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建设盛唐> 分节阅读 28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86(1 / 1)

,介个庄敬之不置评论。重点是倭人已经投降,有没有必要杀害其君臣有没有必要屠城还有他抢劫了倭国民间没有还有京观无论如何,屠城与京观,都是残暴不仁的最好表现要是倭人杀了我们十万百姓,你屠城和筑京观,可以讲得过去。可是倭人明明没有伤害到我们什么,白江口之战是我们赢了,杀得他们更多。双方之间,过往真的没有什么大仇恨。就算有,倭人已经派过遣唐使来请罪再有,做坏事的一个原则:“汝不可被人捉到”,现在人家苦主上门告状,连累朝廷,那就是你的不对了有的事情是可做,不能说。朝廷是缺钱,但不可能公开说:“哎,国库没钱了,我们去抢吧”正能量得这么说:努力干活挣钱。还得这么说:“宁可饿死,也不能当强盗”朝廷不能鼓励百姓为了吃的去当强盗,否则不是鼓励造反吗。绝不能说:“我知道倭国有银子,所以我去打倭国”我们去打倭国是要去讨伐不义倭国大王,现银矿是顺带的。这朝廷行事,说通俗的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说难听点是既做婊子,又立贞节牌坊。面子是给百姓看的,里子是朝廷真心要的。闹出了这么大件事情出来,必须有人负责任。王孝杰有所耳闻韦晞东征之后想西征之事,在他看来,李唐得国已久,国家安靖,官员与百姓都安居乐业,不会有内乱,那么打仗必是对付外患。东面是大海,倭国太菜了,南面是丛林,普通人也打不了,只有北面的突厥、奚、契丹需要对付,以及西征。王孝杰是个武夫,只会打仗,他必须找个打仗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任何江湖都有山头。王孝杰多跟韦晞打仗,人家早将他归入了韦晞的山头,他很难改换山头。西征就更不用说了,韦晞早有预谋,将西征之事视为他的禁脔,谁都抢不去而且西征,除韦晞之外,谁都不知道要征什么。今次为他背了黑锅,韦晞必定得承他的情,好在韦晞为人是顶顶好的,在军中出名:举个例子,他家收留了第一次大非川会战后唐军军人遗孤,一直照顾他们的家庭还有不少的伤残军人,都得到了他家的照料和接济,有的直接成为他的家丁名声是件好事,王孝杰不怕韦晞过河拆桥,遂为他背了黑锅,他准备纸笔,写下:“罪臣王孝杰诚惶诚恐”他会写,另一个罪臣读得书少不会写,因此郭待举赤膊上阵,派了身边的记室秘书、心腹安元仁帮助史万写请罪折子。写之前,安元仁得问顺史万一些事情,若他的理由过硬,则直接写上,胜在原汁原味,或更可打动朝廷。问曰:“你为什么要杀倭国大王实际是天皇”史万傲然答曰:“劳资最喜欢杀人,越是别人不敢杀、不屑杀的人,那些敌国的大王啊大臣啊还有小孩子老人妇女啊,劳资杀起来特别有劲儿”听得安元仁汗都出来了,写曰:“倭王对我朝大不敬,口口声声称自己为天皇,臣想起天皇陛下对臣天高地厚之恩,激于义愤,上前杀之”高宗李治称天皇,武后称为天后,史万是应举猛士诏武考得官问曰:“京观之事,有什么看法吗”史万出人意料地答曰:“我们杀的人太多,大将军说管杀不管填,我们就用水泥筑京观,一座座矗在那里,风景挺好看的,嗯,阎师古那里画有,需要看不”安元仁敬谢不敏,他深思了一下写道:“臣破倭京之后,倭人不服,多有袭击我军之事,使用忍者杀害我军将士,造成我军伤亡惨重,臣因袍泽情义,深恨之,故筑京观以恐吓倭人。”