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你不是说不为使君就不回家,不找崔家人的么”他这个十七弟,属末流分支,但心志不低,曾在崔家受了嫡系的气,立下誓愿不为贵人不归家,不找亲戚,只凭自己努力,不想今天破誓。“我不是为我自己而来,是为此而来,需要你的书法”崔千寻不能不来,他的万有兄弟的书法上乘,在大唐也是一流,娄师德都比不过他。崔万有先是冷笑,有什么东西值得他惊奇的但当崔千寻把大将军的字不过露了一段,崔万有就发抖个不停,马上扯着崔千寻进内堂。一刻钟后,崔千寻心满意足地离开,而崔万有送他出去后,若有所思地想着。被禁足的太平公主的脾气大坏,让周边的寺人和宫女噤若寒蝉。她与宫里棋婢下围棋下了一阵子,将棋盘一推,气恼地道:“不下了”棋婢深深低头,不让别人看出她的无奈:“胜也不得,败也不得,公主呵,你叫小婢怎么办”太平公主拿起桌边一杯茶水,猛灌进嘴,然后急喷出去。“这么热”她叫将起来。见着她目露凶光,送茶上来的宫女双膝一软,跪下连连磕头道:“公主恕罪”其实茶一点都不热,但公主说热就是热,与公主争执,死得更快“哼来人”太平公主吩咐道。马上有两个健妇上前捉着了那位可怜的宫女,其余的人都低下头去无人敢作声就在这时,有人叫道:“公主”太平公主皱眉望向声音的方向,却是甘寺人,他微笑道:“禀公主,老奴刚才收到宫外大将军送来的好东西,老奴看了,实在喜欢得紧了,赶快的送来给公主”宫外大将军,不说其名的待遇只得一个人,而且甘寺人说得煞有介事,顿时太平公主提起兴趣来,急切叫道:“快快呈上”甘寺人深谙办事之道,首先是冯小宝在他晋升宴会上得到的彩头:御制笔绽如意银锞子,有点意义,但不是极品。然后甘寺人展开了一幅纸,上面的字立即吸引了太平公主的注意力。纤桥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太平公主看得痴了甘寺人乘机手往背后,摆了摆,那两个健妇会意地拖着宫女离开,可以等公主气消后再回来,不受处罚。宫里做事不易,甘寺人有时会给犯错的奴仆婢女救场,这次也是宫女好运,遇到了冯小宝力作面世,太平公主哪有空再理一个小婢。太平公主的飞香殿新增第四幅作品,这回书写比起娄师德要来得柔婉,正配得上这首诗。此诗的意境恰好契合目前太平公主与冯小宝一个月不得相见的处境,公主大受触动,给拨动心弦,挂在墙上,看得她目不转睛,茶饭不思。此作很快就抄到了天皇与天后案头,让两位至尊相顾失色他们见识过人,也给深深地震撼了此诗一出,他们知道他们那傲视天下群雄,骄傲无比的女儿之心已经给彻底攻陷了“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天皇啧啧称赞道:“文武双全,武居大将军,文可为宗师,有婿如此,夫复何求”“恭贺天皇得此佳婿”天后对天皇拱手道。“同贺同贺”天皇也给天后回礼道。“那么,可以进行这一步了么”天皇问天后道。“传袁客师进见”天后遂降旨道。嗣后,一位清瘦道者进见,见到帝后,不卑不亢,而帝后则对他很尊敬。此人名叫袁客师,他有个鼎鼎大名的父亲,叫做袁天罡袁天罡,大相术师,精通道学、易理,他的大作是,与另一个奇人李淳风共著,可演绎中国历史,分毫不差除了推背图,袁天罡还看出了当时尚在襁褓的武则天是天子之相其道术之深,天下少有。袁客师秉承家学,亦精于相术,他曾与人渡江,船刚离岸,他就叫船工把船开回去,时人好奇问之,他说同行者皆衰也,若行船就有覆舟之险。可是大家要过江的啊,正说着,有一个跛脚背负的男人径直上了船,袁客师马上说:“贵人来了,我们可以渡江。”果然,船到江心,风浪大作,但还是到达对岸。那个保着大家过江的贵人是谁呢他的名字就叫做娄师德怎么样,有点熟悉的名字吧现在娄师德在攻吐蕃大军中展露头角,前途不可限量在天后朝,他是宰相他不是贵人,还有谁是贵人。天后对袁客师道:“袁师,朝中的右骁骑卫大将军冯小宝,你今天早上是见过的,你看他的相如何”“遵旨”袁客师应道。他的相如何袁客师闭上了眼睛,以免他人看出他情绪的波动尽管如此,他心潮起伏,差点给人看出破绽。看相,有什么好看的俺高明的不是看相,而是望气紫气东来,圣人降世,他与你们两位一个样无量天尊,不可说,不可说这等人物,牵涉天机极大,说出来,必受天谴,不止相师,相师的亲戚朋友,统统有份微微一叹,袁客师只说了一句:“武居大将军,文可为宗师”话与天皇一个样,要不是天皇天后知道去叫袁客师的奴才并没有听到天皇的话,几乎要怀疑泄密了。袁客师仅评价一句,不再说什么,而天皇天后知道相士的神秘,也不多问,他们弹冠相庆,认定自己的眼光不差。至此,又可以推进下一步了,等送走袁客师之后,天后又请来了刘仁轨。u第三八一节 调查这天是旬休,书房内,两位官员对坐。“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好诗好诗”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李义琰赞不绝口地道。