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寄托哀思,求得心灵安定。所有阵亡将士的抚恤金除了朝廷给的之外,冯小宝还另外加倍结果被人皆称其仁厚。哀伤过后是分享胜利的果实,冯小宝念着名单,讲起朝廷的奖励。如范无伤、荆东灵均为校尉,他们这回暴露了真实的地位,散官原为正五品的定远将军范无伤、荆东灵都是老军官,属十六卫编制,奉朝廷秘令暂退,去除职事官,到地方折冲府任职,但他们的散官没理由一撸到底,依旧保留,现今升职为从四品上的宣威将军五品升四品,每一次升级都很难,不过是跟随小宝打打仗就升官了,看来还没有跟错人。除了他们两人,其余官兵升散官提职,再有金帛铜钱奖励,相当丰厚,皆大欢喜。冯小宝别出心裁,用金银打造出精美的金牌银牌,上有大非川山脉图案,分发给参战的有功之士,功大的得金牌,保底的个个有银牌,以作过大非川作战的纪念。钱花不了多少,但大家更喜欢这些金牌银牌,都说这么做好有人起哄道“我们追随冯都尉,将来退役后,看看有多少块金牌”“不错不错”军人们纷纷应和道。冯小宝面带笑容,心里却是冷静“此战伤亡过半,将来打下去,等大家退役时,能够有一百人活下来比比有多少块金牌都不错了”作为发散思维要改进装甲,减少伤亡才行此次出击吐蕃,是以轻骑兵模式突进,遇弱辄打,遇强则走,如遇坚寨,立即跑路。正面强攻突破的经典战术,从不出现在冯小宝的这次的指挥中,大范围游弋,找准战机一击而中的轻骑兵作战方式,乃是王道。这种情况下的作战,唐军厚实的装甲如明光铠并不实用,它们太重了,影响机动。合用的装甲既要有效,还要轻,现时官兵们使用的半身铠,冯小宝觉得它还是太重,需要更坚韧更轻的装甲。不过材料学的进化,不会是一蹴而就的第一四三节 吐谷浑人一冯小宝觉得打过一仗,有许多心得体会,果然,经验来源于实际。嗯,且从长计较吧。当晚举行了火锅宴会,邀请附近的官府、驻军、乡绅部族长老一起就餐,共同庆祝嵩阳县折冲府的胜利。到来志贺的客人们都非常热情,官府及驻军的消息灵通,知道这位小宝大人非同小可,十八岁的高官也其手眼通天,且立有实打实的大功,因此各级官吏带来的礼物极多,冯小宝一下子收获了三千贯及牛羊马五千多头数。牛羊马五千多,还有上百匹好马如此之多是因为到来的客人中有吐谷浑部族吐谷浑,其族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甘肃等地,隋朝与之联姻。被唐朝征服,加封青海王。吐蕃兴起以后,向甘青地区扩张。唐龙朔三年663,东部吐谷浑被吐蕃所灭,首领诺曷钵奔凉州,后率数千帐内附唐。唐徙其部众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吐谷浑最盛时有王、公等号及仆射、尚书、将军、郎中等官职。其王都伏俟城位于青海湖边,中有小城、宫殿,布局受汉地影响较多。王公服式略同于汉族,彻底汉化,使用汉文。冯小宝撤退时走的就是吐谷浑旧地,该地还留有一些部族,也曾经应吐蕃人之令与冯小宝战过,亡国之族,无甚战斗力,没给冯小宝留下什么印象。现在的鄯州,有许多不服吐蕃,进入唐境的吐谷浑部族,他们男子服饰,著小袖,小口袴,大头长裙帽。帽上以罗幂遮住脸容,骑马可避风沙。吐谷浑妇女服饰与汉族妇女相似。但发式即辫发。以金花为首饰,据说可敦则首戴金花冠,具有鲜卑遗风。