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博尔扎呶了呶嘴,让他自个儿看去。“天上是蓝天白云,还有。。。嗯,一只鸟”冯小宝看到一只鸟飞过,应该是一只鹰,似乎没什么啊。博尔扎说道“我这是第二次看到它了”一下子,大家就提起了精神,这很不寻常,象鹰隼这样的猛禽都是有地盘的,守着地盘,很少到处流浪。“这是信鹰地方”唐甜一给提醒,即时指出道“很多人喜欢用这种鹰来打猎,还有找寻猎物,或许我们都是它的猎物”博尔扎幽幽地道“高原上贵人们经常训鹰打猎,我以前也训过鹰。”冯小宝瞪眼道“那你为什么不训来给我玩玩”“主人,你有空吗打猎”“回去之后你训给我来玩玩,要不然我给你的薪水太多,你太闲了”“遵令,我的主人”博尔扎躬身道。既然知道这鹰可能是人训,哪还敢继续前进,即时调整方向,走另外一处难走一些的路途而不直走眼前的平原。吐蕃人出现了轰隆声中,放出大队人马,唐军赶忙逃路。很好,要是在平原,很可能给养精蓄锐的吐蕃人给追上,现在嘛,早走一步,吐蕃人总算没追上。果然,家有一老就是一宝,要不是博尔扎醒觉,只怕唐军狼狈。这一逃就是三天夜晚一般大家都不敢行军,唐军尽量取直线,这样的话,吐蕃人无法对他们进行包抄,有信鹰指路也是没用。吐蕃人追着追着,前方是一片平原,再前面则是一处丘陵,吐蕃人信步不前,然后,集体向后转,离开“狗崽子,真的机灵啊”冯小宝恼火地道。丘陵处冒出了无数人马,人强马壮,高头大马托着精神抖擞的骑兵,滚滚而来,势如钱塘江涨潮般,横扫千军骑兵满万,铺天盖地须知骑兵与步兵不同,一名骑兵占据的空间大,马比人大,奔跑起来也需要空间以免发生碰撞,彼时上万骑兵出来那真的是连天接地,无穷无尽一般。他们打的旗帜正是“唐”字,这唐字有大有但都是唐字,他们是凉州唐家一彪人马冲得最前,为首一名白头老翁,冯小宝亲自出迎,大叫道“唐大伯,你亲自来了”他遗憾地道“可惜他们不上当”来的正是唐家长老唐正英,他老而弥辣,亲率大军前来围剿吐蕃人。本来他与冯小宝约定,冯小宝诱敌,待敌人追来时,伏兵四起,尽力杀出不想,吐蕃人这么狡猾貌似,他们并没有放鹰出来侦察,纯属人眼看出来的。。。根本看不出来,隐于丘陵之后,怎么知道我们有埋伏。可吐蕃人就是退兵了伊莱云丹有一手啊唐正英淡然道“没事,捕猎无获很正常只要我们有耐心,终究是我们的”两下合兵一处,一万三千骑兵大出动,马蹄象雨点般地敲打大地,让大地跟着颤抖,闷雷般的蹄声震撼每个人的人心,我方是振奋,敌人是肃然起敬。因为他们有实力让吐蕃人灭团冯小宝见到已军军势大起,遂召集唐甜、博尔扎和毒蛇之吻部属,准备快马加鞭,来给吐蕃人一个狠的。不想唐正英看到之后,立马阻止道“不行,你们不能去”。第三一一节 都是老龟“我们不能出击”冯小宝奇道。之前吐蕃人追他时,他一直在后卫放箭,屡有斩获,貌似吐蕃人很弱的样子,唐正英干嘛要阻止他“听大伯的话,不要去,一去,必有危险”唐正英正色道。冯小宝就听从了。他没想到的是吐蕃中的主将伊莱云丹跟他出了同样的遗憾声“这群汉狗,还真的是狡猾呵”他的身边,有五位骑士,如鹤立鸡群,特别醒目。个个都是猿臂虎背熊,眼神相当凌厉,当别人给他们看着时,简直有如一枝枝小箭嗖嗖地射过来。五个射雕手加上伊莱云丹自己,就是六个射雕手。射雕手极为难得,冯小宝军队算起来,顶多博尔扎是优秀的射雕手,唐甜是合格的射雕手,冯小宝是凑合的射雕手,加上毒蛇之吻里,顶多有多一位合格射雕手和二位凑合的射雕手。