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到家的时候,家里多了一位客人——木修远的同学王冀。“你怎么来了?”“我给你发了微信的。等不到你的回复我就打电话到家里来。奶奶说你和徐小姐出去了,我只好直接过来看爷爷奶奶了。上上周在鹤幸时说好上周末来的,可我那时不是出差了吗?”木修远把信息。徐一心跟人打招呼:“你好,王先生。”“不用如此客气,叫我王冀就好。”“好的。你也叫我徐一心。”“嗯。”木奶奶笑道:“王冀,你来得正好,晚饭就在这儿吃吧,心心给我们做佛跳墙。”王冀讶异了:“徐一心会做佛跳墙?”“嗯。跟我爸学的。”“你爸……该不会是后花园做佛跳墙的那位大厨吧?”徐一心弯着眉眼,露出一口洁白的小米牙笑道:“是呀。”“你们家人人都有一身了不得的厨艺啊!”“过奖了。我们刚好就是喜欢吃而已。”“喜欢吃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木修远又双叕拈酸吃醋了:“王冀,你陪爷爷奶奶坐吧,我和心心去厨房了。”徐一心点头:“是得开始了。爷爷、奶奶,我们先去厨房了。”“好。让和叔帮你们。”“嗯。”木修远把一篮子红艳欲滴的草莓放到桌上后就与徐一心往裙楼的厨房走去。宽敞明亮的厨房里,五十岁的和叔和一位看着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正在把刚出笼的点心摆盘。“和谚也来了。”小年轻回头,笑:“远哥。”和叔也闻声回头:“小公子和一心小姐回来了。”老一辈的人总是比较讲规矩。“和叔,您叫我一心就好。”“好的。这是要开始做佛跳墙了?”“嗯。和叔忙完了吗?”“正好忙完。你们回来了就先吃两块点心吧,也不差这几分钟的时间。”“好的。”木修远拿了个小碟子夹了几块糕点留下来,其他的就让和谚端去主楼客厅给木爷爷他们,并让他不用再过来厨房。徐一心笑道:“和叔您留下来帮一下我们。”“乐意之极。”他对这道菜很有兴趣。也曾经试着做过一次,味道却强差人意。与他跟着老爷子老太太去后花园酒店吃到的那味道有着天差地别。木修远把一双筷子递给徐一心,让她先吃点心。“谢谢。”“刚才那个小阿鹏是和谦的弟弟,和叔的侄子。他跟和谆一样,从小就对做厨艺感兴趣。目前正在省府读大学,周末就回来跟和叔学习。他也是和叔所选的木家厨师接班人。”徐一心点头。和叔笑眯眯地问:“一心小姐还见过和谆了?”“上午我们去了农场,就在外面的酒店用餐。木修远带我去后厨见到了和谆。”“和谆做菜杂,什么南调北调,中味西味都混一起,我是吃不惯的。”徐一心脸上笑意浓浓:“和谆重在创新。他的菜味道很特别,年轻人大多喜欢这种口味。”和叔非常和蔼地笑着:“我脑子不活泛,也不懂这个,只是把老祖宗教给我的做好来。”“和叔的专长无人可及。”和叔笑得见牙不见眼:“承蒙老爷子和老太太不弃,这才有了我的用武之地。”见两人越聊越开心,木修远很是心塞。他没有共同语言!!!“心心,天气冷,先把糕点吃了再说。”和叔忙点头:“对对对,先吃点心,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好。”徐一心和木修远各吃了两块小点心,和叔吃了一块。吃完糕点后,就到了徐一心的主场。穿好围裙开始给两人派活儿。鱼翅和鲍鱼、海参水发。鲍鱼发好之后之后加老姜黄酒,在沸水煮过捞起。鱼肚用油发后小火油炸至金黄。鸽蛋用火腿蒸,将火腿鲜味蒸入鸽蛋,之后温油中炸至金黄。冬笋拍好也炸至金黄。盘子垫纱布,发好的鱼翅摆上,猪肉剁糜放在鱼翅上,葱花姜酒蒸两小时,捡净葱姜肥瞟,滤去汤汁。鲍鱼片切花,与发好的干贝火腿片一起码放在鱼翅上,用纱布小心包好。鸡鸭切块飞水,猪手飞水后取蹄尖儿再飞水,猪肚两遍飞水切块,鸭胗飞水,羊肘飞水。以上各物油热后下锅煸炒,酱油少许,冰糖一点,味精一点,绍酒多一点,骨头高汤小火烧半小时。摆上老酒坛子,一切就位后大火烧开小火慢焖。两个小时后,海参鱼肚蹄筋一起下入锅内,小火继续焖。佛跳墙菜的原料有几十种之多:海参、鲍鱼、鱼翅、干贝、鱼唇、花胶、蛏子、火腿、猪肚、羊肘、蹄筋、鸡脯、鸭脯、花菇、冬笋等等。烹调工艺也非常繁复:先把这几十种原料分别采用煎、炒、烹、炸多种方法,炮制成具有它本身特色的各种菜式,然后一层一层地码放在一只大绍兴酒坛子里,注入适量的上汤和绍酒,使汤、酒、菜充分融合,再把坛口用荷叶密封起来盖严,放在火上加热。它的用火也十分讲究,需选用木质实沉又不冒烟的白炭,先在武火上烧沸,后在文火上慢慢煨炖。烧制成后,各料互为渗透,味中有味,营养价值极高。佛跳墙与其说是一道菜,不如说是一种文化。它融合了多种山珍海味、飞禽走兽的精华,味道相互融合交汇,有一种博大精深的内涵。它还是国宴菜,曾接待过多国的国家元首。据传此菜是清朝同治末年一闽州官员的夫人制作的,后经“聚春园”菜馆创始人周春发潜心改进,越做越好。每每坛盖一开,立刻香溢满堂,“坛启荤香漂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佛跳墙”由此成了此菜的正名。如今它早已享誉海内外,被烹饪界誉为闽系菜谱的“首席菜”。上菜时,将坛中精料倒入菜盆里,将炸过的鸽蛋摆在上面即成。可跟蓑衣萝卜、油辣芥、熟火腿片拌豆芽、冬菇炒豆苗,还有银丝卷和芝麻饼共食。杨哥依时带着alger一家三口到来,木修远也留了他一起用餐。启坛时,众人一齐吸溜口水,继而一齐大笑出声。和叔更是激动地说:佛跳墙果然名不虚传!他虽把本地菜式做得炉火纯青,可华国菜系博大精深,所以他从不敢夸下海口说哪个菜最为精妙美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个菜系都有其最顶尖的高手。千人千面,众口难调,熟好熟坏,个人口味。但是这佛跳墙,他敢说就没有人不喜欢吃的!除非本身对某些材料过敏而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