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六零年代二婚生活> 第五十四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四章(1 / 2)

&34;轰——!&34;

苏曼从梦中惊醒,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雷电,听着轰隆隆的下雨声,她吓得缩回被子里,脑海里浮现出刚才做得噩梦场景,心悸地伸手拍拍心脏位置,低声安慰自己:“没事的,徐启峰会没事的,只是做梦而已。&34;

她刚才做了一个梦,梦里徐启峰穿着白色背心,黑色裤子,背上背着一个很大的包裹,风尘仆仆地向她跑来,将她拥入怀里问她:“我回来了,你想我没有?”

她傲娇的说了一句:&34;不想。&34;

徐启峰就松开她,深邃的眼眸溢满哀伤看着她,低声呢喃:“不想我,那我就回不来了。”下一秒,一颗子弹从她的耳边呼啸而过,正中徐启峰的心脏,鲜血渐渐染红他的左胸白色背心。他英俊的面容露出一抹忧伤的笑容,声音温柔的对她说:“曼曼,照顾好自己啊。”人直挺挺地倒在地上,砸起满地白色的栀子花瓣飞舞。

&34;徐启峰!我想你,我好想你啊!&34;苏曼眼泪唰得一下掉下来,哭着拼命向他跑去。

可是不管她怎么跑,前面的道路一直那么长,她怎么也跑不到徐启峰的面前,眼睁睁地看着满地的白色栀子花瓣,被徐启峰的血染成刺目的红色,他就躺在冰冷的地上,毫无声息。

苏曼哭得不能自已,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他的名字等她跑到精疲力尽之时,被一道惊雷吓醒。

耳边稀里哗啦的雨声将她拉回现实,苏曼擦了擦眼角的眼泪,摸出枕头底下放着的手电筒打开,照在床头柜子上,从里面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开到第一页,上面用笔写着几个‘正’字。

从徐启峰走的那天开始,她每天都会在本子上写一笔,记录徐启峰走了多少天。本子上已经写着五个正字,徐启峰走了快一个月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苏曼望着本子上的字,心里酸涩的厉害。

在现代的时候,她从很多报道中,看过那些嫁给军人的军嫂,描述当军嫂有多么的艰难辛苦。

当军人的丈夫长年不在家,她们独守空房,要孝敬老人,要照顾小孩,要家里家外忙活操持,每天都在为军队出任务的丈夫担心受怕,时常被噩梦惊醒,却又不能向谁诉说。

只因她们是军嫂,她们必须承担作为一个军嫂的责任,要为奔赴在牵线的丈夫守住后方,保护好他们的家人。

一旦有机会跟丈夫团聚,她们总是热泪盈眶,抱着丈夫泣不成声。

以前她不大理解那些军嫂为什么会哭成那样,现在自己做了军嫂,想到在外出任务,不知身在何地,生死未卜的丈夫,她夜夜提心吊胆,现在又做了噩梦,无人在身边,无人安慰她,她只能默默忍受孤独害怕寂寞。

这种感觉让她眼眶红了又红,最终忍着泪意,拿笔在本子上写上一笔,合上本子,关掉手电筒,继续入睡。

心里不好受,后半夜怎么睡也睡不着,天刚蒙蒙亮,军属区的起床号一响,苏曼就急匆匆地爬起身穿衣洗漱,随便弄了一些吃得,关好房门走去隔壁赵政委家。

赵政委正蹲在自家院子刷牙,听见院门敲门声,何虹淑打开门,看见苏曼嘹了一声,&34;小苏啊,这么早过来,是有什么事吗?&34;

“何主任,您早,这么早来叨扰你们,实在不好意思,我是来找赵政委的。”苏曼进院,走到赵政委面前,开门见山道:“政委,我想问问,启峰说他这次任务要执行一个月,这都快一个月了,他什么时候能回来?&34;

赵家的客厅开着收音机,这是赵政委的习惯,只要他在家,总会把收音机打开,收听华国人民广播电台,听听国家实时大事,也听听全国天气预报。

此时收音机里正传来一道字正腔圆的女主持人播报:“预计未来三日,我国秦岭以南、川南、岭南岭西等南方多地,持续降雨,气温会有所下降,预计下降3-5度左右……&34;

