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马术不俗,每当熊隙快追上去的时候,他就驱快马匹,多拉开些距离,可当熊隙离得远了些,想要放弃追赶之时,他又偏偏缓下速度,像是在等熊隙跟上来一般。熊隙看着彼此的距离不断地在急缓之间变换长短,忽然反应了过来。“遭了!中计!”熊隙大喊一声,迅速勒停了马匹。他意识到对方这是在调虎离山,立刻转头往回奔。那贼首见他不追了,也慢慢停了下来。蒙面的黑布被一把扯下,继而露出了一张痞中带俊的脸。纲车那头,应该已经妥当了吧。正思忖着,山头的白烟已然升起。沈常乐嘿嘿一笑,从马兜里套出两个肉包子,一边往嘴里塞一边驱马离开了这显眼的官道。熊隙也远远看到了这抹白烟。他虽不知道这是对方传递信息的暗号,却也能辨出烟是从花石纲的方向冒出来的。于是敕缰赶马,拼了命的往回赶。可惜等他赶到车前,除了几个瑟瑟发抖的脚夫,便是满地打滚的兵士,又哪里还有花石纲的影子。“这是怎么回事?!”熊隙惊问。就算他离了纲车旁,也不至于如此才是!“敌人……敌人太厉害了。”“他们还会巫术!能驱使猛禽!”地上的士兵们哀嚎着说出了刚刚所发生的一切。熊隙一边听着,一边默默摘下了头上的圆帽盔。看来,他这个校尉算是做到头了。汴京城中,大相国寺,大约是除了东西街市之外最热闹的地方了。大相国寺位于大内前州桥之东,临汴河大街,与保康门相对。远望那楼塔宝殿,重檐歇山,斗拱相迭,加上其间黄璃绿瓦,铁马梵音,尽显佛家之庄严。可大约繁华京都中的佛寺,多少也沾染上了些凡尘俗气,来这里的人,大多也不是为了礼佛而来。相国寺毎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彩幙露屋义铺,卖蒲合、簟席、屏帏、鞍辔、弓剑……寺东门大街,则是幞头、腰带、书籍交易之所。诸寺师姑常卖繍作于此,又有白儒沿街贩字,代作诗画,或以墨文相交,通销典籍。可若要说最多的,还要数那古玩生意。从摊铺到正店,直排尚坊曲巷。若是逛得累了,寺西门便有食摊夹道,时果腊脯甚多。近佛殿,有一王道人蜜煎,乃出了名的善雕细做。金菊花笋,鲜姜青梅,多滋味甚妙,每每日不过中,便已卖光收铺,若想一尝新鲜,还需赶早了去。王希泽好不容易才从人群里挤了出来,小心翼翼将手中的蜜果递给了候在一旁的佳人,还不忘用丝帕包上一圈,以防上头的蜜汁黏了手。“多谢公子。”李秀云此时鬓顶戴着金爵钗,腰间佩着翠琅玕,身上着起轻罗裾,足下蹑双胭脂履,可谓风姿绰约,光彩照人。她细细拈起当中一小块果脯放入嘴中,又以帕子掩了慢慢地嚼,复道,“果真清甜得紧,公子也尝尝。”李秀云随即又拈起一块果脯想递到对方手中,却不料那人却忽然低下了腰身,直接用嘴来接。温热的上唇若有若无地触碰在微凉的指尖上,让李秀云吓得急忙收回了手来。始作俑者却不以为意,只道了句不错,又领着人往东街去了。她瞧着前方那人的背影,仿佛做梦一般。直到此时此刻,她也不敢相信张子初会主动约自己出游。听说他之前刚刚大病了一场,十天半月未下得了床,害李秀云也担心了不少时日。她曾好几次溜去张府探望他,却无一不被张清涵拦了下来。张清涵说他需要静养,见不得人,李秀云也只好作罢。可每每路过,却仍忍不住在墙外多驻足片刻。眼下见他无恙,也总算是安下了一颗心。“哟,三爷,今个儿挺早啊。”“嗯。”头上插着鸡毛,嘴里叼着蒲草的男人一出现,街上大大小小的摊铺都略有些紧张起来。男人身后还跟着十几个流氓,摆足了架子招摇过市。若看到摊铺上什么中意的玩意儿,也不用打什么招呼,随手便拿了去。王希泽见了此人,凤目一眯,悄然跟紧了几步。可刚跟出没几丈远,却感觉衣袖一紧,一回头,只见李秀云一脸担忧地拉住了他。见他回头瞧来,大约又觉得僭越了,赶紧撇下了衣袖来。“……对不住,那些人不似好人,我只是一时心急。”李秀云说着又偷偷打量了一眼不远处的裘三郎等人,脸上浮出些害怕的神色。她竟能看出自己的意图?王希泽有些诧异。他本以为李秀云不过和京中其他千金一般,是个无知无趣的深闺女子,却不料倒有几分眼力劲。李秀云低着头感觉到对方的沉默,以为是刚刚的举动让他看轻了自己,正懊悔万分,却须臾间一片衣袖入了眼,正是她刚刚丢开的那片。