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6节(1 / 1)

然而嘹亮的声音提醒着他,自己正在军区招待所里休息,该面对的总要面对才行。“娄团不在,有什么事你给他留下话就行了。”招待所的工作人员递来了信纸,“回头送他办公室去。”“他还挺忙的?”“之前挺忙的,不过回头再晋升了,估摸着就没那么忙了,这要是再一成家,估计又忙起来了。”她就说娄越对人家姑娘有觊觎之心,之前还暗戳戳的,现在挑明了果然不一样。“对了,长缨呢?”“你说那个傅主任啊,昨晚就送回去了。”她看了下时间,“这会儿应该在办公室上班了吧。”梁明光越发觉得面红耳赤,他怎么喝点酒还喝多了呢,这二锅头果然比红酒来劲的多。长缨这会儿不在办公室,而是在会议室里开会。昨天下午的会议短暂,但足够一群人忙活得了。看到那些休息不足的面孔,就知道她没白忙活。顾耀明几乎没怎么睡,但精神劲头十足,作为金城市的政法委主任,他被忽视太久了。野心一旦蓬□□来,没有什么能阻拦他的去路。从大到小,将赵春生这过去十多年做的事情全都摆了出来。会议室里一干人等意识到,顾耀明似乎只是追究赵春生本人,即便牵扯到省里的那位梁主任,也只是大事化小的用一句“被蒙蔽”带了过去,并没有深究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倒是跟他们猜测的差不多。不过能把赵春生给弄下去也够了。市里的会议一开一整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消息传到了斜对门。小韩秘书放低了声音,“瞧这架势,只怕赵副主任那边要倒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他不倒霉倒霉的人更多。”小韩秘书点头,“您说的是。”赵春生俨然成为弃子,这位领导不打算再捞一把。换做是他也不会捞,万一人没捞起来还把自己弄得一身骚腥怎么办?只是小韩秘书怎么也没想到,那边市里不止是要赵春生倒霉,还要他的命!权色交易,贪污国家资产,还有包庇纵容亲人行凶出了人命官司。赵春生又何止是一星半点的问题?只是从赵春生被抓,到审判出结果不到一星期的时间,这个效率震惊的又何止是市委这边,省里也傻了眼。才一星期啊。“到底是市里的二把手,这么快结案万一回头出现什么问题,那可不好交代。”梁主任看了眼坐在对面的人,这已经是第三个过来打听消息的人了,“他可以向省高院上诉嘛,正好你负责政法,要不要再审不就看你了吗?”省政法口的一把手讪讪一笑,“听说是那个傅长缨亲自抓的这案子,应该不会存在什么冤假错案,该定案就定案,早点处理了也好,还能安抚金城市群众的心情。”办公室很快又安静下来,梁主任看着市里头上交来的文件,眼底是一片阴霾。死人不会说话,但是活着的赵春生又说了多少呢。早知道傅长缨竟然会这么做,当初他或许应该早些下手才是,可惜现在晚了。算了,先这样吧,等回头再看看。“通知一下,咱们也开个生活会。”小韩秘书愣了下,下意识地问道:“那会议主题是什么?”“自我检讨与批评,赵春生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我们这些领导是眼花了还是耳朵聋了,怎么就看不到这些犯罪事实呢?”省里的精神又传达到市里。长缨不太爱跟风,原本懒得再搞这种会议,但如今赵春生的案子算是尘埃落定,省高院也不会再受理他的上诉。她犯不着为了这事开庆功会,但有些事情该处理的却也要处理。市里政法口的顾耀明取代赵春生的地位,成为二把手。其他人多少有些心理准备,要是没什么好处,顾耀明犯得着不眠不休的来审赵春生?只不过他一个政法口的负责人,就算到了这个位置,能做什么?总不能再把经济重任揽过来吧?“赵春生的案子算是告一段落,只不过这次又牵扯到很多,该处理的还是要处理,国土资源局那边到底什么情况,还有一些原本他安插的岗位,这就辛苦耀明同志了。”没等顾耀明表示长缨又继续说道:“我这段时间请几位同志来咱们金城市进行地质勘测,这次勘明的情况要做好记录,我不希望国土资源流失的情况再度出现,也不希望我们在座的同志会成为第二个赵春生。”吴政委难得出席会议,他瞧着这个行事一股子莽劲的女同志,想起娄越的请求,开口说道:“傅主任这话说得对,我觉得咱们应该捡起来一些优良的传统,比如说生活会就该经常开开,有什么情况及时指出,省得回头小问题不断积攒成大麻烦。”长缨点头,“市里工作忙,一周开一次生活会不太合适,那咱们往后就半个月一次好了,思想态度问题一定要端正,此外也可以多提一些需要解决的事情。之前赵春生主持的几个项目都成了烂尾工程,不过我觉得有个别项目还可以捡起来再发展,咱们今天先讨论讨论。”城市的管理,最终都是以发展为最终目的。长缨自然也不例外,不然只是缝缝补补,金城市的生活水平不会提升到哪里去。