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综]红楼之圆梦巨人>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 分节阅读 11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 分节阅读 115(1 / 1)

d怨无悔。”临行时其中内情父亲已然讲明,且不过一年半载时光,父亲母亲便要回京团圆,哪还会有分离之苦。黛玉这话说的真情实意,并无半分虚假。“咱师门不兴什么一辈子悟道修炼,净欲除念,等你年岁到了遇到喜欢的自然可以如正常女子一般成亲生子。”江映蓉赶紧说明,可别真教的黛玉一心修身养性,不理外物,到时候可就晚了。这话一出,尽管黛玉还没开窍,可说到成亲生子的话题难免忍不住害羞脸热,悄悄低下头不再言语,一副小女儿家的羞态。“现下说还为时尚早,你只需记得咱们师门没有那些劳什子的束缚规矩,讲究遵循自然道法、天地规则,释放天性,活出本心,活出自我。你现在可能还不明白,往后慢慢的就知道了。”哪怕黛玉还不懂如何释放天性,什么是本心,什么是自我,可依旧点点头表示记下了。“今日直接将你接到这里,还未来得及拜见你外祖母,你要是身子还受得住,不拘明日还是后日带着人去荣国府见见外家的长辈和兄弟姊妹们。索性距离拜师那日还有三天,若是荣国府想留你住下,你便住上一两晚,也是尽一尽做晚辈的孝心,不耽误拜师礼就行。”江映蓉主动提出,现在荣国府可没做什么对不起黛玉的事儿,若是一味拦着不让见,外人只会说黛玉这个做晚辈的不知礼数,到了京城竟然连外家都不理不睬。“玉儿也是这样想的,来时母亲便说自出嫁后便未见过外祖母,要玉儿代替她在外祖母跟前儿尽一尽孝心。”“你这样的想法不错,你外祖母定然疼你。只是这世间之事总不是那么尽善尽美,很多事也不如表象那么简单,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你得用心去感受和体悟。你母亲外嫁多年,府里的许多规矩都有改动,若是与你母亲所说不一致,也属正常。”先打破黛玉被贾敏教导的认知,认为荣国府高门大户,规矩森严,处处得陪小心,不可多行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多吃一口饭。见黛玉点点头,江映蓉继续道:“荣国府家大业大,人口众多,自从你外祖父去世后,全靠你外祖母一人勉励支撑着偌大家业,着实辛苦,难免力有不逮,顾不了那么周全。人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十个指头还有长短之分,更别说人心了,免不了有偏颇偏爱之说,你得体谅你外祖母的辛苦,若是有看见不合礼数之处也不可过分惊异而表现出来,让你外祖母心里难受。阖府主子下人加起来一两千之多,总有那么些存着些心思的人,若是你外祖母一时不查被撺掇了,说出些让人为难的话,你也不要过分当真。在荣国府就作为外客当亲戚处着,只一心孝敬你外祖母,做好小辈分内之事,其余不用理会过多。”江映蓉并未直接说荣国府和贾母的不是,反而先肯定贾母的辛苦,什么偌大府邸都靠贾母支撑,看似在说好话,其实往深了想就是在说贾母贪权弄权,不安安生生享受老封君的尊荣,非得出面当家做主,让正儿八经的爵位继承人闲着,养了一身毛病。虽说继承人确实因为才疏学浅,没有本事撑起家业,可再不济也是当家人,总不能整个府里都成了你贾母的一言堂。又说因为辛苦才有疏漏,哪怕你瞧见二房住着正房这等不合礼法之事也不用惊异,那是你外祖母年纪大了,经不住被人撺掇的,才有了这等嫡幼不分的事情发生,你不能指责你外祖母,你得体谅她的不容易。看似处处在为贾母说好话,其实每一句都是陷阱,哪怕黛玉现下还不能完全体会,可总归在心里留下痕迹,有了防备,只要不一力相信贾母的疼爱之心,就不怕贾母借机生出什么幺蛾子。见黛玉的小脸上呈沉思状,江映蓉再接再厉:“荣国府谁都不用小心,唯有一人你得多多留心。”黛玉适时抬起头表示疑惑,不明白什么人能让江映蓉特别提出来。“就是宝玉你这位表兄,因衔玉而生,从小聪明伶俐,嘴巴又甜,很是得你外祖母的喜爱。平日里最喜欢跟漂亮的姑娘一同玩耍,还喜好根据样貌气质给人另起名字,屋子里大丫鬟小丫头各个生的标致伶俐,没一个粗笨丑陋的。