李秀云诧异地抬起眼来,只见那人递来自己的衣袖,同时微微转开了脸去,“害怕的话,拉着我便是。”李秀云面色一羞,伸手接过那片衣袖,亦步亦趋地同那人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她很快发现,张子初似乎并不急着上前,只是跟在那些混混后面,一直跟到了一家颇有规额的古玩店前。店铺前正站着一儒生,身上儒衫有些破败,应是个寒门子弟。他时而皱眉时而踱步,看似在等人,又好像犹豫些什么,直到被那流氓头子一拍肩膀,才浑身一抖,转过了脸来。“三……三爷。”“怎么样,可想好了?”裘三郎歪着脖子上下打量着他,直到见了他手中一个沉甸甸的钱袋,才露出了一口泛黄的牙。“我那东西……”书生见他想拿自己手中那钱袋子,赶紧一把护住,小心翼翼地开口问。“得咧,早给你带来了。”裘三郎麻溜地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玉钩,爽快地放在那书生的手上。那玉钩看似是从蹀躞带上取下来的,形制颇有些东汉遗风,书生拿在手中反复瞧了好几遍,直到对方有些不耐烦地催他了,终是把手里的钱袋递了出去。裘三郎颠了颠那钱袋,又笑着拍了拍书生的肩膀,转身进了铺子。书生手里攥着那玉钩,就像攥着自己的身家性命一般,小心再小心地包进了方巾里。正与李秀云二人擦肩而过之时,李秀云清楚地听见身旁之人忽然叹了口气,继而脚下一停,往左边移了移身子,挡住了那书生的去路。“你怕是被人骗了,这玉钩是仿制的。”她听见张子初这么冲对方说道。李秀云“呀”地轻呼了一声,只见书生先是浑身一颤,后而面色煞白地盯着脸覆面具的张子初,哆嗦着唇问,“你是何人?可莫要胡说八道。”“他没有胡说,这玉钩着实是仿品。”李秀云正待开口,又闻身后插来一个声音。三人回头一瞧,只见一个须髯有些邋遢的中年男人走了上来。那人看着四十岁上下,手中还捧着好些破铜烂石,明明都是些落败玩意儿,他却当作宝贝似的护在怀里。“来,小兄弟,帮我兜着先,可千万小心别摔坏咯。”男人说着将怀里的东西一股脑倒给了王希泽,继而咳嗽一声,从书生手中一把夺过了那带钩来。“你看啊,这带钩虽看似汉制,却在细节处错漏百出。就好比这环扣,汉时根据身份品阶不同亦有讲究,文武三品以上佩玉扣,四、五品佩金扣,六、七品佩银扣,这一个,明显该是三品以上大员所佩。可届时的玉扣大多是双鞓、双扣、双□□尾的,但这只带钩显然只有单扣,有违祖制,所以绝非汉物,更别说其面浆呈色,都不足以为信。”“不过前些年,我倒在相国寺遇到过一个真品,那可真是……”男人说起这番话来侃侃而谈,几乎停不下嘴来,略显沧桑的脸上开始绽放出夺人的光彩,连立在王希泽身后的李秀云也一并听入了迷。“我道一转眼的功夫你又去了何处,原来是跑这儿与人掌眼来了。”温婉娴静的妇人微笑着挽上了男人的臂膀,止住了他的话匣。那男人见自家夫人来了,顿时收敛了许多。他咳嗽一声,不好意思地一拱手,“失礼失礼,是在下一时忘形了。”“他便是这般,一说起古玩什物就停不下来,几位小友可别见怪。”这妇人虽看似已近不惑,却是清丽典雅,身上自有一股书香之气,看她身后女使也多捧着诗册词典之籍。“怎会,还未多谢先生指教。”王希泽礼貌地回了一揖,却见那上当的儒生面色难看到了极致。妇人身后的厮儿女使从王希泽手里接过了那些秦砖汉瓦。妇人自当中瞥了一眼,微微一笑,“你倒是动作快,看来这回又是我输了。”“哦?好不容易得空回来瞧上一趟,看来夫人今日运气不佳啊。”男人颇为得意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应是二人之前做了什么赌约。那妇人眼角一抬,笑吟吟地扯过自家夫君,“是啊,不过我刚在前面瞧见有人出了一副词头,一时兴起填了几句,不如夫君帮我瞧上一瞧,鉴赏鉴赏?”男子一听这话便苦下了脸来,“莫了莫了,填词这事儿我可比不得你,我认输还不成。”妇人贴在他身旁掩袖一笑,后又替他理了理乱掉的衣襟。李秀云见他们这般恩爱的样子,不自觉地跟着浮出了一丝微笑。她无意间瞥见了那妇人手中的词句,眼前一亮,开口问道,“不知夫人可否将这首词借我赏阅一番。”