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明末求生记> 分节阅读 16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68(1 / 1)

二回答。“人不少哦。”孙可旺说道,“不过这是好事啊,之前织毛衣的时候不是人手不够么,趁着现在大伙儿都不忙,正好多招些人,等小志带着羊毛回来,咱们好开工。”这口气,对志文能带回羊毛那是异常笃定,没有丝毫怀疑。“马二哥说得有理,这事儿是有些古怪,”宋献策摸着自己的下巴说道,“人太多了,不正常。”“啥意思”孙可旺不明所以。“难民们逃难,是为了找活路,从晋西外逃,最好的目的地是京师,对吧”宋献策问道。“没错。”孙可旺一双牛眼瞪得溜圆,还是没明白。“既然要去京师,那最好的路线是东进,只要越过太行山,京师近在眼前,没道理近路不走,走远路。”宋献策解释道。“照你这么说,那涿鹿集旁的官道上就应该一个难民都没有,可我看人也不少啊。”孙可旺不服气。宋献策无奈,跟这厮讲道理真有些难,“再好走的路,不可能所有人都去走它,再难走的路,也不会一个人都没有,我的意思是,这一拨北上的难民太多了,数量上甚至可能超过了东进的难民,这不合理。”孙可旺总算听懂了,不过他仍不罢休,想了想又接着说道,“那说不定是这些人听到我们招人,特意赶过来的。”“这话倒也没错,”宋献策不以为忤,“只是咱们这段时间并没有到处宣扬,突然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我这心里还是有些七上八下的,要知道咱们大肆招人的时候,来的人也没这么多。”“宋先生说得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专程来报,就是想听听你的看法。”马二说道。“这些人到哪儿了”宋献策沉吟了下,问道。马二答道,“我接到的消息是刚出晋西,应该是两天前的事儿,以这些人的脚程,到保安州怎么也要大半个月的时间。”“你派些人,想办法混进去,看看这帮人到底有没有什么猫腻。”宋献策立即吩咐道。“没问题,那我还是安排黄四和十一带着人去探查,这几人各地口音都会一些,几句话就能跟人打得火热,这种事儿,对他们正合适。”宋献策和孙可旺听到马二的安排,都是会心一笑,涿鹿山就是黄四和十一一伙人找到的,当得上大功一件,凭借着这个功劳,现在这几人在山里名气都不小。“让他们行事小心些,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为上。”宋献策叮嘱道。“放心,宋先生,”马二笑道,“这几人,个个奸猾似鬼,以前就没几个人拿得住他们,现又跟着战队练了一段时日,身上功夫见长,一般人还真拿他们没办法。”趁着清闲,马二带着他的手下,分批跟着战队训练,他知道今后面临的危险只会越来越多,要想在涿鹿山靠着这个立足,自己和手下就得不断提升,保命杀敌即是最重要的一环。“他们需要什么兵刃咱们优先提供。”宋献策问道。马二想了想,“我们自己都有随身小刀,不过,最好再配几把腰刀,要是弓箭能挤出两副就更好了。”他们可不仅仅只跟着战队学枪术,还跟着老言和老三两人学了刀法和箭术,毕竟作为探子,扛着长枪太显眼了些。宋献策点点头,“可旺,你跟定国说一下这件事儿,小捷宋才捷那里我也会打个招呼。”志文走前,库房就被宋才捷自告奋勇地掌管了,领用武器,需要他、李定国和宋献策三方首肯方可。武器有限,虽然周承允走前找关系买了些兵刃,但仍然不够,只有防守关隘、看守俘虏、巡视山寨的人才能装备长枪,训练还是用志文留下的白蜡杆,弓箭更少,只够让头目们学箭,军刀有些,但整个涿鹿山的作战风格都是以长枪为主,用刀的人不多,库房里剩的不少。见孙可旺应下,宋献策又接着说道,“还有,马二哥,周承允公子走前,不是给了你他们蒲解商会各地的联络方法么,正好用上一用,他们对晋西熟悉,可以问问他们晋西的具体情况,看看这帮难民,到底有没有什么奇怪之处。”