“如此好诗,文坛可立为宗师,我大唐出此人才,公为何多针对与他呢”司刑少卿袁恕已不解地问道。袁恕已,沧州东光人也,坚定的唐粉,如果没有冯小宝的话,他将与张柬之、桓彥范等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位,当然有了冯小宝之后他的命运难说。因为拥唐,因此袁恕已与李义琰是同志。他的疑惑,李义琰微微摇头,他的心谁能懂可惜处俊死于非命,前不久来恒病亡,再无人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苦苦相逼冯小宝了。直觉中,冯小宝将来必反,但现在,还真的说不出口,毕竟这小子很会人前表现,个个都以为他忠臣哪。虽然袁恕已不能理解李义琰,不妨他给李义琰出主意道:“我看这田舍汉来历颇为神秘,他说他没读过什么书,却能够写出这样的大作,他说他没习过武,却成了大将军,依我看,可以深入追究他的家庭。”“他一直都没有说他的父亲”李义琰皱眉道。“查,查个水落石出”袁恕已斩钉截铁地道。“且为之奈何”李义琰问道。“侍御史狄仁杰搏击冯小宝,对冯小宝颇有疑惑,可请他过来商议。”袁恕已出主意道。这主意不错,李义琰写了请柬,邀狄仁杰过府,有事相商。狄仁杰收到请柬,微觉意外,不过立即动身前往李义琰府里。御史和执政素少接触,但狄仁杰是君子坦荡荡,遂敢前来。袁恕已已走,只得李义琰,遂将他对冯小宝的疑惑说了一通。“冯小宝得天皇圣论,武居大将军,文可为宗师,如此人物,天下少见,就是世家大族也是百年方出一人,可是他的出身”李义琰说明话题道。“冯大将军来历神秘,吏部的履历说得语焉不详,确实值得深究,以释朝廷之心”狄仁杰沉吟道。冯小宝高居大将军之位,又有可能成为皇帝的女婿,将来的执政,须当身家清白,狄仁杰这等大唐铁杆,不会坐视不理。李义琰微喜道:“既如此,有劳狄御史了”狄仁杰慨然道:“包在我身上”他告辞回府后,立即请来大理寺的得力干将元芳,着他去调查冯小宝的来龙去脉。元芳者,勇武有力,做事细心,是公门里的一把好手,派出他去,应是手到擒来。那时可没有什么特务机构,冯小宝的手下有个小小的军情局,主要搜集域外情报,对内没有功能,有人想挖他的底,他是不知道的。谁都不知道,鬼知道,神知道且说洛阳老君观观主玄清道人于夜晚做晚课,突觉心血来潮,遂排出三枚大钱卜卦。看过卦相,微一思忖,遂写了一份小柬,差道童连夜送出。次日上午九时,玄清到达南市的松月楼,那里做的素宴相当不错,是玄清常去的地方。大唐道、儒、佛三教并行,民间宗教气氛浓厚,是以松月楼的生意不错。他熟头熟路到了二楼的一个包厢里坐下,点了包点和稀饭,就那么吃了起来。包厢门被推开,一名头戴遮雪毡帽的大汉走了进来,接着是两名壮年汉子,随后把门掩上,看汉子们目光狠定,血煞之气深厚,不是易与之辈。玄清站起来,伸手延请大汉到主位坐下道:“请坐”大汉摘下毡帽,竟是燕国公李谨行打赢大非川的英雄,镇军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位高权重,竟然出席玄清相邀,两人之前有交集“李公赏脸到来,小道感激不尽”玄清客气道。“其他神棍也就罢了,你玄清道长的邀请,我不敢不来啊”李谨行爽朗地道。他们这批战将,受了赏赐后基本上留在京城,至少过完春节后再上前线,天寒地冻的,吐蕃人也不会来找唐军麻烦。“我也是神棍啊”玄清自嘲道。“你是说得准的神棍”李谨行说穿他的真面目道。时人迷信,李谨行也不例外,于北地,他曾结识了玄清的师兄玄奇,说起玄清来,是得到师傅李淳风真传的小弟子。在他往河州上任前,于洛阳曾得玄奇引见,见到玄清,玄清对他所言,无一不中,被李谨行惊为天人然后说起未来大战事,玄清说只须依着冯小宝,必可大胜一定程度上,李谨行对冯小宝不掣肘,有玄清的话,先入为主起到的作用。确实打了胜仗,李谨行遂对玄清更加相信,他一有请,立即赴约。两人先不谈正事,而是吃吃喝喝。吃饱喝足,玄清取出一个字幅,上面写有“冯大宝”他告诉李谨行道:“这是小宝父亲的名字,应在幽州军中,烦请李公,找着他之后,将他一家人,移入营州,让他一家人,平安过日。”营州,是李谨行的老巢,麟德年间,他任营州都督,经营多年,他的部落家僮有数千人,以财力雄据边关,被夷人所忌惮。营州离幽州也近,李谨行有能力影响到那里。“小事而已,道长放心”李谨行应诺道。说过此话,抓起毡帽戴上,告辞离开。古人较有诚信,他乃国公,一诺千金,说到做到。外面下雪了雪花飘飘扬扬落入帝都,小孩子欢乐地叫嚷着,试图抓取雪花。而街道上热闹如往昔,人们戴帽打伞,生意丝毫不受影响。可是在玄清那睿智的眼中,仿佛看到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街道上铁骑杀到,高楼大厦尽成灰烬,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繁华过后成一梦,洛阳,无数唐人的心血所在,在胡骑到来后,彻底完结只有他,才可以避免这样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