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5节(1 / 1)

光靠机关单位还?行,他联系公安局那边协助处理,省得到时候真闹出点事来?好收场。领导给了两天期限。期间杨秘书一直心惊胆战,生怕出事到时候再牵连到市里。等派出所那边协助送最后一人上了火车后,他这才松了口气,和黄局长一起去汇报工作。“那群人就是欺软怕硬,一说后果就怕了。”祸及家人,又有几个敢强硬到底呢?说白了,来省城这边?也是想着多挣点钱弄回家,让家里人过上点好日子吗?钱没挣到,再把家人牵连了,?值当的。人都有牵挂,有的人想要功名利禄,有的人要的是吃饱穿暖。黄局长末了感慨一句,“其实也都挺?容易的,只是他们总觉得咱们就能有法子解决这些事,也真是想多了。”他也?是想帮人说好话。只是各有各的难处,只能说相互体谅吧。“辛苦你们了。”长缨把文件递给杨秘书,“去把宋局叫来,另外城建局那边人也喊来,过两天是有工业会议是吧?跟协会的人说一声到时候我去参加。”市工业协会组织的会议,本来领导是推了的,如今要去参加,只怕和最近发生的事情有关系。杨秘书连忙应了下来,走出这办公室时,觉得这肩头沉甸甸的。……金城市工业企业研讨会完全没想到市里领导会过来,往年也都会发邀请函,但一般都是派秘书过来露个脸。毕竟这种研讨会说白了就是茶话会,压根?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讨论。各家说一说难处,倒一倒苦水也就罢了。回去之后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市里领导亲自到来,这让研讨会的主题又发生了变化,工业协会会长思考再三,觉得一定要揣摩透领导的心思。领导最牵挂什么,一来是工人们的待遇,二来就是容纳更多工人解决就业问题。今年全国统一,刚给工人们涨了工资,这待遇再提升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多发点福利。第一个问题可以忽略?计,那就可以讨论下第二个。容纳就业问题。研讨会的主旨变成了扩大生产规模,为金城市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添砖加瓦。和长缨之前看到的主题完全?是一回事。原本她手里拿到的邀请函上写着“论双休制度对工人生产生活的影响”。显然大会主题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上面的横幅还写着“欢迎长缨书记莅临指导全市工业企业研讨会指导工作”。摆明了是想要讨她的欢心。长缨看着那上面的几条横幅,也没多说什么。她的讲话安排的比较靠前,协会会长“抛砖引玉”后,便是长缨这边讲话。与会的多是央属企业、市属企业还有金城市这两年蓬勃兴起的集体产业企业,长缨也没遮遮掩掩,“刚才孙会长说,要在明年解决更多群众的就业问题,争取在今年的基础上翻个倍。这真是解决了市里的大麻烦,我代表市里的领导,代表金城市的城镇居民谢谢与会的诸位。”长缨这一鞠躬,让全场死一般的安静。翻倍?这怎么可能?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啦第334章 入股容纳就业的无非是新工厂建设和工厂扩产两条路子。前者和中央省市规划有关, 他们这些人管不着。那和他们有关联的就只剩下工厂扩产这一条。扩产意味着资金的投入,要么是增设新厂房要么是增加生产线,实际上归根结底还是新厂房的建设, 因为生产线的增加势必牵连到新厂房的建设。这都是要花钱啊。那么问题又回到了前一条,新工厂的建设。金城市今年就业人口的增加就得益于此。然而形势比人强啊!来开会的谁不知道, 这两年形势有点古怪,去年暂停了不知道多少项目,今年又是暂缓了20个大型国家级项目, 虽说只是暂缓,但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启呢?如果真就这么烂尾了,那可是雪白的银子丢到里面连个声响都听不到。要知道大型国家级项目斥资巨大,拿上海的那个钢铁厂来说, 一个大型项目就预算过百亿。这要是把钱放到金城来,那能建设成多少大工厂啊, 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只不过金城没有上海那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这就跟人投胎似的, 有的人托生在王侯将相家,有的人跟老祖宗一样世世代代当泥腿子。羡慕也没用啊。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的大型项目都像上海钢铁厂那么好运, 今年不就叫停了好多吗?问题在于这类项目一旦叫停, 哪怕只是暂缓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国家不见得会再工程项目上做大投资。