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1节(1 / 1)

宋禾也打算说这个议题的。在学校不断输出新幼师的同时,也得把目光放在幼儿园现有的那些教师身上。她们或是20岁,或是30岁,甚至40岁。她们工作了几年或者十几年,并不能就将她们撇在一边。宋禾就想,学校能否适当开放,让有上进心的老师进入学校中进修学习。她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趁着空档,起身站在台下。下午阳光炽热,透过窗户照耀到礼堂中来。此刻,偌大的礼堂上方没有吊顶风扇,礼堂四个角更没有空调。这种暑热天,室内的温度也会是很高的。可所有人都像感觉不到热一般,露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姿态。台上人演讲结束,宋禾定定神,踏上阶梯来到台上。“大家好,我叫宋禾,来自源阳市平和县。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关于幼儿园中‘老教师’的问题。”这个问题之前没人提过,所有人还是第一次把目光投向这么一群人。她们是没有经受过专业教育的幼师,等学前专业发展起来后,越来越多的专业幼师走入社会中,那她们这群人该何去何从?“……我们是否该给她们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进修的机会。幼师缺口很大,若是这部分人能发展起来,恐怕能抵得上多招一届的学生。”宋禾尽量长话短说,用最简洁的语言将这件事给说明白。“所以,我觉得学校应该对她们开放,甚至要给予她们一定的帮助。她们可以边上班边学习,我们也可以看看这种教学模式,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到底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弊端?”她的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底下有人不禁举手发言。“那若是这些老师的时间,和我们上课的时间不相合怎么办?”宋禾这就有些无奈了:“那得你们学校因情况而定。在和老师充分沟通后,看看能不能磨合时间,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那人点点头又坐下。紧接着又有两个人提出问题,一个是问该不该定下年龄,超了岁数的老师就不再接收。宋禾还没说话,第一排的赵慈云便摇了摇头。第二个问题是问能不能在晚上开个夜班,专门帮助这些老师进行学习。这也是要具体学校具体分析的,底下不少人都深入思考了一下,发现开夜班的办法还真是可行。宋禾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便赶紧下台。太阳西坠,天边出现连片的晚霞。无数种思想,无数个想法在这间礼堂中碰撞。瞬时间,又有无数个新火花产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礼堂的角落,有人把会议上各种想法给记录下来。一个成熟的专业,就在这场会议中诞生。第127章 教育帮扶宋禾回到旅社时已是晚上九点。这两日她和陈教授早出晚归, 每天的一日三餐都是在学校中吃的。“啪嗒!”她将电灯开关打开,房间瞬间亮堂。隔壁的两个男生应该是听到宋禾她们的动静,所以急忙推门出来。这两人又是帮忙打水又是帮忙倒水的, 这让陈教授十分乐呵。宋禾洗完澡后坐床上,因为用脑过度和太过疲劳,所以这会儿整个人像死机了一般,眼神呆呆木木的,也不晓得在想些什么。今天晚上还算好的,昨天晚上她们回来时, 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昨天一天的时间中, 大家提出问题,提出意见。难解决的问题经过整理后,放到今天来集中讨论。而今天一整天,就是一场头脑风暴。米宝用大白兔奶糖泡了一杯热牛奶,然后端到宋禾面前。大娃手劲大,给宋禾捏了几下肩膀后, 她整个人都松快许多。