“是,宋先生。”马二应下。“对了,马二哥。”宋献策忽地又想起什么,“既然都要找蒲解商会,那就再问问他们,张家口有没有志哥他们的消息。”说罢,把嘴朝灶房努了努,“你也看到了,宋婶儿天天挂念,茶不思饭不想的。”这事儿马二怎能拒绝,哪怕前两天他才联系过张家口那边,其实挂念志文他们的,远不止小英娘一人,马二也是其中一个,只是身为爷们儿,不轻易表现出来罢了。“张家口要是没有消息,那就问问他们塞外草原上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或许从中咱们能发现志哥的踪迹呢。”宋献策突发奇想地说道。马二眼睛一亮,的确如此,抱拳告辞离去。正文 第322章 箭手一柄雁翎刀闪着寒光,黄昏中格外刺眼,兜头向躺在地上的十一砍去。此刻的十一,手中刀已被磕飞,落在身边,浑身酸软,提不起丝毫气力,身上更死死坐着一个彪形大汉,沾着血迹的刀锋,离他的脖子已是不远。这是一片山林,粗重的喘息声和沉闷的打斗声似乎将飞禽走兽都惊跑了。黄四和其余二人正在苦斗,想要救十一也是力不从心,围攻他们的有七八人,别看一副衣衫褴褛的难民样,却人人都是好手,他们被对方衔尾追上,能支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十一看看坐在自己身上这人,狰狞的脸上带着残忍的笑容,干脆闭上双眼,看来自己是第一个死在这儿的人,只是可惜探查好的情报送不回涿鹿山了,也不知山中的兄弟姐妹们能不能躲过这一劫。快了,十一的脖子已经感觉到了对方手中刀带起来的风,死亡,从未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离他如此之近。“噗”一声轻响。雁翎刀忽地失了准头,贴着十一的额头,重重砍在地上,溅起的泥土唰唰地打在十一脸上。十一摸摸被打得生疼的脸,睁开眼睛,骑在身上的这恶汉双眼翻白,张大嘴想要吸气,却没有丝毫用处,也发不出一点声音,双手紧紧捂着自己的脖子,那里赫然插着一支利箭,鲜血已经流到了胸前。自己得救了十一兀自不肯相信。没等他反应过来,黑暗中接二连三地响起了弓弦震动的“嗡嗡”声,伴随着几声闷哼,围攻黄四他们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栽倒在地上。“箭手”对方有人惊呼,剩下三人见机极快,不再恋战当机立断放弃了对黄四等人的围攻,飞快地向后退去。他们的弓箭都被收了,被他们追杀的这四人也一直没见他们用箭,谁知道即将大功告成之际,会有箭手突然出现,这对于连甲胄也没有穿的他们来说,这么近的距离,在箭手面前就只能任其宰割,想要活命,尽快逃跑才是上策。只是这些人低估了这个箭手的射程和准头。刚跑出三步,领先的那人喉间带着血花钻出一支箭头,随后脚下一软,“砰”的一声倒在地上。剩下两人亡魂大冒,各自又变了个方向蹿出去。不过这点小伎俩显然还是无用功,跑到第五步,第二人脖颈中箭,跑到第七步,最后一人脑后中箭,尸体栽落地面的声音良久不歇。黄四等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张开嘴巴大口喘着气,弓箭不好藏,他们也没带,看来是己方有援兵来了。被这帮所谓的“难民”,整整追了一天一夜,黄四几人不但无法甩脱,还被对方寻机追上,在这里厮杀了小半个时辰,人人都是强弩之末,要是援兵再晚来一会儿,估计全部都得交待在这里。十一是第一个被救的,也是最先回过气来的,他一把推开身上的尸体,正待道谢,黑暗中响起了熟悉的声音。“你们几个,把方圆三十丈的范围都搜一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孙可旺”十一惊喜莫名,跟着战队训练的时候,就是这个比他还小几岁的小子,把他虐得不要不要的,这声音想不熟都不行。