而伊莱云丹这边六个都是博尔扎级别的射雕手,毕竟高原这边有更多的雕与鸟可以射。伊莱云丹一直示敌以弱,冯小宝射杀他部属时,他强忍着,就是不出手,看冯小宝耀武扬威,进一步麻痹唐军,让他们目中无人。现在吐蕃人退兵,就出动了所有射雕手,张网以待唐军大将和射箭高手。一来,唐军仗着人多,正是信心爆棚之际,很大概率会冒险轻出,这样遇到隐藏的吐蕃六个射雕手,嘿嘿,可以送唐军这伙人乘风回洛阳。二来,射杀对方大将,当可重创唐军士气,让已军顺利撤退。也有可能是射杀对方大将后,唐军疯狂追来,那有什么,等他们追不上时他们就彻底追不上了。不想,唐军始终没有上钩且说冯小宝策马跑着跑着,琢磨着今天这两件事,他忍不住顺唐正英道“大伯,你说吐蕃人为什么没有现你们时,竟然提前撤退”“我也觉得,似乎吐蕃人有什么埋伏的样子啊”他再讲道。唐正英呵呵笑道“这就是感觉你有点感觉了”“感觉”“对极了,打得仗多,你感觉就会出来了”他打了个粗俗的比方道“就象你养的孩子一般,你熟悉他了,他撅起屁股来是拉屎还是拉尿”唐甜“大伯,他很少给我的孩子换尿布,根本不会知道是拉屎还是拉尿”言讫,白了冯小宝一眼。唐正英“”冯小宝知道唐甜向家里长辈告状,他也想多点时间陪她与孩子,可是他真的是很忙耶。看过兵书,说起一些名将来是“闻风知胜负,嗅土定军情”就是这情形,果然古人诚不欺我也。他没有到这种名将地步,唯有努力搞好侦察兵和使用望远镜,到时让博尔扎也给他弄只搞侦察的信鹰出来,增加侦察手段啦。唐军上万人马追击吐蕃人,收获一些中途掉队的吐蕃人,了解过情报后,没有砍死了事,而是交给了唐家。。。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将吐蕃人变成奴隶。。。简而言之,就是把一头熊打得它承认自己是一只兔子这些都是良好的箭手,不能够白白浪费。吐蕃人什么都不搞,埋头狂奔。作为精锐的帐兵,他们同样是一人三马,哪怕是河西马,也很难占到便宜,只能礼送他们出境,赶他们回山,唐军在山下指手划脚,唾骂吐蕃人无胆鼠辈。吐蕃人回答“我们赞普搞了你们大唐的公主”唐军“”痛恨哪,一失足成千古恨,以后只有我们去睡胡女知道吐蕃人不可轻侮,冯小宝老老实实地隐于大军之中,甚至由唐家出动好些优秀射手不恤马力地狂冲去射杀吐蕃人,就连毒蛇之吻也去打打过,可是吐蕃人均以普通箭手与他们纠缠,似乎从没有什么箭术高手一般。未免太假了,这还是吐蕃一流的弓骑很可惜他们不来,因为唐军集中了十二个射雕手分别六优秀加上两及格和四凑合在等着他们。只要对方射雕手一出动,那唐军就来个反围剿,能够杀死他们的射雕手,真是达了。没想到大家都是老龟,狡猾透顶,楞是不能王对王。仗没打成,冯小宝却觉得比起真打起来更是诡异和惊险,好在有唐正英在,否则殒落的可能大把大把的还得继续学习仪凤二年对于大唐有点灰暗,至少李治是这么认为。留守西域善耆的唐军最终因补给线被切断的原因而退出善耆,逃回西州,吐蕃人重得西域四镇。河、洮、岷、松、扶诸州的吐蕃人肆虐,告急的报告不断传来。好在唐军主力出鄯州一直无事,出产马匹的凉州也一直给冯小宝和唐家保护得好好的。吐蕃人的猖獗影响不来大唐西线的大局,而在北线则形势糜烂。百济扶余氏散亡,唐再徙安东都护府于新城。上元三年唐徙安东都护府于辽东城。仪凤二年,唐将安东都护府再徙于新城。两次迁徙,不断从之前控制的区域后退,表明唐已退出高丽。唐太宗、高宗二朝竭中国之力取高丽,既得之而不能守,原因有三。一是道路边远,难以运粮,但此因不是大问题,毕竟水泥路已经出现,道路有了改观。