问曰:“有没有请过佛铜像回营”实质是抢,但不能这么直白,之所以这么问,盖因史万出了名,他把人家一尊大大的铜像扛起就走,端的是力气惊人,人家记下名字专门告他的状。史万很老实回答:“有啊,扛回去,大将军说把它们回炉,成为铜锭,预备送回国内铸铜币,谁扛回去的就算是谁的,算是额外的赏赐。计算过重量,回国后钱,他的,火耗百分之十,运费百分之二十,郭省三后勤主管的心可真黑呵”刘元仁:“”然后他写道:“请佛像回营之事有之,臣诚心礼佛,请了许多佛像回营去参拜,因自家拜过的佛像不好送回去,带回国内,中途沉船,佛像统统掉海里去了”史万一看就乐了:“这话对头,想来那些佛像不想离开倭国,所以看不开自沉了”安元仁代史万写完请罪折子,史万看过后大为满意,轻轻地给了安元仁肩头一掌,对他讲道:“写得真好,回长安后我请你喝酒,东神酒和西海酒任你喝。”可怜安元仁文人小身板给拍得吡牙咧嘴,心里有一万头野兽跑过,他暗想道:“我容易吗我将一头老虎写成一只兔子,我容易吗”第五一二节 唐家不卖马粪,却做强盗韦晞也写了请罪的折子,大意是御下不严,监管不力等,避重就轻。他说在倭国出现的种种不愉快的事情他有责任,请朝廷降罪,所有的罪责他一力但不要怪责那些为国立功的忠贞将士。通份折子,泛是给人弹劾的不河蟹之事,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推得一干二净郭待举则连写两份奏疏,一份是明的,冠冕堂皇,说他迎接王师凯旋而归,韦晞虽然立了大功,但他不自傲,听闻有人弹劾他,立即请罪,态度谦虚,整个军队都很低调极力为韦晞等开脱,反正是好话一筐筐。另一份暗奏则告诉朝廷:我们财了收获价值五百万贯的金银铜,明年起每年还有一百五十万贯的银子的收入这可是真金白银郭待举作为朝廷的户部尚书出身,知道银子得来是多么的不容易,以太宗皇帝某年朝廷的财政收入来说:全年财政收入为34o9万贯,听起来不少,且慢,其中租庸调为1631万贯,占了47租庸调指是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的收入,不是钱接着是户税2oo万贯,地税396万贯,资课2oo万贯,附加税413万贯、政府田产195万贯等等,这里面有许多是实物交税,同样也不是钱。嗯,有个重要指标是“采铜及铸铁”,这是硬货,有多少的收入呢区区33万贯大唐缺钱,绢可作钱来用,文武百官的收入有许多是实物,还有人的劳役。从倭国那里得来的是扎实的银子,多么的难能可贵。算起来,韦晞前有莱州金矿奉送,每年收入可观,价值百万两银子后有倭国银矿呈交,又达百五十万两银子,先不说他其他身份,他是天上派下来的善财童子所以密奏中,郭待举死保韦晞他说谁能够给朝廷找来这么多金银的,他也死保他写完两份折子,连同韦晞的、王孝杰的、史万的折子,还有重新润色过的军情报告,打包后急送朝廷。他还特别地送去了一批关西大汉及一位登州歌伎。御史庄敬之接到朝廷传召,说东征军请罪的折子到了,要他去听听。他到达大明宫含元殿,听到里面热闹非凡。殿内有十六条关西大汉正在唱“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天后为,还有刘仁轨、裴炎、崔知温、薛元诸位大臣都在倾听,貌似人人情绪很好的的样子。歌曲雄壮,豪迈有力,庄敬之起初以为是之前哪一桩议事带出来的,听闻是东征军传出来的,顿时他的脸色大变在他到来之前,天后与刘仁轨、裴炎、崔知温、薛元这些重臣均知晓朝廷财之事,不过不能够大肆庆祝而已。韦晞的诗词歌出名,号称三绝圣手,郭待举知情识趣,送去东征军里关西大汉一批,演唱海阔天空和男儿当自强,登州女歌伎抒情地唱中国河之波,听得大家意犹未尽,一遍过后现在是第二遍了。