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春安城的作坊们,原本就是他怂恿过来的,如今不过去,只怕很多人不安心。反正兴华府这边先建着,等他把春安城来的作坊都安排好,再回来看看。他对基建还是很上心的啊。只有等兴华府基建结束,估计他才能安心。安心干什么。安心做生意!他的船,他的货都在做准备。他甚至都做好春安城邑伊县所有商品远销海外了。以南军国的货物,远销海外肯定非常正常。就算先不想那么远,通过海运航运,销往整个南军国也是可以的啊。他们邑伊县的酒,邑伊县的布料刺绣,都是极好的商品。纪彬都有点迫不及待了。既然绝对要回去,他们收拾得还是很快。一行几人基本都是骑马,自己有马的骑自己的,没马的租一匹。从兴华府到邑伊县这段路,基本上三天就到家了。而这条路的动工时间差不多也已经计算好。等到兴华府的主街道路跟码头街修缮好,蔡运就带人去修海太城跟兴华府之间的路,柴伯父则修这条官道。这两条官道没有一年多的时间下不来。但毕竟是官府的活计,到时候工具不会那么棘手,肯定会比普通人修路要快很多。兴华府到海太城那段路,自然是兴华府承担,邑伊县跟兴华府的路则是两边共同承担。邑伊县肯定是没问题,不管是棉花还是他家,这税收肯定够的。就是兴华府这边估计差点事。不过没关系!他可以问船运买卖的收税啊,而且那时候码头建好,什么停泊费,什么过路的买卖,这些都能赚钱。赚了钱修路,就能赚更多钱。这账纪彬已经算得明明白白了。回到邑伊县,江志乌革直接回县衙,他们也辛苦很久,该好好休息。经过这一趟,他们对纪彬算是佩服万分,虽然纪彬比他们年纪小,但人人都想喊句大哥。没办法,谁让纪彬那么厉害呢。他们就佩服如此厉害的人。纪彬给兴华府百姓谋的福利,是多少人做梦都想不到的。都说平定兴华府容易,但真正稳住兴华府百姓,稳住里面商户们,却是极难的。但纪彬不声不响,通过一件件小事,竟然把这件事办成了。中间甚至没有出现太大纰漏。不是这事情太简单,而是纪彬对每一件事都有预估,如今兴华府这么快恢复建设,也是因为纪彬早就做好准备,发生什么事都有应对的方案,这才能安抚民心。如此厉害的人,怪不得柴大哥愿意跟着他!他们都想跟着纪彬做事了!柴力陈乙也被纪彬安排回家,先回家休息休息,以后还有很多事要忙。还有个单独的林博,林博则是回冰铺休息,现在冰铺生意不如从前,店里的伙计们也能休息,不时可以去对面杂货店帮忙。伙计们原本以为到冰铺淡季,纪彬东家说不定会辞退他们。当时林博就说了:“东家生意做得那么大,只有再招人的份,根本不会辞退你们。”原本新来的伙计们还不怎么相信。毕竟是卖冰,只有天热的时候生意好啊。现在九月份,冰块确实渐渐卖不动了,引娘也知道他们的想法,只让他们去杂货店帮忙,那边事情也不少的。反正不会辞退就对了。明年还要继续忙呢。春安城冰铺基本也是这种情况,特别是徐杰跟纪一飞都被喊回去帮兴华府的忙,冰铺的伙计自然而然就去了杂货店。反正这两个店面不仅离得近,平时关系也好,对伙计们来说,基本也没换活计。不出意外的话,以后都会这样了。而且因为第三个杂货店分店开业,估计等到明年冰铺开业时,他们杂货店还是要招人。不然人手肯定不够。纪彬回到家时,引娘非常惊喜,她以为纪彬要等等才能回来呢。她这会正在算账。如今家里一个刺绣坊,一个酿酒坊,一个商会,一条船,几百亩棉花小麦,还有两个暂时闭店的冰铺,三个杂货店。那账本都厚厚一摞。也是现在每个店里的管事掌柜都不错,否则引娘天天都要账本上过日子了。就算是这样,也还是家里三个小姑娘帮忙,当初从兴华府买的三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都跟在引娘身边,学着打算盘记账,可以给引娘打打下手。其中最用心的就是棉紫的女儿小芸,另外两个叫小雾跟小霜。后两个算着跟着前一个起的名字,都没什么姓氏,就这么喊着。三个小孩一个八岁,一个十岁,一个十二。都是吃过苦的孩子,极为懂事,见主君回来,十分有眼力的退下。纪彬倒是没多管,引娘用得顺手就行。“你怎么现在回来了,我以为兴华府那边还要忙很久呢。”引娘笑着问,纪彬坐到她身边,随便翻了翻。纪彬随口道:“确实要忙很久,但这种基础建不是一时半会能建成的,等他们那边忙过这一阵,我再过去。”这就是不当官的好处啊,他可以出主意,也可以帮忙拿主意,但具体的监工却不用他处理。如果他真的当了布政使,只怕要天天守在那,哪有功夫回家看看。“春安城那边的人催得着急,他们是不是很想来邑伊县开铺子?”纪彬问道。引娘立刻点头:“还是因为梁家二女儿的货单被人知道,大家这才明白她在这能赚多少钱。”毕竟纪彬硬生生打通了兴华府的关节。就算那边还没平乱的时候,其中的货单就让人震惊了。旁的不说,就胭脂水粉,钗环首饰,梁家二女儿一个月能买三千件。要知道以前的老梁那边,一个月也才这么多而已。如今在三千的基础上翻倍,确实按照纪彬承诺的,不会让春安城梁家生意受损,但不代表他不会给梁家二女儿这边提量啊。等于总数增加了,但是多的全给梁家二女儿,老梁那还是跟之前一样。这样一来,老梁他大儿子大儿媳能不着急吗。可着急也没用,不管是梁二还是纪彬,都按照当初的要求来做,不损害兰阿巷子梁家的订单。毕竟当时谁能想到,纪彬还能做成兴华府的生意。老梁本人无所谓,不管哪个孩子挣钱,那都是他挣,再说他手头挣的钱已经不少了。甚至也知道纪彬引娘故意让二女儿挣钱,好做给兰阿巷子的作坊们看。当初请你们来邑伊县开分坊,你们都不来,现在知道挣钱了,着急了?还是跟纪彬当初说的一样。他就是要把梁二这边打造成模范试点。不仅作坊是他免费提供,订单也是头一个供应。人家梁二家吃不下的订单,才会给到别人。基本等于人家有做不完的买卖啊。所以春安城兰阿巷子那都坐不住了。多好的买卖,他们怎么就没把握住呢!可以说经过这段时间的运作,梁二这个试点非常成功,吸引了很多春安城作坊想来找门路。就是派家里的分支又或者不能继承家业的孩子过来,开个分坊也不是很费事的事情。赚的钱怎么分纪彬是不管的,只要来人就行。以前大家还有犹豫。现在都挤破头了。哪家能攀交情给纪彬写封信,那都是让人羡慕的。谁不知道纪彬在兴华府都做了什么啊!人家一边开店,一边跟官府里应外合,抓住了兴华府最大的贪官,还在帮忙那边做基础建设。不少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震惊的。但震惊之余又觉得很合理。发生在别人身上可能不合理,但在纪彬身上?太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