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缨回去的时候沉默不语,安静的让随行人员都不知道该怎么说。穷的地方太多了,船屋那边的问题一时间也解决不了啊。关键是谁敢打包票说来解决这个问题?平川市可不只有一个船屋村,这边黎家船屋村,那边还有张家、陈家呢,大大小小十几个,想要把这些人都弄上岸,这可不容易。大工程,就算是领导想搞,也得掂量下市里的财政允许不允许呀。“市里的晒盐场不是觉得原本的厂址小,想要挪换新厂扩大经营规模吗?”李秘书连忙点头,“是有这个打算,您的意思是……”想要把老厂房留给这些船屋群众?长缨的确是这个打算,不过这个问题不是她一句话就能解决的,“回头开会再讨论这个问题的可行性。”远离海湾海腥味也早已经散去,但那随着海水波动的船屋却钉子似的扎进她的脑子。弄堂逼仄,家属院狭小,但到底还有个安身立命之所。这群海上漂泊的船民,却连一方安稳天地都没有。总要解决才是。作者有话要说:船屋一节参考《大大扶贫故事》里的连家船民第132章 出路人刚回到革委会大院, 就有人热络的汇报消息,“钱副主任去第一造船厂那边了。”第一造船厂早晚会出事。林厂长想法子让那些被关押的工人家属们来这里闹事,可长缨也从来不是坐以待毙之人, 迅速地予以还击。虽说利用工人家属们并不是那么光明正大,但是眼下的斗争她所求的可不就是一个结果吗?至于过程, 长缨从来也没把自己标榜为道德君子。“知道那边具体情况吗?”“听说是林厂长嫌工人家属们闹事烦,就要把那些工人给开除了,这惹恼了工人家属们, 他们把林厂长打了一通,气得林厂长非要把这些人全都抓起来,这不公安局那边接到报警,刘局长就过去了, 又怕闹出大事来原本是想要请您过去的,您出去考察, 钱副主任就跟着过去主持大局,倒是稳住了局面。”钱副主任倒是和早前长缨共事的那几位同事有点像, 懒人。必须得压着才会干事。如果上面懒有作为,他能比上面更懒。能做事就行,长缨倒也不会再多做其他无理要求。问了下那边的情况, 确定钱有财能稳住局面, 长缨也就没再多问。主任办公室的电话打到了晒盐场那边。李秘书客气的寒暄过后这才声明来意,“傅主任想要来晒盐场这边看看, 不知道现在合适吗?”这么客气,倒是让晒盐场的司厂长有点懵, “当然, 当然欢迎傅主任来指导工作。”过去领导视察也就是提前通知一声,哪会这么好声好气的跟你商量?今天这是怎么了?市领导的事情司厂长倒是有听说过一些, 不过这跟他没什么关系,这个晒盐场向军区负责,和市里头关系不大。等到长缨过来,司厂长也没想明白今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位新领导来到平川没多久,好像来到后也就去了市里的第二机械厂和造船厂,其他厂子都没去。晒盐场这边更是捞不着。司厂长第一次见到人,觉得这位领导有些过于年轻。只不过年轻也挺好的,有朝气有锐气,比起绝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更有想法。而且年轻人需要建功立业,和那些躺在功劳簿上坐吃山空的又不一样。长缨觉得司厂长眼神锐利,让她想起了傅爷爷。神色有那么瞬间的恍惚,她自从知青下乡后就再也没见过傅爷爷。哪怕是回了两次上海,也因为种种缘由没能见到。不过这恍惚也只是那么一瞬间,很快长缨便回过神来,伸出手去,“打扰了司厂长。”还真是个当兵的,手上的茧子十分明显。说起来她也算是军人家庭出身,闲扯了几句倒是让司厂长对她态度温和了许多,“那你爷爷现在身体怎么样?”“还行,他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惜身体跟不上,还是老老实实的在乡下种点菜好,我前些天跟他打电话还跟我说今年种的西红柿长得不错,我不在家吃不上。”司厂长笑了起来,“这有什么,我家那口子也种了些菜,回头送点给你。”长缨连忙拒绝,“那就算了,我不会做饭也没时间,都是吃食堂省心,就不浪费了。”李秘书瞧着两人闲聊,保持距离跟在后面。他觉得这个领导跟其他领导还挺不一样的,虽然年轻但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她可真是拿捏得死死的。