只要不断推进经济发展,促进更多的就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生活困难问题。发展。需要钱。这是个麻烦事。“钱的问题可以用别的法子解决,我这两天去市里的几个学校看了下,咱们市里的学校教学工作还没恢复正常。”负责教育卫生的周昌平没想到自己这里先出了岔子,他脸上有些挂不住,“当初文化大……”长缨直接打断了他,“那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不能总比问题归咎于几年前吧?这两年咱们市里也没有发展,77年底恢复高考,我也不问全省,就问问咱们金城市有多少人参加高考,又是有多少人考上了大学。”周昌平数据倒是张口就来,“参加高考的有三千六百五十一人,一共录取了有二百多人,有几个家庭经济问题好像没有去报到。”长缨听到这话皱起眉头,“参加高考又没去报到,这岂不是耽误了别人读书?”“也不能这么说,这也是凭本事考上的学嘛。”“但名额就这些,不去上就白白浪费了名额。当然我知道,既然去考试自然是想要去读大学的,只是家庭经济不允许,这种情况咱们总得想法子解决。”周昌平苦笑,“您说的问题我也知道,可是咱们市就这么点钱,现在让教育卫生局拿五万块都拿不出来,学校要重修,医院也得再建,这些都要花钱,可没钱能咋办?”还不就是穷吗?因为穷,一些中小学校园都成了危舍也得继续用。因为穷,哪怕是考上了大学却又出不来那生活费只能选择放弃。他也没法子呀。“咱们现在不就是在讨论这个问题吗?”长缨安抚周昌平的情绪,“老周你别着急,读大学是个大事,咱们现在先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学校医院的重建,咱们一一解决。”“怎么解决?要不傅主任你给个法子?”周昌平不是为难人,他知道这位领导跟之前那些不同,可现在没钱就是解决不了问题啊。“大学的话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咱们市里可以拿钱资助他们读书,回头毕业后安排到市里工作慢慢还钱就行了,一个月五块的生活费一年也才五十块,翻了倍也就一百块钱,三个月工资怎么也就有了,还能还不上吗?”政策从来都是在发展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国家助学贷款不就挺好?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啦我去玩啦明天见第211章 活力周昌平从没想过这么一个办法。他也不是没想过, 借给这些家庭困难的去读书,可自家还有孩子和老人,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教育局这边也处处要钱, 公款是不能动的。如今来个强势的领导倒也有好处,起码她不会驳了自己提出来的建议对吧?“毕业后工作安排到市里吗?”“这个可以跟学校那边先打招呼。”这不就是所谓的定向培养?再者说就算不回市里也没关系, 把钱还了就行。当然长缨更希望让这些人回来,“咱们这穷地方留不住人,所以才得想法子把人给留住, 也不留久了,三年总行吧?你觉得我这法子咋样?”这办法当然是好的,现在大学生多金贵啊,毕业后也给安排工作, 只要考上大学可以说后半辈子不用犯愁了。然而一分钱难倒这些学生娃。“你的意思是,市里拨出专项资金?”周昌平的关注点还在钱上, 没有钱这一切都是空谈。他弄不出来钱,或许这位领导可以。“这个不麻烦, 不过你们教育局这边要辛苦点,我们现在资金没那么宽绰,只能救济那些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 所以一定要把好这一关。”长缨十分强调这点, 救济或者说救急真正需要的学生,而不是谁家沾亲带故的有便宜不占白不占。要是这个做不好, 那才真是寒了人心。周昌平当然明白这点,“行, 这个我亲自抓, 回头拟定个章程出来再给您过目。”长缨点头,“成, 要是有校园里表现格外突出的学生,咱们市里也可以给奖励,市里要是不宽绰我个人也可以奖励。”反正她一个人花销不算太大,一个月就算拿出十块二十块倒也没什么问题。“这个事回头我们再讨论。”周昌平倒不至于惦记领导那点钱,也没几个钱不值当的。重点是这份心,她是真心实意想要把教育抓起来,有心意更重要的是有行动力。这点可是把前面的领导都比了下去。考上大学却不能上的问题暂时得到解决,长缨继续讨论市里的中小学校园重建计划。提到这事周昌平又是头疼,“那么多学校,重建工程实在是太浩大了,要不咱再等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