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杨大奶奶做了一桌饭菜,请侯母过去吃饭。两个年轻人没有在同一张桌子吃过饭,也没说过一句话,但是两家的长辈都熟络起来了,而且对对方的孩子都比较满意。而侯长亮和谭佳月他们也表示可以更深地相处看看。于是回去后,侯家就请媒人去石桥坝谭家提了亲。“听说长亮都到家里干了好几次活儿了?”这天下雨,于是杨二奶奶和孙桂芳带着孩子过去串门时,杨二奶奶笑问康嫂。康嫂也难掩笑意,“听石头带话说,爹娘的意思下个也就订亲,到时候还要请二娘还有桂芳去家里坐坐呢。”“那敢情好,”杨二奶奶笑眯眯地应着,“到时候咱们一起去,桂芳和我出门还比较少。”杨继西得知侯长亮他们快定亲了,心里也高兴,对孙桂芳道,“我当时也是随口安抚了他一句,不想娘真给找了个对象。”“那也是巧了,”孙桂芳笑,给嫣嫣换上干净衣服,“娘说你要是能一道去,那就更好了。”“让咱爹自己在家啊?”杨继西抓着嫣嫣的小手逗着。“她说爹没问题。”孙桂芳扑哧一笑。杨二爷爷却是少出门,他惦记着队里的老牛,还有就是家里的腊肉啥的,他不放心出门。现在已经是三月底了,半夜,杨继西听见屋外传来雨声,于是看向母女二人有没有盖好被子,见她们都睡相很好后,这才放下心抱着孙桂芳继续睡。“下雨了?”孙桂芳迷迷糊糊地钻到他怀里问。“嗯,继续睡,”杨继西亲了亲她的额头。第二天杨继西打开房门时,扑面而来的土腥味让他清咳了一声,屋内的孙桂芳关心道,“着凉了?”“嗓子有些痒,”杨继西回着。“那喝点热水。”“好。”早上煮面吃,杨继西一个人吃了半斤,他的饭量越发大了,杨二奶奶早已习惯,所以煮面煮得也多。“我待会儿上山看看有没有菌子。”杨继西背着手在堂屋门口看了看天后,对孙桂芳道。“早去早回。”这两天的野菜和菌子都嫩,菌子虽然没有五六月的时候多,但也不错。杨继康也闲着,于是便被杨继西拉着出门了。杨继东见他们背着背篓要去捡菌子,于是也跟了上去,杨继北倒是继续去照看自己的兔子了。吴和国带着杨承文几家人开了个鱼塘,于大不满意也没用,这都是为生产队谋利,而且于大家的鱼塘太小,根本就是他个人的鱼一般,倒是吴和国他们开的鱼塘很大。周围也用木栅栏给围起来了,不让孩子们去那边玩儿。杨继西瞧见壳菜,直接上手挖,接着又是芥菜,都嫩得很,他舍不得走,也一道挖了,“回去做芥菜饺子吃。”“那我也挖点,”杨继康立马加入。菌子确实不多,回去时背篓里多是野菜,杨二奶奶看着那可怜兮兮的几朵菌子笑道,“混着蛋做成汤,也有点味儿。”“那是,”杨继西露出一口大白牙,开始洗野菜和菌子,中午他吃到了芥菜饺子,凉拌壳菜以及鸡蛋菌子汤。非常满足的杨继西下午也不去了,就在家陪着家人。四月初一,杨继西一大早就出门,去找李成杰,还是那片林子,还是鸡蛋,家里留200个,其余3800个全卖。这次是三分钱一个,一共114块钱。因为被杨二奶奶叮嘱了不准买肉回家,所以杨继西去供销社买了点盐和菜油,还有素面,想着许久没去看杨幺妹他们了,于是还是去买了一条五花肉,还有一大包糖,去了老马沟。杨幺妹和平安都在家,见他来,别提多高兴。“平安也这么大了,所以我也跟着去上工,记分员挺照顾我的,知道我腿脚不便,所以交给我的都是轻巧活儿,一天也能挣五六工分,挺好的。”杨幺妹给杨继西端来糖水,一边说道。“好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杨继西闻言也高兴,抱起长高了不少的平安,“平安有没有想舅舅?”“想,”平安乖巧点头,“我还想妹妹。”“哟,还记得妹妹啊?”“记得,”平安撅起小嘴,“妈妈还给妹妹做小衣服呢。”闻言,杨继西看向杨幺妹,“咋又做?”“这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那不得做点?我做的都是一岁多的,”杨幺妹笑。“给咱们平安做,嫣嫣衣服多着呢,不用,”杨继西摸了摸平安的脑袋,又从背篓里拿出一双鞋,“这是桂芳给平安做的,本来是想着交给阿章带回来,我想着好久没来看你们了,所以就自己来。”