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大哥你别凑热闹!”杨二奶奶笑个不停。出了村子没多久,周大舅就走了另一条岔路,杨继西他们走了半个小时左右,遇见了回来的杨老汉。此时杨老汉不是一个人,他身旁还有两个生产队的人,杨老汉正跟他们说起自己因为兄弟情,而过继杨继西的事儿呢。杨继西带着孙桂芳笑眯眯地上前唤着他,“三叔,下午好。”“.....好。”杨老汉脸色一僵。另外两人对视一眼后,对杨老汉大夸特夸起来。这让杨老汉心情又美好了。杨继西二人走后,还听见他高声说起自己的情义呢。本来还想去幺妹那边说一声,结果恰好在老马沟岔路口遇见他们生产队的人,还是刘家的邻居。于是托人带了话后,他们便直接往水竹林生产队走去。“这回爸妈不好说我们了吧?我们可是空着背篓空着手来的。”杨继西对孙桂芳笑道。“也是,”孙桂芳高兴得很,嘴角带笑。孙父和孙母正在收拾小菜地,孙玉兰则是帮着种白菜秧。“姐姐好久没回来了,我好想她啊。”“明儿就去看他们,我就是去他二爷家坐着,那老婆子也不敢说什么。”孙母道。“那礼数也不周全,还是得两家走才好。”孙父说。“爸,妈!我们回来了!”院子那边传来孙桂芳的声音。孙母直起身,掏了掏耳朵,“我怎么好像听见你姐的声音了。”“爸,妈?在家吗?”孙玉兰一听,“哎呀,这不是姐夫的声音吗?”“哎哟!他们回来了!”孙父丢下锄头就跑了过去,孙母也放下沾满泥的簸箕,和孙玉兰快步跟在孙父后面。“真是你们啊!快进屋快进屋。”孙父看见二人后,赶忙推开院门让他们进院子。第六十一章“又背着背篓, 这次没拿东西吧!再拿都给我带回去!”孙母瞧见杨继西背的背篓里,立马大声道。“没有没有,空着呢,”孙桂芳见她们在后面, 便站在院门口等着。本来想去挽住孙母的手臂, 却被对方避开, “我手上全是泥, 可别脏了你的衣裳, 快进屋去。”“姐!我可想你了,刚才我还在跟爹娘说, 明儿要去看你们呢。”“还真巧了,”孙桂芳笑着进了院门,回头对她们道, “我们过来就是为了请你们过去吃饭呢。”“遇上什么好事儿了?”孙母就着院子里的水桶,把手洗了, 孙桂芳则是去那边打水。“我们过继到二房了, 以前的二爷是我们的爹, 二娘是我们的娘,过来时娘还准备了东西让我们带, 我们又想起你和爸说的不准再拿东西来了,就背着空背篓出发了。”“过继了?户口上了没?”孙母双眼一亮,赶紧拉着孙桂芳问道。“过了, 今儿过的, ”孙桂芳笑。“桂芳,喝水不?”堂屋里的杨继西问道。孙父刚端来两大碗凉茶, 本来想给他们兑糖水的, 杨继西说想喝茶, 于是便端来凉茶。杨继西说自己去灶房喝,结果被孙父瞪了一眼,这才老实坐下。“来了!”她高声回了一句,拉着孙玉兰和孙母往堂屋走,“妈,玉兰,咱们进屋说话。”得知他们在拾掇小菜地后,杨继西就让孙桂芳陪着孙母还有孙玉兰说话,自己和孙父一块儿去干活了。“所以说,就这么答应过继了?”孙母听完孙桂芳说完昨天的事儿,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可不!”孙桂芳点头,“所以明儿过去,咱们家也得说钱的事儿,让他们知道我们借了不少钱。”“这面子居然大过儿子,”孙玉兰啧了一声,“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想你们三婶,不就是爱面子?桂芳还不知道吧,你三婶把她女儿春娟订给了一个鳏夫!大春娟十岁不说,性子也不好,真不知道为了什么。”孙母说起这个事儿,都觉得气。孙桂芳吓一跳,“是看上那人什么?”“姐,那人在镇上肉联厂杀猪,是个肥油活儿,”孙玉兰解释道,“媒人上门说这个事儿时,三婶可高兴了,到处说给春娟找了个好婆家。”“那他有孩子吗?性子不好,不会是要打人吧?”孙桂芳皱起眉。“没有孩子,上一个媳妇儿是在家里生孩子,没生下来,孩子憋死了,大人也没了,”孙母的眉头皱得更厉害,“说到底还是有个厉害的婆婆,就不让去卫生院生,这不,一尸两命!”