赵政委稀里哗啦吐出漱口的水,拿一张干净的帕子,擦拭着嘴角的牙膏沫道:&34;小苏,你问这个干什么,你不是不知道部队的规定,部队所有行动都是保密,不会向任何人透露。”

“我有些担心启峰。”苏曼抿了抿嘴,神情蔫蔫道:“我昨晚做梦了,梦见他中弹死了,他回来看我,叫我好好的照顾自己。&34;

她说到最后,声音哽咽,眼圈不自觉地红了。

赵政委挂帕子的手一顿,回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小苏,我理解你的心情,基本每个钢做军嫂的都有你这样的心路,你要学会慢慢调解,时间长了就会习惯。军人外出执行任务,超时的事情时有发生,以小徐的身手,你不用过多担心,以前他风里来雨里去都会活着回来,这次也不例外。退一万步讲,他真遇上

什么意外,我们部队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向家属通报。我们目前没收到关于他的任何消息,没消息就是好事,他回来是迟早的事情,你不必过分忧心。&34;

听他这么一说,苏曼心中的大石落地,有些不好意思道:“政委,实在对不住,我就是心里闷得慌,忍不住过来找您问问。&34;

赵政委摆手:“没事儿,都是过来人,我理解你的心情。当年你嫂子刚嫁给我那会儿,也是夜夜提心吊胆,整天噩梦哭个不停,每回看我回来,她都抱着我不撒手,热情得让别人看着都笑。现在变成老夫老妻了,我牵你嫂子一下手,她还嫌弃我手没洗干净。&34;

&34;你净说这些有得没得干什么?”何虹淑在围裙上擦拭着水渍,拿眼瞪他:“今天不是要去军区开会,还不赶紧洗手吃饭去。&34;

“是,领导!一切听从您的指挥!&34;赵政委挺直胸膛,递给苏曼一个,&39;你看,你嫂子就是这样熬过来的’眼神,笑着去院子角落的水池洗手。

何虹淑转头问苏曼:“小苏,你吃早饭没,没吃进来吃点。”苏曼说自己已经吃了,跟她说了两句话,就转身告辞去上班了。下午下了班,苏曼坐着电车回到苏家。

她这个一个月以来,几乎每周都会回娘家一趟。田素兰看见她,当然万分高兴,招呼着老苏下楼买好菜回来招待女儿。

苏曼前几周回娘家之时,想把嫁妆钱拿一半给苏家人,都被苏家人拒绝,他们都觉得那是给她的嫁妆,全凭她做主。她能收回嫁妆钱,那是好事一桩,得留着自己压箱底,他们怎么可能要。

他们再三拒绝,苏曼也就作罢,想着以后再找机会好好报答他们。

老苏知道二女儿能拿回嫁妆,多亏二女婿出手,心里对这个女婿满意不少,吃饭的时候破天荒问一句:&34;小曼,徐启峰说了什么时候回来没有?&34;

“没有。”苏曼啃着一块酱猪蹄子,嘴里含含糊糊道:“可能就这一两个月的事情。”

“军人在外拼命挺辛苦的,小曼,女婿回来,你可要对他好点,要收敛着脾气,不要跟他吵架赌气知道吗。”田素兰往苏曼碗里夹一筷子青椒炒肉丝,感叹道。

苏曼顺手吃一大口肉丝加饭,一边说好吃,一边道:“妈,我记得您对启峰颇有意见,怎么这会儿改变主意拉

?&34;

“瞧你这话说得,我能对他有什么意见。”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田素兰一开始是对徐启峰有意见,主要是觉得他一个军官,都跟自家女儿发生关系了,拖拖拉拉快一个星期都不来跟苏曼领证,实在丢他们苏家脸面。

后来领了证又不办酒席,那是压根不重视她家小曼,这才对他颇有微词。

现在徐启峰把该给的都给了,该办的都办了,工资存款啥都交给自家女儿管,还帮女儿讨回前夫家压着的嫁妆钱,两口子上月来苏家吃饭,甜甜蜜蜜,眉来眼去的,她这个过来人一看就知道这俩人指定睡到一起,感情好着呢,要不了多久,她就能抱上外孙外孙女,她能不对徐启峰改观吗。

