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1 / 1)

师兄,我设计桥梁,又不是为了追求艺术。他垂眸凝视速写本,说道:我只是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方向,你应该为我高兴才对。然而,殷以乔怎么也不可能为他高兴。在c.e,即使律风是没有名气的建筑师,也没有任何合作方,敢以七千万的预算侮辱他。腾龙集团的嘴脸,殷以乔记得清清楚楚。殷以乔带了这么久,放在心尖上的师弟,第一次耗费大量心血担任主设计的作品,被一个毫无眼光满身铜臭的商人当做筹码一样讨价还价。他不可能没有怒气。也许是他对国内建筑行业恶习的排斥,也许是他仍旧想将律风纳入羽翼之下。殷以乔直白地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小风,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是你十八岁到英国,学了六年的建筑,说放弃就放弃了,不可惜么。六年啊律风缓缓停笔,呆愣看着眼前深邃的乌雀山。他在英国学习六年,回国两年,也就八年时间而已,他却好像过完了一辈子,又重新开始了另一辈子的生活。他认真数着年份,一年一年的往前推算。忽然,他诧异的看向殷以乔,问道:师兄,十二年前你在做什么?十二年前?殷以乔努力回想了一下,我刚进大学,还没做出过独立设计,平时只能帮爷爷画画图纸,看看方案。十二年前青涩的殷以乔,是律风无法想象的陌生。他对殷以乔最初的记忆,源于一份送往c.e建筑事务所的文件。那份文件,是殷以乔签收的。律风忘了那份文件的内容,也忘了他们详细的交谈,却永远记得殷以乔穿着的浅白色毛衣,用温柔友好的腔调说道:祝你在英国生活愉快。师兄,我第一次见你,到现在,也不过才八年。律风笑着看向殷以乔,十二年前,你还没有成为建筑师,我也还没有去英国留学,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有人扛着仪器走进这片深山,像我们一样爬上顶峰,研究怎么建成一座乌雀山大桥。他修长的指尖,捏着笔,让笔成为他手指的延展。律风轻轻一划,虚空中就能连起一条从对岸到脚下的直线。他说:我想建成这座大桥。无论五年、十年、二十年,只有建成它,其他人十二年来为之付出的努力,才不算白费。不可能建成的桥梁,凝聚了太多人的期望。这些期望曾经令他沉重,此时,却成为了他面对殷以乔的勇气。律风合上速写本,勾起浅淡笑意,说道:师兄,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为什么要回国吗?这个问题,殷以乔追问了许久。从他们分手开始,殷以乔尝试说服律风,至少留在英国,拥有更好的前程、更健康的工作方式、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不是回到中国,投入996、007的劳动剥削之中,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然而,殷以乔见到律风坦然的表情,忽然就不想知道了。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他无奈的挑眉,只要你还能设计出《山水逍遥》,心思还在建筑设计上,你在英国还是在中国,都是一样的。不。律风摇了摇头,《山水逍遥》对我的意义,和桥梁对我的意义,从来都不一样。律风看得出殷以乔希望能够借着这次见面,将过去的矛盾分歧一笔勾销。可是,这次是他不想自欺欺人。即使殷以乔不想听,律风仍是开了口。他说:当时,我听说了一座中国桥的诞生,被它感动得彻夜未眠,激动得无以复加。我研究了关于它的所有资料,想要设计出像它一样能够使我灵魂震颤的作品。然而,我意识到它的存在,不是某一个人天才的奇思妙想,而是一群人为了相同的目标,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共同创造的奇迹。