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历史直播]> 37. 靖康耻(完) 归何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7. 靖康耻(完) 归何处?(2 / 2)

但赵佶、赵桓只是背过了身子,对身后的惨叫恍若未闻。

赵多福眼里的光渐渐暗了下去。

事后,拖着遍体鳞伤的身子,路过宋徽宗身旁时,她朝他面上唾了一口,冷笑道:“你二人,实在不配苟活于世!”

赵佶面上浮现一抹哀色,只能待女儿离开后和赵桓一道抱头痛哭。

【不过无论父子二人怎样在雪乡抱头痛哭,也哭不回北宋的江山基业了,曾经孕育过一代名臣的北宋就此灭亡,令无数普通人憧憬过的汴京也变成了无数百姓不愿回首的噩梦。北宋这段屈辱的历史,时刻在警醒着后人,一个软弱又不思进取的王朝,会遭遇什么样的后果。】

说完这段,明意看到直播间又收到了一大笔打赏。

【沈括:姑娘,可否将赵家皇帝族谱告知在下?】

明意不解,这位观众不仅历史不好,还不会用搜索引擎?不过本着快点下班的念头,她还是将赵家皇帝列表图发给了他,而后利索下播走人。

天幕消失了,宋仁宗和一众朝臣拿着刚刚抄下来的北宋皇帝列表陷入热烈的讨论。

首先可以确定自己死后的谥号是“仁”,而后按着顺序,宋仁宗用朱笔在宋徽宗、宋钦宗的名字上画了两个大大的叉。

这两个丢人现眼的祸害,决计不能再让他们和龙椅有半分瓜葛!

“爱卿啊,你那一套‘变法’措施如果放现在施行,能有几分成算?”宋徽宗笑眯眯地看向在旁边不发一言的王安石,态度放得很低。

王安石皱眉:“臣不敢妄言,经天幕提点,这套变法措施有许多需要修改之处,但大致方向与臣所想一致。只是在用人上存在大问题。”

欧阳修清了清嗓音,强硬地拉过了一旁还有些不服气的司马光:“用人上你不必担心,我们几个老东西全权给你挑选道德优良之人,你只管放开手脚去干,是不是啊,司马君实?”

司马光皱了皱眉,虽然他暂时还是不能一下子接受王介甫这一套理论,但看完汴京城这一系列惨状,他不得不承认大宋已经是弊病百出,要想让子孙不沦为阶下囚,便不可养痈为患,必须刮骨疗毒。

“你遇到什么问题就和我们说,我门下有许多忠良的臣子。”司马光拍了拍王安石的肩膀,若非天幕预言,他实在想不到他和王介甫这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会因为政见不和剑拔弩张。

变法,是为了解决长久之祸,任用忠良,提拔武将,这是宋仁宗和大臣们商量下来的结果。

“可城外的百姓如何安抚?”宋仁宗叹了口气,看向底下的一干大臣。据他所知,最近几天有不少百姓已经收拾家产南下了,直言这汴京城不敢多呆。

欧阳修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反问道:“官家可知,现在天下的百姓最爱戴谁?”

宋仁宗愣了一愣,百姓最爱戴谁?反正决计不是赵家人,百姓现在估计恨死赵家了。灵光一闪,宋仁宗恍然:“苏子瞻!”

是了,苏子瞻在天幕上霸屏那么多日子,怕是街头巷尾现在都在流传他的故事。

欧阳修点头:“不错,召苏家兄弟前来作担保,或可安抚民心。”

千里外,苏洵已经带两个儿子收拾好了行礼包裹,原本看到大儿子的一生他们还想着远离官场回家种地,看完靖康耻的预示后,远离个屁啊!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国都要亡了,就是豁了苏家这三条命,他们也得尽力去改变点什么!

另一时空下,赵匡胤在大臣和母亲的阻拦下终究没有手刃自己的亲兄弟,但他打断了赵光义的一条腿。

一个瘸腿的人,是没办法坐上皇位的。

“反正你这条腿以后在对辽作战中也得断,不如我先帮你。”看着赵光义瑟瑟发抖的怂样,赵匡胤气不打一处来。

“官家,那诸位将领的兵权还削吗?”赵普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问道。

“削个毛!让他们准备准备,跟朕北伐!”赵匡胤粗声粗气地回道。

燕云十六州还得靠自己拿,子孙后代不能指望,谁能知道继位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

天幕已经半年没有出现了,北宋的百姓们在讨论新法的间隙,不时会感叹一句。

“靖康耻”被编成了各种各样的书册在民间发行,许多男儿受此冲击已经开始枕戈待旦投身武行。

苏轼这几日在东跑西窜忙着调查新法施行的具体效果,整个人晒黑了一圈,不过他干劲很大。

因为他每去一个地方就被百姓围得寸步难行,大家从内心认为他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有什么意见在他面前都畅所欲言,王安石看中了他这个特质,强加利用,派他到全国各地挨个巡视一遍。

“得!这辈子没被贬,到头来还是把山河游了个遍!”

夜间回到住处,苏轼提笔给王安石写信:“介甫兄,这西湖的鱼真嫩啊,真可惜你吃不到!”

写完以后换给弟弟写:“子由,老爹最近身体怎么样?我还得接着南巡,不过我准备去岭南尝尝当地的新鲜荔枝,嘿嘿,羡慕吧?”

有时候苏轼还是会下意识望望天,但天幕再也没有出现过。

他想,也许这个世上真的有另一个自己,酣畅淋漓地过完了苏东坡的一生,写出了名垂千古的锦绣文章。

而自己,没有苏东坡一样的遭遇,或许以后是写不出那样好的诗词了。但整日和老百姓接触,看着大家生活在一点点变好,朝堂并没有像天幕一样变得污浊不堪,他又觉得此生相当值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间志向应当不再是空谈。

蜀中客,宦海身,归来仍是少年人。

天幕中的苏东坡如此,现在的苏子瞻亦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