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假千金养家日常> 第11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节(1 / 1)

长公主这个时候提起沈延平来,在她看来,就是一个摊牌的信号了。“起码他没有被一场风寒夺去姓名,健健康康的长大并且娶妻生子了。”沈惊春是真的这么想的。沈老太太因为受到了惊吓,孩子不足月就生了,但长公主当时也是早产,若非如此,恐怕沈老太太也不敢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去调换两个孩子。长公主沉默了一下,才道:“你什么时候知道的?”“当初从徐府离开回到祁县,我就有点怀疑我爹并不是沈家老太太亲生的,后来老太太为了将我家几人赶出去,也亲口说了爹不是她亲生的,只不过即便她说的是真的,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真相恐怕也很难再知道,沈老太太为了不被追究也未必会说实情,加上我爹也不在了,就没有揪着这事不放。”“真正让我产生怀疑的,其实就是您下帖子邀请我去澹园赴宴,我听说过您一些事迹,觉得这不太像是您的做事风格,我这个人又一向爱想些有的没的,所以……”平阳长公主如今已经六十多岁,这个时代的贵妇很会保养,一般都会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小,但她却并非如此,她的头发已经白的多黑的少,脸上也有皱纹,用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优雅的老去。听完沈惊春说的这些话,她又是沉默一阵,才满怀歉意的道:“抱歉。”“这并非是您的错。”沈惊春诚恳的道。长公主苦笑一声道:“这声抱歉,既是为这么多年才找到你们而抱歉,也是因为不能光明正大的将你们认回来而抱歉。”她转头看向外面的街道,声音中带着几分苦涩:“我们姐弟两个手上沾染的血太多了,想要我们去死的人也很多,哪怕是十年前找回你们,我也会义无反顾的将你们认回来,但现在我怕了。”皇帝的儿子很多,也早早的立了正宫所出的嫡子为太子,哪怕皇后早逝,这么多年来,太子的地位依旧很稳固。可即使这样,兄弟之间的暗流涌动也止不住。生在皇家,争斗似乎成了本能,她的父亲就是个庶子,一路厮杀之后登上了皇位,所以哪怕他有一位出身名门的妻子,聪慧过人的嫡子,他却还是将十分的父爱全给了他心爱的女人生的孩子。所以他们姐弟要争。多年之后姐弟两个垂垂老矣,下一代又开始了各种争斗。有了先例在前,哪怕是皇城里最不起眼,最平庸的皇子,恐怕也偷偷的做过荣登大宝的梦。……从东庆楼回到家里,已经过了丑时。方氏和沈惊秋都睡了,唯有一个被方氏留下来看门的小厮还守着火盆打着盹。好好的上元节,却经历了这样一场动荡,所有人的精神都不大好。热炕够大,沈惊春也就没让沈蔓再回方氏屋里去睡,直接抱着小孩子回了他们自己的房间。一番洗漱吹灭了灯火,院子里逐渐恢复了平静,黑暗之中沈惊春想想平阳长公主的话,还是忍不住叹气。“还在想今晚的事情?”黑暗之中陈淮同样睡不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倒是没想到,那样铁血的手腕下,居然还有逆党存留。”沈惊春又是一声叹息:“我想的倒不是这个。”她顿了顿道:“后面我上了三楼,长公主直接摊牌了,我们聊了一会,她还直言不会让我爹认祖归宗。”平阳长公主的仇家太多。当年他们姐弟两个刚开始起事的时候,当今皇帝还有些稚嫩,很多命令都是平阳长公主下的,那群死在他们姐弟手上的人,相比起皇帝,恐怕更恨她。而皇帝如今看起来虽然精神不错,但其实早几年就已经在强撑。他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了几年了。而平阳长公主自从儿子死后,虽然说是不问朝政,可谁都知道她对皇帝的影响,她的那些侄儿们包括太子在内,不止一次的给她献过殷勤,但她全都没有接受。