庄敬之既来,大家开始议事。由内侍代为宣读四份奏折和东征军的战情报告。庄敬之越听越怒,他在朝廷领过这么多年盒饭也不是白领的,哪还不听出了郭待举对韦晞的偏袒,韦的推卸责任和王史是替罪羊想来韦晞是皇帝女婿,庄敬之也听闻说皇帝递刀,公主接刀想去杀他之事;这父女可真够呛的毕竟李唐出身是胡人韦晞又得同中书门下三品的郭待举的摆明车马的支持,这可是新晋宰相,扶上马,送一程是官场惯例,郭待举说什么,只要不过分的,朝廷一般都不会批驳。还有人替韦晞背黑祸,想来这回想扳倒他已不可能果不其然,天后干脆不来廷对,给庄敬之听过奏折,算是对他有个交代,就直截了当地独断道:“韦晞讨伐倭国有大功,但行事确有不妥之处,文武官职皆降三级任用散官,不赏不罚”庄敬之无语,虽说散官降级,少了钱而已,这家伙缺钱吗散官的位置对他们来说是伸缩的,或大进或大退,看需要而定。重要的是派遣官一个不减,大将军、工部尚书、登州都督兼刺史事统统保留,文武两方面都有实权尤其是他那个大将军位置,看朝廷对他的恩宠,大将军之位是个指示灯,哪一天他丢了这个位置,才可以说是扳倒他的开始。刘仁轨、裴炎、崔知温、薛元四位大臣,齐做了应声虫道:“天后殿下圣明”裴炎问道:“请天后示下,其他将领的处置呢”“王孝杰、史万专擅好杀,有负圣恩,着削职为民”武则天决定道。这是一撸到底,听起来严厉,实质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对比最近的另一位将军曹怀舜与偏将窦义昭率领前军进击突厥,兵败,曹怀舜虽免了死罪,却被流放岭南,而王史两人则是解甲回乡。“其他将士,交部议处”有功赏赐,有过责罚,其他将士们已是安然过关。“另有右卫将军荆东灵阵亡之事”裴炎又问起来。军情上报写的是荆东灵遇敌偷袭,战斗中身亡,韦晞特为他赋诗一追忆,天后亦都知晓,尤其是“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一个鲜活的形象油然而生,天后深感惋惜,故而优抚:“赠荆东灵为检校右卫大将军、侯爵,荫其子”刘仁轨立即上奏道:“臣代他家人感谢朝廷厚赠也”庄敬之没有抗辨一言,退出的时候,他只对刘仁轨说了一句话:“公曾说唐家不卖马粪,却许唐家做强盗耶”然后他即离开,刘仁轨微微一笑道:“卖马粪才得二十万贯,做强盗则有一百五十万贯,不同也”典故:少府监裴匪舒,善于营利,奏请出卖宫苑中的马粪,每年可收入二十万缗钱。唐高宗为此问刘仁轨,回答说:“利是很厚的,但恐怕后代说唐朝皇家卖马粪,不是好名声。”于是停止出卖马粪。那么,这马粪不卖,给谁了呢答案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辖下农庄甚多,她素来信服她老公之言:“庄稼要长好,水肥来当家。”需要的肥料很多,去她娘家那里拿马粪当肥料,高宗皇帝是很高兴地给她的,刘仁轨等于讨好了这对父女老刘的深谋远虑岂是庄敬之这等打酱油之人所能够了解的。第五一三节 路遇刘审礼因为被参待罪,东征军一直停留登州。不前进,要看朝廷的态度,万一朝廷降罪,你一路以凯旋之师回京,这不是害了沿途接待的地方官吗朝廷的诏命到达登州,大家就明白了朝廷之意,除了韦晞表面上有惩罚,王史两人最倒霉之外,其他人等个个是升官升职有望,立即登州城陷入了一片狂欢之中王孝杰则交代史万道:“到时大将军要给你加钱时,你万万不可接受,也不可有愤懑之色”“我晓得了”史万点头道。果然,韦晞差人请王孝杰与史万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