路,等着恭迎圣架到此。其他家眷则在更后面的地方站着,如今场合,自然都是要到的。等到日上头顶,这才听到远处喜乐鼓乐之声。纪彬听过类似的声音,好像就是圣人出行时会有的奏乐。再往前看,浩浩荡荡几百人抬着空轿子往他们这边走,虽说圣人未到,但仪仗还是足的。想着从汴京到邑伊县近千里的路途,圣架都是这么大张旗鼓的往前走。这是大半个南军国都知道他们被封赏了?如此的体面,也是圣人在世头一遭啊。谁让这是种棉神书,让圣人太子都欣喜若狂的神书!虽说已经能听到鼓乐,还能看到人影,但毕竟是仪仗,走得还是很慢。以纪彬知道的,这些仪仗会在临近城池,城池里面的时候奏乐,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则是疾行。若是都按现在的速度,只怕他们要等到三四月份才能看到封赏的影子。也有人说这种行为只是虚假的仪式。但纪彬看来,却也是彰显圣人威仪的一种方式。就是刷刷存在感,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个皇帝在,有天子在,天下子民必须恭敬顺从。是巩固自己统治的一种手段。没看周围百姓,已经被这个盛大的仪仗表示出敬畏之意,有些甚至差点跪下去。这就是圣人出行吗。圣人没来都这么体面,若是来了呢?纪彬可是见过的,若是圣人真正出行,那场面可比这夸张多了。纪彬表情自不用说,旁边焦十一焦十五,还有荆高庄的人,已经眼含热泪,显然被这种仪仗感动到了。见他们这样,纪彬脸上自然也浮现出激动。总不好跟别人不同。等到仪仗慢慢靠近,老侯爷慢吞吞的走下来,这一路就算是坐轿子过来的,那也很累了。这老侯爷看着五六十岁,身体并不算太好。但终于到了这里,也算终于完成圣人嘱托,主要把封赏做好了,他任务也就完成。老侯爷都有点热泪盈眶,要不是为了家里不成器的几个孩子,他都主动请缨,跑这么远啊。老侯爷到此,首先迎上去的,自然是两位知县。王知县跟程知县都去交谈,那老侯爷虽然脾气不算好,但也在搭话,还多看了王知县几眼。这人倒是个人才。到程知县这则是更亲近了些。就差直接喊程将军了。寒暄过后,就是真正的封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