二是东北大地上的契丹、奚、突厥这帮牛鬼蛇神扯我大唐后腿。三是吐蕃牵制了大唐许多兵力,大唐主力悉数西调,没有军力,那就一切成泡影。“真不可爱的胡人这么不给面子”唐高宗李治恨恨地道。别人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他则是看冯小宝越看越顺眼。小子不错,打得了仗,还合了皇帝的心意“杀光胡人”所以冯小宝得到表彰,他又升官了,武官职事官是从三品右骁骑卫将军,散官为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而文官职事官是正六品上的中州长史,散官则是正八品上的给事郎。升官是一个信号,中书令李敬玄不敢驳他的奏折,他可以痛快地向朝廷要钱粮,而比冯小宝官大得多的刘仁轨动辄挨驳,克扣是常事。刘仁轨“哎十八岁孩子倒蹦八十岁老娘啊”第三一二节 攻不攻军中无岁月,追逐吐蕃人跑来跑去的冯小宝,与吐蕃人大玩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的游戏,因为冯小宝的厉害,吐蕃人骚扰凉州四州地方甚少。这一天,他接到通湟县文书。只有四个字:“麦子将熟”噢,得回家了于是,冯小宝带着三千三百骑兵,来时三千六,回时三千三,损失很小,他们敲着得胜鼓,俨然以胜利之师的姿势返回通湟县。自然大排筳席,论功行赏。别看小大小闹什么的,吐蕃人居然给他干掉了六千有多这个数目绝对不少,更难得的是以唐军牺牲很少的代价换来的。遇强则跑,遇弱则战,唐军马快刀利,兼且还打埋伏,把游牧民族的习性学到十足都是各个倒霉的部族,遇到了武装到牙齿的唐军,能够脱逃的很少。这个年代的唐人,处于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时候,只要他们的将军敢战,部属自然效命。河湟地区是整个唐帝国对吐蕃形势最好的,不过得挨过目前这一关再说:吐蕃人五万铁骑入侵吐蕃人自西海北而来,所谓满万骑兵接上天,而五万骑兵,如同潮水般,从旷野间漫过去,密密麻麻,黑压压的好像乌云一般,一直延展到天边尽头。而间中象闪电般闪动的银光,那是他们的兵器反光。闷雷般的马蹄声伴随大军的到来,让大军后面,跟着的则是大量的牛羊和马匹,这是吐蕃人的补给。吐蕃人大举入侵其实吐蕃人想派更多的人来,但是他们朝政不稳,牵制了他们的力量。主将不是论钦陵,而是叔父论迷古,他打老了仗,最不济也可以把军队带回来。吐蕃人越过了湟水,看到两座烽火台上熊熊燃烧,不断地向后方报警。他们并没有攻击这两座烽火台,而是径直绕过了它们。骑兵不攻城,就算是一比一的交换,都是骑兵吃亏,论迷古这么老到的人,早就下令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孤悬敌外的烽火台也明智地没有出任何攻击,要是惹怒了吐蕃人,几万人出动,足以铲平烽火台。不攻击不算违反军幻,毕竟他们只要按时出警报即可。一个接一个烽火台点燃,迅地把消息传到后方。而吐蕃人也越过了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沿路皆不见唐人踪影。要知道,往外的唐人都是牧民,牧民得到消息,骑马跑路得快,让吐蕃人无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