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能加更,恐怕还得减更了。为什么其实老书虫应该看得出来,现在第三卷快要结束了,对,主角进了基地后,再有个小高潮,这一卷就完结了。后面的内容,现在只有很简陋的大纲,要想把它写出来,还要细化,所以,需要时间好好想想。能保证每天一更,不断更,不定时两更。感谢书友司马小杰的建议为粉丝设置称号,这个问题真没想过。这样吧,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取什么称号好,一会儿我在讨论区发个帖子,大家一起发表意见。对了,你问的换装备的事儿,快了,就不剧透了。感谢书友痛扁花开的建议。和大家的交流确实不够,以后多逛逛书评,能回复的尽量回复。不过我这人确实不太会交流。书评区里胡喷乱骂的,我都是直接删除,看着闹心。加油的留言,我觉得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最好,所以没有回复。至于对情节和节奏的建议,我就为难了,都是我想好的,要改的话,整本书的走向都会受影响。再说,真改的话,有些人满意了,肯定就有人不乐意了。所以,怎么互动,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尤其是书友痛扁花开。最后,为了感谢书友的支持,我明天发些推荐票红包,投了推荐票的书友可以领取,先到先得,红包不大,每个二十起点币,可以看两章书,一点小小的心意,还望笑纳。正文 第188章 山中关隘“马二哥,我们还有几天能到那里”定国问道。同一时间,定国和宋献策、马二也在讨论着即将抵达的落脚点。“按十一的说法,小志他们走三天能到,我估摸着,咱们得走五天吧。”马二回答。“那还有两天,咱们就到了。”一旁的宋献策将手中舆图摊开,指了指舆图上的某个点,“马二哥,你看,涿鹿山是不是在这里”“哎哟,宋小郎,这玩意儿我可看不懂。”马二连连摆手。“看方位和路途应该差不多了,老宋。”定国伸出手,在舆图上指指点点,认可了宋献策做的标记,他这段时间跟着宋献策,基本学会了怎么看舆图。“不过我觉得,咱们可能要不了两天就能到了。”定国将双手枕在脑后,仰面躺在地上,惬意地说,“唉,走了大半年,总算能有个安稳的立足之地了。”宋献策点头,“照这两天的士气,快是能快些,不过一天半是要的。”自从目的地就要到了的讯息传开后,很多人都像囡囡和定国他们这样,凭空生出了希望,原本因为过度疲惫而有所下降的行进速度,又快了起来。“也不知道那地方能不能容下这么多人”宋献策说着话将舆图收了起来,他关心的是更实际的问题。至于能不能拿下这个地方,几人谁都没有担心。此时此刻,志文、可旺正趴在涿鹿山关隘外的野地里,听着黄四等人介绍具体的情况。山寨中的人可能是怕在夜里暴露位置,也可能是对这里的隐蔽程度十分自信,虽然天色已黑,并未用火把或灯笼照明。“志哥,这座山不小,方圆有十几二十里,这几天我们都绕了一圈,不是沟壑就是悬崖,除了这里,其他地方都上不去。”黄四简单地说了下他们最近探查的结果,总之就是两个字险峻。“那不更好,咱们就安全了。”志文说道。“对了,有条溪流从山上流下,汇到涿水去了。”黄四接着禀报。志文更开心了,还有水源,那就更好了。“行了,除了值夜的,大家都睡会儿吧。”志文决定后半夜甚至黎明的时候再开始行动,这次不用像在闫家村那样赶时间,可以选择最佳的出击时间。等志文他们被值夜少年一一从沉睡中唤醒,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跟我来”志文说完,率先窜了出去。