孙桂芳浑身一寒,“春娟性子那么软,这家不合适吧?”“我也是这么说的,可你三婶儿就认定我不想让她闺女过好日子,你三叔也是个软性子,啥都听她的,我看春娟也有几分愿意,还能说啥?”孙母一摊手,“我现在就好比看见一个人跳火坑,我告诉她不能跳下去,她可能还会埋怨我多管闲事!我还能怎么办?”“这两天三婶就在外面说闲话,”孙玉兰耸肩,“说我们见不得她家有好日子过什么的。”“春娟怎么愿意的?”孙桂芳问。“还能怎么愿意,为了吃肉呗,”孙玉兰叹气,“我特意劝过她,她说我们家条件好,一个月就能吃两次肉,她家两个月都不一定能吃一次,话里话外都觉得我们家好过,不知道她的日子....”“不说了,”孙母连忙摆手,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能理解春娟,“她出生的时候都已经分了家了,那个时候你们三叔家日子不好过。”“现在也不怎么好过,”孙桂芳想起孙春娟,她打小就腼腆,加上有个性子强势的母亲,小时候也不能和她们一起玩儿,不然回去会挨揍。孙三婶最爱把大人之间的事儿,架在孩子身上,还要求孩子该怎么去做才合她的心意。“怎么订的?”孙桂芳又问。孙母扯了扯嘴角,“她再三向我打听,继西给了多少彩礼,就想压你一头,我三言两语给她怼了回去,最后听说订了四十块彩礼,男方还扯了布,给春娟做新衣服结婚的时候穿。”“最主要还是那人能对她好,春娟本来就性子弱,不要在婆家被欺负了,都不敢回来说。”“就是说了又怎么样?”孙玉兰翻了个白眼,“就三婶那样的,肯定不会给春娟做主,还会骂她没出息呢。”正说着呢,孙三婶就带着孙春娟上门来了。“我就说打老远瞧见两个人眼熟,还真是桂芳你们回来了啊,你不知道吧,春娟订了人了,姓吴,在家排行老大,下面全是妹妹,以后都要嫁出去的。”孙三婶拉着腼腆的孙春娟一屁股就坐下了,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外人。还喜滋滋地跟孙桂芳炫耀呢,“虽然大春娟几岁,可这年长几岁啊,会疼人,而且在肉联厂干活儿,一个月你知道多少钱吗?”孙桂芳看了眼孙春娟,发现她面色微红,眼里带着期盼,便知道劝说不了,于是顺着孙三婶的话问道,“多少钱?”“这个数!”孙三婶伸出两根手指道,“一个月二十块钱呢!而且时不时还能带点肉回家!这普通人家,一个月都吃不上一次肉呢。”“那不错,”孙桂芳赞道。这让孙三婶心里舒坦极了,接着说起杨继西,“继西也不错,虽然在地里干活儿,可我们都是庄稼汉,谁也不会嫌弃谁,家里的日子难过一点也不打紧,不过也不要常常回娘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打秋风呢。”“娘....”孙春娟见对面三人的脸色都不好看,立马扯了一下孙三婶的衣角。结果孙三婶一把扯回去,还说,“我也是亲三婶才这么说,桂芳,你不会生气吧?”“我不会生气,”孙桂芳心里把对方骂了个遍,又轻轻戳了一下想要骂人的孙母,笑看着孙三婶道,“都是亲近的人才这么说呢。”见孙三婶得意的笑,孙桂芳又笑问道,“不知道吴家给了多少彩礼?”“四十块呢,咱们生产队最高的彩礼也就这个数,而且吴家还给了一匹布,足够做一身好衣服了。”孙三婶又嘚瑟道。“哎哟,那可真不错啊,”孙桂芳连连赞道,在孙三婶快要飞上天时,猛地来一句,“给了这么多彩礼那三婶和三叔一定准备了不少嫁妆吧?”孙三婶脸上的笑一僵,孙春娟更是垂下头,因为家里没有准备嫁妆。“我记得前一个四十块彩礼的人家,陪嫁家具就是三开门大衣柜,还有两个大箱子,一个大柜子,还做了一双布鞋,给了一个猪头肉,还有什么来着?”“还有一对银耳环。”孙母接话,说起陪嫁,她就觉得亏欠孙桂芳,本来要买银耳环,银手镯的,可孙桂芳接了压箱钱后,就不要那些了。“对对对,”孙玉兰也应着话,“不过像三婶这么讲礼数的人,一定会再陪嫁一对银手镯吧?不然可会被人小瞧了,小心说图吴家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