作为荣国府最受宠爱的大宝贝,性子自然有些霸道,容易犯左性,若是见着你这么漂亮的小表妹,指不定说出什么胡编乱造的鬼话,你不要同他计较。若是他真一言不合生气惹出事情来,也不要自责羞愧,不是你的过错。”“表兄真有这么可怕吗”一番话说得黛玉心有戚戚,生怕一个不好真惹到宝玉。“可怕也不至于,特意提醒你主要是因为宝玉是你外祖母的心头好,你此番去了就成了你外祖母另外一个心头好,怕是府里其他人再没一个能越过你们二人去。只是你虽得你外祖母的喜爱,可毕竟还有外字一说,与宝玉这个内到底有一两分不一样,万一你们表兄妹两个闹些口角,若你外祖母言语间有些偏护宝玉,你也不可吃醋难过,你外祖母还是疼你的。”疼是不假,若真遇见事儿,只不过比起宝玉要忍痛先牺牲你罢了。这句话江映蓉没说,只等黛玉自个慢慢观察、体会。“玉儿知道了,去了府里一定尽量少与宝玉接触、说话。”“这样也好,免得你祖母左右为难,一把年纪还得为你们这些小人儿的口角忧心受累。”成功达到目的的江映蓉还不忘把锅甩到贾母身上,贾母要是知道江映蓉这般处心积虑隔着黛玉和荣国府,尤其教着黛玉远离宝玉,怕是能吐血三升。“恩,玉儿一定谨记教诲,只一心侍奉外祖母。”体会到黛玉准备坚定远离贾宝玉的决心,幕后指挥者江映蓉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第164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准师徒二人亲亲热热的用了晚膳,便让黛玉早些回去休息。黛玉沐浴洗漱换上裘衣, 躺在柔软温暖的被窝里, 鼻翼间充斥着一股太阳独有的香气,心中一片安宁,闭上眼睛很快进入黑甜的梦乡。这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不用担心一个浪花打来便从梦中惊醒, 晃晃荡荡许久不能再次安睡, 今日定能睡个安稳觉。第二日一早, 黛玉收拾停当,便带着从扬州带来的礼物前往荣国府,早安排人先行去荣国府送上拜帖。送给江映蓉的礼物昨日已然送出,里边还有给承望的两箱子土仪礼物,先放在江映蓉处,等承望再来时再行带走。有林管家和黛玉自带的两个嬷嬷在,江映蓉就并未另行派人坐镇护送,她目前也不想把黛玉护的太过周全, 有些事情只有亲自面对、亲身经历, 才会成长,若是一直将其护在一方天地里便永远也长不大。昨日的一番话已然早早的敲了警钟, 想来黛玉心中也有些成算和接受度,不会错到哪里去。倘若真受了委屈,不还有她这个准师父在后边撑腰坐镇嘛。贾母接到消息,心中的郁气消散一点儿,觉得舒坦多了, 到底是外孙女还是想着外家的,这不今日这么早就要上门。昨日关键是雍王世子亲自去接,着实不好拒绝先来荣国府,也不怪玉儿这个小人家,贾母如是安慰自个。气儿散了,便觉腹中饥饿,早晨就着咸津津的炸小鱼儿多用了一碗粥,便精神奕奕的坐在正堂等着心心念念的外孙女。指挥的众人忙的一团乱,一会儿问前去探看的人到哪了,一会儿问午膳准备的如何了,一会儿又问院子里的东西是否安排妥当,一会儿又要添这个东西,加那个东西。尤其是王熙凤和鸳鸯二人更是被指挥的团团转,一个忙着开库房找东西,刚找到贾母要的布料,又传话让找花瓶;另一个被打发着一遍又一遍看院子里的布置,一会儿不是桌案摆的不合适,不够光亮,一会儿又是窗户纸太旧了,命人紧赶慢赶重新拿上好的纱纸糊了邢氏和二房新夫人邹氏虽没什么事儿,也一大早陪着贾母在正堂枯坐着等人。邹氏刚入门不久,自然不敢有什么异议,况她的娘家也是一般,比邢氏唯一好那么一点儿的就是父母还在,可家里也是有一大帮兄弟姐妹等着她这位嫁入荣国府的姐姐帮衬。贾母倒是想给贾政找一个家世好的,可贾政四十来岁的人了,家里好的谁愿意把女儿嫁给贾政这个鳏夫,还是个孙子都有的鳏夫,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低门小户的,挑来挑去也就邹家还能看,新岳父虽然比贾政大不了两岁,可人家好歹三年前考中了举人,虽然只是个掉尾车,家里穷困了些,好歹也是举人身份。要不是邹氏先后为祖父、祖母守孝耽误了婚嫁,过了二十岁的高龄,又瞧着荣国府高门大户,多少能拉扯下自家,算是在一堆瘸子里边挑了个还能看的,否则也真不一定狠心将好好的闺女嫁给个大她二十岁的鳏夫。