拿不到国家支援,省城想要发展就只能自掏腰包。虽说这两年市里头的一些工厂企业盈利挺不错的, 但这又能支撑起多少新厂房的建设呢?他们这些人都是搞企业的,怎么说也不是外行。正因为熟悉, 所以才知道, 就业人数翻倍是多么困难一问题。孙会长这嘴一开一合,就把压力全都丢到他们身上, 这合适吗?合适吗?合适吗?发出灵魂三问心声的一群人敢怒不敢言,看着台上的市委领导,没人想做这个出头鸟,万一被打死了怎么办?厚葬有什么用,屁用都没有。等着终于有不怕死的站起来想要发出不同的声音时,台上长缨已然准备离席。“长缨书记,我们做不到啊。”那开口的厂长很是委屈,“咱们的生产能力有限,生产线比生产队的驴都忙,实在没办法增加工人呀。”这话得到其他人的附和,“是啊,傅书记,您为群众着想咱们知道,可是您也得为咱们工厂考虑下,我们总不能硬来去搞新厂子吧?”“是啊,您不也说了,想法子提升质量,倒也不着急扩大生产规模。”“今年工人涨工资,咱们工厂支出一多利润空间本来就没多少,再招新工人,这日子真就没法过了。”“长缨书记您不能一开口,就要了我们的命啊。”“是啊……”孙会长看着诉苦的众人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你说这些人哪个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工厂的厂长啊,决定着那么多工人活路的人。如今呢,恨不得拿出号丧的劲头来哭诉委屈。可真是哭笑不得啊。这他娘的到底算什么一回事呢。有心讨好市里以至于给省城工商业众同行惹来麻烦的孙会长脸皮厚得很,一点不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事。跟着其他众人一起诉苦。总之,就是要让领导知道,不是他们不肯答应,实在是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原本过来凑数的冶炼厂郭厂长没想到又摊上事了,他总觉得自己跟傅长缨这个领导有点八字不合,从她来到金城后,他就总会遇到麻烦。吃的亏多了,郭厂长也学聪明了,遇到这类事不吭声,不能不把领导不当干部,人家想做啥事不会跟你打商量的,原本就计划好了,你越是这般嚎哭越招人嫌。这位领导可从来不喜欢“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一套,她喜欢人顺着她说话。这个顺也不能太谄媚,说好听点那就是革命志向志同道合。郭厂长一转头,余光看到正在那里拿着小本本算账的化肥厂厂长孙旺临。瞧,这位傅书记的得力干将这不已经在做统计了吗?人家有内应,早就做好了局等你们往里跳呢,还在这哭什么哭。正想着,郭厂长听到长缨讲话,“大家都有难处我也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我家不也一样?我下乡至今已经十二年半了,回到家乡的次数一共就那么三次,第一次是去上海办事没顾得进家门,第二次是从平川调任到咱们金城前,好不容易放了几天假回家休息了几天。前些天是第三次,我父亲去世了。”正诉苦的众厂长这下子全都傻了眼,哭也不是继续诉苦也不是。到底是死了爹呀。生前也没见得多孝顺的长缨,如今倒是一副孝顺女儿模样,“我爸这人出生在革命年代,从小就跟着家里老头老太太颠沛流离,兄弟姐妹都先后夭折去世,唯独他命硬活了下来。他今年才五十出头,距离退休都还有段时间呢,谁知道就那么去了呢。”“傅主任节哀。”接二连三的节哀让长缨擦了下眼角,“我原本还想着,等他退休来金城住一段时间,让他看看金城的风土人情。可有些事情天不遂人愿,我甚至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这是我的家事,我本来不该说的。可是咱们在这个位置上,谁没点难处呢?我刚回到金城,离开才几天这里就变了样,那么多人涌到省城来找工作,省里的领导说要我解决,我怎么解决?我又不是那孙猴子变不出工作岗位来解决问题啊。”“市局的同志帮忙送走这些来省城找工作的群众,说他们也是困难的很,我听了这话就觉得对不起大家。可是我能怎么办?这天越来越冷了,再这么露宿街头早晚会冻死,回到家里起码还有个热炕有个被窝暖和,总比在这里喝西北风好。”“我也知道今天这事着实为难大家了,可上面领导给我下命令让我增加就业人口,一开口就是五万人,我讨价还价半天挨了骂才折到三万人,我还能推辞了领导的要求不成?”“咱们大家都有难处,那咱们就一起想法子来解决,哭要是能解决问题的话我往后天天哭,哭成了瞎子哭干了眼泪也不在乎。”郭厂长听到这长篇大论都觉得自己眼眶有点酸涩,再看正在那边低头在小本子上不知道写写画画什么的孙旺临,他觉得自己险些被带偏了。工厂的领导干部们在诉苦,难道这位市委一把手就不是在诉说委屈?只不过她年纪轻轻的女同志,又是眼含泪光,加上刚死了亲爹,不免博得大家的同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