倒是比那些老油条还有油滑几分,但又不会让人觉得过于圆滑失了真诚。也难怪年纪轻轻就被调到这里来,看样子省里也是下了大本钱的。长缨绕了好一会儿终于说到了正事上面。司厂长没想到她说的是船屋的事情,“这个的话怕是不太行,虽说我们新厂那边在建设,但是老厂也没打算荒废了,这边也会留下一批工人。为什么要不干脆重新找一块地安置这些船屋群众呢?”长缨闻言苦笑,“安置人倒是不难,问题在于他们上岸后该怎么生活,住的地方解决了,依靠什么为生呢?”总不能在家等着喝西北风吧?长缨的话让司厂长愣了下,这才意识到不只是要让船屋群众上岸,还得解决上岸后的生活工作问题。“那这是挺麻烦的,我倒是去那边看过一次,船上生活的人个头也偏矮,佝偻着腰背让他们进工厂的话,只怕劳动能力也比不上。”重点照顾这些人,只怕还会引起其他群众的不满。所以这事是挺难办的。“再想想办法。”长缨笑了笑,“走,咱们过去看看,我还是第一次来晒盐场,看看到底什么个流程,来长长见识。”……再度回到革委会大院?经是黄昏时分,钱有财处理了造船厂那边的事情刚回来没多大会儿。听说长缨回来了连忙过来汇报工作,“工人家属们意见很大,我和老刘好不容易安抚住群众情绪,听他们发言,这个林广升也真是本事,工人因工受伤他竟然能把抚慰金克扣一半,我看还有的查,这个造船厂是得好好查上一查。”别的事情钱有财觉得也就罢了,可是克扣工人的抚慰金这条绝不能忍。“人现在在哪里?”“他是干部不能直接拘押,暂时让他在家里待着,等进一步的调查。”长缨听到这话后皱了下眉头,“这样不妥当,你让刘局长带几个人去把人请过来。”钱有财又不傻,听到这话略有些迟疑,“他不敢跑吧?”“别忘了他那里可是造船厂,最不缺的就是船。”倒不是长缨小人之心,只是从东南沿海偷`渡出国的人可真不少,这位林厂长又是造船厂的一把手,万一狗急跳墙跑了怎么办?安全起见,还是把人控制起来好,“另外,现在就安排人,加班去查造船厂的财务,这事我让小李来安排,你和刘局长开车现在立马过去了,先把林厂长看住。”钱有财觉得这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不过大领导这么安排了,他也没二话。大院里有发动机的声音响起,长缨喊李秘书过来,“找几个人,去造船厂那边,把他们的账本彻查一下。”既然敢在抚慰金上做手脚,难保这位林厂长不把手伸到别的地方去。李秘书没想到竟然要这么“大动干戈”。“这样会不会影响不好?”毕竟造船厂可是平川地区第一大工厂。长缨苦笑,“是不好,但账面上如果出现很多问题,那就是天大的麻烦,先去吧。”李秘书连忙应下去找人做这事。长缨待在办公室里,目光落在挂在墙上的地图上。想要在这地图上找一块地并不麻烦,麻烦的是该给这些人安排什么样的工作呢。司厂长的话不无道理,安排了更好的工作,其他群众也会有意见。怎么端好这碗水就变得格外考验人。而作为领导,她还真得学会这权衡之术。人来到地图前,长缨看着那些山岭丛林,脑海中是广交会上那些交易商品目录,一个个的商品蹦出来却又被她否定。技术含量太高的不成,这些船屋群众没这个本事。他们最大的能耐是打鱼,难道做小鱼干吗?加工小鱼干?长缨忽的想起了一个东西——鲱鱼罐头。这东西她只是听说过,不过现在她的脑袋就像是被打开了的罐头一样,想法犹如番茄酱一般倾泻而出。渔民依靠大海为生,讨生活自然也要从大海中来。那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怎么能被陆地局限了思维呢?海水养殖不就是很好的出路吗?近海的养殖场,饲养海鲜甚至珍珠之类的东西,这些都可以搞出口啊。长缨忍不住拍了下脑袋,可真是灯下黑,在这沿海的城市愣是没想起来怎么搞这经济,她这内陆思维要不得。回到办公桌旁,长缨拨通了洪山外贸公司的电话。接电话的人是梁明玉,他还以为是谁来咨询产品呢,没想到竟然是长缨,“长缨,他们都说你调走了,也没说清楚,你调到哪里去了呀?”长缨简单提了一句,“明玉你帮我个忙,看下今年广交会上有多少海鲜出口.交易,另外咱们有没有珍珠之类的珠宝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