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竹篾没有打磨好。咱们这可是常活,不能耍小聪明,实打实的来。要不然以后交货的时候交不出去,到时候再拆了打磨,那可就耽误事了。”大家答应的好好的,可是等到交货的时候,沐冬梅还是查出了许多不合格的东西。她可是一点情面都没给大家,说:“这些不行。”那人说:“小姑娘何必这么认真?咱们给人家交货,人家能检验的这么仔细么?能过去就过去呗,咱们可以多做一些。”沐冬梅脸一黑,说:“这个是卖给人家铺床用的。这棱角没有打磨好,睡上去皮割烂了怎么办?这不是坏咱们的门头么?以后谁还要咱们的货?你们这么做,不是自断财路么?”那个人哪里能想到这些,顿时语塞了。他只好认命的拿回去拆了,重新打磨,然后再编起来。果然拆了比较费功夫。他们做好了之后,都送到沈家去。沐冬梅倒是尽心尽力,每一个竹席她都会好好检查,合格的留下来,不合格的就筛出来。她觉得拿了吴致远的钱,帮他办事,自然是要尽心竭力。要不然,以后见到他,她都不好意思跟他说话了。这一场弄的,他们再也不敢随随便便的做了,沐冬梅这边卡的太严了。河湾村的村民都忙着编竹席,编一个十个铜板呢。很多人都是全家总动员,想着年前能赚上过年钱。全村百十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了。所以这才不过两三天,沈家这边已经放不下了。沐冬至雇了王大爷的牛车,将竹席给送到安远镇。吴致远见拉来了一大车,沉思了一番,说:“不如你们家旁边的地卖给我一块,我在你们家旁边再造一个院子。到时候做的东西就先存放在那里。”“这对我们来说,倒是很方便,可是你不是不方便么?”沐冬至说道。“无妨,我自有主张。”吴致远是看上了西边的那条河。那条河能连接到大运河,从大运河就可以北上,也可以南下。河湾村是个好地方。沐冬至看向沈修远。“你放心,买地的钱该多少是多少,我只会多,不会少。再说,此事对河湾村大有好处。”吴致远说道。沈修远也诧异吴致远的决定。他们家到底是什么风水宝地?许轻言想在这里开医馆,吴致远也要来凑个热闹。这个怎么跟他预料的有些不一样?记得以前兄长说过,他们现在住的地方,是被河湾村的村民嫌弃的地方。据说是这里曾经出过人命,所以大家上山的时候都是从东边的那条道上去的,很少有人从西边的这条道上去。不过这个吴致远是个有能耐的人,他一定不是一时兴起,一定是看到了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沈修远便答应了下来。吴致远当天就跟着他们去里正那里办了手续。他要的是挨着许轻言家的西边。从那里再往西就没法再造房子了。吴致远买了沈家的地,这消息不知怎么就被林少语给听了去。他最近一直准备着回京都的,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坐不住了。他也坐马车去了河湾村,找沈修远买地。沈修远十分无语,问:“你买地做什么?”林少语问:“那吴家长孙买地做什么?”“他造房子跟你没关系。”“怎么会没关系?许大夫要在这里坐诊,以后肯定会有很多病人慕名而来。到时候吴家那小子要是开餐馆,我就开客栈。”沈修远顿时无语至极,他这个眼光真的可以吗?------------第87章 撩人不自知河湾村又不是街市,不过是个普通的小村庄,没有客商,没有人流,开客栈开餐馆,根本就不可能有生意。赔本的生意谁做?“他不开餐馆也不开客栈,他只是为了存放货物。”“货物?”林少语的脑袋顿时一阵激灵。他很快就想通了各种关键。“他一定是想在这里建码头,这条河是连到大运河的,货物从这里进出太方便了。”林少语激动的说道。说完了之后,他又说:“吴家这个小子果然是有两把刷子。”沈修远仔细想了想,前世到他死的时候,这里可是没有建成码头。莫非有些事又提前了?“兄弟,我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你无论如何也要给我留个院子。”他说着掏出了一张银票,问:“这些够不够?”沈修远看到那一百两的银票,知道他是真的想买,便说:“用不完。”他挨不过他的缠磨,最终还是将自己后面的宅子给了他。里正办手续的时候震惊了,吴致远也要来河湾村?他突然觉得河湾村成了风水宝地了,先是吸引了许大夫,后又吸引了县太爷的外甥。现在连林氏布莊的少东家也要在这里造房子了。看来,河湾村要发了。两家的宅子都已经画好了,只不过现在天冷了,也上冻了,不好继续造房了。想造房子,还要等到年后。不过两人都是善于提前做准备的人,所以现在就开始找人画图纸,订砖瓦檩条和大梁。准备开过年就动工。沈宽这两天也没闲着。他把东边马棚全部搭起来,马棚下放着全部都是柴。院子里也有一大堆,甚至前屋里也存了不少。眼看着一冬天都烧不完这些柴,他这才没继续砍。沈修远说:“咱们光有硬柴火还不行,还得有些软柴火。”沈宽也知道这个,便拿着镰刀去河边割草。沈修远说:“我同你一起去。”沈宽说:“不用,我就割点引火的就成。”沈修远微微一笑,没有多说话,执意跟他一起去。沈宽也就由着他了。这个季节河边的杂草都是有半人多高,而且都是枯萎了的,割回去就能用。兄弟二人割了好几天,沈宽就不想继续割了,说:“这些够我们用了。”“万一大雪封山了,大黑还得有东西吃才行。”沈宽愣了一下,立刻又充满了干劲。大黑的口粮必须要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