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节(1 / 1)

“怎么不可能?”孙广平眼底满是嘲讽,“你听人说的孙家会种兰花对吧?不这么说,她怎么可能招的道上门女婿,又怎么可能把大姐嫁到郑家?”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没了,但兰花孙家的名头还可以用来招摇撞骗。魏东来被上了一课,走的时候脚下跟踩了棉花似的,“这件事我不会跟别人说的。”哪怕是长缨,他也不会说。秘密在告诉其他人后就不再是秘密。孙广平听出了弦外音,他冷冷的笑了下,“无所谓,我又不靠这个骗人。”别人知道与否和自己没半点关系。他何尝不知道,倘若自己是黎中华,倘若他冲到工会办公室求公道听到的却是他妈的冷嘲热讽,也会气得失去理智恨不得让这人永远闭嘴。可那死了的是他亲妈啊,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母亲,就算再怎么瞧不上她满口大话整日里拿着兰花孙家的名声蝇营狗苟,她依旧是自己的母亲。孙广平看着离开的人,转身回了车间。手艺没了,兰花孙家也该一起消失。魏东来爱说不说,他无所谓。……魏东来心情复杂的回去,正想着再找个什么方向来研究平川地区的兰花种植问题时,长缨正坐在小船上远离海岸。童教授正在拿着工具做测量,“这里还行。”小船没有再继续往大海深处去,留在这个位置打转儿。李秘书注意到长缨脸色有些发白,他递水过去,“要不喝口水?”“没事。”长缨摇头问童教授,“这里是不是有点太深了?”“还行,咱们做近海养殖也需要注意对海洋生态的保护,虽说放眼世界纵观地球,海洋比陆地面积大得多,论生态恢复能力海洋也远胜于陆地,但是近海与深海的生态修复能力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近海生态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更大,搞近海养殖也要注意这一点,一定要做好近海环境保护,坚决杜绝环境污染。”童教授说起专业方面的知识格外的健谈,倒是张教授提醒老伙计,“先打住,咱们先做好测量再说。”“没有,童教授说的其实挺有意思的。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这话倒是没错,黄河的水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其实都是历史给与我们的沉痛教训,如果我们一味地发展经济而不知道保护环境,将来只会用更大的代价来治理环境,这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作者有话要说:2022年更新的第一章 ,本章发红包!新年快乐啊,2022年大家都发发发第137章 贷款改革开放后, 国内的经济发展节奏是先发展后治理。这虽然符合当时的要求,也在很长时间以来带动经济增长,但是不顾后果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更多。后来的治理虽然有效果, 但一则浪费了许多资源,二来污染期间带来的伤害是实实在在无法弥补的。实际上在发展之初就注重环境保护, 拟定一些环保标准,这样就能防患于未然,减少很多麻烦。长缨请人来考察之前就有考虑过环保的事情, 实际上在沂县时她就提出过,不能为了追求好日子而竭泽而渔,可以靠山吃山但还要注意保护绿水青山。如今童教授和她观念一致,没什么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小船上童教授听到长缨这一番话也满是赞许, “小傅你这想法很好,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不能为了追求一些东西就把责任丢给后人,这是不负责任的。”他也是花了很多时间才弄明白这个道理, 没想到这小同志年纪轻轻的就能厘清其中逻辑,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觉得这样也挺好,有这样的年轻人, 国家才有未来。烈日炎炎下的海面并不清爽, 甚至带着几分燥热,哪怕是带着沙滩帽, 长缨还是不可避免的被晒黑,实际上没被晒伤已经是阿弥陀佛。她倒是无所谓, 倒是革委会的其他人看着领导有点懵。前两天还是白净面皮的女领导, 怎么今天就成了黑皮的包公?从造船厂赶回来开会的钱有财见状忍不住问了句,“长缨主任, 你这是下井了?”平川地区也有些矿藏资源,几个煤井的开采量还算可以。“没有,等过段时间再去。”长缨捋了下头发,“我有那么黑吗?”钱有财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个问题,斟酌了好一会这才说道:“虽然黑但依旧闪闪发光。”人群中最耀人眼目的那个崽。尽管这光环来自于权力,但不可否认眼前的年轻女同志有其个人魅力。但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员干部,又有谁会买这个人魅力的账呢?说来说去,权力才是最耀眼的存在。长缨闻言笑了笑,正要说话,周副主任和郑委员姗姗来迟,两人连连致歉,“不好意思迟到了。”迟到了不到一分钟,长缨也没计较,“匆忙请大家过来开会,是想要介绍一下从首都来的两个专家,还有个专家这两天去下面视察,等日后有机会再介绍也不迟。”