再说女儿一颗心都在徐启峰的身上,以后他们苏家说不定都要仰仗徐启峰这个女婿,她这个当丈母娘的说啥都要多关心关心这个女婿。

苏曼笑了笑,没戳穿她的心思。

吃完饭,她要洗碗,苏沐拦着她道:“去玩吧,你难得回家一趟,跟爸妈他们说说话也好,在屋里躺着也罢,这里是你的家,好好放松,好好休息,今晚就在家里睡,别回军属区了。明早让妈骑着自行车送你去上班。&34;

苏曼楞了一下,很快明白过来,大哥肯定是看见她昨晚没睡好,眼底一片淤青,这才对她说这番话。

她心底里划过一股暖流,像个小女孩一样,对着苏沐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容:&34;大哥,回家的感觉真好啊。&34;

苏家全家人都宠着她,疼爱她,让她在这个陌生的异世里感受到家人的温暖,灵魂不再彷徨孤单。

这样的家人,她无论如何都要保护他们。

苏沐俊美的脸上扬起淡淡的宠溺笑容,伸出骨节分明的修长白净手掌,像小时候一样揉揉她的脑袋,温声说:“受了委屈不要憋着,时刻记得我们都在你身后,有什么都跟大哥讲,大哥就算豁出一

条命,也决不允许外人欺负我的妹妹,明白吗。&34;

苏曼重重点头,看着大哥大嫂去洗碗,她没事做,走去她跟苏婷住得房间。

苏婷这段时间学业重,晚上也要上课,晚饭都是在学校食堂里吃,房间依然收拾的井井有条。苏曼四处看了一圈,没有去碰她的东西。

苏曼已

经嫁出去了,苏婷还是把她睡得上床收拾的干干净净,两人共用的一张书桌也留一半出来,放着她以前搁在家里的小东西,像是在告诉她,无论她出嫁与否,家里永远有属于她的位置,只要她想,随时都能回家来。

苏曼觉得窝心的同时,又为未来的苏家人命运担忧,不知道到了66年,徐启峰能不能帮她保住苏家全家人,如果徐启峰保不住,她又该做什么样的举动保住家人呢?

她坐在房间书桌旁的凳子上忧心匆匆,忽然看到旁边梳妆台摆放着一个大红色的塑料弧形梳子,旁边还有一个牛角梳。

她印象里苏婷性格跟原主完全相反,不张扬,不跋扈,性格开朗,但有一些内向。苏婷向来不喜欢那种大红大紫的颜色,觉得太过张扬,太引人注目,她不大喜欢。

她穿得用得所有东西都以素色为主,用得梳子一直是牛角梳子、沉木齿梳,价钱都在五块钱以上,什么时候用上这种不到一毛五分钱一面的塑料镜子了。

苏曼直觉,这面镜子,应该是苏婷正在处对象的那位男同学送得,不由蹙起眉头。

晚上八点左右,往常都是老苏或者有空的苏沐,骑自行车去接苏婷放学回家。

苏曼有心去会会苏婷心仪的男同学,抢着骑上老苏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到磐市高中门口,等着苏婷放学。

黑蒙蒙的夜色中,磐市高中门口来接孩子的家长很少。

大多家庭觉得孩子上高中了,有独立自保的行动能力,上下学该自己走,没必要特意来接。

而在这个年代,治安相比后世来说,还是十分安全的,犯罪之人很少,因为一旦在抓住,不仅犯罪者要受到重惩,家人亲戚也会受到牵连,各种审核增加难度,还会被人各种鄙视耻笑。

不过有不少家庭条件好的,心疼孩子的,还是会来接孩子,三三两两站在学校门口,闲话家常。苏曼没有站在门口,而是选在站在校门口旁边一颗大树下,隐藏自己的身影,暗中观察。八点半的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们陆陆续续走出校门。校门口的铁门上有盏喇叭状倒扣的梨形灯台,能将那些学生的脸照得清清楚楚。

/≈gt;

两人相隔大约一米的距离,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可当苏婷站在校门口左望又看,没看见家里人来接她的时候,她抬脚往苏家的方向走,那个男孩子毫不犹豫地跟上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