到访的吐谷浑共有三大部族首领诺罗敦、思八汗、达古伦,见面后向冯小宝长揖到地,称向勇士致意他们没口子地赞扬冯小宝军的英勇,说起吐蕃人,那真的三江四海的仇恨吐谷浑占据青海边,那时地方大家也是知道的,相当地水草丰茂,部族首领光是卖马卖羊每年的收入不菲,尤其是身边的大唐越来越有钱,对于牲畜的需求越来越多,他们得到的铜钱也水涨船高,他们再从大唐那里买回奢侈品,而且大唐对他们非常友好,不干涉他们内政不抢他们的地盘其实是因为吐蕃的牵制,吐谷浑沐浴在大唐的荣光下很过了一段幸福美好的光阴。可恨的野蛮人吐蕃兴起,揽乱了他们美好的生活,普通的吐谷浑可以向吐蕃人投降,不过是换个主子而已,但是诺罗敦、思八汗、达古伦是绝对不可能投降,因为吐蕃人不会让他们当回主子所以他们极度痛恨吐蕃,对于敢打吐蕃的大唐军官冯小宝,好好地巴结,一来感谢他帮他们出了一口气,二来讨好他,将来他登上高位的话,或许有好处给他们,例如让他们当还乡团,重回旧地作回主子。三位首领拉着冯小宝的手,有说不完的话儿,冯小宝不得不与他们约定后期,私下洽谈方能脱身。火锅宴会大吃大喝,一人高的牛羊马肉卷一堆堆,大坛大坛的美酒摆上来,大伙儿排着队来敬冯小宝,冯小宝作为酒精考验的大唐军官,来者不拒,把酒当成当水来喝,落落大方,极为豪迈酒风就是宾客们对他赞不绝口,下属们对他充满了信心。冯小宝给唐甜推醒前,只觉得头里有个吐蕃人在跑马,跑得他头痛欲裂,他想射死他,却找不到弓箭。然后梦醒了,唐甜道“吐谷浑三位首领在等着了”“什么时候了”冯小宝问道。“午时了”唐甜回道。“哦。”时候确实不早,午时是十一点到中午一点,都到吃午饭的时候了。“喝酒误事啊”冯小宝懊悔地道。“昨晚高兴嘛,喝多一点很正常”唐甜说道“他们早就来了,不过等了又等,我见你一直没醒,不去叫你,想让他们以后再来,不想他们还是等着,想想差不多了,我才叫醒你”唐甜说着,亲自拧了热毛巾给他擦脸,再递上热茶。冯小宝满足地喝了一口茶道“谢谢你了”“举手之劳,不用谢”唐甜甜甜一笑,给他一吻,促他更加清醒。她别具慧眼,见过冯小宝之后,即以身相许,事实胜于雄辩,她没有选择错。冯小宝对于女性很尊重,哪怕在女性比较公平自由的唐朝,冯小宝的尊重出于内心。。。当然,除开她娘家的因素,还有对她弓箭的恐惧冯小宝一阵风到达客厅里,招呼三位部族首领诺罗敦、思八汗、达古伦道“对不起,我来晚了,向三位赔罪了”三位首领站起来道“不敢当,不敢当,是我们唐突了”他们一口流利的汉话,只怕比大唐边远地区的正宗汉人还要好。大家坐定后,冯小宝问他们所为何事由诺罗敦作代表,他讲起他们的情况。三个部族均有千帐,不大不他们借大唐鄯州安身,但对于吐蕃人的仇恨比西海还要深,对于吐蕃人的恐惧也有西海这么深。吐蕃人杀来时,诺罗敦、思八汗、达古伦这三个部族见机得快,早早退入大唐国境,因此得保族人,而许多吐谷浑部族则给凶残的吐蕃人杀个鸡犬不留,尤其是首领和头人,绝对是杀戮的重点。诺罗敦、思八汗、达古伦又恨又怕啊,只觉得鄯州离吐蕃控制区太近了,也不安全一旦大唐与吐蕃人在鄯州爆发战事,吐谷浑人理所当然地会给征召,部族上阵打仗,牲畜成为军粮,这是理所当然的。开玩笑,呆在我朝国境内,享受和平,却不想为和平出力当然,大唐也不会让诚心投靠自己的吐谷浑人不好过,下诏将大首领诺曷钵就给大唐安置在灵州后世吴忠市,近着银川此为咸亨三年672之事,尚未实行,但旨意已下,吐谷浑先遣队已发灵州,允许其余吐谷浑人前去投靠。“这不是很好么你们在鄯州不方便的话,去灵州不就成了”冯小宝不解地问道。“我们不想去灵州,我们想去凉州”诺罗敦低声地道。