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节(1 / 1)

也就是说这个年代的面粉不是精面粉,里面含有麦麸。出粉率越低,里面的麦麸越少,面粉越白,越细腻。不过林小红有后世思维,却是觉得80粉不错,这不就是后世卖得比较贵的全麦粉么。将思绪拉回,林小红觉得这次家庭会议开得有些失败,没得到啥有用的信息。下地找点东西。明天去县城,她准备大采购一番的,家什要拿好。背篓不可或缺,再拿俩面口袋,差不多足够了。至于能买到啥,真不好说。这个年头物资太短缺了。只能说,尽量吧。“咱们晚上喝鱼汤!”林小红大声宣布。明天去县城可不是好差事,她要提前补补。今天从娘家弄来的两条鲫鱼正合适。“又吃鱼!”大江眉头都皱巴在一起了。“又”字就很有灵魂。林小红狡辩,“这次是鱼汤。”上次吃得是红烧。不一样!它们不一样!“家里要是有豆腐就好了。”鱼汤里放豆腐更美味。可惜豆腐不好买。倒是过阵日子可以换些。镇上有豆腐房,但人家不卖私人。年前生产队会向各家收黄豆,然后以生产队的名义换豆腐,这样就是公对公了。当然也可以不换,也可以少换,都看自己,生产队不管。反正一斤黄豆能换五斤豆腐。不过这些豆腐一拿回来,除了头两顿,其他的就只能吃冻豆腐了。李大江还在哪“可是”呢,林小红已经让闺女去外头拿鱼解冻了。至于她泡的菜干不会浪费的。到时候砂锅炖鱼汤,铁锅炖菜干,一点不耽误。主食还是地瓜饼,还不少呢。明天都不用做主食了。林小红拍拍大儿子肩膀,“明天娘去县城,你们仨在家待着还是去大爷爷家?”要是刚来那会,她就直接将人送去了。但是她发现三个孩子挺乖的,不会玩火,不会随意外出。而且大伯家没自家暖和。另外家里有地瓜饼,明天再吃两顿绝对够。她再煮几个鸡蛋,孩子们自己在家也饿不着。所以她决定征求下孩子们的意见。李大江一点没犹豫,“我在家看弟弟妹妹。”李小溪也回了屋,“娘,我也想在家。”李小河不甘落后,摇晃着脑袋,“不去!”“既然你们仨做了决定,明天要乖乖在家,门插好,陌生人来敲门不要开。”林小红说到这顿了顿,其实这话有点废话。为啥呢?因为生产队半年一年都不带来个外人的。所以才能夜不闭户,当然这也和穷有关。穷得买不起锁头。对了,明天可以买把锁头,不锁门让她没有安全感。果然一思考,又让她想到一样要买的。将之记下,林小红继续叮嘱仨崽崽,“在家里不要玩火,娘把暖壶拿出来放地上,你们要记得喝水。”应该差不多了…吧。在看到仨孩子都点头保证后,林小红彻底放心了,也就不唠叨了。她要翻柜子,再找套线衣啥的,反正要多穿点。她可不想被冻大冰棍。又看了看盖帘子上的地瓜干,已经抽吧一些了,不过还不够,接着半烘半晒吧,明早蒸二遍。明早五点多点二爷爷就赶车过来,她得起多早啊。关键没有时间,也不能定个闹钟啥的。那就只能早点睡觉。“孩儿们,咱们下地做菜!”早点吃完,她还有件重要事儿要办呢。作者有话说:砰砰砰~跪求收藏!第22章◎做了“雷锋”…◎林小红一口气将一大碗鱼汤干了,稍微有点腥气,但不影响鲜味。野生的鲫鱼就是好吃。要是有块老姜就更好了。不过这姜去哪买呢?百货商店好像都没有呢,主要是她们这边不种啊。喝了汤,开始吃菜——酱香炖菜干。没有做得很咸,空口吃完全不是问题。这时候有的人家没太多粮食的,就拿菜糊弄肚子。但没她做得好吃啊。最起码没她这么舍得放油。她可是将酱炸了,要不然哪里会这么香。没看当时好大儿眉头都快拧成嘎达了。不过有油腥就是好吃,三个孩子都吃得头不抬的。都是菜,多吃些也不会撑到,林小红也就没管。她快速吃完,“吃完饭,你们仨收拾一下,娘出去有点事。”她要早吃饭,除了想早点上炕睡觉,还要趁这个时间办事。这个时间点太阳刚下山,外头蒙蒙黑又没完全黑,正是大家伙吃晚饭的点,道路上几乎没人。她要去牛棚送药。之所以没选大晚上,也是出于安全考虑,且那时被看到说不清,何况她要早睡,明天要早起。所以挑来挑去,这个时间段很合适。天还没全黑,也方便某些人看清楚“雷锋”不是。林小红交代完,一点没耽搁的出了门。她戴着帽子,还拿了件破外套套在棉袄上面。路上真的一个人没看到,很是幸运。马上就要到牛棚了,她用脚猛搓雪地,终于找到一块冰面,用脚试了试,有些不满意,又往上撒点雪(这样才更滑),准备工作就绪,要去做好人好事了。林小红悄声来到茅草屋,这屋可没有房门,而是厚重的草帘子。她在门框上敲了三下,引起里头人注意,然后快速的从草帘子一边伸进去手,扔进去一个报纸团团。她将药片用报纸包起来了。这时候因为物资匮乏,所以也没人在意报纸上铅字的危害。旧报纸应用很是广泛。比如包吃的、贴墙纸、上厕所等等。林小红认为贴墙纸没问题,其他的就算了。她家没啥吃的需要报纸来包,至于上厕所…她选择一面写字的信纸。她不敢奢求卫生纸,因为要票,而且这年头城里妇女们买卫生纸也不是用来擦屁股的,而是自己叠卫生巾,在每月特殊的几天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