邹氏此人算是个温和贤淑的主儿,又不爱逞强挑事,进了府一心一意侍奉贾母,照顾贾政,连对着年纪比她还大一两岁的贾珠、李纨也多有关心,别说受宠的贾宝玉了。她也知道按着贾政的年龄估摸着有子嗣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对于还未成年的贾宝玉甚是关心,虽然有贾母不错手的看着,可继母该做的事情做的还是挺到位的。进府不过三五月功夫,已让贾母放下了不少成见,觉得邹氏这儿媳不算选错。又因着年轻鲜嫩,也算是书香之家,不似王氏那般大字不识一个,贾政颇有些红袖添香的欣喜,对邹氏还算宠爱,大部分时间都歇在正房。她又不似王夫人那般对妾室还有庶子庶女管的甚严,每日立规矩也都意思意思便罢,月例银子从不克扣拖延,赵姨娘便也收了一点儿身上的尖锐,不似王氏在时那般胡搅蛮缠,不懂规矩。要不是赵姨娘装的这般粗俗和眼皮子浅,怕是也难平安生下一子一女。新夫人既然看着是个好说话的,那赵姨娘就没必要弄僵局面,她说到底是个妾室,一味儿跟主母作对,受苦的还是孩儿们,尤其是探春这个女娃娃,将来亲事上少不得由主母安排。她这个年纪还争什么宠爱,老爷爱在哪里歇着就在哪里歇,关键是帮环儿和探春谋个好前程才是。所以赵姨娘一改之前拦着探春不让她往主母跟前凑的作风,时时带着探春去侍候邹氏,就希望探春讨了新夫人的好,将来亲事上别为难她。毕竟对于新夫人来说,无论嫡庶可都是继子继女,就看哪个能讨了欢心,自然会多照拂一二。不得不说赵姨娘这个在原著里不讨喜的小人物也是有些聪明之处,她明白讨好儿女双全又素来刻薄的王氏没用,只会被王氏当做笑话看,这才总是痛骂探春只顾嫡母不顾生母。看出来邹氏不似王氏,一没亲子,二不刻薄,自然知道怎么做才对儿女有利。再说邹氏作为书香之家的女儿,不是没对二房住在正房这等事表示不妥,可她聪明,既然整个府里都没什么异议,大房都没急吼吼挑事,她便更不好出头劝说,索性装聋作哑当看不见,只一心尽好自个的本分,不出头不挑头。真要拿邢氏和邹氏比较一二,论家世来说两个妯娌半斤八两谁也不说谁,论地位都是继室,论子嗣都没有,为这邢氏自觉往后都能挺直腰板做人,摆一摆做大嫂的款,不用像以前那样看王氏这个自觉娘家高人一等的贵女脸色。再加上邹氏对邢氏颇为恭敬,投桃报李邢氏对着邹氏难得的还算和善些。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儿是,现在管家理事的是她邢氏的儿媳妇,以前王氏在时王熙凤总是奉承二房,巴着二房,对正经公公婆母反倒不理不睬。现在王熙凤最怕有人重新拿王氏的事儿做话头,关系恨不得撇的干干净净,对贾赦和邢氏反而尊重了许多,愿意放下身段时不时请安,还能投其所好送些东西,一辈子最喜欢往房里扒拉的邢氏自然欢喜。虽然比不上旁人家儿媳妇恭敬勤勉,可前后对比下来,按王熙凤的脾性已然进步许多,邢氏自觉出了一口气,也就不那么拿娇计较,逞一时之能非得治服了王熙凤,她也真没这个本事,这点自知之明邢氏还是有的。万一一个不好惹毛了儿媳妇,好不容易出下来的面子情恐怕得丢个干干净净,何必呢,说穿了还是怕王熙凤,这就是没有亲子的弱势,底气不足,生怕将来老了受磋磨。邢氏目前还颇为满意眼下府里的局面,以往是二房一家独大,贾政、宝玉独得贾母宠爱,王氏管着家,简直是压倒性的胜利,压得邢氏只能做缩头乌龟,不敢吭声。现在贾政、宝玉继续被宠爱,可管家的是大房,邢氏才不信王熙凤是个傻的,不会给自家爷们筹谋,继续给二房白做工,所以勉强算一打一平。对于贾母把宝玉黛玉凑成堆儿的打算,邢氏也猜到了,但这不是她愿意看到的,好不容易促成眼下这局面,真给二房找个这么强有力的助力,那不是将刚刚见好的局面重新打破。所以邢氏的方针是黛玉这个外甥女儿得好好对待,但是还要见缝插针不留痕迹的阻止二玉看对眼儿。王熙凤的想法难得的与邢氏不谋而合,原著里哪怕黛玉真与宝玉结成一对儿,王熙凤也是不怕的。一个是王氏不喜欢黛玉,那她只能给自个这个侄女儿撑腰;另一个是黛玉身子不好,哪怕有贾母支持,也没办法撑起这一大家子的事务,最关键的还是孤女一枚,所以最终获利的是她王熙凤。现在可不同,二玉若真结为一好,王熙凤才要怕呢,这是平白给二房添了一大助力,黛玉的身后不仅有正三品的父亲撑腰,还有江映蓉这个大杀器,现在满京城里哪一个不想与无上宫攀上关系,没听说连皇帝王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