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身有好多东西不了解,现在了解了。
领悟了。
精通了。
于是通宵研究。
甚至还自己做出来一只炭笔,在宣纸上写写画画。
画面上赫然露出一张结构跟透视都极为精准的人物画像。
开封府只有公孙策一个人会素描是不够的。
所有的文书工作人都必须掌握。
于是原本能医,擅文,了解机关术甚至还学会刑罚的公孙策又掌握了一项技能。
同时又多了一份工作。
身兼数职的公孙策揉了揉自己眼睛,发出感叹,这开封府,果然离了他就混不下去。
没了包大人或许能运转,但是没了他公孙策,那定然是一团糟。
时间不急不缓的进入九月份,天气慢慢凉下来,凉一下紧接着再次变热,反反复复,比六月的雨水还难以预料。
考试的时间慢慢逼近,在一众人期待中到来。
小包勉带着叔父一早准备好的吃食笔墨纸张进入国子监,跟着国子监里引导的专业人士,走入大大的教室。
里面监考的夫子胡子有些长,衣服干干净净,手里还捧着个茶碗,喝茶时却无任何声音。
考试时间到。
考官放下手里的茶碗,把考题发下来。
小包勉领到考题开始认真做题。
前一部分的考题,更多是默写四书五经中的某句,小包勉答的很顺利。
后续的考题就得思考一下,是要解析意思,还有出自哪里。
到了最后一道题直接是时政上的问题。
这对他们这个年纪的学子来说,有些超出范畴。六岁多的小娃娃,哪里懂的朝政。
但是对于包勉来说,还不是那么难以做答,要知道他有一个爱卖臭豆腐的前丞相好朋友,那个好朋友对时政非常了解。
即使现在不在朝堂,但是朝堂上依旧有着他的传说。
所以他解答题也快。
检查一遍,确定没写出错字,他走出了考场。
外头吴氏在树荫下等着。
在吴氏旁边坐着的苗贵妃跟王夫人。
原本,王夫人打算去对面的茶楼等着,一边喝茶一边等待,舒坦的很,其他官夫人都是这样的。
但是苗贵妃都树荫下拿着小马扎跟吴氏有说有笑的。
她讲究的那些雅致,似乎也不是那么有用,于是跟着下来。
渴了就在旁侧买点饮子喝。
热过头拿着扇子摇晃一下,这么等着……
就看见苏子瞻从里面出来,小苏学问是他们几个人里最好的。
几个夫人对着苏子瞻招招手,苏子瞻直接走了过来。
他说了一下考题,王夫人听见呼出一口气,王祁已经可以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了。
问题不大。
吴氏也就是认识几个字,什么四书五经她不懂,她见王夫人放松下来,跟着也放松下来。
至于苗贵妃,丝毫不着急。
四书五经,两个多月的时间,赵昕自是掌握不了,但是他既然考试了,那必然得用考试结果进去。
官家如何操作她不知。
不过,她应该把淑妃的小公主换回去了。
刚来这里的时候小公主还不会走路,现在都已经能下床了。
虽说三步栽倒一下,两步晃悠晃悠,但是这种成长才是可爱的。
淑妃在宫里,指不定多想念小公主呢。
至于她,原本她应承官家赵昕进了国子监,她就回宫,但是千不该万不该,她怀孕了。
宫里那地方,她这次又不想回了
官家定然不应允的。
不过问题不大,她已经寻到如何劝说官家了。
有个耳根子软的官家,说幸运也幸运,说不幸也不幸。
喜忧参半吧!
总归她能搞定。
很快王祁从里面出来,包勉走出来,直到考试结束,张敬跟赵昕才出来。
至此人全了。
小朋友凑到一起,说了一会儿话,就各回各家。
返回家里。
吴氏小心翼翼问包勉:“儿子,你觉得这次考的如何?”
“还行。”包勉点点头。
他记忆还算不差,几乎都是会的。
问题不大。
他跟王祁一起学了一段时间,知道王祁的进度,王祁也没问题。
有问题的只有张敬跟赵昕。
赵昕开始启蒙比他还晚,能把字给写的好看,已经是极为不容易的,而且他那样的身份需要学的东西多的很,不光是四书五经,所以,如果单纯看试卷上的题目。
他觉得赵昕可能会落榜。
不过,谁落榜赵昕都不会落榜的。
吴氏见小包勉这般自信,跟着放松下来。她给小包勉准备了一桌美食,让小孩满足一顿。
而后,小包勉回到房间睡了起来。
吴氏这是继续询问商队是如何成立的。
需要多少好手。
有些难度。
不仅需要功夫好的人,还需要钱。
从汴京去往海边弄鱿鱼,要走不少的路,走官道还好,安全。
若是走小路,怕是会有拦路抢劫的。
那样的话,没几个好手护着不行。
而且还得精通各地语言,能跟当地百姓交流,这样才能保证不迷路。
难。
非常的难。
比再开一个吴记都难。
人手好找,这汴京周围不少想要挣钱的,但是人才不好找啊!
那种跟谁都能交际,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的,都被其他商队给承包了。
至于能说好几个地方方言的,那也是稀缺人才。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会说大宋官话。
但是深入山区就不一定呢。
各地区有各地区的语言。
若是不懂一些,处理起事情就会艰难。
吴氏再次压下组商队的事情。
她准备把方便面这个东西放在酒楼里售卖。
吴记,每个月都得推出一样新品,新品可以一个月只有一次,也可以上来一次以后没了。
但是必须有。
这是特色。
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吸引客人。
这样挣的钱才够儿子败家。
她听展昭说过,她的儿子是大善人,现在虽然明显的改善,但是还是忍不住帮助人。
帮助一次人,她铺子里多了些草编小容器。
因为精致好看,她觉得还行,没亏。
但是前几日上个月底,他出去溜达一圈,又替人穷人请大夫看病抓药,将一个快病死的人给救回来,那是纯支出。她若是挣的钱少了,都不够儿子做大善人呢。
包勉结结实实休息一日。
次日精神充沛的很。
刚想去酒楼玩一下。
就被展昭抓起来学武。
考试结束,入学国子监的事情还得等上日。
但是学武,开始了就不能停止。
不仅他得学,其他几个小朋友也得学。
有小伙伴陪着,就不觉得累跟辛苦,这日学武结束,展昭盯着几个小朋友说道:“日后练武时间换成晚上,每日散学后在国子监里校场见。”
……
包勉以及他的小朋友们齐齐露出惊愕表情。
去了国子监就不能天天回家了,吃的也是国子监的,就不能蹭到美食啦,这样还要继续学武吗。
他们扭头看向包勉,见包勉点头要继续学,于是跟着点头。
学就学,反正都是一起呢。
对此展昭很满意,学武很累,不管谁心里都想过放弃,但是在做决定时没有轻言放弃就是好样的。
不过,去国子监读书还面临一个问题。
展昭看向包勉:“你去国子监读书,小统统呢,你想好怎么安顿没……”
小统统要怎么安顿。
包勉摇头,不知道呀。
他没想出来。
展昭这一么一问,他迷茫了一会儿,而后眼睛亮了起来。
“展叔叔,我去国子监读书,你也会跟着我的对不对?”
展昭心里突然有不好的预感。
他听见小公子说道:“那你抱着统统就好了,她不哭又不恼,安稳的很,顶多就是吃点东西,这个你若搞不定的话,就等我下课,我来弄。”
……
他可以不跟吗?
不能!
于是他又多了一个带娃娃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