当先出现的,却是一个头戴毡帽的大汉,手中那柄长弓,在黑夜中仍然显眼得很。“三哥”十一急忙打招呼,想想也是,整个涿鹿山中,也只有他和言哥才有如此神射。老三冲他点点头,咧嘴一笑,一口白牙在黑暗中格外夺目。“十一啊”孙可旺从老三身后钻出来,看着身上带伤,狼狈不堪的十一啧啧有声,“看来这次回去后,我还得陪你好好练练,否则你这条小命,以后可是难保。”十一老脸一红,他知道自己跟着战队,还有老言老三他们训练的时候,仗着自己年纪不大,马二管的也不严,有些偷懒,所以这次数他吃亏最大,别看对方只出动了一个人对付他,但他伤得最重,身上被砍了三刀,自己的刀也被磕飞了,还好伤口不算太深。而黄四他们就比他要好得多,基本没受伤,只是刚才被人围攻,脱力严重,现在还在喘着气。“孙队长你们怎么来了”十一从怀里掏出布条,边给自己包扎边问道。这是在战队训练时养成的习惯,战队里的那些人,都把李定国和孙可旺称作队长,他们也就跟着喊了。“嘿嘿,我若不来,你们不就糟糕了。”孙可旺笑道。“是宋先生,他掐指一算,就知道你们会有危险。”老三解释道。“真的”十一包好一个伤口,嘴里“咝咝”抽着冷气,对宋献策对本事佩服得五体投地,“宋先生真了不起,我跟你们说,这帮难民”“十一”黄四大喝一声,打断了他的话。他们作为探子,在外得到的消息,首先要报给马二,然后由他上报,若是马二一时找不到,而情况又紧急的话,则需报给宋献策、李定国、孙可旺和宋才捷这四人,不过有个前提,就是不能让这四人之外的其他人知晓。此时孙可旺虽在,但现场人数众多,显然不是说出消息的好时机,黄四这一声断喝,就是怕十一不小心犯了错。“哈哈哈”老三显然也知道规矩,及时发出一阵大笑,打破了众人的尴尬,“骗你的,这你也信,定是宋先生察觉不妥,这才安排人来接应你们,本来马二打算亲自来的,只是喏,被孙可旺这小子给抢了。”“你还好意思说,三哥,”孙可旺抱怨道,“也不给我们留点,人全都被你射杀了,嗯,附近还有其他人么”这后一句,问的是刚刚搜寻回来的几个战队队员,见几人摇头,接着对老三说道,“你看你看,我们连血都没有见一滴,这一趟白跑了。”“我那不是看十一兄弟情况危急么。”老三辩解道。“十一是挺危险的,可你只一箭就把人杀了,后面那几箭是怎么回事”孙可旺不依不饶。“呃”老三支支吾吾答不出话来。“我看你是手痒,好久没有这么痛快了吧”孙可旺追问道。“孙队长,三哥。”终于缓过气来的黄四打断了孙可旺的话,“咱们还是尽快离开此地吧,要是那边再派人追上来,就麻烦了。”“尸体不用处理了么”老三急忙问道,想要借机摆脱唠唠叨叨的孙可旺。“我怕来不及,这样,三哥,咱们把射出去的箭收回来就行,其他的不用管了。”黄四说完,“嗤”的一声,拔出了他旁边一人身上的箭支。正文 第323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见秀,人安排了么”李自成喊住一个汉子问道。在李自成的建议下,王嘉胤放弃了攻打城池的行为,在高迎祥口中涿鹿山大批粮草的诱惑下,转而裹挟难民北上,为防走露消息,他们偃旗息鼓,并伪装成难民。北上途中,在王嘉胤的支持下,李自成展露了他过人的组织能力,除了安排人探路、断后,还有集中并掩藏大量马匹的踪迹外,更密切监视难民动静,防的就是怕有官军探子混入其中,打探他们的消息。一开始其他头领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李自成小题大作,不过,事实很快证明了李自成的小心谨慎是正确的,他安插在难民中的眼线,前两天发现了几个陌生面孔。这么多的难民,各自的脚程快慢不一,王嘉胤又没有统一管理,一路上还有其他难民汇入,有生人并不奇怪。这几人口音举止都是陕北一带的人,一开始看上去并无任何不妥,只是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很快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