第一四四节 吐谷浑人二原来如此朝廷安置吐谷浑人往灵州,灵州在凉州后世武威以东,远离吐蕃人的威胁,这不是很好么冯小宝又不解了。好是好,可是离故土太远了“故土难舍啊”诺罗敦、思八汗、达古伦都红着眼睛道,貌似对于故乡难分难舍。冯小宝若真是十八岁的骚年,还真会被他们感动,可惜他不是。按他分析,如果他们没见着冯小宝时,他们会乖乖地去灵州,因为别无指望。唐军因大非川之败而影响深远,主力机动部队缺乏,各部唐军谨守国境,实行的是依托坚城的稳守反击战术,没有什么将领出彩。而冯小宝去西海来了个武装大游行,过大非川炫耀过武力而全身而退,斩首万级,这等功绩,哪怕是大唐诸卫大将军也不过如是。更令人振奋的是他才区区十八岁,十八岁啊,当许多骚年还在埋头读书,追逐着小娘子,和她们嘻嘻哈哈时,冯小宝这位骚年做出了好大事情其实冯小宝还是低看他自己了,斩首万级,绝对是不小的功勋要不是左相姜恪苦心保他,希望他能够走得更远,不要象彗星般一时灿烂很快谢幕的话,只要让朝廷来个大肆宣扬,他即成为新一代的传奇即便在吐蕃,事后清点,才发现不知不觉中给冯小宝杀了这么多人,吐蕃的贵人们都相顾无言。吐蕃人的管理松懈,生性散漫,大败唐军后,许多部族以为唐军没什么了不起,也不向组织报告,跑到了西海北岸去放牧,而他们的兵锋却一时没到,无法照顾,给冯小宝捡了个大便宜此事之后,吐蕃贵人们下令部族不得轻易过大非川,以免给唐人有可乘之机。不管怎么说,冯小宝让诺罗敦、思八汗、达古伦看到了希望,也愿意投入赌注,他们想去凉州,投靠凉州唐家,实际上是依附冯小宝出兵、送马没问题,但要让人看到希望如果是没什么能耐的将领,那三大部族干脆去灵州安居乐业得了。追随冯小宝,一旦冯小宝打下吐蕃,占据地盘,三大部族就可以风风光光地当起了还乡团,没谁能够跟他们抢。但大唐自有法度,朝廷让吐谷浑人去灵州,就得去灵州,想不遵守,除非有人背书。凉州唐家肯接纳他们,冯小宝乐意收他们,当然还得有官府的允许。现在冯小宝与左相姜恪关系这么好,想来他肯点头的。当诺罗敦讲出他们的真实意图时,说他们三部吐谷浑人要做冯小宝的部曲,这份大馅饼砸下来,冯小宝有点魂游天外的样子,做梦也想不到他王八之气一发,小弟纳头就拜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诺罗敦叫多他一声,心忖难不成是所托非人啊冯小宝镇定下来道“兹事体大,我得好好与人商议一下”请来商议的人不外乎是兄弟和老婆,普通军官则不叫了。“吐谷浑人”唐甜直言不讳地道“与我们唐家闹得很不愉快,他们要去灵州,还是我们唐家背后使的力”“什么”冯小宝、杨成献及程伯喜才知道究竟。由来是东部吐谷浑被吐蕃所灭,首领诺曷钵奔凉州,结果与凉州最大的部族唐家因为牧场而争执。唐家是地主,最好的牧场早早给他们占了,还奢侈地进行牧场休牧等于土地休耕,土地耕种之后停止耕种让土地休养生息留给吐谷浑人的牧场又少又贫瘠,吐谷浑人哪肯依啊,他们的族人要生存,想要报仇,必须要有牧场。因此唐家与吐谷浑人爆发冲突,出了人命,大规模的火并在即。官府见不是路,召集双方来开会解决。事涉牧场,什么情面都没得讲,唐家寸步不让唐家广有人脉,大唐皇家、军队、高官里哪里没有唐家的骏马军队还使用唐家出的兵器凉州唐家彻底汉化,官府更信任和偏向他们。最终结果是地头蛇挤走强龙,官府的说法是一动不如一静,不要动凉州唐家,反正吐谷浑都是迁徙来的,那就再迁一次呗亏他们能够找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