它无可复制,任何形式上的改动,都不能挑起我的创作欲望,因为,它是一座桥梁,也只能是一座桥梁。这是他们重逢以来,律风对殷以乔说过最长的话。律风语气平和,从容得不像之前刻意逃避的模样。却叫殷以乔感到无比陌生。他说:我选择了回国,是因为我已经无法从建筑设计里,找到我想要的东西。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你所期待的建筑师。第13章乌雀山的风,拂过律风的乱发。他说得很认真,那双漂亮的眼睛,执着地凝视着殷以乔。令殷以乔心绪颤动。这些话,殷以乔听说过。律风走了之后,殷知礼和他促膝长谈,告诉他:小风想要从事桥梁建设,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有自己的想法,你这个做师兄的应该全力支持他,而不是阻拦他。爷爷不知道他们小辈的感情,以为他的心绪不定是因为师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只有他清楚,是他不能接受感情问题之外的分手,也不能接受律风放弃天赋转向毫无美感的桥梁。律风成为著名建筑师,以c.e的名义专注于国内的建筑项目,不也是一种为国奉献?明明律风的设计建筑物,透过陌生冰冷的网络,都能让远在英国的他感到温暖,仍旧固执的说着:我不能。小风,我不会逼迫你改变想法,来到国内也不是为了绑你回c.e。殷以乔勾起笑,眼神像是看待闹脾气的小孩。为什么要把我摆在你的对立面?律风后背紧绷,刚才那番话里,他不由自主抗拒殷以乔的情绪表露无遗。殷以乔说:你所说的中国桥,是你回到中国的理由,那么他压低声音,保证不会被身后闲聊休憩的同事听到,无奈苦笑道:你和我分手,是因为不想异地恋?不。律风否定得果断,不是。殷以乔诧异的收敛笑意,那是为什么?他沉默的看律风,视线温柔纵容得没有一丝强迫,溢满了惊讶。于是,在师兄面前向来骄纵的律风,重新翻开速写本,声音低低地回复:我不想说。至少,现在不想。他们两人长久相处的默契,足够殷以乔清楚知道,律风不想说的事情,他怎么逼问都没有用。殷以乔双手插进口袋,远眺翠绿的乌雀山,心里也绿绿的。律风单身,他有机会。可惜他只剩下三天假期,排满的行程遍布欧美,实在不适合来一场不负责任的重新追求。因此,体贴的师兄没有再问。只是靠近律风,仔细端详着他的素描。嗯,我也带个速写本好了。钟珂觉得,c.e建筑事务所不愧是国际top,能在那儿工作的人都是魔鬼。钱旭阳疯狂点赞。他们两个人爬山累成狗子,律风扛单反画素描就算了,结果,他们换了一座山,殷以乔也拿出一个本子,和律风一起描绘乌雀山!乌雀山的风景万年不变,除了树树树、泥泥泥,就只剩下大峡谷和久聚不散的阴云。看一遍,还算新鲜。这来来去去、四面八方全是相同的风景,钱旭阳都看腻了,也不知道c.e大师们眼中是什么神奇世界。师姐,你说他们英国学建筑的,是不是就跟达芬奇画鸡蛋一样,把同一个东西画上千遍万遍,设计灵感就来了?钟珂眼前一亮,有道理,明天上山我也画!钱旭阳:只带了手机和充电宝的钱旭阳瞳孔巨震。本意只是逮着钟珂吐槽,怎么钟珂不仅认了真,还要跟风。他发现了,钟珂虽然在桥梁分院干了六七年,但本质是个没有出过外业的菜鸡,充满心血来潮的好奇心。怎么律风干什么,她就学什么啊!然而,他们再一次往新的方案选址出发之后,他们考察乌雀山的队伍,都变成了外出采风队。人手一个速写本。钱旭阳都拿了一个平板,装腔作势。方案三、方案四的地点,选在乌雀山峡谷两端,相距不过四公里,正是最适合建起乌雀山大桥的地方。它们紧邻平坦山路,只需要稍加修建,就能完美建起一条贯通南北,离藏区更近的高速公路。而且,还不用爬山。他们一路平稳的顺着山脊,走到了贴近峡谷的位置。站在山顶看起来深不可测的峡谷,真正走近之后,更像是一片溪水潺潺的浅滩。前面就是断层带,这两年石头滚下来,又长了野草,表面看不出来裂缝了。但是上个月刚测了数据,不适合建桥。周五一简单一句不适合,包含了地质勘测大量的测量分析。律风在院里查看的最新资料里,拥有详细的数据模型。强行架桥完成任务绝无问题,但是裂隙、危岩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乌雀山大桥项目迟迟没有开工,甚至搁置了起来,清晰的表明了工程师们对这座大桥的态度。