眼前这一幕仿佛闫家村那晚的经典重现,这关隘的高度与闫家村的城墙差不多,志文很轻松地爬了上去。关隘很窄,需要志文一个人进到门楼里,将守卫解决后,再放绳子让可旺他们爬上来,否则一下上来很多人,容易惊动守卫。三个守卫睡得很熟,志文并未下杀手,只是将他们击晕。据黄四所说,周围山民都是这些土匪的眼线,说明他们与本地人关系不错,甚至他们自己就是本地人。今后志文可是要带着大家扎根于此的,滥开杀戒的后果很可能就是与周遭的关系弄僵,那么地方再隐蔽,也会被出卖。可旺顺着绳子,第一个爬上关隘,待人都齐了之后,又是第一个冲进了关隘后那漆黑的夜色之中。“小心”志文跟在可旺后面,眼疾手快地拉了他一把,可旺跨出去的第一步,还没有落到地上,就被志文扯了回来。志文紧接着又低呼“止步”,生生把即将启动的队伍喊停了。“咋了志文。”可旺问道。“好好看看。”大家伙低下头,待看清了后都是一声冷汗,特别可旺更是后怕不已。在他们面前的,大部分都是悬空的山崖,可旺刚才那一步就踏在空处,要不是志文拉他一把就掉下去了。正中一条窄窄的路面,看上去勉强够三个人挤着并排而过,不过更远些的地方,能有多宽就看不清了。亏得志文眼力好,又下过雪,夜色虽黑,但有雪和没雪还是有些区别的。真是好地方啊,志文暗忖,凭这地形,就算有人攻进来,也要在这里吃个大亏。可旺神经大条,刚才差点踏空那一步也没把他吓怕,又带着人要往那条路上去。“算了吧,”志文阻止道,“等天色亮些再去。”这条路不熟,又有雪,脚底打个滑就可能摔下去,反正关隘已经进来了,不必急于这一时,黎明再行动也不耽误什么事。这山范围虽大,但志文相信那些土匪住的地方不会离关隘太远的,否则换防、报信儿什么的很麻烦,只要过了这条路,应该很快能找到他们。这一等,又是大半个时辰,直到东边的天空微微透出些亮色,借着这些许亮光,路面的情况和边界总算能看得比较清楚了。“志文,可以了吧”可旺等不及了。“行了行了,去吧,千万不要伤人性命。”志文交待道。“好嘞”可旺的声音已经远去了。志文并没有跟着去,当时这群人打劫商队的经过,他已经听黄四说过了,以那样的水准,不是可旺和他手下的对手,何况现在己方还是偷袭。等可旺和少年们消失在小路上,志文招呼黄四等人和他一块儿进去,他也有些兴奋,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即将成为他们落脚点的地方。路面被可旺他们踩得已经有些烂了,又湿又滑的,就连志文自己都不得不小心应付,平地上摔一跤,滑出去一截路没什么事,在这里可能就会丢掉小命。几人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前进,在走了差不多一百多米的距离时,终于到了尽头,一片还算平坦的斜坡在就这样展现在他们眼前。黄四等人急不可耐地沿着脚印追了下去。而志文却转过身,看着来路和对面的关隘,突发奇想,要是在路的这边再修一道关隘,那才真的是固若金汤了。想想看,敌人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打下第一道关隘,关隘后面却是这种有些坑人的小路,不好说还会被自己人挤了掉下去几个。等他们再走到这里时,发现又是一个这么险要的关隘,会不会被虐哭而且这么窄的路,人再多,都是关隘上的活靶子。想到这里,志文禁不住乐了,就这么办,尽快在这儿再修一座关隘。正文 第189章 困不死的营寨两天后,天意外地晴了,雪后的蓝天显得格外得碧蓝清澈。涿鹿山上,人身鼎沸,格外热闹。定国、宋献策以及小捷,先后带着人到达。