长缨请童教授和张教授出来,“这两位是研究海水养殖的童教授和张教授,这两天我陪着两位教授去海边勘测,初步拟定了几个饲养地点,对近海养殖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分析。”李秘书已经把可行性分析报告发了下去,班子里其他人看着这薄薄的几页纸,看长缨的眼神都透着诧异。勘测之余还能把这可行性报告写出来,他们这位领头羊还真是精力充沛。“大家看一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向童教授张教授他们提问,有问题大胆提出,尽可能的把问题解决在工程实施之前。”会议室里一时间只听到笔尖落在纸张上的沙沙声。长缨也低头看自己撰写的东西,拿着笔在上面做补充说明。“长缨主任,我是外行问个问题您别笑话,咱们这要是以市里的名义搞这个,前期的投入大概有多少?”吴德斌的确不是什么内行人,但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得花多少钱。市里头的财政能否支持这多点开花似的近海养殖场的建设。钱钱钱,这个问题永远让人头疼。“这个问题不错,财政局的同志今天来了吗?”李秘书连忙回答,“去请了,不过去了下面县里今天不在市里。”局长过不来其他人还能来不了?大概是怕花钱所以不敢来。长缨调侃了句,“怎么财政局的人还担心这个,钱又不是自己家的,他们也不过是替国家替人民暂时保存而已,怎么还有了地主翁的心态?钱该花的时候就不能畏畏缩缩的。”说罢长缨没再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她正面回答吴德斌的提问,“每个近海饲养场的花销构成由构建饲养场还有一些鱼苗、蟹苗的采购两部分构成,除了饲养场本身的花销,那就是加工厂建设需要的投入,还有就是船屋渔民上岸暂时所需的开支。大体上就这三部分,我没说吧钱副主任。”钱有财连连点头,“没问题的,这三部分的话,饲养场和加工厂的建设投资可以由财政上出,按照惯例咱们市也需要建设一些工厂,长缨主任你要是想搞近海养殖加工可以向省里提,这样还能得到省里的一些财政支持。就是船屋渔民上岸这个,不好从财政里出,民政那边也没那么多钱。”毕竟涉及到成千上万的人,哪怕只是一家一户只一间房,那也得上千个房,财政没办法兜底,民政更没办法。钱有财的话让大家看到希望之余却又无比头疼,之所以要搞什么近海养殖那是为了解决船屋渔民上岸后的生计问题。如果最主要的问题都没办法解决,那这岂不是本末倒置?近海养殖可以搞,但怎么对船屋上的渔民交代?一干人等齐刷刷的看向长缨,想着这位领导是不是还有其他法子解决这个问题。长缨还真有,只不过还没等她开口,吴德斌又开口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法子解决,咱们或许可以试着联系市联社那边。”这个提议让长缨忍不住看了过去,这想法倒是与她的不谋而合。“吴委员说的没错,我们可以先让市联社出一部分嘛。”市联社?这让在座的人都愣在那里,还能这样?长缨提的市联社其实就是市级部门的农信社。市里有市(地)联社,县里有县联社,具体到公社或者村那就是农信社的最小一个单位。不是钱有财跟领导过不去,只是这不对啊。“长缨主任,市联社能批这款项?”不是他打击军心,市联社只怕并不会。那里头精明着呢。“市联社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帮扶三农,农业农村农民,船屋渔民不是城镇户口吧?”城镇户口每个月能领固定的口粮,船屋渔民可没有这待遇。一群人目瞪口呆,还能这样论?“那不是城镇户口自然就是农村户口了。”这里面的逻辑不要太简单,长缨继续说道:“既然是农村,自然在市联社的帮扶范围内,再说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些钱不让他派上用场,留在金库里发霉吗?”会议上的内容很快就传到了市联社的吴主任那里。“咱们这个新领导,可真是能说会道的很,这一张巧嘴死的也能被她说活。”传话的秘书有些迟疑,“那咱们是借还是不借呢?我问了吴委员,他也没说。”农信社是一个特殊的体系,市联社的上级部门是省联社,最高领导则是中国农业银行。只不过在这体系外,也受当地政府的制约。可以拒绝,但拒绝之后所要承担的后果,就得看市里头什么态度了。吴主任看着办公桌上的那一颗仙人球笑了起来,“当然借了,那边要多少咱们就借出去多少,咱们市联社什么时候缺过钱?不过咱们这借钱可从来都是短期借款,我就想要是还不上的话,这笔烂账,革委会那位新领导该怎么负责。”秘书听到这话顿时明白这到底什么个意思了。主任和市革委会的吴德斌委员那可是亲兄弟,早前造船厂田吴两家斗殴导致不少吴姓的族人被造船厂开除,连带着吴委员都被迫在会议上做检讨。这笔仇能忘了才怪。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罢了。“老天爷还是长了眼睛的。”吴主任笑了起来,“不然再这么搞下去,咱们整个平川都要被她弄得一团糟,没了分寸。”……长缨早就知道吴德斌和市联社的吴德文是亲兄弟,不过李秘书这个提醒的善意她还是感受到了的。“你这么一说,我是不是应该把这件事交给吴委员来办?”这件事牵扯范围大,不是李秘书能够乱插嘴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