他们不想敷衍了事,而是想建造出符合100年到120年使用标准、对得起国家名号的合格桥梁。也许是体会过攀登高山的辛苦,此时他们平地踩着坑坑洼洼的碎石河滩,都悠闲惬意得像在游玩。喜欢抱怨的钱旭阳,嘻嘻哈哈跟钟珂在后面聊天。周五一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他们搭话,气氛难得和谐,律风却格外沉默。走过了四个方案地点,他完全了解了乌雀山的状况。方案一属于挑战极限式选址,高度超过600米,必须建设盘山公路,可优势在于两岸岩体夯实,一旦建成,就能成为进藏最快高速路线上的桥梁。方案二则是方案一的备选,在接近的地方挑出了较低的山峰,绕了一些远路,然而,它的高低落差接近400米,仍是不小的建设挑战。方案三、方案四属于常规模式选址,桥梁横跨浅滩,十几公里外就是高速,稍稍绕道就能横穿乌雀山峡谷,虽然不是进藏最短距离,但是安全平稳、适合架桥。可惜,两年前出现的地震断层带,成为了这两个方案真正的技术难题。小风,干嘛愁眉苦脸。律风闻声转头,眉峰带着散不去的深痕。他见到殷以乔温柔神情,不禁勾起一丝自嘲的笑意。他说:因为,我来之前以为,实地看看乌雀山大桥的选址方案,一定会有新的想法。现在看来,是我太天真了。天真的以为,自己没办法通过资料给出的数据解决问题,仅仅是缺乏实地勘察。等到他实地勘察了,才发现经验丰富的桥梁工程师们无法攻克的难题,他一个半路转行的门外汉,恐怕得多花上几年时间,才能有想象中的进展。殷以乔对乌雀山大桥项目并不了然,这两天听了他们聊了不少内容。他说:不是还有一个建桥的地方吗?看完再失望也不迟。律风叹息一声,方案五更不可能建成大桥了。方案五的地点,比前面任何一个方案,都要偏远。它绕行山脉接近两百六十公里,在那里建桥,仅仅缩短了藏区到内地半小时的时间,说不上什么最佳建桥地点。自从地震之后,建设集团依照方案五的规划,又绕行了几十公里,以最少的成本,重新建出了新的高速通道。两年时间,那条新高速已经成为往来藏区的司机,惯常选择的通路。但是,并没有真正缩短什么距离。乌雀山,仍旧需要一座横贯两岸的桥梁。他们不用耗费多少体力,开着车,顺着宽敞平坦的高速路,很快就到达了乌雀山大桥方案五的选址。平缓坦荡的矮峰,简便易行的道路。只要桥梁分院愿意,不出半年,这里就能架起一座名为乌雀山的大桥,毫无技术难度,立刻完成任务。你看。律风叹息一声,高速路离得这么近,在这里建桥有什么意义。那些文件资料里写的距离,终于在他眼前有了实体。他们站在矮矮的山坡,视线稍瞥,都能见到盘山高速绕着峻岭蜿蜒,如同人造的河流,汇聚到自然的山川。近在咫尺的高速,完全可以自由通行。再在旁边建设一座桥梁,再缩短个十几分钟的行程,对乌雀山来说,才是真的可有可无的设计。即使这次的实地勘察将要宣布无功而返。律风依然认真的拍摄,准备作为参考资料,待会设计院继续研究。山坡插的小红旗迎风招展,在翠绿山脉和绵延公路衬托下,成为了最佳取景地点。律风往后退了几步,拍下来的画面,刚好装进了殷以乔恣意闲散的身影。镜头里的殷以乔,正拿着笔,专心致志地描绘眼前的景色。他身材颀长,随性站立的姿势透着惬意,好像正在享受笔绘山河带来的畅快。律风本该因为没有收获感到焦躁、烦恼,却因为他垂眸专注的模样,变得宁静平和。他随地坐下,屈起膝盖。正打算学着师兄,好好画一画祖国大好河山,眼前忽然递过来一张素描。你看,像不像?殷以乔笑着给他看自己速写成果速写本上简单勾勒出雄浑山体,盘旋缠绕之上的,不再是高速公路,而是一条气势雄浑的巨兽!龙?律风接过本子,诧异于殷以乔的不正经。好好的高速不画,直接把眼前世界跳脱地转入了神话频道。嗯。殷以乔坐在他身边,长腿撑起手肘,扬手指了指车辆穿梭的高速公路。你看这条公路,盘着山体,穿过云雾的样子,不就是一条龙么。律风看看高速,再看看手上随心所欲的素描。殷以乔的画功简洁有力,寥寥几笔,勾勒出昂扬的龙首,遒劲的四爪。它爪尖力透山体,仿佛被困在此处,不得离去,一旦得到机会,就能震碎山峦,冲上云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