“自然。”妇人将纸笺递了过来,只见那上头用清丽娟秀的小楷书着一首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夫人好才情,夫人好文采。”李秀云不由赞道。“让几位小友见笑了。好词赠佳人,既然娘子喜欢,这首词便赠与娘子罢了。”妇人眼眸一转,又冲他们欠了欠身,“我与夫君还要连夜赶回青州,就先告辞了。”“告辞。”李秀云目送着夫妻俩说笑离去,心头涌出一丝丝艳羡。她偷偷瞄了眼身边的张子初,又装作不经意般瞥开了目光。若说小女子心事如针匿大海,那一旁书生的苦闷却满满写在了脸上。“你这玉勾是多少银两买的,我同价与你买下。”☆、世间醒眼是何人“可……可这是赝品啊。”书生不可置信地看向脸带面具的男子,却见他不似说笑。“我知道。”王希泽已经打算从腰间掏银子了,可那书生却是一把将玉钩收回了袖中。“不成,此物乃是我受人所骗买下的,怎能知假贩假,连累旁人。”那书生正色道,虽看得出他后悔万分,却将脊梁骨挺得笔直。“可依你的境遇,怕这东西是赌上全部身家一搏的吧。”王希泽一语中的,书生低头看了看自己破败的衣衫,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不瞒二位,这东西买来本就是存了歪心的,想是我有辱圣贤在先,才会得了这等报应,实属活该。”“……”“枉读圣贤书,枉读圣贤书啊。”书生摇头晃脑地自嘲了一番,又冲着李秀云二人弓了弓身子,“多谢公子好意,这份恩情,小生心领了。”说罢这话,书生将那带钩随意往地上一丢,拂袖而去。王希泽捡起了地上的玉钩,只听李秀云在身后赞叹道,“这书生倒是有些骨气。”“可惜,有骨气的却一般没什么运气。”王希泽说罢转身步入了不远处的古玩铺中,果然一进去,就瞧见那裘三郎又在同一个锦服老者拉拉扯扯,站在货架前神神秘秘说道些什么。李秀云打量了一眼店中,只见这里的博古架上放着的东西寥寥无几,却也没有价标,连伙计也没见着几个,只有一个闲散掌柜站在一旁磕着瓜子儿。“哟,二位想买些什么?”掌柜的一句话,让裘三郎也注意到了二人。王希泽没有搭理那掌柜的,直接冲着裘三郎走了过去,“三爷,近日可好?看着生意不错啊。”裘三郎啧了一声,刚想问他是何人,忽见他脸上覆着面具,心中一动,“莫不是张子初张公子?”王希泽微微一笑,算是默认了。他之前已在冯友伦处将张子初在金明池中所遇所为套了个一清二楚,加上先前让沈常乐查到的消息,便算是通彻了。这个裘三郎专在相国寺中倒卖古玩,手下养着一众流氓痞子,还趁势建了个什么三青帮,成日里欺凌霸市,拿着仿品招摇撞骗,却无人敢动他分毫。怪就怪在,他骗的,大多都是些读书人,就好比那之前不慎落河而亡的阮生。虽说文人喜欢把玩金石者不少,大多官员家中也多有博古之物,可如果连饭也吃不上的穷苦书生也偏要一掷千金,在他手上买一两件玩器,这便让人有些想不通了。“哟,今儿吹的是什么风,竟将张公子也吹到我这里来了。”裘三郎一缩肩膀上前,还不忘对后头的两个手下使了个眼色,让他们赶紧将那名老者带去后堂。可那老者一转过眼来,却将王希泽也吓了一跳。此人可不是旁人,正是冯友伦的老父,刚辞官退养不久的校检秘书郎冯祺。“冯世伯怎在此?”冯祺瞧见了王希泽亦是一惊,胡子一抖继而尴尬扯出一丝笑来,“子初啊,倒是巧了,你也来这儿逛铺子?”“嗯……世伯也是?”“只是想来买一两件小玩意儿送人,送人的……”冯祺搓了搓手,悄悄走到那裘三郎身边伸出了三根手指,“就这个数吧,劳烦三爷了。”冯祺虽已下了鱼袋,可到底也是进士出身,李秀云见他对裘三郎这样一个地痞低声下气,心中不由觉得奇怪。她定睛一瞧,才发现那冯祺手中正拿着一个仿工粗糙的陶杯,连她这种不识行的人也能分出劣次来。“行,就照您说的办。”裘三郎嘿嘿一笑,亲自将人送到了铺门口,反倒是那掌柜的,自始至终挪也未挪过一步,像是这买卖同他不相干似的。“那世侄,老夫就先行一步了。”冯祺买卖一成,红光满面,又瞥一眼王希泽身后的李秀云,别有深意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