所以不论最后是哪位皇子登上皇位,对她这位姑姑恐怕都没有什么好感。与其将她们认回去,倒不如就维持现状。这样一来,可以避免隐藏在暗处的逆党对她们动手报复长公主,二来,因为不论是陈淮还是沈惊春都是有用之人,留着这身本事去向新皇表忠心,才是更好的做法。“我觉得她也挺可怜的。”沈惊春连连叹息。驸马娶她是为了权势,之后没得到自己想要的权势又搞了个表妹出来恶心她,和离之后好不容易孩子在肚子里一天天长大,又遇到刺杀,结果兵荒马乱之中孩子被掉包,连那个假的最终也没留住,被人为的弄死的。长公主虽然没说,但常嬷嬷却偷偷跟她说了,当初那个孩子是被驸马买通了公主府的下人,刻意让孩子染上风寒的。孩子死后虽有尊荣,但这么多年都过的有如行尸走肉一般,每天都在佛前诵经祈福偿还罪孽。这么多年来,恐怕唯一能让她稍微感到欣慰的,就是皇帝多年如一日的尊敬。陈淮沉默的听完,才低声道:“再看看吧,等今天这事平息,我们再找机会去看看她老人家。”“也只能这样替我那泡在苦水里长大的爹尽孝道了。”第120章按照原本的计划, 沈志辉应该在正月十七这一天在东水门外的运河码头,登上返回庆阳的船只,然后回老家将他们一家劝到京城来。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因为上元节事件, 正月十五当晚,京城的所有城门就都关闭了。等到京城的民众第二天从睡梦中醒来,原本的城门守卫已经交由驻扎在城外的禁军接手, 且只许进不许出。只国朝立朝以来, 封禁城门一事也只在当今皇帝夺位时出现过一次, 但那次也只是持续了一天就解了封,随即改朝换代,先帝退位今上登基。第一天哪怕整个城里都在搜捕逆党, 但所有人都还以为这事很快就会结束。可第二天城门依旧被禁军把持, 搜捕逆党的动作也并未停下。第三天北衙四卫开始满城抄家抓人,上至朝廷大员下至贩夫走卒, 被抓之后根本不给喊冤的机会, 直接拉到刑场砍头, 京城人人自危。……朝廷并未禁止城内的商业活动, 但这种情况下, 根本没有人敢开门做生意。包括国子监太学在内的诸多国家单位,原本定于正月十六重新开学的计划也被搁浅。沈惊秋沈志清几个原本打算过完小年就回茶山的人, 也被迫留在了京城之内。全家上下不算茶山那边的张大柱等人, 光是挤在京城院子里的就有二十多人, 而京城寸土寸金, 这么多人挤在两进的小院子里还不算什么, 更令人忍受不了的是,从第三天开始, 家里的储备物资就开始告急。米面倒是还有不少,但蔬菜肉制品已经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了。跟着沈家从庆阳来京的还稍微好些,能吃辣,就着烧椒酱也能勉强吃饭,但在京城买的人还没适应辣椒,每天只能吃干饭。沈家附近的邻居比他们还不如,这群人连一罐烧椒酱都没有,院子又太小,能有地方种一把小葱就很不错了,根本没地方种菜。城门封禁八天之后,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解了封。天色未亮,京城各处街道就传来了洒扫的声音,等到天亮之后居民们打开门出去一看,各处街道已经被冲洗一新,尤其是御街之上,上元那晚流的血已经全部被冲洗干净。沈家院子里,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再不解封,别说菜了,就连米面都要告罄了。“冬至你带两个人跟李婶一起去买菜,今天暂时先少买一点。”一个城被封了八天,各处都由禁军把持,吃的喝的必然消耗一空,城门一开,米面还好一些,但菜蔬这些必然会在第一天疯狂涨价。冬至应了一声,喊了几个手上没事的小子跟着李婶一起去了菜市。房间里,经过了上元节,沈志辉原本想要把老家父母全接到京城来的想法,也开始动摇:“感觉京城好像也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好啊。”“这话在咱自家人面前说说也就算了,可千万不要到外面去说。”