米宝叹声气:“还好咱们的火车票是上午九点多的, 要不姐姐你保准得起不来。”在海市待了四天, 他们俩也玩了四天。说实话,还不太想回去。这里多舒服啊, 每天睡得饱饱的起来, 到楼下国营饭店吃个饭, 然后到处去玩。大娃和米宝昨天就坐了一天的公交车, 看了一路的海市风景。这次一走,下回还不晓得啥时候能再来。宋禾哎一声靠在枕头上:“别舍不得, 咱们还有一座房子在这里呢。”这两天她为啥能坚持下来, 就是因为每到疲倦困乏之时, 她就想一想浦东的那套大房子。想想房子拆迁后,想想房子回迁后,想想她有一沓浦东陆家嘴房产证后……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妙生活啊!她这人思想境界比不过共同开会的其他人,其他人情绪高昂,一整天的会下来根本看不到任何疲惫的感觉。宋禾不行,她得有个东西提着神,要不脑子都要直接宕机罢工了。房子……房子……她现在满脑子都是房子。米宝又给宋禾倒了一杯温水,坐在床边椅子上道:“说起房子,我们今儿碰到谢昭庆了,拜托他这两年帮忙看一下房子。”宋禾闭着的眼睛突然睁开:“你们又去浦东了?”米宝点点头:“我们偷偷跑去看那家人迁走了没,结果还没迁走,我们就没能进去看。”只是今天没走,过两天也得走了。当时他们看到这家人的行李摆满院子,正忙前忙后地整理东西。米宝想起那家人兴高采烈的模样,忍不住望着窗外嘀咕说:“浦东的房子,以后真的会涨吗?”跟米宝有同样问题的还有谢昭庆。黑暗的夜晚中,隔壁院子却灯火通明。笑声说话声不时穿到他们家来,听得人心里其实有点儿烦躁。如今浦东的人,谁不想去浦西啊。他爹妈回来后得知他用那份工作换了房子,又用房子换了十多张纸,气得好悬没有晕过去。谢昭庆解释了好几个小时,保证明年能赚到买浦西房子的钱后,他们才勉强定下心。可他自己心中也忐忑不安,不晓得自己这个工作换得值不值。但这么一出事儿,倒是让他改变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等搬到浦西后,浦东的房子也不卖了。不知道为什么,他想起宋禾宁愿亏钱都想要房子的操作,就莫名其妙地想学她。第二日,清晨。宋禾还在睡梦中时,两个小孩已经起床整理行李。等到八点钟时,一行人出发去火车站,九点准时登上火车,熟悉的“哐当”声又在耳边响起。他们来时一身轻松,回家的时候卧铺车厢一侧堆满了他们的行李。陈教授看了都不禁咂舌:“你们这是买了多少东西,居然还有两大袋的棉花!”宋禾笑笑:“我家小妹今年得去外地上学,想着给她做一床新棉被去。”她们家的棉被睡了有几年,保暖性差了许多。宋禾记得自己有年去常沙旅游时就碰到了下雪天,那真叫一个冷。她们家到了冬天会点火炉,晚上时被窝还有暖手瓶放着。可出门在外,肯定没有这种条件。小妹又是个怕冷怕得不得了的。在没有暖气的地方,棉被要是还不厚,那可怎么过冬啊?陈教授听完倒是点了点头:“确实,要是不给她准备好,到时候太冷了,小姑娘都不晓得上哪儿买棉被。”接着她又看了看一包包的布料,好奇问:“你这不会也要把新被套给小妹做一床带去吧?”要不怎么会买这么多布料,难怪宋禾先前和她换了好多布票。“哎,别说,我还真没想起这事儿!”宋禾突然起身,点数一下布料:“我原本是想把这几年的布料都一口气买好的,但是把新被套给忘了。”她家的被套都睡了好多年,再加上勤换洗,所以被套看着十分老旧。但是,让小妹带去学校的被套还真得新一点儿。小姑娘嘛,你拿一套新被套给她,肯定比拿一套打满补丁的被套给她会更加开心。窗外景色不断变化,火车“哐当哐当”地往前开着。这一次,大娃和米宝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第二天时,卧铺车厢就又来了两个人,他们兄弟俩就得回到自己的硬座上去。次日中午,火车到达平和县。即使宋禾三人多么舍不得海市,多么想再玩几天,可当踏上平和县土地的那一刻,他们心里却骤然安定了。有些奇怪,总感觉平和县能让人安心。回到家中还没坐一会儿,宋禾就带着这次的会议报告找到唐主任,跟他说了要扩大招聘和招生的问题。招聘是招学校的老师,招生则是招学校的学生。宋禾刚进入办公室时,唐局长拿着一张报纸,脸上难得露出这么灿烂的笑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