杨幺妹接过鞋子,闻言道,“你还说我呢,你和嫂子也一直想着平安,多想想嫣嫣才对,女孩子打扮得好看些,男娃整日打滚,就和泥娃娃一样,不用这么精细。”“我才不是泥娃娃。”平安双手叉腰,十分不满。第一百零三章“是是是, 我们平安干干净净的,是个好孩子,”杨继西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又对杨幺妹道。“我就是过来看看你们, 饭就不吃了, 早点回去家里还有点事。”“真的有事儿?”杨幺妹问。杨继西点头, “我学着给嫣嫣做了个小床, 结果没做好, 所以只能请李叔帮我,我还没送过去呢。”“行吧, ”杨幺妹也不强留他,只是让他在家里看着点平安,自己出去一趟, 回来背篓里就多了一只肥兔子。“你咋买兔子?今年生产队里有养,还是大花爹他们养的呢。”杨继西说她浪费钱。“我知道, ”杨幺妹把绑好的兔子提出来, 示意杨继西把他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好放兔子进去, “可那兔子才多大点?你们要吃,怕是要等上一两个月了。”“行, 说不过你,”杨继西见她精神气十足,其实心里挺高兴, 现在刘章在肉联厂干活儿, 家里多少隔两天就能吃点肉,杨幺妹和平安脸上都长了肉, 瞧着就知道日子好过了, 他自然是高兴的。“那我走了, 你上工的时候也注意点,下雨啥的,就别去了,家里急用钱啥的,你跟我和你嫂子说。”杨继西提着东西,背上背篓,也不让他们送,站在院门口细细叮嘱着。“知道了哥,你路上慢点,让二娘还有嫂子他们得了空来家住几天,“杨幺妹牵着平安笑道。“行,”杨继西应着,又对平安笑了笑,这才转身离开。等出了老马沟村口,杨继西就把手上的布包放进了空间,快到自己生产队的时候,才把布包拿出来提着。这背篓上没有盖东西,遇见一些村民,站得高一点的,一眼就看见他背篓里是啥了。“这是张家那边的吧?”“是,”杨继西应着,“他们家的兔子肥,我们这儿的还得等一段时间。”“是,”那人笑着,“我家孩子可馋了,时不时就往兔子窝那边去看,等长到五六斤的时候,我也买一只回去。”杨继西好奇道,“你问过多少钱一斤没?”“有张家汉子那边的价钱在,咱们生产队的兔子也不能贵过去。”是这个道理,杨继西见快中午了,也不和他多聊,人家的家就在大路旁边,他可是还要走一会儿的。到家时,孙桂芳他们正在等他回来吃饭,“还以为你中午不回来吃了。”毕竟比之前晚回来一两个小时呢。“去幺妹家坐了一会,我就想着你们等我呢,所以我没吃饭就跑了,”杨继西笑道。“我也猜到了,快洗手吃饭,中午吃玉米粑。”“好。”杨二奶奶听杨继西说,杨幺妹让她们得了空就去家里住几天,闻言也高兴,“再等等,现在又要栽种茶树了,我得在家帮着做饭。”说是再等等,其实还挺忙的,毕竟茶树完了以后不久,就要跟着锄草施肥啥的了。一直到五月底怕是都不得闲哦。吃了饭后,杨继西就把小床给李叔扛了过去,李叔帮着修整了一个多小时后,他又给扛回家。“李叔说得晒十几个太阳才能用,”杨继西回到家直接把小床放在老堂屋里,这样有太阳就放出去。“瞧瞧,人家帮忙一下,就好看多了,”杨二爷爷摸着小床赞道。“继西!”杨继康在院子里喊着。杨继西走出堂屋,“咋了?”“让开会,说领导下乡说肥料的事儿,走走走。”杨继康招手。“我回来的时候咋没听见动静呢,”杨继西一脸惊讶,他还路过了副队长家呢。“孩子通知的,说啥铜锣不知道去哪里了,”杨继康回着,杨二爷爷听到这话,也想去看看,毕竟是文知青发现的 ,可以拉高产量的肥料啊!这边杨老汉也跟着杨继东出门了,至于杨继北,早出晚归的,基本都守着兔子呢。晒坝那边来的人不少,像没上工了的老人们也都来了好多呢。队长旁边站着一个中年男人,瞧着也不是领导,果然,听队长介绍后,才知道是教他们施肥量的人,也是干农活的,但参与了实验肥料啥的,反正说的大伙儿只知道,这个人就是来教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