沈惊秋低声说道:“不过,你这话却是说错了,无论何时,京城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皇帝在京城,京畿大营常年驻扎着几万兵力,这些禁军可不是吃素的。这回封城八天,更是说明外面或许动荡不安,而京城附近还在皇帝的掌控之中,封城不仅是为了断绝这群混进城里的逆党逃跑的可能性,更是为了将京城里面那些私下里跟逆党有联系的党派一网打尽。屋里只有只有沈家几个人,方氏和豆芽带着两个孩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三个学徒也在店里看店,但即便如此,沈惊秋的声音也压的很低:“总感觉未来几年或许会有战事发生。”大周疆域辽阔,建国到现在也有两百年之久,表面上看上去国泰民安,但如果真的国泰民安,又怎么会搞出封城这种事情来,而且封的还是一国都城,搞的人心惶惶的。沈惊春倒是想说之所以发展成这样,那是因为当今皇帝已经活不了几年,在这个节骨眼上搞封城,或许是想要大周的繁华继续延续下去。不然等他一走,以目前这些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绝对会出大事。沈惊春甚至都忍不住暗戳戳的想,皇帝要不就干脆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只留一个最合适继承皇位的儿子,把其他那些不安分的儿子全部带走算了。几个人在这件事上并未多聊,很快就转移了话题。京城封城,沈志辉没赶上回庆阳的船,人家船队事发之时停在外面的运河港口里,这时咋都不知道顺着河流行驶到哪里了,他要回去,还要另外再找一支船队才行。在屋里说了没多大会,外出买菜的几人就回来了。一到家,冬至就满脸复杂的道:“菜价没有涨价,咱家附近那个菜市里面有几个五城兵马司的人在巡视,一旦听到哪个摊子乱喊价格就会去警告,一次警告之后若不听,再有二次直接带走关大牢。”几个京城本地人还好一些,方氏和从庆阳来的夏至则是满脸惊讶:“这么严重?”陈淮道:“哄抬物价本来就是商人牟取暴利的手段,这很影响京城的治安和秩序,是大周律明文禁止的,其实并非只有京城如此,这项铁律在大周各个州府都有推行,只不过有的地方山高皇帝远,阳奉阴违罢了。”沈惊春是没怎么看过大周律,原主又是从小吃穿不愁,也没注意过这些事情。现在听陈淮一说,倒是觉得大周律是真的挺完善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到,而当今皇帝显然从某个方面来说,也算的上是一个好皇帝。自从女帝退出历史舞台,男帝当政,大周就开始往周边侵略,直到当今皇帝登上皇位之后,侵略的脚步才停了下来,全国开始进入休养生息的几十年。方氏不太懂,但不妨碍他从陈淮的嘴里,听出他对皇帝那种隐隐的推崇:“这样啊,那京城确实还不错。”吃了好几天白饭,今日解封好不容易吃了顿有菜有肉的饭,给众人感动的都想哭。晚饭过后,长公主府就有人登了门。上次在东庆楼,皇帝走之时就说了沈惊春救驾有功,等着封赏。虽然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这个功,但并不妨碍这几天来她每天都抽时间出来想这个事情。平阳长公主摊了牌,但为了她们家的安全着想并不打算让她们认祖归宗,所以这个封赏不仅是一个当祖母的对自家孙子孙女的补偿,更是她对她们的另一种保护。这回来的并不是常嬷嬷,而是小丫鬟柳枝。她也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来,马车上还带着明天接圣旨要用到的东西,香案之类的一应俱全。“主子说明日上午,便会有天使上门宣旨,除了一些金银上的赏赐,还另有一个乡君的爵位。”东西直接被搬到了堂屋里放着,柳枝笑盈盈的给众人见了礼。“在内城还有座宅子要赏赐给乡君,只是那宅子的前主人前几天才被抄了家,如今里面还没收拾出来,但是还请乡君放心,里面是没有见血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