“哥,咱们有房子住吗”囡囡才见到志文,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有有有,咱们都有。”志文当时对她说有房子住,是给囡囡个念想,自己也好脱身,早已做好了真相大白时被囡囡埋怨甚至惩罚的准备,没想到被他说中了,现在真有房子住,当然,没那么好就是了。“有炕睡吗”妞妞问道。“呃,这个就不清楚了,房子在那边,你们自己去看吧。”那天早上,在可旺的偷袭之下,这一群人数不超过五十人,男女皆有的土匪,完全没有任何悬念的就全部被拿下了,事后检查,除了三人各有一把刀之外,其他人就只有长棍,更多的还是锄头铲子等农具。与其说他们是土匪,还不如说他们是山民。黄四自告奋勇前去招揽,这些人大多默不作声,领头三人则觉得自己大意而被偷袭,有些愤愤不平。黄四在征得志文的同意之后,向他们许诺,只要入伙,每人先发五斤粮安家,以后也都有活儿干,饿不着。当志文和可旺等人真的扛着粮袋放在他们面前时,所有人都激动了,领头的三人纳头便拜,自此,算是收服了这群涿鹿山的土著。志文知道粮食是个诱惑,但能有如许威力,还是大大出乎他和黄四的预料,他们不是才劫了一批粮么,才几天工夫,又没了一个名为柳才的头领主动解释了缘由。他们原本都是附近的山民,以种地、打猎、采摘山货为生,只因无法承受朝廷越来越重的赋税徭役,不得不进山为匪。家中剩下的就是老父老母,放心不下老宅,仗着年纪大,可以免除徭役和部分赋税,勉强苟活。而这也是他们耳目灵通的原因,方圆上百里地的人,都和他们沾亲带故,都能为他们传递讯息。落单小商队的情况被有心的山民看在眼里后,不断报到他们这儿,所以他们能了如指掌。当然,这些消息不是白拿的,而且山下多半还有亲人,谁也不愿看着亲友挨饿,所以每次劫了粮,大半都要分出去。这回也同样如此,他们所剩不多,眼瞅着就又要断粮了。现在志文给他们现场发粮,还允诺以后有正经营生,谁还愿意与志文他们为敌。山民们聚居之处不出志文所料,离路口并不远,这里没有寨墙,没有寨门,没有聚义厅等土匪山寨必有的建筑,与其说是土匪山寨,不如说是一个普通村落。有的是高矮不同,大小不一的几十座房屋宅子。房子不少,是因为周围山民来报信儿,来探亲,来拿粮食,躲避官兵衙役,难免会呆上几天,为了让大伙儿都有个住处,他们就陆陆续续地建了不少,反正地方不小。只要亲友不一窝蜂地跑来,房子其实空的不少,足够志文、囡囡、小捷、可旺、孙大夫等这些最核心的人员住下,只是少年们和难民们就不够了,得先搭窝棚将就下。志文大致转了一下,这片山虽然险峻了些,大一点的平整之处,就是目前这个小村落,但地方够大,就是住上几万人都没问题。难民和少年们只能暂时先安顿下来,开春后再慢慢建房。当然,这么好的地方,不可能全部拿来住人。志文已经想好了,山顶还是单独划出来,作为洗羊毛的场所,村落及其周围则是住人的地方,上限是五千人,目前虽然人数还不够,但以后就只能是亲近之人才能呆在涿鹿山,再多的话,就只能在关隘外面住了。其他空地,除了弄个操练的场所外,可以种粮。至于路口那座关隘,柳才他们也不知其由来,不知什么时候被某个山民发现的,知道的人一直不多,因为这里十分隐蔽,关隘又是唯一进出口,这几年渐渐成了没有活路的山民们最后的去处。柳才说,他落草之后,看着关隘有些残破,还组织大家修缮过。“涿鹿山这么险要,可能是某个前朝在这里修的营垒吧。”宋献策猜测,只是不知什么原因,就只修了个关隘,想来没多久就被放弃了也说不定。“哥快来,有炕。”囡囡的声音从旁边一座房内传了出来。志文推门而入,屋内一大群人争先恐后地都想往炕上趟,可旺个高力大,一个人占了一大片,谁都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